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晋北朝时期华北地区的农田水利与稻作

2006-11-24李增高

农业考古 2006年4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稻

李增高

在我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与蜀、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曹魏,连同后来的西晋及南北朝时期时,北朝诸地方政权的势力范围,都在北方。本文就这个时期华北地区的农田水利与稻作的发展状况,进行论述,其范围包括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及河南、山东两省黄河沿岸的部分地区。

一.曹魏时期

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政治黑暗,导致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群雄林立,割据一方,并彼此互相攻杀,爆发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大混战,在混战中,曹操的势力发展较快,统一了北方,并与孙权、刘备两大集团最终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曹操死于东汉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是年十月,汉献帝刘协被废,东汉灭亡。曹操之子曹丕代汉自立,建立魏,是为魏文帝,纪元黄初。其时,华北地区属于曹魏的管辖范围。

三国对峙,需要大批的粮食以供军需,同时,尚有大量脱离生产的流民需要安置,而且又有大量的国有荒地。于是,司马朗奏言:“今承大战之后,民人分散,土业无主,皆为公田,宜及此时复之”(1)。这一奏议被朝廷所采纳,并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兴起大规模的屯田。曹魏兴起的屯田,不仅推行于黄河以南,而且在统一北方的过程和统一后,在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也设立了一些屯田区,曹魏兴立屯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和水稻的种植密切结合在一起,而水稻的种植,又以兴修或复修旧有的农田水利工程为前提。而一些大型的农田水利工程,主要集中在邺城周围和幽州附近,因此,此时也是我国华北地区,兴修农田水利和水稻种植大发展的一个时期。

位于今河北省南部和河南省黄河以北的河内地区,自古以来农田水利灌溉就很发达。战国时,魏国魏文侯年间(公元前446-前397年),由邺令西门豹主持兴建的引漳十二渠,就是在该地。曹魏时期,由于这里已成为当时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因而对当地的农田水利和农业生产也给予较多的重视,为了更好的发挥引漳十二渠的灌溉效益,对该渠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其水又东北入于漳,昔魏文侯以西门豹为邺令也,引漳水溉邺,民赖其用……魏武侯又遇漳水,回流东注,号天井堰。二十里中,作十二土登,相去三百步,令互相灌注,一源分为十二流,皆悬水门。陆氏《邺中记》云,‘水所溉之处,名曰堰陵泽……魏武又以郡国之旧,引漳流自城西东入,迳铜雀台下,伏流入城东注,谓之长明沟也。渠水又南迳止东门下……沟水南北夹道,枝流引灌,所在通溉,东出石窦堰下,注之隍水。故魏武《登台赋》曰:引长明,灌街里,谓此渠也”(2)。何谓,李周瀚注《魏都赋》称:“土登,级次,泄水之处,言有十二也。”由此可知,土登就是排灌设施,说明天井堰修建之后,二十里内分布有十二土登,每土登相距三百步,各有水门调控。邺城名为长明沟的城市用水系统,兼有灌溉功能的还有石窦堰。可以看出,通过对漳河的治理,其沿岸的灌溉条件十分便利,使邺城的农业生产发挥了更好的灌溉效益,通过对水稻的种植,由于改良了土壤,使这里成为富裕的农业区。左思在《魏都赋》中,对邺城周围的农业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甘茶伊蠢,芒种斯阜。西门溉其前,史起灌其后,土登流十二,同源异口,畜为屯云,泄为行雨,水澍(滋润)粳禾余(稻),陆莳(种植)稷黍,黝黝桑柘,油油麻纟宁……信都之枣,雍丘之粱、清流之稻”(3)。文中的芒种、唐李善注称:“郑司农曰:芒种,稻麦也”。说明这里的芒种是指稻、麦两种作物。而“水澍粳禾余,陆莳稷黍”中的粳禾余,本意专指粳、糯两种类型,但这里是泛指水稻,至于稷黍同样可以理解为泛指谷类作物。李善注对此两句的解释是:“下则澍生粳禾余,高则直立稷黍也”。意思是说,低地的水田种植水稻,高地的旱田种植谷物。说明在曹魏时期,邺城周围地区水稻的种植很是普遍。引文中的清流,位于邺西黄河沿岸的伊洛河盆地和洛阳盆地,所产水稻非常有名。新城的水稻也很有名气,深受人们的推崇,魏文帝曹丕说:“江表唯长沙名有好米,何得比新城粳稻耶?”(4)他赞誉新城粳稻,“上风吹之,五里闻香”(5),这是我国文献上最早提到的有关香稻的记述。袁淮说:“新城白粳,濡滑通芬”(6),桓彦林也说:“新城之禾亢,既滑且香”(7)。从这些赞誉中可以看出,新城粳稻品质之优良。

曹魏在汲郡和河内郡野王县(今河南沁阳县)两城的屯区,还设置有典农中郎将,该职是管理民屯的官吏,由此可见,屯区的规模之大。在这两地修复的农田水利工程中,其中最重要的是引沁灌溉枢纽的改建。《水经注》卷九《沁水》条,引《魏土地记》曰:“河内郡野王县,西七十里,有沁水,左迳沁水城西,附城东南流也。石门,是晋安平献王马孚之为魏野王典农中郎将之所造也。案其表云:臣孚言,臣被明诏,兴河内水利。臣既到,检行沁水,源出铜革是山,屈曲周迥,水道九百里,自太行以西,王屋以东,层岩高峻,天时霖雨,众谷走水,小石漂迸,木门朽败,稻田泛滥,岁功不成。秦代时,曾在济源县治东北三十公里处的五龙口,修建过枋口堰,即古秦渠,因其进水口门原为木结构,因年久失修,木门朽败,严重的影响到灌区内的水稻生产。魏文帝黄初年间(公元220-226年),司马孚经过实地调查后,提出改木门为石门,这个建议得到魏文帝曹丕的批准。于是,从五里以外取方石数万块,“夹岸累石,结以为门,用代木枋门”(8)。经改建石门后,农田的灌溉效益有了很大的提高,“若天晴旱,增堰进水;若天霖雨,陂泽充溢,则闭防断水,空渠衍涝”(9。这样,既避免了因雨季进水过多,造成稻田泛滥,又保证了旱季稻田用水的需要,因而使当地的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晋人傅玄说:“近魏初课田,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故白田(指旱田),收至十余斛,水田(指稻地),收数十斛”(10),一斛约相当二斗多。可以看出,通过对引沁灌溉枢纽的改建,又恢复了原来的灌溉功能,不仅扩大了稻田的面积,而且也使粮食产量提高了几倍。

