APP下载

量化考核与人文管理

2009-08-21谢连生袁开文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4期
关键词:教职工管理者考核

谢连生 袁开文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工作中心,学校管理说到底就是教育教学管理。而决定教育教学质量主要因素是教师。因此,各校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本着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制订一系列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但是由于教育教学中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于是人们引入了企业绩效管理中的量化考核。如今,量化考核已成为不少学校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校采取的主流评价渠道,也成了学校的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受到了许多教职工的欢迎。

一、突出了评优评先的公正

量化考核相对于原先学校管理在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模糊处理与暗箱操作,有了很大的公正性。它以数据的形式直观地反映了一个教师各方面的情况,打破了原先民主测评、领导研究所出现的平均主义、印象主义、好人主义,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持之以恒的评比办法,教师还可以视之为奋斗的目标。

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量化考核标准使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细致,尤其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量化考核提供了教师在教学理论的指引下和基于平时教师朴素观察之间的更为科学的研究学生的平台,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方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教师自己也可以对照量化标准以及所得分值,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

三、完善了学校的民主管理

学校民主管理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公开,量化管理促进了学校管理的公开化。可以说,敢于真正采用量化管理的学校,必定是比较民主的学校,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比较强的学校;采用量化管理的校长是能够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校长,能够倾听教职工不同意见的校长。

但是,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农业。它与物化的企业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农业的对象是有生命的生物,农业生产的过程其实是生物生长的过程,它强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企业生产的对象是没有生命的原料,其生产过程是产品的定型和批量生产,强调的是“标准化、批量化”。因此,量化考核在类似农业的教育管理中不可避免出现了一系列不足,如教师的出勤可以量化,但无法量化端坐办公室中教师是否在一门心思地钻研教材;教师的教学成绩可以量化,但无法量化其对学生良好品质形成的深远影响;教师的论文数量可以量化,但无法量化其对教科研的热爱程度……即使可以量化的内容,如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由于主管部门制订时考虑不够全面,农村教师恐怕永远只能望洋兴叹,甚至灰心丧气。

世上没有灵丹妙药!没有哪一种措施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在当前社会诚信价值体系还没有建立的背景下,推行量化考核,不失为明智之举。量化考核中出现的那些少数问题正好成为引发管理者思考的酵母,变成了促进管理水平提高的催化剂。

首先,管理者要正确认识量化考核。量化考核的目的是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它不是为了区分等级,也不是为了“考核”教师,堂而皇之地给教师排名次。学校管理者不能只看数字的大小,不看数字背后的含金量,不想数字之外的东西,要兼顾不同岗位的区别,同一位教师今天与昨天的变化。

其次,要建立科学的量化评价标准。量化的内容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上下、多轮讨论,保证具体明晰,每一个项目都进行详尽的分类和细化。对于教师反响强烈的考核内容要认真调查,反复研究,积极论证,不断完善。量化是“无情”的,但内容可以“有情”,操作可以“有情”,努力的过程可以“有情”。

再次,要将量化考核与其他评价相结合。学校应建立和完善常规量化评价与非常规主观评价相结合,工作或学业的过程评价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相结合,学科成绩评价与专业成长记录相结合;要将量化考核与质化考核相结合,与平时考核相结合,与学校的班级、年级组考核相结合,考核的程序要易于操作。

最后,要不断思考和改进量化考核。教师是一种良心的职业,其文化知识、人格素养较高,更应该加强人性化管理。因此,管理者在合理使用量化考核激发教师的积极性的同时,对于教师中的弱势群体,不能简单地抱怨。不负责任地批评,而要换位思考,给予更多的关爱。这样,在量化考核中,让教师感受到来自领导的人文关怀,将干群之间的交往、互动上升为心灵间的交汇、融洽,形成既有制度的约束,又有人文关怀,既有个人心情舒畅,又有整体严格和谐的工作局面,最终达到学校和谐管理的理想境界。

猜你喜欢

教职工管理者考核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窗口和镜子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取得员工信任,靠什么?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