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课”视域下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赜

2024-06-27孙健王喆

高教学刊 2024年18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思政课高校思政课

孙健 王喆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大思政课”视域下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助力擘画民族团结进步的“同心圆”、赋能聚势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强磁场”、锤炼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行合一的“硬拳头”。善用“大思政课”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分析社会外部环境影响和高校思政课内生动力不足的前提下,聚焦历史与现实、加深理论厚度,实现教学方式与教学表达有机统一、提升课堂温度,构建“引进来”与“走出去”双渠道、拓展实践宽度。

关键词:大思政课;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思政课;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8-0183-06

Abstract: I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strengthen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an help to draw the "concentric circle" of national unity and progress, empower the "strong magnetic fiel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emper the "hard fist" of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of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premise of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 lack of endogenous moti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should focus on history and reality, deepen the theoretical thickness, realize the organic unity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xpressions, improve the classroom temperature, construct the dual channels of "bringing in" and "going out", and expand the width of practice.

Keywords: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ollege students;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new era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1]”大学生是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力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到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力量,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其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新时代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方向指引。

一  “大思政课”视域下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

(一)  助力擘画民族团结进步的“同心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抓实。无论是出台法律法规还是政策措施,都要把是否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首要考虑。[2]”以“大思政课”为着力点,在“思政小课堂”发力,向“社会大课堂”拓展,紧密结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实际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能够在理论上帮助大学生明晰“多元”与“一体”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实践中激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优势,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首先,有助于夯实政治——法治思想之基,同心共促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大思政课”强调将理论同当前的现实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和资源来建设“大课堂”。这种育人理念以生动的现实性提升教育内容中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地方性知识的融会贯通程度,有利于深层次构建起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认同与法治认同,使他们能够在宏大的时代视野之下勇于担当化解基层民族领域风险难题的重任,由此推动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同向同行。

其次,有助于凝聚经济——生态思想之力,同心共建民族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大思政课”突出实践导向,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生活,以鲜活的实践性拓宽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平台。通过走进地大物博的民族地区真实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在复杂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见证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果,深刻认识各民族的经济共性与个性,深入了解民族地区文旅资源深厚、能源资源丰富、对外开放优势显著等特点。这有利于青年学生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形成多元的就业观念,激发自身创造潜力和创业热情投身于边区建设,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凝聚起强大合力,促进各民族地区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

最后,有助于发掘历史——文化思想之魂,同心共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大思政课”要求青年学生树立大历史观,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语境中、在全球局势深刻变幻的国际环境中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变机理和发展规律,以宏大的时代性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的文化内涵。通过在思政课上讲解梳理多民族文化精华融汇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发展脉络,有利于大学生增强历史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坚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活自身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内驱力,“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3]”,同心共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二)  赋能聚势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强磁场”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对于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表面上只有一字之差,实质上是办好思政课的理念再更新、视野再开阔和格局再拓展。[4]”“大思政课”视域下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加深理论厚度、拓宽实践宽度、提升叙事温度,赋能聚势高校思政课建设三位一体的“强磁场”,让思政课有血有肉、有形有魂。

其一,有利于赋能聚势高校思政课建设三位一体的理论“强磁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5]”,在“大思政课”视域下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精确定位中国所处的历史坐标和时代方位,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置于整个学科体系甚至于更广泛的社会大背景中讲解,带领学生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由自在到自觉的转变,有助于学生对民族理论进行全面系统、融会贯通的认识和把握,加深高校思政课的理论厚度。一方面可以整合中华民族历史文脉中内含的地方性特色文化资源为思政课教学所用。另一方面又能够与时俱进地将党的创新民族理论成果融入到教育教学的知识体系中,从而引导大学生胸怀“国之大者”,使得教学内容有源可溯、有理可依,厚植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文化底蕴。

其二,有利于赋能聚势高校思政课建设三位一体的实践“强磁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强调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育形式,这有利于加深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深度融合互动,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拓展实践宽度。比如,学校将地方特色资源与实践教学基地充分融合,通过参观涵盖民族文化历史的博物馆、红色历史遗迹等,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了解由平面理论转化为立体图景,从而丰富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载体。