曹魏时期,盘踞在东北边境的鲜卑乘机崛起,对幽州数次寇边,威胁幽州边境的安宁。为此,特派刘靖为镇北将军,驻守蓟城(今北京),都督河北诸军事。刘靖为刘馥之子。刘馥在曹操手下任扬州刺史,对农田水利和水稻种植十分重视,他在任时,“广屯田,兴治芍陂、茹陂、七门、吴塘渚土曷,以溉稻田,官民有蓄”(11)。刘馥在淮南兴修水利、发展水稻生产、造福于民的做法,自然会对刘靖产生很大的影响。刘靖作为曹魏的镇北将军,驻守蓟城,负责守卫北方的边防,他看到北地冬季严寒,粮草转运十分不便,为了解决军队的用粮问题,计划在蓟城外,推行屯垦戊边,寓兵于农的政策,大兴农田水利、屯田种稻。为此,他亲自登上梁山(今北京石景山),观察地形,寻找水源,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经过周密的规划,决定在漯水(今永定河)上,建造一座拦水坝,将水位提高,并修建一条引水渠,通过拦水坝,分出一部分河水,平地导流,注入蓟城西北的高梁河。沿高梁河西岸再开支渠,以达到灌溉农田,发展水稻生产的目的。拦水坝建在梁山上,因山上有西汉燕王刘旦墓,刘旦因谋反败露被赐死,朝廷以其暴戾无亲,谥曰:刺王,其陵俗称戾陵。在戾陵水门,下接一条引水干渠,因形似车箱,故名车箱渠。

戾陵和车箱渠是当时蓟城地区有史以来最大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这项水利工程是在魏齐王曹芳嘉平二年(公元250年)兴建的。刘靖遣部下丁鸿率军士千人,仅用半年的时间便修建完工。关于修建的经过,《刘靖碑》记载颇详,碑文云:“魏使特节都督河北道诸军事,征北将军,建成乡侯沛国刘靖,字文恭,登梁山以观流源,相漯水以度形式,嘉武安之通渠,羡秦民之殷富,乃使帐下丁鸿,督军士千人,以嘉平二年,立遏于水,导高梁河,造戾陵土曷,开车箱渠,其遏表云:高梁河水者, 出自并州,黄(潞)河长岸峻固,直截中流,积石笼以为主遏,高一丈,东西长三十丈,南北广七十余步,以北岸立水门,门广四丈,立水土曷,长十丈(丈当是尺之误),山水暴发,则乘土曷东下,平流守常,则自门北入,灌田岁二千顷,凡所封地,百余万亩”(12)。从碑文中可以看出,这项大型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利用梁山附近的有利地形,用石笼,即把竹条编织成笼,内装石堆砌成堰,高一丈,东西长三十丈,南北广七十余步,以达到拦截漯水,提高水位,然后开凿一条联接漯水与高梁河的车箱渠,渠口设在坝上游北岸,有闸门控制,闸门宽四丈,长十尺,渠口下接车箱渠,在洪水期间,水流越过堰坝,由坝上泄往下游,在一般水位时期,则漯水从车箱渠口的水门进入车箱渠,入高梁河以资灌溉。高梁河是这一灌区的供水主渠,其上游河道有两条,一条是接通漯水的渠道,一条是发源于蓟城西北的天然河道,这两条水道在今北京紫竹院公园,白石桥附近汇合后,沿动物园、展览馆后身经德胜门,入注积水潭,以上河道可简称高梁河西段;然后又分为两条,一条沿今北护城河继续东行,过今和平里接坝河至通州入潞水;一条沿什刹海、北海、中南海东南行,经今石碑胡同,人民大会堂西南,前门、天坛东北、出左安门,经十里河,十八里店,马驹桥入湿水,以上河道可简称高梁河东段。可见,通过这项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使漯水经戾陵土曷和车箱渠,接连高梁河,达到灌溉的目的。年灌溉面积二千顷,灌区范围百余万亩,成为水利发达之区,通过“溉灌蓟(城)南北,三更种稻,边民利之”(13)。由于兴修水利,发展水稻生产,使蓟城百姓从中受益。今北京石景山、丰台、海淀一带的水稻种植,大都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但是,这里的一个问题是,何谓“三更种稻”?一年种三季吧!显然不大可能,因为北京地区的纬度高于南方,当时,在北京地区无论如何是不会有三季的,既是现在也没有。可以推测,“三更种稻”的含意,似乎是指轮作休耕之稻田,对于轮作休耕之法,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周礼·大司徒》云:“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沟之,以其室数制之。不易之田家百亩,一易之田家二百亩,再易之田家三百亩”。这里所说的不易之田,一易之田,再易之田,是根据地之优劣,采用轮种法,年年可耕种者,谓之不易之田;隔年耕种者,谓之一易之田;以其地簿,隔二年耕种者,即年年耕种一百亩,休闲二百亩,三年再易乃遍,谓之再易之田。《汉书·地理志下》张晏德曰:“周制三年一易,以同美恶”,便是指此说。刘靖作为镇北将军,他认为,“经常之大法,莫善于防守”(14),而要善于防守,还应“使民夷有别”(15),至于防守及别民夷最首要的问题,应该使民足食。所以,刘靖一方面“开拓边守,屯据险要”(16),另一方面“又修广戾陵渠大土曷”(17),引水灌溉农田,由于蓟城郊区可耕之田较多,因而采用轮作休耕的方法种植水稻,以供军需和民用。这样看来也就不难理解“三更种稻”的含意了。

