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HACCP管理体系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

2009-01-18

科教导刊 2009年19期
关键词:冷链物流

程 祥

摘要本文对如何引入HACCP管理体系并对冷链物流中的安全质量问题进行控制,以及如何在冷链物流各个环节中进行应用进行了浅要的研究。对HACCP管理体系的危害分析以及关键控制点的应用研究进行初步探讨,扩宽了HACCP管理体系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同时探讨了冷链物流质量控制体系的影响要素,包括冷链物流管理流程、设备设施、人员控制、行业体制、环境因素在内的五大要素。

关键词HACCP 冷链物流 危害分析 关键控制点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过去的几十年以来,HACCP管理体系已经逐渐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和广泛接受的针对生鲜农产品、食品的半成品和成品安全的保障体系,它主要是用在对物理和化学危害、食品中微生物的安全监测。特别是近来政府及消费者对于农产品、食品半成品和成品的安全性的普遍重视,以及食品传染疫病的不断发生,为HACCP管理体系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近年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等问题异常严峻,由于我国现在的农产品物流流通体系发展的滞后导致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屡屡受到限制。农业生产中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大集体小规模的农产品流通和生产体系,消费者对农产品越来越高的健康与多样性要求,对农产品卫生、品质、安全的逐渐重视,以及农产品物流行业发展的滞后,组织和管理的不规范使农产品传统流通与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监控模式已经不能再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不能再适应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及农产品物流发展的要求。如何建设放心农产品冷链安全管理体系,及时的对冷链物流安全进行监控,降低损耗,确保整个管理过程的高效、安全,如何在冷链物流各环节中引进HACCP管理体系,如何在冷链物流各环节中对其质量安全问题进行监控并进而有效应用成了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2 HACCP管理体系概述

HACCP管理体系即“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叫做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国家标准GB/T15091-1994《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对HACCP的定义为:生产(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种控制手段;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国际标准CAC/RCP-1《食品卫生通则1997修订3版》对HACCP的定义为:鉴别、评价和控制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的危害的一种体系。该体系是世界公认的控制农副产品、食品安全和品质的最有效的管理体系。

2.1 HACCP体系与传统质量控制体系的区别

传统质量控制体系对于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控制的惯常做法是: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检验的指标包括微生物、理化、感官等方面,同时监督和测量人员操作的基本情况和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它有以下几点缺陷:以概率统计为基础的抽样检验模式,需要做大规模样本检验,耗时长成本高;抽样检验的技术虽然发展的很成熟,其可靠性仍然有限;抽样规则本身存在误判风险,易变质生物体是以单个形式存在的,样本的不均匀性十分突出,误判漏判风险很高;检测结果符合标准规定的危害物质但却不能消除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顾虑。

2.2 HACCP管理体系的特点

HACCP管理体系包含七大原理:(1)危害分析;(2)确定关键控制点 ;(3)确定关键限值;(4)建立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程序;(5)建立当监控程序表明某个关键控制点失控时的纠偏程序;(6)建立验证程序证明体系正常运行;(7)建立所有适用程序及其应用的记录系统备案。

HACCP作为科学安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HACCP归责明确,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的责任必然是在生产销售商身上。(2)HACCP体系必须建筑在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和标准操作规范(GMP)的基础上,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3)HACCP重点突出,将精力集中到生产加工过程中安全隐患最大的地方。(4)HACCP 计划针对的是特定食品的专一特性,针对特定的特点进行预防,从而在设计上杜绝了危害侵入的可能。(5)HACCP重视加工环节,要求政府的协同监督。通过政府监督来确定危害是否正确的得到控制,政府来检验企业HACCP体系的进展执行情况。(6)HACCP促进了消费者、企业、政府之间的理解与了解,互相强化了对于安全的信心。(7)HACCP不是没有风险的,不过它能使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缺陷降至最低。是可以尽量减少危害而不是彻底消除危害。(8)HACCP避免了抽样和成品检验的缺陷,由于政府的力量和准入制的实行,该体系能严格保证执行,因而对安全的控制力更强。

上述特点总而言之就是将生产销售商从以成品抽样检验为主要基础的控制方式转变到以建立鉴别并控制潜在危害的全面的控制系统上来。

3 HACCP管理体系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探微

我国主要是在生鲜农产品、速冻保鲜成品半成品等领域的生产中运用了HACCP管理体系,然而在流通和运输环节的应用很少,这导致了冷冻食品的质量缺乏较高的保证。因此,本节将按照该体系的原理阐述HACCP在冷链物流各环节中的应用。

3.1 冷链物流危害分析(HA)

危害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危害风险的严重性排序,从而在每个流程中确定存在的潜在危险;(2)对生鲜食品包括原材料在生产、加工、储存、装运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的种类、重要性程度进行分析,从而在每个环节中确定存在的潜在危险;(3)对关键控制点的确定将分析得出的潜在危险进行筛选,确定其是否是关键控制点。(4)运用经验和相关资料的分析,确定应对潜在危险的防治办法和措施。

