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各历史阶段农业生态环境特点研究

2006-11-24陶黎新

农业考古 2006年4期
关键词:生产农业

陶黎新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十分悠久,在距今7-8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农业发展史,农业的兴衰与农业生态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劣,不仅影响农产品产量及农业投入产出比,而且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影响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根据各个历史时期农业生态环境特点的不同,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原始农业阶段、古代农业阶段、近代农业阶段和现代农业阶段。

1农业生态环境的含义

笔者认为,农业生态环境是指由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所组成的,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农业自然环境和农业社会经济环境是构成农业生态环境的一级子系统,它们各自又由不同的因子组成,且在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相同的,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复杂的。农业自然环境子系统由光、热、水、土、气、生物等因子构成,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最基本的生产条件,自然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自然生产力的大小。农业社会经济子系统由农业水利化程度、农业技术水平、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作物品种、农业政策、社会需求等因子构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程度,其状况决定了农业生产经济生产力的高低。

2原始农业生态环境

原始农业自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前,大约经历了4-5千年时间,这一阶段农业生态环境的显著特点是:

2.1 接近原始状态的农业自然环境

由于这一时期原始人群刚刚结束了采集和渔猎生活,人类仍以依赖自然为主,对自然环境改造的力度和范围均非常小,因此农业自然环境接近原始状态。具体地说:(1)气候温润。据大量的考古资料和物候资料证明,在距今5、6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至公元前100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以温暖湿润的气候为主,尤其是原始农业出现较早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呈现亚热带气候特征。(2)森林广布、林草繁茂。这一时期我国森林面积最大,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西宁—拉萨一线的东南部森林广布、草木畅茂。例如,有人根据我国古代黄河中游地区森林分布图估算,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游森林覆盖率高达53%。此外,东北地区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辽东丘陵和西辽河上源的平地均为森林覆盖;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是当时我国森林面积最大,生长最茂盛的地域;华北平原除了沿河已开垦的农业区外,其余广大地区都还被森林和丛草所覆盖。(3)河湖众多。除黄河、长江、黑龙江、珠江等著名大河外,中小河流不计其数:大的湖泊有鄱阳湖、洞庭湖、南四湖、北五湖、高邮湖、洪泽湖、云梦泽、大陆泽等。以当时农业较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例,本地区河水充沛、湖泊众多,重要的支流有泾、渭、汾、伊洛、沁河等;据《禹贡》记载,当时这里的大湖有大陆泽、大野泽、荷泽、孟诸泽、荥泽、雷夏泽等等。(4)农业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由于原始农业是依赖自然力而自发进行物质生产的初级农业形式,因此先民在选择垦殖土地时,自然便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河湖的平原地区。我国最早的农业区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2 低下的农业社会经济环境

尽管原始农业自然环境无比优越,但生产力却极其低下,主要表现在:(1)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由于尚处在石器时代,原始农业所使用的工具十分简单,只能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即用火烧方法清理土地上的树木和杂草,然后在火烧后的土地上种植作物。(2)经营粗放,广种薄收。原始农业耕作非常粗放,基本上只有种和收两个环节。农业生产是一种不超过自然力负荷而略带掠夺式的,只有人工取出,而无人工输入,土壤系统的营养平衡完全靠植被的自然恢复加以调节。农田大部分时间仍为自然植被所控制。(3)游农为主。原始农业的能源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也基本上是利用自然能量,无其它能量补充。因此,一块土地不能长期耕种,必须经常更换,以保证获得一定的粮食产量。当一个地方及其附近的土地都已轮流耕遍,土地肥力仍未得到恢复时,便不得不举族迁徙,到另外一个地方建立新的都邑,开垦新的荒地,这种现象被称作游农或游耕。据历史记载,夏、商及周文王之前曾多次举族迁徙,西周以后,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及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中原地区定耕成份逐渐增多,游耕现象即渐趋消失。(4)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极弱。由于处于人类改造自然的初期,对农业生产中的自然规律尚处于摸索之中,农业生产仍处于“靠天吃饭”阶段。对各种自然灾害如水旱灾害只有承受,减灾方式唯有祈求。

3古代农业生态环境

古代农业自公元前770年春秋时期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止,持续2600年。这一阶段是我国农业飞速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造就了中国古代文明。农业生态环境的特点是:

3.1 农业自然环境巨变

古代农业自然环境的显著变化是:(1)气候有变干冷的趋势。公元前1000年以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以暖湿气候为主,此后尤其是纪元以来则有逐渐变干冷的趋势。从公元元年到1900年近两千年的气候冷暖、干湿变化分析,温暖期仅500年,寒冷期1400年。若以公元1000年为界,则前期干湿时期分别为350年和650年,后期分别为580年和320元。(2)森林急剧减少,草场范围缩小。春秋战国以前,我国森林草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4,森林覆盖率曾高达50%以上,是个多林国家。此后,由于历代统治者大兴土木,加上人口急增使毁林开荒日益加剧,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农业生态环境渐趋恶化。以黄河中游地区为例,该地区森林覆盖率春秋战国时期高达53%,秦汉时代下降至42%,唐宋时代降至32%,明清至解放前夕迅速下降至3%左右。与此同时,由于农垦区不断向西、向北扩展,草场过渡放牧,加上气候渐干,使荒漠吞噬了大面积的草原,草场范围亦逐渐缩小。如现在的毛乌素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科尔沁沙地,春秋战国以前曾经是森林草原广布的地区。(3)黄河泛滥加剧,长江以北著名大泽消失。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长期以来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然而,在历史时期,尤其是秦汉以后,由于黄河中游地区的森林被任意无度砍伐,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汉书·沟洫志》中就有“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的说法,黄河决口泛滥日益加剧。据史书记载,自春秋战国以后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的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大的改道26次。水灾波及范围,北至天津,南达淮河口,纵横25万平方公里。春秋战国以后,由于地壳运动、气候变迁、泥沙沉积等原因,使长江以北许多著名的大泽逐渐消失。如古代著名“九薮”之中的大野泽和云梦泽,面积最大时,均在方圆八百里以上,分別在金元和清雍正前后相继消失。

3.2 农业社会经济环境大大改观

与原始农业低下的社会经济条件相比,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提高。表现在:(1)铁制农具和畜力广泛使用。我国农业使用铁制工具最早可追溯到商代,当时人们用陨铁制作了铁刃铜铽,但尚不知人工炼铁。到了春秋战国,铁的使用已逐渐普遍,并用于农业生产;与此同时,还普遍使用了牛耕。(2)水利工程遍布华夏。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的进步给兴修水利提供了比较锋利的铁制工具,使大型水利工程的修筑得以实现。从那时起,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通过挖河排水、修堤防水、筑塘蓄水、开渠引水、打井提水等兴修了许多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例如,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兴建的西门豹渠,秦国兴建的都江堰和郑国渠,楚国修建的芍陂,吴国开挖的孟渎;汉代在关中和宁夏平原兴修的白渠、汉渠、汉延渠等。此外,还有黄河下游的筑堤工程,江南的海塘工程,众多运河的开凿等等,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3)精耕细作,游耕变定耕。经过数千年原始农业生产,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农业生产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精耕细作”是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它奠基于战国,成熟于汉代(癴胜之的“区田法”,综合发扬了汉以前的深耕、施肥、密植、保墒、灌水、中耕除草、复种、轮作倒茬、间作等一系列措施),此后又经历代不断完善,其中许多科学、合理的做法至今仍在沿用。由于水利设施的兴建,加上精耕细作的推广,古代农业改变了原始农业只知耕种,而不知培肥地力的掠夺式生产方式,十分重视使用有机肥料和物质循环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中开始有了人为的物质(灌溉)和能量(各种有机肥)输入,使农业土地可连续使用数千年,而不出现地力衰竭。如此,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而且保证了农地的永续利用,同时变原始农业的游耕为定耕。(4)农耕区不断扩大。古代农业在农田水利工程的不断兴建,人口急增引起社会需求增加等条件下,农耕区逐渐由平原向丘陵、山地和牧区扩展。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耕区范围仅限于黄河中下游及淮河以北的平原地区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秦、西汉时期,农耕区扩展至西南的四川盆地、西北的黄土高原、鄂尔多斯高原与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及河西走廊一带;到西汉末年,垦田面积已达8270500余顷,相当于今1838万公顷,比战国时期增加两倍以上;东汉至隋唐时期,我国农耕区重心伴随人口南迁逐渐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农耕区迅速扩大,其经济地位日显重要;至明清时期,福建、广东、云南诸省农耕区亦不断扩大。这期间使南方许多山地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环境趋于恶化。(5)农作物品种日益丰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培育和引进了种类繁多、品种各异的作物,农作物品种日益丰富。春秋战国以前主要农作物有黍、稷、粟、菽、麦、稻、麻等,西汉时从西域引进了芝麻,此后又相继引进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到1840年以前,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已发展到三大类(谷、豆、薯类)20多种。此外,还培育和引进了众多的经济作物,如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蔬菜作物、麻类、烟草、药材类、木本经济作物等等。(6)生态农业初现。随着我国古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古代劳动人民也在积极探索既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又能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途径。我国南方丘陵山区梯田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扩大了开垦范围,发展了山区农业,还防止了水土流失,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明清时期在珠江三角洲出现的种桑、养蚕、养鱼三者密切配合的“桑基渔塘”农业生产形式,表明我国生态农业初现端倪。