十二年后,即魏元帝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幽蓟人口渐繁,诏书:“以民食转,广陆费不赡,遣谒者樊晨,更制水门,限田千顷,刻(括)地四千三百一十六顷,出给郡县,改定田五千九百三十顷”(18)。曹魏初年,以屯田立国,明帝时期开始遭到破坏,至元帝景元年间(公元260-264年),大量屯地被地方豪族和军官所霸占,朝廷派樊晨到蓟城整顿屯务,他下令“限田千顷”,即私人占有土地不能超过千顷,又括地四千三百一十六顷,出给郡县,改为国家编地,招佃耕种,共改定田五千九百三十顷。同时,樊晨还对戾陵土曷和车箱渠加以改建和扩建,主要是“更制水门”,把车箱渠延长,使漯水“自蓟西北,迳昌平东尽渔阳潞县(今通州区),凡所含润四五百里,所灌田万有余顷”(19)。经樊晨扩建后的这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不仅把相距百里的漯水与鲍丘水连接起来,而且水量丰沛,“高下孔齐,原湿底平,疏之斯溉,决之斯散,导渠口以为涛门,洒彪池以为甘泽”(20)。使灌区的受益面积扩大到四五百里,此数是指四周长度,所灌田万有余顷,比嘉平年间(公元249-254年)的灌溉面积提高了五倍多。刘靖初建车箱渠,主要灌溉蓟城的西、北、东南三部,经樊晨改建后,扩大到昌平东至渔阳潞县,包括今朝阳、顺义、通州一带。随着灌溉条件的改善,使水稻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除顺义外,朝阳和通州的稻作,也大都开始于这个时期。樊晨扩建的引水渠系的走向,可能是引漯水乘车箱渠入高梁河,再疏引高梁河水东去,流至今昆明湖附近,入肖家河,达清河,再由温榆河流经潞县东,入白河。这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不仅扩大了灌溉面积,而且在遇有洪涝灾害时,还可以起到泄洪的作用,对此,郦道元评价颇高,他指出:“施加于当时,敷被于后世”(21)。可以说,曹魏时期不仅是今北京地区农田水利大发展的一个时期,而且也是水稻生产大发展的一个时期。

二.西晋时期

魏、蜀、吴三国鼎立经近半个世纪的政治演变,雄踞中原的曹魏政权,以其强大的实力,于公元263年灭掉蜀国。曹魏政权在为统一南北做出努力的同时,自身的生存却出现了危机,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马炎登台祭天,受魏“禅让”,从曹魏手中取得政权,自立为皇帝,是为晋武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建元泰始,仍都洛阳,华北地区在其统治之下约有半个世纪。

西晋初年,刘靖在曹魏时期,于蓟城地区主持兴建的大型的农田水利工程戾陵堰和车箱渠,仍然发挥着灌溉农田的作用。刘靖之子刘弘,少与晋武帝司马炎同居洛阳永安里,为同窗之好,因此,屡遇升迁,为宁朔将军,幽州刺史,都督幽州诸军事,领护乌丸校尉,驻守幽州蓟城(今北京)。元康四年(公元294年),幽州地区先后发生两次地震,二月,“上谷……地震”(22),上谷郡治沮阳,在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八月,“居庸地裂,广三十六丈,长八十四丈,水出”(23)。居庸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由于这两次地震的发生,严重破坏了戾陵堰的基础,元康五年六月,洪水暴发,冲毁戾陵堰四分之三,北崖及水门也被冲垮七十多丈,造成车箱渠漫溢。戾陵堰被冲毁后,渠堰几乎淤塞废弃。刘弘也懂农田水利工程建筑,面对这种情况,他继承父志,追惟前立遏之勋,亲临山川,指授规划,命司马关内侯逄恽,“率领内外将士二千人,起长岸,立石渠,修主遏,治水门,门广四丈,立水遏五尺,兴复载利,通塞之宜,准遵旧制,凡用功(工)四万有余焉”(24)。这项工程进展很顺利,仅用五、六个月的时间,便恢复了戾陵堰和车箱渠的灌溉功能。由于戾陵堰和车箱渠的兴废,与当地的军民生活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也都很关心对这项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复,施工时,“诸部王侯不召而自至,纟强负而事者,差数千人”(25)。这里所说的内外将士,是指包括乌丸、鲜卑骑兵在内,而诸部王侯则是专指内附的乌丸、鲜卑大人而言。刘弘通过这次对戾陵堰和车箱渠的重建,筑起长岸,修复了水门和主坝,在北岸还建有护岸的堤防,并抬高了水门,减少了流量,加强了水利工程的稳固性,以及对水势的控制,进一步扩大了灌溉面积。

刘靖、刘弘父子精心修建的戾陵遏和车箱渠,“高下孔齐,原隰底平,疏之斯溉,决之斯散,导渠口以为涛门,洒彪池以为甘泽,施加于当时,敷被于后世”(26)。通过引水种稻,造福蓟城百姓的功德,受到时人的敬仰,元康五年(公元295年)十月十一日,刊石立表,创建《魏建城乡候刘靖碑》,置于蓟城东门内,“以记勋烈,并记遏制度,永为后式焉”(27)。碑文对刘靖父子的功德,与战国时期秦国的郑国、魏国的西门豹相提并论,“咸秦国思郑渠之绩,魏人置豹祀之义,乃遐慕仁政,追述成功”(28)。后人还把戾陵遏尊称为“刘师堰”。明代大学士杨荣,在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撰写《固安堤碑记》云:“桑干河至京城石景山之东,迁徙弗常……建城侯刘靖及子平乡侯宏(弘),筑戾陵堰以防之,水患稍息,后人思其功,谓之刘师堰”(29)。由此可以看出,在北京古代的农田水利发展史上,刘靖父子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西晋时期,今河北省南部邺城地区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仍是漳水十二渠及天井堰。自曹操修建,历经曹魏至西晋,由于一直受到良好的维护,堤堰不断被培筑加固,渠道时常得到疏浚,保持水流畅通,仍然发挥着灌溉效益,并继续种植水稻。咸宁元年(公元275年),晋武帝下令:“以邺奚官奴婢著新城,代田兵种稻”(30)。田兵是指种田的军士,曹魏时期,对水稻的种植,是采取军屯的办法,到西晋时期则改为民屯。但是,无论军屯或民屯,邺城地区的农田水利和农业生产,都保持着兴旺的景象。这兴旺的景象,集中体现在前面已经引用过左思《魏都赋》中的那段话,可以认为 ,那段话所描述的景象,既是曹魏时期的,也是西晋时期的。左思,西晋人,是著名文人,代表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祖籍齐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附近),出身寒微,晋武帝时(公元265-290年),他的妹妹左(音分fen),以才名被选入宫,全家迁居京师洛阳,官至秘书郎,太安中(公元302-303年),举家迁至冀州。从左思的经历看,他肯定到过邺城,在这篇《魏都赋》中所描述的景象,应是他亲眼所见,有感而发,像这种纪实性的写法,如果没有亲身的体会,没有真实的感受,是写不出这样详细的实景。

