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问题和对策

2009-01-18段华洽马玉春

科教导刊 2009年19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创业教育创新

段华洽 马玉春 叶 亮

摘要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从观念到国家的政策、社会舆论环境以及高校自身的不足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认清这些制约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中国的高校创业教育才能进一步健康发展。

关键词创业教育 制约因素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高校创业教育是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培养具有创新性人才的教育。高校创业教育促进了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开拓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对未来人才素质的构成提出了新要求。因其对提高国家创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知识转化、加强大学与外部世界的合作、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创业教育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理论和实践中均存在一定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创业教育,推动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才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关键环节。

2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问题探析

在我国,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存在的时间还比较短,人们对此认识不够充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大量增加、就业形势的巨大压力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大学生创业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高校毕业人数从2001年的117万人猛增到2007年的495万人。2008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再创历史新高,达到 559 万人,比 2007 年增加 64 万人,今后几年,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在500万人以上。而今年就业人数,截至七月底的就业率不足70%,累计未就业学生超过300万人,巨大的就业压力迫使党和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自己越来越重视创业,高校普遍将创业教育列入大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中,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然而实践显示,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本文认为受诸多因素制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观念落后: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达成共识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提高国民素质、扩大就业渠道和激发青年创业热情的系统工程,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①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公布的“全球创业观察(GEM )2005中国报告” 显示,美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高达23—25%,而在中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比例低于1%。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对创业教育还缺乏理性的认识,没有弄清楚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认识不到创业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发展。有一些高校认为创业教育只不过是开展一些如“创业活动大赛”等形式的活动, 对实施创业教育的广度、深度认识不到位。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他们将创业教育仅仅理解为就业教育, 认为大学生创业是因为学生就业无门不得已而为之,有关部门大力推动创业教育的目的,不过是为了给扩招以后的为数众多的毕业生就业找个出路的手段,并没有将大学生创业教育提升到作为国家经济发展“驱动力”的高度。对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明确, 没有达成一定的共识,就难以采取必要的、有效的行动,这严重制约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2.2 社会政策和舆论等大环境因素的制约

相对于欧美比较成熟的市场环境,中国的创业者肩上的负荷更重,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还不完善,融资和金融环境处在调整阶段。商场残酷无情,不会因为年轻就原谅你所犯的错误。这就需要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的跟进,然而目前的社会保障体制并不能有效地解除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

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容需要更多向企业界获取,高校创业成果需要更有效向企业界转化,高校创业教育的最终成效也有待企业界的检验,高校创业教育需要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来支持,不能单靠校内的“自循环”完成,然而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大多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形成的科研成果, 绝大部分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比如, 美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60%以上, 而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过低,仅为20% 左右。这其中固然有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开发资金等原因, 但人们坐等买家, 安于现状而不愿自己去尝试、投产、创业的思想作祟以及缺乏鼓励人才创业的相应的法律、金融、社会保障等基础设施, 乃是重要原因。

目前,虽然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如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创造条件,更多地吸纳有技术专长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以及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等政策措施。然而这些政策背后的局限性和功利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我们政策的动机更主要的是解决生存问题,而不是谋求个人的高层次发展,因此创业者对创业教育的源动力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就业不等于创业,创业教育更不仅仅是一种就业教育,很大程度上应该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方向的一个切入口。创业教育不仅是大学的事情,更大程度上在于国家和社会的合作,因此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支撑体系至关重要。然而现阶段我们的大学、企业、非营利机构、政府和社会舆论导向并没有形成开放的、多方互动的合力结构。

2.3 缺乏雄厚稳定的创业教育教学和科研队伍

目前已经开展创业教育的院校,教师多数是半路出家,接受短期的相关知识培训学习后就为学生授课,②他们没有实际的创业经验,所授课程往往流于理论讲解,将创业教育课程化、学术化,这样的教育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也远没有形成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由于创业教育涉及的内容很多,如何培养创业教育师资已经成为创业教育发展中的瓶颈之一。缺乏既有创业经验,又有学术背景的人士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创业教育教师和非创业教育教师之间缺乏合作与交流,不能经常邀请业界有丰富创业经验的资深人士以短期讲学的方式参与大学创业教育项目,这是当前高校创业教育普遍存在的“硬伤”。由学校的一些理论老师兼任的创业教育老师只会纸上谈兵,给学生以误导,学生对此类创业教育持将信将疑的态度也就不难理解了。

2.4 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覆盖面过窄,缺乏系统性权威性的教材

不同的课程内容和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创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合理的课程内容和结构的支撑。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往往过分关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 似乎创业教育等同于专业教育。根据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创业教育课程的内涵与目标定位,创业教育课程应当包括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缺乏创业教育课程, 既使有也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只是供学生选修的一些课程,覆盖面很窄,内容单调,与学科专业教育没有形成相关联系,是“正规教育”之外的“业余教育”。