3.2 冷链物流关键控制点(CCP)的控制措施

(1)跟进订单环节。该环节的防治措施包括正确记录品名、数量和储藏环境各细节,确定是否为有毒害、是否属于易燃易爆品、是否具有特殊气味等特性。该环节应由专人专门负责。

(2)预冷处理环节。在流通加工环节,要严格控制温度:加工环节,温度在1℃左右,室内湿度在65%左右;分级、挑选、分割等环节,控制温度在2℃左右,室内湿度在98%左右。

(3)速冻处理环节。食品冷冻需深度冻结或快速冻结。冻结温度需在为-35~ -45℃之间,与此同时要在30秒内使食品中心温度达到-18℃。

(4)商品验收环节。低温库存商品(-18℃以下保存),中心温度需达到到-8℃以下,并且外表需是冻结状态;肉类食品,还应检查其“三证”是否齐全(即商品检疫合格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来自非疫区证明)。对于盐腌制或浸泡过的商品、液态商品、有化腐作用的商品、有特殊气味的商品需密封。

(5)冷藏环节。各种商品都应规定合适的贮藏温度、贮藏湿度。温度的波动范围应制在-2℃~2℃之间,温度波动不可过为频繁。贮藏过程中要保持通风,保持合适的空气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比。不同贮藏温度和湿度要求的商品、不同类型的商品应保持隔离状态,避免交叉污染。在进行商品冷藏情况的检查过程中,有变质、酸败现象时,要立即加以处理。

(6)搬运及装卸、配送、销售等环节要求做到:要有制冷设备和制冷手段,利用测温工具和温度记录工具在运输过程中使温度始终保持在-18℃以下;商品冷藏库时,交接两方要有温度的认定程序,同时温度必须控制在-18℃以下;搬运及装卸要求速度快、时间短,并按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搬运及装卸;销售商品的场所,必须安装冷藏设备。并且温度控制在-18℃以下。

3.3 记录备案系统的建设

企业本身定期对HACCP管理体系做出评估并不断改进的同时,还要对已实施的HACCP管理体系的有关文件、记录设置备查记录系统。同时需提供给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审批。包括确认的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点的控制界限和标准、是否有效运行等。因此,处理好以下五大因素是这一系统成功建设的前提。

(1)冷链物流的流程因素。冷链物流流程的要求做到全程化和规范化。全程化是对冷链物流整个过程的进行监控;规范化是指对冷链物流各环节的温度、湿度、操作时间、操作工序、设备参数建立数据化的指标。使之在采收、运输、加工、贮藏、销售各个环节都处于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以减少食品的损耗,防止食品的变质。

(2)设备设施因素。目前,国内冷链企业的制冷技术水准仍较为滞后,依旧保留着陈旧的生产工艺,冷藏质量、库房控温和卫生管理以及包装工艺仍与国际标准有着不小的差距,另外先进的冷藏车数量奇缺不足,运营中的冷藏车设施陈旧,大多是机械式的速冻车皮,并且缺乏规范式的保鲜车厢和控温设备。反观国外冷链物流之所以发展迅速,设备设施的提升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员工的因素。从事冷链物流工作的人员首先是要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做好职业技能培训,使其知识结构、技术熟练程度、责任心等均能符合相关的工作需要。其次冷链物流工作人员须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检查身体,并取得健康证。

(4)制度因素。目前来说,缺乏国家或行业的专门标准的制约,仅有一些大型生产加工企业为自身制定的标准,因此监管上也是空白。为保障低温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相关职能部门应制定一些专门标准,使之走上制度化轨道。另外,我国需建立冷链产业健康发展的蓝图,强化行业的监管和控制。

(5)环境卫生因素。冷链物流作业的对象是生鲜农产品、半成品或成品的食品,因此,保持环境卫生相当重要。厂房、运输工具、通道、角落必须每天清扫,物流中心进出人员也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使用的生产工具要及时清洗消毒;商品出库后,要及时清扫、清洗、除污、除菌、消毒。

4结语

本文对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的应用研究进行初步的探讨,拓展了HACCP管理体系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同时探讨了冷链物流质量保证体系,及其相关的五大要素。然而,为了保证农产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三方都有责任:消费者要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的意识,正确选择和消费,及时反馈信息,监督农产品安全各环节出现的问题,向企业和政府反映消费者的诉求;企业则是形成良好的规范化的管理,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科学培训员工等;而政府主要是制定规则、法规、标准,并贯彻实施,大力推动和支持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南,张欣,贺国铭,王冬冬.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及在食品安全生产中的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 田慧光.食品安全控制关键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王海燕.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关键控制点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J].物流技术,2005(4).

[4] 宋汉利,于勇.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安全监控应用研究[J].物流技术,2007(2).

[5] 鲍春生.冷链物流运营管理研究[M] .2007.

猜你喜欢

冷链物流
论新时期冷链物流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发展中的瓶颈
冷链物流运输服务升级措施分析
广西北部湾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顺丰在运输海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
浅谈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对于药品冷链物流管理的研究
杭州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