泰始元年(公元265年),李荱上书,弹劾朝臣宗室侵占官田之事,指出:“故立进今刘友,前尚出山涛,中山王睦,故尚书仆射武陔,各占官三更稻田,请免涛、睦等官。陔已亡,请贬溢”(31)。西晋初年,晋武帝司马炎,为维系地方,大封同姓王,以郡为国,郡国并行。中山王司马睦,是晋武帝之子,泰始元年封为中山王。中山国辖卢奴、魏昌、新市、安喜、蒲阴、望都、唐、北平八县,治今定州市。泰始三年(公元267年),被废为丹水侯,司马睦侵占官三更稻田,应在泰始元年至三年之间的事,从司马睦侵占官三更稻田看,反映出在中山地区,也有水稻的种植。在襄国(今邢台市)地区,设有襄国都水使者,这是专门掌管水利工程的修建与管理使用的水官,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水利事业也有所发展。西晋初年,潘岳为河阳、怀二县令,他在怀县作诗两首,其中有“稻栽肃芊芊,黍苗何离离”(32)的诗句。怀、河阳二县,在今河南省西北部黄河以北的沁阳、温县、孟津一带。通过潘岳的诗作可以看出,在沁水流域也有水稻的种植。

三.北朝时期

北朝,是指我国南北朝时期,建立在北方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朝代的总称。

(一)北魏(公元386-534年)

自北魏统一北方后,由于战争相对减少,社会趋于安定,农业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是,由于长期的混战,不仅农田水利遭受严重的破坏,而且从东汉以来至南北朝时期,我国大陆正处于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第二个寒冷期,在这期间,我国广大北方的气候特点,是以干旱为主。在北魏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就曾出现过多次的干旱天气。如太和二年四月,京师旱,五年五月丁己,孝文帝元宏祈雨于北苑,太和十一年,“大旱,京都民饥”(33)等。为增强抗御旱灾的能力,孝文帝曾于太和十二年和太和十三年,接连两次诏诸州镇,兴修水利,通渠灌溉。太和十二年五月丁酉,“诏六镇,云中、河西及关内六郡,各修水利,通渠灌溉”(34),十三年八月戊子,“诏诸州镇有水田之处,各通灌溉,遣匠者所在指授”(35)。诏令不仅要求全国普遍修治水田,而且还要求派遣熟悉水工的工匠前往,进行技术指导。北魏时期,华北地区的水利工程,主要集中在邺城,督亢和幽蓟地区。邺城的水利工程,仍是传统的漳水十二渠和天井堰,是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修复,水利成就比较大的是督亢陂和幽蓟的戾陵堰。

随着农田水利的兴修,进一步促进了华北地区水稻生产的发展,孝文帝时(公元471-499年),沈文秀任怀州刺史,“大兴水田,于公私颇有利益”(36)。沈文秀在怀州通过发展水稻生产,因而提高了粮食产量,不仅使种水稻的农民从中得到实惠,而且也有益于国家,可以看出,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宣武帝时(公元500-515年),中山国地区仍有水稻的种植。杨椿出任定州刺史时,“自太祖平中山,多置军府,以相威摄。凡有八军,军各配兵五千,食禄主帅军各四十六人,自中原稍定,八军之兵渐割南戍,一军兵统千余,然主帅如故,费禄不少。椿表罢四军,减其帅百八十四人。州有宗子稻田,屯兵八百户,年常出夫三千,草三百车,修补畦堰。椿以屯兵惟输此田课,更无徭役,乃至闲月,即应修治,不容复劳百姓,椿示表罢,朝廷从之”(37)。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在定州还设有耕种稻田的屯兵户,专门从事水稻生产。从宗子稻田由屯兵八百户耕种,八百户至少有屯丁八百人,按照当时一丁治田百亩计算,定州的宗子稻田,也应在八百顷以上。

《尚书·禹贡》云:冀州“厥土惟白壤。”所谓白壤,换句话说就是盐碱土壤,正始中(公元504-508年),“冀、定数州,频遭水害”(38),由于排泄不畅,使华壤复为斥卤之地。于是,崔楷上书,曰:“华露膏腴,变为乌卤,菽麦禾黍,化作羋(音灌guàn)蒲……兹地荒芜,臣实为耳心”(39)。崔楷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排泄不畅,洪水漫溢,使溶于盐碱的卤水漫行于地表所致,而以前的情况是,“水大渠狭,更不开,众流壅塞,曲直乘之所致也”(40)。水路通畅,遇有洪水便能顺流入海,因此才不会出现华壤变为卤的现象。崔楷进而提出解决的办法:“至若量其逶迤,穿凿沟浍,分立阝是土曷,所在疏通预决其路,令人仃蹙,随其高下,必得地形,土木参功,务从便省,使地有金阝是之坚,水有非常之备,钩连相注,多置水口,从河入海,远迩径通,泻其土尧,泄此陂泽”(41)。这样,通过疏通河道,健全排泄系统,使卤之水无法停滞,由淡水所取代,则能改变盐碱土的性质,由卤之地复为华壤。然后,“即从高下营田,因以水陆,水种禾亢稻,陆艺桑麻,必使室有久储,门丰余积”(42)。崔楷的这种通过修复河道及灌排水系统,以达到泄洪,避免盐碱危害,用淡水灌溉农田,种植水稻,提高产量,富裕百姓的主张,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因此,对于这个利国利民的好建议,宣武帝元恪,从之。同意崔楷的主张,并事遂施行。但是,由于这项水利工程规模太大,短期内难以完成,“(崔)楷用工未就,诏还追罢”(43)。此事遂造结束。这项农田水利工程,虽然未能完成,但从这个建议中可以看出,对于盐碱土壤的改良,崔楷把排水问题提高到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因而丰富了对盐碱土壤改良的认识。