其三,有利于赋能聚势高校思政课建设三位一体的叙事“强磁场”。只有让师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心灵上产生共振,学生才能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思政课”视域下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以及线上线上双向联动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师生交流,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叙事温度。教育主体不再局限于思政课教师,其他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管理岗的领导老师也都参与到教育的重要环节,有助于立足各学科特点,从不同课程和校园文化中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元素,因势利导,实现大学生的正向发展。同时线上线下双向联动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多方位了解关照学生思想状态,有针对性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学之中,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升思政课的叙事温度。

(三)  锤炼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行合一的“硬拳头”

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着主体认知—情感认同—人格形塑—行为外化依次递进的内在逻辑,依托“大思政课”的强大优势,能够借其“东风”实现大学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发展目标,进而推动大学生担当起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首先,有助于夯实认知基础,增强大学生的思辨能力。“知”为先导,学生在起点处接受什么样的认知极为重要。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不仅可以拥有丰富的民族理论知识储备,还可以有效运用方法论在个性与共性、整体与部分的矛盾中学会辩证思考,明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的关系规律,尊重包容差异性,进而实现自我积极发展。

其次,有助于激发情感共鸣,增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情”为提升,体现为认知向认同的积极转化。“大思政课”旨在努力建设有温度、有魅力、有张力的思政课堂,显性教育的喻情于教、隐性教育的互动开放可以让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被高度关照,大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主人翁意识被唤醒加强。在叙说各民族栉风沐雨共书中国历史中、披荆斩棘共拓中国疆域中、互鉴融通共创中华文化中,团结奋斗共铸中华之魂中使大学生增强“五个认同”,加深对中华民族这一身份的归属感和依附感。

再次,有助于强化意志动机,明确大学生的价值导向。意”为精神之钙,即为实现道德理想而不屈不挠的品质。“大思政课”能够加强学校、社会和个人的三级联动,将课堂拓展到社会实践中,使大学生意识到个人理想抱负的实现与国家密不可分,个人理想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通过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放入特定的教育情景场域中并且引入民族团结模范人物创造伟大实践的鲜活案例,如孔繁森精神、“两路”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蕴含的榜样力量来激励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为他们共同遵循“四个与共”的民族道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注入有力的“强心剂”。

最后,有助于形成行为自觉,推动大学生深入参与现代化实践。“行”为外在表现,是大学生在实践中维护民族团结的外显行为。“大思政课”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引导大学生善用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有助于学生从中国国情出发,扎根调研,思考中华民族共同体实际问题,形成多元就业观念,积极投身于民族边区建设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大思政课”视域下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困境

(一)  社会外部环境纷繁复杂给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来冲击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相互交织构成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这一新形势不仅使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空间,也使大学生面临多元化价值观选择,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群体,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带来诸多挑战,给“大思政课”视域下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来冲击。

其一,就“国际大势”而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在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同时,也加剧了各种社会思潮的碰撞交锋。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强大离心力容易使部分青年学生对经济技术发达的西方国家产生盲目崇拜心理,存在着价值观念被西方世界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侵蚀的风险,进而诱导部分大学生对原本接受的以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利益为重的集体主义教育产生怀疑,削弱对共同体理念的认同基础,制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另一方面,西方加紧了对华意识形态输出和渗透,部分大学生涉世不深,定力不够,加之在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下,部分大学生未能深入了解各民族历史文化,对民族问题敏感度偏低,容易掉进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从而模糊自身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动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信仰根基。

其二,就“国内大局”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繁荣发展提高了大学生的整体生活水平,但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三股势力依然是民族地区的主要威胁,二者共同制约影响着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方面,民族地区整体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同全国一道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但受制于自然地理环境、人才资源等条件,中西部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仍存在一定差距。经济社会的不平衡发展不可避免会降低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容易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出现心理落差,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大学生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共识。另一方面,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的威胁仍然存在,各族大学生由于在民族语言、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特殊性和差异性,极有可能成为“三股势力”妄图渗透的重点对象,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若产生冲突且没有及时对其指导纠正,则容易致其出现思想上的迷惘与波动,滋生出狭隘民族主义。这种消极情绪对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了无形的冲击。

