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

2009-08-01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3期
关键词:作风建设

李 晖

摘要: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在实践中的表现,也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党的作风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形成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对于我们党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作风建设;群众基础;执政安全

中图分类号:D261 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09)03-0090-04

党的作风是由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反映党的世界观、性质和本质特征的整体精神风貌和社会形象,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在实践中的表现,也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党风,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它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追求,因此,它表现出来的党风就是思想上的科学性、政治上的革命性、组织上的纪律性、实践上的群众性,生活上的表率性。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党的作风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形成优良的传统和作风,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是我们治党治国的传家宝,任何时候都丢不得。正是依靠党的优良作风,党才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党才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把中国革命和建设一步步推向前进。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风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对于我们党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江泽民指出:“党风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如果听任腐败现象发展下去,党就会走向自我毁灭。”他还指出:“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党心民心、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严重政治斗争……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坚强的政治保证,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执政党党风所具有的极端重要性。

1,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是否能永葆党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人民群众是通过党的作风来认识党的性质和党的先进性的。如果党组织能够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清正廉洁,艰苦奋斗,关心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党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党的事业就能够顺利发展;如果丢掉了优良传统和作风,党内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照搬照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横行,党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甚至与民争利,欺压群众,党就会变质,就会失去群众的支持,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党的执政地位就会动摇,甚至亡党亡国。

2,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党能否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首先体现在正确制定和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党对客观实际及其发展有正确的认识,需要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走群众路线,广泛吸收各方面的意见,集思广益。党的作风好,党就能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密切联系群众,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准确把握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和带领群众去落实;如果党风不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党严重脱离群众,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会脱离客观实际,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就会下降,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还体现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的作风关系到党能否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风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态度。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要想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党风好,人民群众就会团结在党的周围,坚决支持党的事业,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党风不好,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就无法充分发挥,失去力量源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无法贯彻落实,党就无法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党群众基础的稳固

党风问题,归根结底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任何一个政党都需要良好的群众基础来维持和巩固政权,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一个政权能否存在的前提,中国共产党要巩固执政党的地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党代表他们的利益,自觉自愿接受党的领导。如果党内腐败横行,党内形成一个既得利益集团,背叛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就会丧失,因此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执政党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损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甚至失去民心,丧失政权。”党要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就必须夯实群众基础,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4,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社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实现社会和谐,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良好的社会风气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也直接影响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效。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风是社会风气的核心,对政风民风具有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每一位党员及领导干部作风的好坏,会在广大基层群众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社会风气,党风好了,就会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正如毛泽东早就指出的:“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

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邓小平也反复强调:“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只有搞好党风,并带动和促进政风及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具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

5,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政权的稳固

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才能保持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是顺利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巩固政权的基础。江泽民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处于人均GDP从1 000美元到3 000美元的关键时期,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维护稳定的任务特别繁重,党风问题尤其显得重要。同时,国际敌对势力利用党风问题大做文章,1989年的政治风波,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党风不正,腐败现象比较严重,使一部分群众对党和政府丧失了信心,国内外敌对势力以党内的腐败现象作为颠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借口。邓小平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政治交待,就是“常委会的同志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邓小平甚至早在1957年《共产党要接受监督》的讲话中就已深刻指出:“共产党的领导够不够格,决定于我们党的思想和作风。”因此,我们要从巩固政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来看待党风问题,努力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二、高度重视党风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

党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而人心向背历来是决定一个政党、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就认识到党风的巨大力量,并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持之以恒,长抓不懈。

党内最早提出党的“作风”这个概念并进行系统阐述的是党的伟大缔造者毛泽东。1942年2月,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发表演说,专门就“我们的党的作风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把党的学风、文风都纳入了党风的范围。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系统总结了我们党区别于其他资产阶级政党的三个显著标志: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我们党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形成了全党高度的团结统一,为完成党的下一阶段任务提供了组织力量保证,提高了强大战斗力。正是依靠党的优良作风,我们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衷心拥护,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清醒地预见到由于党的历史地位即将发生根本性变化而对党的队伍可能带来的影响。他把夺取全国政权比作“进京赶考”,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教导,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告诫全党要注意抵御资产阶级“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在建国初期,毛泽东领导全党开展了反腐败斗争,亲自批准查处了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件。由于党风好,党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很容易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艰巨任务,党的作风建设成为艰巨任务中的关键环节。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恢复和发扬了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顺利地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纠正了“左”的错误。他指出:“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如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和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将面临严峻的考验,恢复重建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并明确提出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基本任务就是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搞好党风,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对腐败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党内的腐败问题变得突出起来,党风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1980年11月,中央纪委第一书记陈云,在中纪委召开的座谈会上严肃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这一论断反映了陈云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党的十三大重申了这一论断,但是,由于我们对改革开放条件下的党风建设的规律认识不够,腐败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人民群众对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非常不满,成为导致1989年政治风波的—个重要因素。这场政治风波也让党深刻认识到了党风建设的重要性。对此,邓小平尖锐指出:“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邓小平强调,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消极腐败现象,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坚决打击和惩治腐败,端正党风,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切实经受住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集中精力抓党的建设,高度重视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1990年3月,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风建设的根本所在。江泽民指出:“历代统治阶级中较有见地、较有作为的统治者,大都是比较注意民心向背的。一旦忘记这一条,失去民心,腐败盛行,政权就保不住了。在这个问题上,历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把反腐败斗争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政治高度。从1998年到2000年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2001年9月,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专门做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向全党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

人上的不正之风),要求全党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下大力气加强党的作风建设。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了平稳健康、向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走上了标本兼治、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轨道。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胡锦涛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强调要牢记毛泽东“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他还对党的优良作风作出新的概括,提出了发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2004年1月12日,胡锦涛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会上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号召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一致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再次强调: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005年1月,胡锦涛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指出,反腐倡廉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进一步认识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始终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反对腐败。从2005年1月开始到2006年上半年,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党的作风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着力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对党风问题高度重视和常抓不懈的历史,我们要冷静客观地看待当前的党风,既要看到党风的主要方面是好的,党的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但也必须看到,党内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以及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甚至非常严重。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都来自于人民。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如果对消极腐败现象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党就会丧失群众基础,动摇执政地位,只有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我们党才能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作风建设
加强作风建设的理论解析
推进企业机关作风建设常态化的实践与思考
新常态下加强作风建设及践行三严三实必要性研究
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作风建设方法路径研究
分析飞行教学中的作风建设及其安全意识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坚持严以用权 提高党员干部担责能力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脱离群众的“病”,如何才能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