北魏时期,幽州的一些地方官吏尚称清廉,注意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道武帝时(公元386-409年),上谷沮阳人张?为幽州刺史,他在任期间,“清俭寡欲,劝课农桑,百姓安之”(44)。对恢复幽州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一定的贡献。在孝文帝(公元471-499年)、宣武帝(公元500-515年)之际,范阳人卢道将出任燕郡(治蓟,今北京)太守,燕郡是幽州的中心地带,而范阳郡又是与燕郡比邻的幽州最富庶的农业区。卢道将对本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十分熟悉,他到任后,“敦课农桑,垦田岁倍”(45),扩大了燕郡的农田面积。孝明帝时(公元516-528年),裴延亻肬出任北平将军,幽州刺史,时遇水旱不调,民多饥疫,熙平二年(公元517年)十月,“幽、冀、沧、瀛四洲大饥”(46),三年,正月至五月干旱不雨,“幽州大饥,民死者三千七百九十九人”(47)。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卢文伟于神龟二年(公元519年),向裴延亻肬建议,对督亢陂和戾陵堰进行修复。卢文伟为幽州平北府长流参军,出身范阳卢氏名门,对本地区的情况非常熟悉。裴延亻肬也认为,“范阳郡(今河北省涿州市)有旧督亢渠,经五十里,渔阳、燕郡有故戾陵诸堰,广袤三十里,皆废毁多时,莫能修复,时水旱不调,民多饥馁”(48)。而解决百姓饥馁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裴延亻肬不但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卓越的将领,而且对水利也很内行,他认为:“疏通旧迹,势必可成,乃表求营造,遂躬自履行,相度水形,随力分督,未几而就,溉田百万余亩,为利十倍,百姓至今赖之”(49)。督亢陂和戾陵堰这两项水利工程,是裴延亻肬委托卢文伟具体完成的。卢文伟在修复这两次农田水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故有“修立之功,多以委(卢)文伟”(50)的评语。随着这两项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复,不仅很快恢复了灌溉农田的功能,并取得了为利十倍的良好的经济效益。修复后的督亢渠和戾陵堰,由于解决了水源的问题,因而有利于水稻生产的发展。孝昌时(公元525-527年),“及北方将乱,(卢)文伟积稻谷于范阳城,时经荒俭,多所赈赡,弥为乡里所归”(51)。通过卢文伟将贮存于范阳城的稻谷,作为赈饥之粮,由此看来,稻谷的数量必然是很多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本地区水稻生产的发展情况。直到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魏收撰《魏书》时,“百姓至今赖之”(52)。说明经过裴延亻肬修复的督亢陂和戾陵堰这两大水利工程,直到这时仍然发挥着灌溉稻田的重要作用。这与北魏初年稻谷的缺乏,形成显明的对比,明元帝时(公元420-423年),定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其元老重臣安同,为征东大将军,青、冀二州刺史,想吃稻米饭,而不可得,其长子安屈掌管太仓,“盗粳米数石”(53)以养亲。安同清廉,得知后,上奏朝廷,请求诛戮安屈,并请求处罚自己训子不严的罪责,明元帝拓跋嗣很赏识安同的作法,遂下诏,“长给(安)同粳米”(54)。从元老大臣所需要的粳米,尚且要皇帝下特诏赏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粳米的缺乏程度。

但是,到了北魏后期,水稻的种植面积不仅有所发展,而且水稻的栽培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集中体现在贾思勰撰修的《齐民要术》中。贾思勰,祖籍山东益都(今寿光县一带)人,但是,他大半生的时间是在河北度过的,又出任过高阳太守,他还到过山西、河南等地,熟悉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他主张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求得社会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为此,他立志撰修一部有关国计民生的农学专著。他从东魏天平元年至定武二年(公元534-544年),用十年的时间,根据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在总结前人和当时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本人所掌握的农业知识,完成《齐民要术》的写作。贾思勰的写作态度,是严肃认真的,他在书的自序中说:“采捃轻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音昔xi)、醢(音海hai),资生之业,靡不毕出。”也就是说,其书的内容范围,从耕种操作开始,到造醋做酱为止,凡是生活资料的生产技术,几乎都有详细的记述,全书共有十卷九十二篇,十一万余字,这部农学巨著,是我国古代完整地保存下来的第一部综合性农书。书中对包括水稻在内的粮食作物、蔬菜、果树的栽培技术,如选种、浸种、施肥、轮作、精耕细作、农产品加工、以及家畜、家禽和鱼类的饲养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反映出本地区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其中水稻的发展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关于水稻品种:我国华北地区虽然有悠久的种稻历史,但是,一些文献资料在本地区的稻作类型及品种大都忽略不记。贾思勰对稻作类型及品种非常重视,因而对此记载颇详,他指出,“今世有黄瓮稻、黄陆稻、青稗稻、豫章青稻、尾紫稻、青杖稻、飞蜻稻、赤甲稻、乌陆稻、大香稻、小香稻、白地稻;菰尾稻,一年再熟,有秫稻,秫稻米一名糯米,俗云“乱米”非也。有九禾各秫,雉目秫、大黄秫、棠秫、马牙秫、长江秫、惠成秫、黄般秫、方满秫、虎皮秫、荟柰秫,皆秫米也”(55)。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在北魏时期,华北地区的水稻种类型,还是很丰富的,不仅有水稻,有陆稻,而且还有香稻和糯稻,以及适于一年两熟的早稻,并认识到糯米是从稻中演变出来的一种变异类型,把糯米称为“乱米”是不对的。

(二)关于选种:在田间先要进行穗选,为避免种子的混杂,还要进行单种单收。播种前还应用清水净淘,使之浮去秕粒及杂草的种子,贾思勰指出,如果不“净淘种子,浮者不出,秋则生稗”(56)。贾思勰已经认识到种子质量的优劣,是关系到能否提高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在田间选种的基础上,播种前一定还要进行清水选种,目的是把空秕粒以及包括稗籽在内的杂草的种子,使之浮出水面,将其去掉,留下饱满的籽粒作为种子,只有这样秧苗才能生长茁壮。反之,如果不进行选种,不仅不利于培育水稻壮秧,而且还容易招致杂草的危害。

(三)关于浸种催芽:稻种经清水选过后,还应进行浸种催芽,浸种催芽的方法,是由贾思勰最早提出来的。浸种催芽的目的是,在播种之前,使种子预先吸足发芽时所需要的水分,以保证播种后发芽迅速整齐。关于浸种催芽的方法,贾思勰指出:“净淘种子,渍,经三宿,漉出,内(纳)草萒(音川chuān)中萓(音义yì)之。复经三宿,芽生,长二分,一亩三升,掷(播)”(57)。贾思勰不仅已经认识到浸种催芽在水稻生产中的重要性,而且还总结出一套具体的操作方法,因而提高了水稻的种植技术。

