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看待婴儿脐部“肿块”

2001-06-13

为了孩子(孕0~3岁) 2001年7期
关键词:指端平卧脐部

褚 君

有些宝宝生后不久,仔细的妈妈在孩子哭吵时会发现脐部有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肿块。当宝宝安静或平卧后可自行消失,但哭吵、咳嗽或运动后肿块又可突出。妈妈十分着急,以为自己的孩子患了“肿瘤”,急忙抱孩子去医院看病。医生告诉她不用担心,这叫“脐疝”。

脐疝是一种发育缺陷,为婴儿常见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一般女孩比男孩多2~3倍。

那么脐疝是怎样形成的?那是因为在胎儿期,脐环下半部分别通过脐动脉和脐尿管,脐环之上部通过脐静脉。婴儿出生后,这些管道随即闭塞而变成纤维索,与脐带脱落后的瘢痕性皮肤组织相愈合,因此该部是一薄弱区,再加上各种使腹内压增高的原因(如咳嗽、腹泻、过多哭吵等)皆能促使脐环外突。1岁以下婴儿,脐环直径大都在1~2cm以内;年长的儿童由于疝长期外突,疝囊和皮肤均扩张,直径可达3~4cm。一般突出之内脏多为大网膜或小肠。

脐疝主要表现是脐部圆形或卵圆形的肿块。当腹内压升高时突出明显,安静及平卧后缩小或消失。如肿块突出不能回纳,可用指端压迫突出部,脐疝很容易回纳入腹腔,有时能听到气过水声,压迫时小儿无任何痛苦。在小儿咳嗽或哭闹时,指端有明显的冲击感。患脐疝的小儿一般无痛苦,也不引起胃肠道功能的紊乱,且脐疝很少发生钳闭。

婴儿脐疝大多能自愈,随年龄的增长,腹肌亦发达,疝孔常能逐渐狭窄而闭合,这种过程一般发生在1~2岁间,甚至到3~4岁仍可指望其自愈。脐环的大小与自愈的可能性有关系:一般脐环直径在1cm左右者,不作任何处理皆能自行闭合。但脐环在2cm以上者,特别有增大趋势的,自愈可能性较小。一般2岁以内有脐疝的小儿暂不处理,2岁以后可用粘膏法保守治疗3~6个月,如无效,则需行手术修补。

图/方关通

猜你喜欢

指端平卧脐部
平卧位输尿管插管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应用的护理分析
平卧位下直接前入路及侧卧位下后外入路术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术中术后疗效对比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平卧菊三七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因素
新生儿不同断脐长度对减少脐部感染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脐部清洁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正交试验优化平卧菊三七多糖的提取工艺
手指带蒂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观察
同指近、中节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指端损伤创面的临床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