其三,就“网络空间”而言,社会信息化的加速推进使大学生在享受着便利网络资源的同时,也容易干扰和弱化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新媒体时代,少数政治素养不高的网络媒体和网民为了追求热度,不惜过分夸大歪曲社会现实问题,别有用心之人借机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宗教政策等进行攻击,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权威。部分大学生的理性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容易在碎片化、泛娱乐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中受到“信息茧房”的干扰,进而在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方面出现迷茫与偏差,这种现象影响着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性认同。

(二)  高校思政课内生动力不足给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难题

新时代,教育面临着新的变化,对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内生动力蕴含在思政课教师和青年学生两个主体身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实现需求侧和供给侧动态平衡的过程[6]。但目前由于“教”与“学”内生动力激活不足、师生双向互动不充分,导致动力叠加不足,掣肘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大思政课”视域下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这其中面临的困境既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扫除的障碍,也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亟待破解的难题。

首先,就思政课教师而言,一是教育主体“分工性”较强,而“协作性”较弱。思政课教师寻找民族元素与其他课程的结合点能力稍显不足,部分教师由于缺乏民族理论的相关知识素养,加之对思政课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理念认识不到位,导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相关课程契合度不够,“大思政课”强调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未能完全贯彻落实。二是教育内容“理论性”较强,而“现实性”较弱。部分教师在传授教育内容时常容易局限于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字面含义及其重要意义的简要解读,未能将学理知识与现实有效贯通融合。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现实的个人”,每个人都无法从具体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剥离”出来,当所授内容脱离了各族学生的生活实际、缺乏针对性时,大学生就会对思政课教育内容的兴趣减弱,不利于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在机理的深刻认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三是教育方式“传统性”较强,而“多样性”较弱。受囿于“以教为中心”的传统单一化模式,部分教师习惯于使用漫灌式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方式使用率偏低,容易削弱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激发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另外教学手段多停留于多媒体课件授课和资料播放,对“大思政课”强调的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教学模式的有效利用远远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教育者的参与积极性。

其次,就青年学生而言,大学生“个性”较强,而“共性”较弱。一方面处于“拔苗孕穗期”的大学生具有多元的个性需求,其自身的文化空间获得感在提升过程中容易因思政课的单向度价值供给而受到阻碍,并且处于和平幸福生活已久的大学生容易缺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不利于激发共建共享意识。另一方面,高校是一个汇聚各民族学生的大熔炉,各族大学生在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存在差异,在交流交往过程中难免出现分歧,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容易忽视差异性,未能因材施教,不利于精准把握住与大学生的心灵契合点、情感共鸣点,阻碍高校思政课形成教师与学生双向互济的良性循环,进而导致大学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

三  “大思政课”视域下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赜

(一)  聚焦历史教育与现实教育两大主题,加深理论厚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7]”善用“大思政课”更加不容易,要求也更高。“大思政课”视域下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明确价值导向,串联教育内容,让思政课与时代同向、与现实同频,真正发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8]”

其一,在教育导向上,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为新时代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增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自觉,使其在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意识形态领域基本格局中确立主流价值极为重要。教师需要在阐释清楚重大民族理论与政策体系的基础上,以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引导大学生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团结进步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其二,在教育内容上,要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接续互动。一方面,要根植历史文脉,善用历史文化资源。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事实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为此,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发展者、弘扬者。既要讲清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历程,培养大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特色、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的包容心态。又要讲清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在叙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勇毅前行的革命历史中,教会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中进行理性分析和认真思考,掌握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9]”。从而使其廓清历史虚无主义的迷雾,坚定“四个自信”。另一方面要关注大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紧扣时代脉搏。大学生是一个特别关注社会热点话题的群体,为此,思政课教师需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使命,坚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及时把国家政治盛事、经济社会大事、民生幸福要事等热点话题转化为鲜活的教学素材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积极回应学生关切问题,教会学生善用国际比较,“讲清百年变局和国内外环境更加严峻和不确定带来的困难,厘清分裂、破坏的现实危害,引导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国家的图谋、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10]”,在潜移默化中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二)  实现教学方式与教学表达有机统一,提升课堂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有仁爱情怀,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心中始终装着学生,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7]”这不仅对思政课教师的自身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也为上好思政课的授课艺术提供了基本遵循。