4近代农业生态环境

近代农业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虽仅经历100多年,但其农业生态环境特点极其特殊。

4.1 农业自然环境日益恶化

主要表现在:(1)森林资源遭帝国主义的疯狂采伐和掠夺而锐减。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逐渐由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源的掠夺达到丧心病狂的程度。东北地区森林资源的破坏,主要是日、俄帝国主义滥砍滥伐造成的。清代以前东北地区林海茫茫,清代中叶清政府对东北弛禁以后,平原周围的林森随着农耕区的不断扩大而砍伐殆尽。而大兴安岭北段、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森林的破坏,则主要是日、俄帝国主义势力侵入后,大规模砍伐的结果。另日寇侵占华北以后,使华北北部一些山地残存的森林也遭到日寇毁灭性的破坏,几乎造成了华北无林的地步。此外,黄河中游地区森林覆盖率降至3%;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山地、丘陵的森林,也因为农垦和生活用柴等原因而大面积减少。至解放前夕,我国森林覆盖率降至历史最低,仅为8.6%。(2)水土流失加剧,水旱灾害频繁。由于森林植被的锐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加上战乱不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政府的腐败,使大江大河淤积严重,缺乏治理,水利设施失修,全国范围内水旱灾害不断。黄河是一条善淤、善徙、善决的河流,1840年以后,黄河发生过两次大的改道;决口更是不断,仅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的30多年间,黄河就有17年大溃决。长江与黄河相比,虽然水患较小,但是由于长江流域经过数千年的开发,森林逐渐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有成为第二条黄河的危险,长江中下游水灾有逐渐增多加重之势。据史料记载,长江中下游水灾发生次数唐代平均18年一次,宋元时期平均5-6年一次,明清时期平均4年一次,民国年间平均不到2年一次,淮河流域也因黄河夺淮入海,使其下游淤塞严重,变成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十年九荒的地方。

4.2 农业社会经济环境状况停滞不前

近代中国农业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残酷压迫摧残下,农业生产力出现了大倒退。具体表现在:(1)农业劳动力受到严重摧残。百余年来,中国广大农民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是死于各种社会迫害和战争之中,就是背井离乡,流落各地,挣扎在死亡线上。据陕西、河南、贵州、山西、四川、山东等省的不完全统计,1929年至1932年仅饿死的人就达200多万。(2)农业生产技术装备差,劳动工具简陋,耕畜缺乏。近代农业所使用的劳动工具都是一些古老、简陋、小型,依靠人力、畜力操作的落后农具,且数量不足,又缺乏耕畜。农业生产大部分以人代畜,几乎倒退至原始农业阶段。(3)大量耕地荒芜,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至解放前夕,因躲避战乱,加上自然灾害频繁等原因,众多农民逃离家园,大量耕地荒芜,耕地面积比1928年减少约500万公顷。

小农经济为主体,商品性农业生产有了一定发展。虽然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逐渐兴起,强烈地冲击着近代封建制度下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但是,近代中国农业并没有变成纯资本主义的农业,仍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体。其理由有三:首先,农业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仍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虽然在农村也占有一部分土地,却未采用资本主义大农场经营形式,依然是租佃经营形式。其次,传统的农业工具并没有让位于改良工具和机器。第三,商品性农业生产虽有扩大,但自给性、分散性和闭塞性的小农经济仍居于统治地位。近代中国商品性农业生产虽有一定发展,但地域分布不平衡。东南沿海,东部平原中靠近城市、交通发达、原来农业基础较好的局部地区,东北和台湾等地是商品性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的地区。

5现代农业生态环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近5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农业完成了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农业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显著特点是:

5.1 农业自然环境状况喜忧掺半

一方面,农业自然环境保护和建设不断加强。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业自然环境保护工作,先后颁布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内的数十个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建立了众多的自然保护区。到1997年底,自然保护区数量发展到926个,面积7697.90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8.02%。与此同时,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绩。表现在:(1)认真贯彻落实以营林为基础的林业建设方针,造林绿化坚持不懈。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的8.6%提高到13.92%,90年代以后又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林业生产步入良性循环。(2)初步建立了全国五大防护林工程体系,即“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和平原绿化工程。(3)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强。至1997年底,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4万平方公里,经过治理的小流域,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

另一方面,农业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其主要表现是:(1)环境污染加重。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化肥農药用量急增、城市化水平提高、机动车大幅度增长等原因,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逐年增加,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据有关统计和研究,目前,我国酸雨覆盖面积已达国土总面积的40%,每年因酸雨造成的损失达数百亿元;长江以北河流污染严重;太湖、滇池等著名湖泊水体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水质变坏;珠江口、粤西、长江口、杭州湾、胶州湾、大连湾、莱州湾等近海水体也因大量污水排入而遭污染。(2)水土流失面积有所扩大。建国初,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1985年以前,水土流失治理效果较为明显。截止1985年,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129万平方公里。此后虽然每年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均在2万平方公里以上,但由于个别地区滥垦、滥牧、滥伐等原因,导致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大于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水土流失总面积有增无减。至1995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9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增至163万平方公里。(3)荒漠化速度加快。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4%,荒漠化土地涉及13个省(区)、市的近600个县。更为严峻的是荒漠化速度由70、80年代以前每年扩大1000多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2460平方公里。(4)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污水灌溉和大量化学农药的使用,污染了土壤,破坏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结构,造成一些富集型农药如DDT等在土壤中富集,不仅降低了农产品质量,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5.2 农业社会经济环境极大地改善

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经过4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环境得到极大地改善。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观。1994年与1952年相比,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1836倍;大中小型拖拉机增长606倍;联合收割机增长224倍;农业技术装备不断提高,我国东部地区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同时,农业基础设施不断配套完善,农业水利化程度不断提高。到1995年底,在丘陵山区建造梯田1300万公顷;兴建大小水库84775座;有效灌溉面积4928.1万公顷,是1949年的3.7倍,占当年耕地面积的51.9%。(2)农业科技、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农业科技和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日益壮大,成果众多。目前,全国拥有农业科研单位1300个,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站、植保站、土肥站、种子站、畜牧兽医站十几万个;取得农业科研成果数千项,其中重大科研成果数百项: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达到30%;建成了50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和2000多个生态农业示范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农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目前,我国有高等农业院校60多所,中等农校400余所,各级农业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学校17万多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800多万;培养了大批农业科研、管理人员和新一代农业生产经营者。(3)社会经济状况支持农业持续发展。1995年我国总人口12.1亿,巨大的人口表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今后农业生产压力很大;另一方面,众多的人口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它为农业商品化生产提供了市场机会和条件。另外,我国城乡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将使农业生产内部结构趋于合理。目前我国实行的各项农业政策如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延长土地承包期,鼓励、支持和保护农业投资,制订粮食收购保护价格,送科技下乡提高科技贡献率等等,有力地支持农业发展。随着农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农业投入逐年加大,投资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为农业生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6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通过上述对我国各历史阶段农业生态环境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长达7、8千年的农业开发和生产过程中,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是:一方面,农业社会经济环境总体上得到不断改善,农业产值、农产品产量和劳动生产率有了极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农业自然环境却一直处于不断恶化之中,表现在: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威胁较大,环境污染加重等等,从而制约了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

6.2 建议

面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状况,要实现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做好如下工作:

(1)加快制订各地21世纪农业生态环境规划的步伐;

(2)积极实施“蓝天”、“青山”、“秀水”工程,大力植草种树,防止土地沙化,加强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治理,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3)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增强农业生产的抗灾、减灾能力;

(4)逐渐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农业资源。

主要参考文献

(1)程潞主编:《中国经济地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马正林主编:《中国历史地理简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3)毛文永、白先宏、李忠编:《资源环境常用数据手册》,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彭廷柏主编:《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地区农业生态类型成因与发展机制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5)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经济地理研究室编著:《中国农业地理总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6)孙敬芝主编:《中国经济地理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7)苏智先、王仁卿主编:《生态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8)石山:《实现山川秀美——新中国第2个50年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研究》1999第7卷第1期:9-13。

(9)十院校:《中国古代史》编写组:《中国古代史(上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生产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张北“未来农业”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2014年第四批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名单
食品与水
农业科学
设施农业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