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循环经济伦理学的生成与固本强基

2009-08-01李劲松李林杰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3期

李劲松 李林杰

摘要:本文探讨了循环经济伦理学生成的现实根基,即其价值基础、社会基础与物质技术基础,以及它固有的本质特性——实践理性、民族性、现代性、全球性;阐述了循环经济伦理学固本强基的根本途径,即弘扬三种精神,一是以求真务实为核心的科学精神,二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三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中特别强调思想解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循环经济伦理学发展方向的提示与保证。

关键词:循环经济伦理学;固本强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解放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09)03-0025-0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丰富的生态学思想以及我国先哲强调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众生平等”、“兼爱互利”、仁民爱物、勤俭节用,在不同程度上表现的对生态平衡的关怀以及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独特见解是一脉相承的。儒道释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各有侧重,其共识是对自然索取与伤害应最小化,与当今循环经济倡导的资源投入减量化以及生产和产品对环境无害化的理念是一致的。本文探讨“循环经济伦理学”生成的现实根基,即其价值基础、社会基础与物质技术基础,以及它固有的本质特性——实践理性、民族性、现代性与全球性。

一、实践理性:弘扬以求真务实为核心的科学精神,夯实循环经济伦理学的价值基础

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认为,自然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是对象性劳动的对象和物质前提,具有重要的对象性价值。马克思主义的自然价值论,既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工具价值论的扬弃,又是对非人类中心主义内在价值论的修正。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入研究国情后,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蕴藏着深刻的伦理内涵,它坚持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这鞭策我们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循环经济伦理学的建构提供了价值基础。现分述如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十三大概括的“三个同时存在”和十五大概括的“九个方面的转变”,只有长期艰苦奋斗,才能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那些贪图享乐、小富即安的思想和做法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实际的,应予克服和反对。我们只能是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从国情出发,艰苦创业,勤俭建国;只能是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逐步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只能是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发展经济、发展科技,提高综合国力。增强节俭意识是由我国人口多、资源和环境承载力有限的客观实际决定的,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和长期性的原则问题。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淡水资源不足1/3,人均林地面积不足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1/2。未来二三十年,我国人口还将再增加1.5亿左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人口增长对资源消耗的“加权效应”将会更加明显。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恶化的形势非常严峻。长期以来,粗放的经济增长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而且加剧了环境污染,对人民群众的健康构成了威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结构的同时,花大力气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将人类活动纳入环境生态系统、依法保护和改善环境。这同节俭意识密切相关。特别是要将人口增长对资源消耗的“加权效应”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从根本上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增强节俭意识纳入人口素质提高的范围。

有学者将马克思的精神祈向概括为两点:实践——对精神的超越;劳动——人的解放的手段。研究表明,要知道马克思是怎么走过来的,这是一个方法论问题,并成为矢志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所要寻求的真谛。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本质力量自我确证的手段,也是马克思所讲的人的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正是在对劳动发展的考察中,马克思形成了他自己的全部学说,并被学者们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的一句话被刻在了他自己的墓碑上:“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被恩格斯称作“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最后一句话,表明了马克思所创立的哲学是一种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崭新哲学,而能够被寄予改变世界的期望的只能是人自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即人的实践活动,从实践中探求对精神的超越。伦理学面向时代和现实,根源于人类的实践行为和生存方式,“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随着生态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力度的加强,人类的活动领域不断扩展,道德视野不断拓宽;与此同时,经济利益关系不断调整,人们的伦理观念不断更新。循环经济伦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实践所决定的。近代以来,科技迅猛发展,推动了大工业的发展。然而人们忽视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对自然的掠夺性开发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加剧,从而危及到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人们不得不对自身的实践进行深刻反思,将伦理视野扩展到人类活动的自然界。伦理学相应地由调整人际伦理关系发展到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循环经济伦理就是为了调节这些关系并使之公正、和谐与良性互动的行为准则,是人类对自身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困境及其实践方式等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后作出的理性抉择。

二、民族性、现代性: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夯实循环经济伦理学的社会基础

历史证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唱响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才能传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饱经风霜而弥坚的精神实质,不断拓展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内涵,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各族人民始终凝聚在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旗帜下。须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