其一,在教学方式上,既要守住优秀传统教学理念,同时又要创新授课方式,灵活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大资源平台,将蕴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元素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之中。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搭建大资源平台,建设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这为进一步办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课前,各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共同搭建互联网大资源平台,就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进行交流研讨和集体备课,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需求导向,有针对性地预测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认知敏感区和薄弱点,设计教学方案。在课中,思政课教师需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可以多用讨论式、案例式、辩论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机理,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在课后,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学生建立互动联系,利用虚拟空间中大学生的数字痕迹来进行数据分析,将思政课落实到单个个体,及时充分地掌握学生对于民族问题的了解程度和思想动态,切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其二,在教学表达上,需要在感官与思想上共同启迪学生,避免片面追求课堂的热度而放弃对系统理论的讲授现象。一方面,需要做到符号术语鲜活化。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国潮、国风在年轻群体中备受青睐。思政课教师可以借此在课堂中引入各民族文化符号,结合讲故事、说案例的方式将背后符号的民族理论变得更为具体、形象、直观,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凝聚青年学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共识。另一方面,需要做到话语表达“接地气”。思政课教师需要明晰大学生的认知逻辑,走进其内心世界。可以巧用“网言网语”和学生就社会上的热点民族话题展开探讨,用生活化、日常化的语言阐清大道理,这样更易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在青年话语生态中树立主流文化价值观,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  构建“引进来”与“走出去”双渠道,拓展实践宽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11],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高校应引导大学生通过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各类活动,在火热的青春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一,要引生动鲜活的资源进校园,充分发挥显性教育资源和隐性教育资源的互补作用,建好大师资体系,营造良好校园氛围,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校内实践课堂。一方面,发挥显性教育功能,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可以积极邀请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专家学者进校园开展民族主题宣讲教育活动,用榜样力量激励大学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同时,可以加强思政课专职教师、其他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管理岗的领导老师的队伍综合能力,教师不断提升民族理论知识素养,在日常授课和讲话中渗透民族教育、融入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校园全覆盖。另一方面,发挥隐性教育功能,增强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色校园文化,以重大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为契机开展仪式庆祝活动,如藏历年、彝历年、羌历年、古尔邦节、“三月三”歌圩节。通过仪式活动,让大学生领略不同民族服饰、风俗、语言等多元文化的魅力,在交流交往交融中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同时,可以利用学校官方思想动态专栏,创办民族团结教育专题,结合微课、微博、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民族政策和理论知识,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

其二,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到广阔的天地之中去,打造社会大课堂,拓展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长空间。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具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意义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大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革命历史与红色文化,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中来,在感同身受中凝聚思想共识。也可以主动与民族地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对接,开展理论宣讲、基层调研等社会实践,让学生投身基层一线,了解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民族政策法规贯彻落实情况,从而意识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必要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用自身所学服务群众,回馈社会。

四  结束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为新时代加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因此,要在客观分析面临困境的基础上,遵循“大思政课”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从理论厚度、课堂温度、实践宽度着手构建起“三位一体”的育人路径,进而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习近平.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N].人民日报,2023-08-27(01).

[3] 习近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01).

[4] 建设大课堂 搭建大平台[N].人民日报,2022-08-26(06).

[5] 习近平.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01).

[6] 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7]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8.

[8] 沈壮海.“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思考与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2021(3):26-30.

[9] 张伦阳,王伟.“两个大局”视角下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7):9-16.

[10] 蔡倩.以大思政课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22(19):45-49.

[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7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21VSZ10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21YJC710071);山东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大思政课视域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SZKT-22102)

第一作者简介:孙健(1980-),男,汉族,山东青岛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思政课高校思政课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