(四)关于稻田整地:稻田整地是水稻插秧前的一项重要工序,贾思勰指出:“北土高源,本无陂泽,随逐隈曲而田者,冰解地旱,烧而耕之,仍即下水,十日,块既散液,特土斫平之”(58)。春天,土地解冻后,先把上年的稻草烧掉,然后进行耕地,把泥土耕翻过来,随即放水进田,使土壤湿润浸透,以便耙平,等十天之后,地面已经泡软,然后拖着陆轴压一遍,压的遍数越多越好,因为遍数越多,越能把田面整平。贾思勰认为,稻畦“区不欲大,大则水深浅不适”(59)。这就是说,稻田的畦面不宜过大,如果畦面过大,就不容易整平,则水的深浅就不容易掌握,这样在插秧后,就会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因为水稻从插秧后到成熟的几个月内,稻苗经常须要用水灌溉,因此,田面必须平整,如果地整不平,插秧后水的深浅不一,就会影响稻苗的正常生长。为了避免地整不平,田的大小可根据地形条件决定,贾思勰认为,“畦大小无定,须量地宜,取水均而已”(60)。这就是说,稻田的大小,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既使田块较大,但经犁耙后能做到田面平坦,便于放水,同样可以种稻。这就比汉代时有意把稻田做得小一些,以利平整,是耕作技术上的进步。

(五)关于秧田的播种期:水稻秧田的播种期,贾思勰指出,适宜的时间是在“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61)。在我国二十四节中,冬至这天一般是在阳历12月22日或23日,每月两个节气,按其顺利应为清明,清明这天是在每年的4月5日或6日,冬至后一百一十天,系指4月11日。贾思勰还进一步强调,“三月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中旬为下时”(62),这里是指农历。贾思勰认为,秧田应适时播种,不宜过晚,否则就会推迟水稻的插秧时间,缩短水稻在大田的生育期,在遇有低温或初霜来的早的情况下,使水稻难以正常成熟,这样,不仅会影响产量,而且还会影响稻米的品质。

(六)关于水稻的插秧期:从东汉到南北朝,在这近六百年的时间里,是我国近五千年来气候的第二个寒冷期,也就是说,北魏与东汉的气候条件大致相同。关于水稻的插秧期,贾思勰引东汉崔汀端拿裨铝睢返幕埃骸拔逶拢可别稻及蓝,尽夏至后二十日止”。这里所说的“别稻”就是指水稻的育秧移栽。在我国的水稻发展史上,其种植方法,西汉以前都是采用直播的方式,到东汉时逐渐改为育秧移栽,这是水稻栽培史上的重大发展。水稻的移栽时间,是在五月,最晚不能超过夏至后二十日。在我国的二十四节中,夏至这天一般是在阳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后二十日,即阳历7月12日以前必须结束插秧,否则,不利于水稻的正常生长,影响水稻的灌浆成熟,甚至还会造成减产。从这里可以看出,北魏时期的水稻插秧期与东汉时期的水稻插秧期大致相同。

(七)关于插秧密度:贾思勰引东汉崔汀端拿裨铝睢返幕埃骸暗荆美田欲稀,薄田欲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水稻的插秧密度,应根据稻田土壤肥力的不同情况,掌握合理的插秧密度。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土壤比较肥沃,就可以插的稀一些,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减少单位面积内的插秧穴数,二是减少每穴的插秧苗数。因为比较肥沃的土壤,插秧后稻苗生长健壮,能促进水稻的分蘖早生快发,不仅可以比较容易达到一定的穗数要求,而且还能保持田间通风透光良好,有利于水稻生长健壮,并能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反之,在土壤肥力比较瘠簿的情况下,就应适当插密一些,在单位面积内适当增加穴数,同时,每穴也要适当增加插秧苗数,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穗数,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这个经验直到现在仍具有指导意义。

(八)关于稻田除草:稻田的杂草,尤其是稗草,是影响水稻正常生长,造成减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稻田的杂草应及时拔除,贾思勰指出:“稻苗长七、八寸,陈草复起,以镰浸水芟之,草悉脓死,复须薅”(63)。稻田拔草曰薅,在水稻的生长季节,当秧苗长到七、八寸高的时候,这时田间的杂草也长起来了,就应及时进行除草,除草的方法,,可以用镰刀,在水下把杂草割掉,这样,剩下的根茎也会泡死在田里。随着稻苗逐渐长高,又会长出新的杂草,因此,还需要再拔除一次。通过这两次除草,基本上就能达到消灭杂草的目的,就能为稻苗的健壮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九)关于合理灌溉:水稻虽然是喜湿性作物,但也不宜长期生长在水中。贾思勰指出:“薅讫,决去水,曝根令坚,量时水旱而溉之。将熟,又去水”(64)。这里所说的“决去水”的意思,就是指烤田。烤田就是在水稻长到一定的阶段,一般是在有效分蘖终止期,或拔节初期,应及时把田间的水层放掉,露出地面,进行烤田,烤田。又称落干晒田,目的是提高地温,加强肥料分解,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暂时控制地上部分的生长,避免无效分蘖的发生,促进稻根的生长,达到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提高抗倒伏的能力,因而有利于提高产量。这样,通过灌溉和落干交替进行,直到水稻快成熟时,再把水放掉,使土壤变干,以利收割,关于稻田的灌溉用水,贾思勰还指出:“地无良簿,水清则稻美也”(65)。贾思勰认为,稻田无论肥沃或瘠簿,只要用清水灌溉,就能提高稻米的品质。从这里可以看出,贾思勰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已经有了规律性的认识。

(十)关于适时收割:关于水稻的收割适期,贾思勰指出:“早割米青而不坚,晚刈零落而损收”(66)。意思是说,水稻的收割时间,不宜过早或过迟。如果收割时间过早,由于稻谷尚未完全成熟,则米粒是青色的,而且不坚实,反之,如果收割的时间过晚,稻谷在田间便会开始落粒,这样就会减少收成,造成损失。适宜的收割时间,应在“霜降获之”(67)。在我国二十四节中,霜降这天一般是在阳历的10月23日或24日,这时应及时进行收割。

(十一)关于稻田轮作:水稻同大多数旱田作物一样,也不宜长期进行连作,对此,贾思勰指出:“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68)。这里所说的“岁易为良”,就是指稻田宜进行轮作。贾思勰认为,稻田长期进行连作的结果,就会使“草稗俱生,芟亦不死”(69),这样的后果,必然会造成草荒的发生。而通过稻田轮作的方法,不仅可以避免、或减少杂草的危害,而且还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在北魏时期,我国华北地区除种植水稻外,还种植旱稻。对于旱稻的种植经验,贾思勰也进行了认真的总结,这些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关于旱稻宜种下田:贾思勰指出:“旱稻,用下田,白土胜黑土”(70)。旱稻适宜种在地势低的土地上,白土比黑土好。但是,这并不是说,低地比高地好,而是因为在夏季,地势低洼的土地,容易积水,发生涝害,因而不能种谷子,麦子和豆类,而旱稻就不同,种在这样的土地上,既是发生涝害,也还会获得丰收,因此,不会损失地力。