高校创业课程应当由相对独立的带有综合性的实体课程和渗透于各门科学文化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相关教育活动中的分科性非实体课程构成。独立实体课程是创业教育的龙头和核心,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 培养学生的竞争性、自信心、宽容性、责任感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由于认识上的不统一,缺乏权威性的教材, 大学生的创业课程在许多高校往往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主观经验而写成的, 经受不了实践的检验。而在国外, 由于创业教育学发展时间早,创业教育相对成熟, 教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自然会使优秀教材脱颖而出。由于上述的缺失, 我国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大受影响。

3 对于目前改进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3.1 从增强国家创新力的高度,重新定位创业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据统计,硅谷60%一70%的企业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创办的,闻名于世的微软、雅虎、谷歌等最初都是由在校大学生创办的公司。波士顿银行1997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与麻省理工学院(MIT)相关的公司已在美国50个州设有8500多个工厂和办事处;MIT的毕业生和在校教师已在全球创建了4000多家企业,就业人数110万,年销售额高达2320亿美元。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体现在创业能力上,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该国经济的发展。然而,创业教育的顺利实施不是学校一方的事情,各级政府应对此高度重视,重新定位创业教育,真正把创业教育提升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内驱力”的高度来对待。政府、学校、社会要通力合作, 加强社会舆论导向, 加大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烘托出浓厚的创业氛围, 使社会广泛重视创业,鼓励创新,使置身其中的大学生都有想创业、要创业的冲动,真正形成一个浓厚的创业氛围和环境,

3.2 各级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提高对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充满了艰辛和风险的抉择,大学生刚步入社会,缺乏各方面的经验,对政策法规以及社会上盛行的“潜规则”的不熟悉,都决定了单靠高校及大学生自身去实行创业是很难实现的, 需要各级政府的鼎力支持。政府和社会应为创业建立良好的政策、法律、融资以及一系列的体制上的基础设施。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 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引导,提供创业所必需的信息,在全社会烘托浓厚的创业氛围, 优化创业环境, 在不违反法律法规、不违反公平的情况下给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劳动、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应对大学生创业予以政策上支持, 简化行政审批、降低行政壁垒。对高校的创业教育进行科学评价, 对创业教育开展得好的高校给予表彰和奖励等。

3.3 打造一支合格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通过培训、国际合作、引进短期海外教师等形式尽快提高国内大学创业教育的水平。创业教育的顺利实施, 离不开一支敬业的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实行 “请进来,走出去”策略, 在社会上积极引进人才, 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参与, 从企业及政府中聘请一些既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咨询师、创业投资家、政府官员等担任兼职讲师,与高校教师合作讲授一些创业课程。③同时要求教师下基层锻炼, 熟悉掌握创业的各环节, 注重实践经历, 并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勇敢创业。通过“双管齐下”的方式, 使教师既掌握甚至精通相关创业理论, 做到“满腹经纶”, 同时,又有实践经历, 从而对创业教育的指导做到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的结合。④

3.4 改革原有不合理的课程设置,拓展创业教育课程深度和广度

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 必须辅之以科学合理的创业课程体系。中国高校目前创业教育忽视完整的创业课程建设,需要拓展创业教育课程深度和广度,要加强理论方面的创新研究,改变目前过份依赖国外现有理论的现状,按照适应创业教育发展要求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重新制定和调整教学计划, 来一个彻底性的改革, 把创业教育融入学校整体育人的体系之中, 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更多的结合中国国情开展深入地原创性研究。

围绕教育和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设置系统的创业课程体系, 创业课程结构要形成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相结合, 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统一。⑤根据Vesper和Gartner对941所大学商学院院长的调查结果显示 ,美国大学给本科生开设最多的前十名创业课程依次是创业或创建新企业、小企业管理、创业咨询、创建和运营新企业、(下转第8页)(上接第6页)如何写创业计划书、创业财务、非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家族企业、创业机会的识别、创业营销。目前,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已经系统化,涵盖了创业构思、融资、设立管理等方方面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经验,优化课程设置,实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更好的渗透与融合非常必要,把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引入创业教育课程,形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⑥同时, 还要注重实践教学, 让学生走出校门,离开书本, 亲历实践,学生在创业时才不会觉得理想与现实相差过大。在良好的机制的引导下, 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科支撑, 组织专门人员编写创业教育相关教材, 让高质量教材脱颖而出。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关心的主要问题。高校要充分认识创业教育的历史沿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向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大力宣传创业教育观念。中国的创业教育,还处在一种为大学生就业找出路的阶段,还没有提高到国家经济发展“驱动力”的高度。而在现有的创业教育试点中,其教学模式也往往局限于知识传授型,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各种制约因素,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各方面达成共识,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协调行动,为高校创业教育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本文为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研课题“2007jyxm021”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全力.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9(5).

②唐璐.现代企业教育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学术·理论, 2008.10.

③石慧.论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及素质的提高[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0卷第2期.

④韩杰,尹丽娜.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7 卷第5 期.

⑤范志毅.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路[J].商业时代,2006(35):7~12.

⑥严毛新.高校创业教育的两难选择及展望[J].浙江社会科学,2009(2).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创业教育创新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