(二)关于旱稻田的整地:旱稻田的整地方法,根据地势的高低,分两种情况,贾思勰指出,其一,“凡种下田,不问秋下,候水尽,地白背时,速种,杷(耙)、劳(耢),频烦令熟”(71)。这就是说,在地势低的地上种旱稻,不论何时,等地里的水干尽,地面发白时,应及时进行耕翻,耙过后,再耢平,宜重复多次,使土壤松软匀细,以利播种。其二,“高田种者,不求极良,唯须废地(过良则苗折,废地则无草),杷(耙)、劳(耢)令熟,至春,黄场纳种,余法悉与下田同”(72)。在高地上种旱稻,不要求地太肥沃,因为种在太肥沃的地上,容易造成倒伏,只要是在停种过水稻的地方就行,这是因为,在停种过水稻的地方,杂草就会长的很少。在高地上种旱稻,同样也需要在秋天进行耕地,耙地和耢地,使土壤较匀细,等到春天趁着土地湿润成为黄墒土时下种,其余的种植技术,与低地上的种植方法相同。

(三)关于旱稻的种子处理:种植旱稻也需要进行浸种催芽,浸种催芽的方法,与水稻相同,但是,芽不宜长,仅使种皮开裂即可,经过浸种催芽的种子,即可进行播种,但是,“若岁寒,旱种虑时晚,即不渍种,恐芽焦也”(73)。这就是说,如果春天还寒冷,需要早些种,又担心芽被冻伤的话,就不宜进行浸种催芽,这是因为,用水浸过的种子,幼芽已开始萌发,如果受到冻害,很可能就会枯萎。可以看出,贾思勰已经认识到,对于旱稻的播种,应根据气候的变化、天气的冷暖,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浸种催芽。

(四)关于旱稻的播种期:旱稻的种植时间,贾思勰认为,“二月半种稻为上时,三月为中时,四月初及半为下时”(74)。这就是说,对旱稻的种植,二月中旬是下种的最好时节;其次是三月;最次的为四月初至四月中旬。这里是指农历而言。

(五)关于旱稻的播种方法:旱稻播种,采用耧耩下种的方法,播种后再将土盖上,随后把地耢两遍,这样种下去,不仅可以节省种子,而且分蘖也较多,比撒播的好。贾思勰指出:“在土黑坚硬之地,种未生前遇旱者,欲得令牛羊及人履践之,湿则不用一迹入地,稻既生,犹欲令人践垅背(践者茂而多实也)”(75)。这就是说,在黑色而土质坚硬的地上播种,在种子尚未发芽时,就遇上了干旱的天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让人,或驱赶牛羊踩踏土地。但是,如果土地湿润,就不许任何人或牛羊践踏土地,而在稻种发芽之后,还要让人践踏垅背,因为垅背经过践踏,可以使稻苗生长茂盛,穗大粒多,有利于提高产量。

(六)关于旱稻的田间管理:对旱稻进行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是,“苗长三寸,杷(耙)劳(耢)而锄之,锄唯欲速”(76)。这就是说,当秧苗长到三寸的时候,便可以进行耙、耢,使土地松软,然后再锄地,锄地务必要及时,因为稻苗柔弱,不能让杂草盖过,需要多锄几遍,每下过一场雨就要锄一遍。贾思勰进而指出:“苗高尺许则锋,天雨无所作,宜冒雨薅之。科大如概者,五、六月中,霖雨时,拔而栽之”(77)。在秧苗长到一尺多高时,就用锋犁锋一遍,若下雨天,没法干别的活,就应该顶着雨去薅稻田。稻田如果分蘖太多,而显得过于密集,就在五、六月份,趁着连绵的大雨,把过密的稻苗拔出来另栽,达到间苗和补苗的双重目的。对于移栽的方法,也比较讲究,贾思勰说:“栽法欲浅,令其根须四散,则滋茂,深而直下者,聚而不科。其苗长者,亦可捩去叶端数寸,勿伤其心也”(78)。稻苗移栽时,要求浅栽,这样可以促进根系的发育,使其向四周扩展,有利于稻苗生长健壮;反之,如果栽的过深,则影响稻苗分蘖和发棵。同时,还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在移栽时,如果稻苗过高的话,则可将上部的顶叶去掉几寸,以利缓苗,但是,且勿伤及心叶,否则,便会影响稻苗的正常生长。贾思勰还强调,“入七月,不复任栽”(79)。移载稻苗应及早进行,进入七月以后,就不能再移栽了,因为至七月时,包括水稻在内的各种农作物已经长成,这时再进行移栽就为时已晚,不能正常成熟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北魏时期,我国华北地区的水稻生产,不仅在栽培技术上,已经有了较高的水平,而且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也有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二)东魏(公元534-550年)

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高欢控制的东魏,迁都于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宇文泰控制的西魏,建都于长安。东魏占有北中国东半部,大约相当于今黄河下游的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以及安徽和江苏两省北部的平原地区。

东魏政权对农业还比较重视,实行均田,收到一定的效果,使大部分农民得到了土地,而且农民自己新开垦的土地,也得到国家的承认,并保留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这对促进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东魏的统治者,还不断派遣官吏巡行幽、冀诸州郡,劝课农桑,“诸州缘河津济,皆置官仓贮积”(80)。元象、兴和中(公元538-542年),“频岁大穰,谷斛九钱”(81),这就是说,由于连年丰收,仓库里都堆满了粮食,谷价下跌到每斛九文钱,农业生产的发展,达到北魏以来的最高水平。

农业的发展,離不开水利,在东魏时期,邺城地区除原有的水利工程,继续发挥传统的工程效益外,还修建了一些新的农田水利工程,天平中(公元534-537年),决漳水为万金渠,此渠的前身,在曹魏时期为天井堰。万金渠的引水口,位于邺城西南,其前身为战国时期魏国西门豹修建的引漳十二渠。万金渠是漳水引水工程总干渠,总长度近百里,可以用于灌溉农田,提供邺城居民生活用水外,还作为娱乐场所的水源,高澄在邺东兴建东山宫,“积土为山,斩地为池,引万金(渠)水为行乐之所”(82)。修筑漳滨堰是邺城地区的又一项主要农田水利工程,兴和三年(公元541年),“十月,筑漳滨堰”(83)。漳滨堰这项农田水利工程的兴建,其突出特点是,用工多而进展快,“发夫五万人筑漳滨堰,三十五日罢”(84)。修建这项水利工程,总计用工一百七十五万人,仅用三十五天的时间便告完工。漳滨堰全长一百一十里,很可能是延漳水筑起的邺城防洪大堤,漳滨堰的兴建,对邺城郊区的农田灌溉具有重要的作用。高隆之曾为并州刺史,“又领营构大将,京邑制造,莫不由之……凿渠引漳水,周流城郭,造治碾石岂,并有利于时”(85)。这里所说的凿渠引漳水的水利工程,可能就是指兴和三年十月,开凿漳滨堰的渠道工程。三国时期,曹魏曾于邺城西十里的漳河上,筑有漳渠堰,引漳水车入邺城,除作为城市用水外,也满足邺城郊区农田灌溉的需要。东魏于天平初(公元534年),从洛阳迁都邺城后,曾对邺城大事营造,由于漳水靠近邺城,“以防泛滥之患”(86),营构大将高隆之曾于邺城西北,沿漳河东岸,修筑长堤,由此可以推断,漳滨堰可能就是漳渠堰的重建。

(三)北齐(公元550-577年)

东魏武定八年(公元550年)五月,高欢子高洋夺取了东魏的帝位而自立,改国号齐,史称北齐,高洋就是文宣帝,改元天宝。北齐初年,实行了一些改革,注意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推行均田制,通过对农田水利的兴修,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邺城周围地区,东魏时修建的万金渠及漳滨堰两项农田水利工程,依然发挥着灌溉农田的作用。就作物的种植看,从文献资料中,虽然未看到有关种水稻的明确记载,但从原来的水利和生产条件看,可以推断,此时仍可能继续保持对水稻的种植,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北齐时期,农田水利发展较快的是幽州地区。北魏时在这个地区修复的督亢旧陂和戾陵堰,此时已经淤积,由于年久失修,已不能较好的发挥灌溉效益。乾明元年(公元560年),平州刺史嵇晔,在范阳郡发动当地军民,“开幽州督亢旧陂,长城内外营屯,岁收稻粟数十万石,北境得以周赡”(87)。嵇晔通过对旧督亢陂的修复,不仅恢复了灌溉功能,而且进一步扩大了灌溉面积,通过在长城内外广种水稻和谷子,取得了岁收稻粟数十万石的好成绩,从而解决了当地的用粮问题。河清三年(公元564年),斛律羡出为 “特节、都督幽、安、平、南(营)、北营、东北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88),斛律羡为敕勒族将领。此时,“以北虏屡犯边,须备不虞”(89)。斛律羡在险要之处设防,以防御突厥的进犯,保卫边境的安宁。同年,北齐颁布法令:“边城守之地,堪垦食者,皆营屯田,置都使子使以统之。一子使当田五十顷,岁终考其所入,以论褒贬”(90)。鼓励开垦边地,于是,在次年,即天通元年(公元565年),斛律羡动工扩建蓟城一带原有的高梁河灌区,“导高梁水,北合易京(京误,当为荆。易荆水为今温榆河上游),东会于潞(今潮白河),因以灌田,边储岁积,转漕用省,公私获利焉(91)。在此之前,幽州军食皆需由内地沿水、陆路供给,斛律羡通过对蓟城原高梁河灌区的修复,进一步扩大了灌溉面积,通过发展水稻生产,提高了粮食产量,解决了军队的用粮问题,可以说,对幽蓟地区的农业生产,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北周(公元557-581年)

北周灭齐,统一北方。由于受战争影响,华北各地的社会经济更为凋敝,北周初年,为巩固统治,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就有尽地利,发展农业生产的内容。建都于长安的北周集团,虽然对关中及西北农田水利的修复比较重视,但對位于华北蒲州等处旧有的农田水利工程,也进行了修复。保定二年(公元562年)正月,“于蒲州开河渠……以广灌溉”(92)。蒲州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县西南蒲州镇。汉武帝时,河东太守番系曾于此处修建过引黄河水,灌溉汾阴、蒲坂(即蒲州)一带的农田水利工程。此次的施工,可能是对汉代引黄灌溉工程的一次重新整治。

注释:

(1)《三国志》卷十五《司马朗传》。

(2)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氵蜀漳水》。

(3)左思《魏都赋》《昭明文选》卷六《赋》。

(4)(5)《艺文类聚》卷八十五引曹丕《与朝臣书》。

(6)《北堂出抄》卷一四二《酒食部》引袁淮《招公子》。

(7)《北堂出抄》卷一四二《酒食部》引桓彦林《七投》。

(8)(9)北魏、郦道先《水经注》卷九《沁水》。

(10)(30)《晋书》卷二十六《食货志》。

(11)(13)(14)(15)(16)(17)《三国志》卷十五《刘馥传附子靖传》。

(12)(18)(19)(20)(21)(24)(25)(26)(27)(28)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四《鲍丘水》。

(22)(23)《晋书》卷二十九《五行志》下。

(29)《光绪顺天府志》卷四十四《河渠志》九。

(31)《晋书》卷四《李荱传》。

(32)《全晋诗》卷四潘岳《在怀县作》。

(33)《魏书》卷一一○《食货志》。

(34)(35)《魏书》卷七《高祖纪》下。

(36)《魏书》卷六《沈文秀传》。

(37)《魏书》卷五十八《杨播附弟椿传》。

(38)(39)(40)(41)(42)(43)《魏书》卷五十六《崔楷传》。

(44)《魏书》卷二十四《张?传》。

(45)《魏书》卷四十七《卢玄传附曾孙道将传》。

(46)(47)《魏书》卷九《肃宗纪》。

(48)(49)(52)《魏书》卷六十九《裴延亻肬传》。

(50)(51)《北齐书》卷二十二《卢文伟传》。

(53)(54)《魏书》卷三十《安同传》。

(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贾思勰《齐民要术》二卷《水稻第十一》。

(70)(71)(72)(73)(74)(75)(76)(77)(78)(79)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二《旱稻第十二》。

(80)(81)(87)《隋书》卷二十四《食货志》。

(82)明嘉靖《彰德府志》卷二《地理志》引《魏记》。

(83)(84)《魏书》卷十二《孝静雪帝纪》。

(85)(86)《北齐书》卷十八《高隆之传》。

(88)(89)(90)(91)《北齐书》卷十七《斛律金传附子羡传》。

(92)《周书》卷五《武帝纪》上。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水稻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中国水稻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和对策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河南为农田水利设施“上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