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野外实践思政元素挖掘与思维模式培养

2024-06-21郑永宏林爱文李全王艳李艳红苏绮华

高教学刊 2024年17期
关键词:立德育人思维

郑永宏 林爱文 李全 王艳 李艳红 苏绮华

摘  要: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理念,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实践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和途径。为切实发挥实践课程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打造立德树人课程体系,该文以武汉大学地理科学基地班在湖北的地理野外实践为例,在思政元素挖掘及专业融合、科学思维模式构建、提升教师育人功能三个方面进行探索,构建一套具备立德树人价值的课程模式。通过自然地理类、人文地理类及交叉类思政元素挖掘及专业融合,综合性思维、区域性思维、生态思维以及辩证思维能力思维模式的构建,并通过提升教师的育人功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立德树人教育。

关键词:思政元素;地理野外实践;课程体系;思维模式;专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7-0180-04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approach to teaching which maintain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morality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ducation, and that prac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morality. In order to explore ways to fully realize the possible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practical courses and their role in creating a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the study of this paper takes the geography field practice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talent training in basic science(Wuh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study explores the possible exploitation of moral aspects of the discipline,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the enhancement of teachers'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so as to build a curriculum model with moral education value.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exploration with the disciplines of natural geography, human geography, and cross-curricular geography,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thinking, regional thinking, ecological thinking, and dialectical thinking, as well as the enhancement of teachers' nurturing function,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will be subconsciously improved, and moral education will be realized.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geography field practice; Curriculum system; thinking mode; professional integration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理念,承载着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用。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根本,关系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实践育人既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又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具有典型实践特征的地理学,以其优良的实践传统,形成了以“全国高校地理学野外联合实习[1]”“湖北省地理院校野外联合实习”等为代表的颇具影响力的实践品牌,正成为立德树人的前沿。然而,参加这些实践的学生数量有限,且主要是针对高年级同学几乎所有专业课的高度综合性实习。总体来说,作为理工类课程,地理学与人文社科类课程在思想理念、教学重点及思维方式上有很大不同[2],课程特点决定其在立德树人方式上应有别于人文社会类课程。因此,如何立足课程自身特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通,更佳发挥地理学野外实践的育人功能,成为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诸多学校非常重视,积极打造精品实习线路,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立德树人育人模式。然而,可供兄弟院校参考的模式十分不足,立德树人型育人体系构建方面尚有待进一步拓展。本文以地理学国家理科基地——武汉大学地理科学基地班在湖北省地理野外实践为例,通过对实践中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和理论提升,形成思政元素融合、科学思维模式构建,并注重提升教师的育人功能,从而为构建地理实践课程立德树人型育人体系抛砖引玉。

一  思政元素挖掘及专业融合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江河湖泊广布;坐拥长江航道和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河道,交通发达,是生态大省、教育大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优美的自然环境及深厚的人文底蕴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优良的素材。

(一)  自然地理类

湖北坐拥青山绿水,地理野外实践既能学习专业知识,又能亲近自然、陶冶情操,促进同学们热爱地球、热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实习路线涉及的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和湖北大别山(黄冈)国家地质公园,具有国家级特殊地质科学意义。国家地质公园不仅具有美学观赏价值,也是一种新的资源利用方式,不仅是地质科学家成长的摇篮和探索的基地,又是地质学科普的课堂,不仅是地质遗迹保护的需要,又是崇尚科学遵循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举措。王家湾以及黄花场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的确立体现了在树立地层全球样板方面达到世界的领先水平,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长江,世界水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长河,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摇篮。长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母亲河,坚持长江大保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造福子孙后代。湖北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具有典型的雨热同期规律,气候条件良好、平原广布、土地肥沃,促进了农业发展,成就了“鱼米之乡”、发展了璀璨的文明。低洼的河谷和不稳定的气候,形成了多难兴邦的特质,塑造了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境的品质,1954年、1998年特大洪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提升了凝聚力,激发了热情和干劲,推动了后续的社会经济发展。1985年6月12日新滩滑坡,导致生活着400多户人家的新滩遭受“灭顶之灾”,由于对滑坡早有监测预报,撒离组织得力,使滑坡区内居民1 371人无一伤亡,体现了科技的力量和国家对人民的关心。同时,也提升了人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思索,人地和谐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未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环境治理等既需要科技的创新,也需要教育的发展,还需要“美好家园一定有我的”使命担当。

(二)  人文地理类

湖北历史悠久。1955—1957年发现于湖北省京山市的屈家岭遗址,是长江中游史前稻作遗存的首次发现地,是中国农耕文化发祥地之一,再现了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兴盛和辉煌;距今约3 500~3 200年的盘龙城遗址的发现,揭示了夏商文化在长江流域的传播与分布,盘龙城的兴盛及衰落是历史王朝兴衰的见证,也是王权历史演替规律,中华文明在历史震荡中延续和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坚毅不拔的品质。

湖北文化灿烂。战国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及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中国一级文物,春秋越王勾践剑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天下第一剑”。武当山古建筑群、钟祥明显陵、土司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万里茶道、中国明清城墙(荆州、襄阳城墙)、黄石矿冶工业遗产和容美土司遗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黄鹤楼屹立于蛇山之巅,位列中国四大名楼之首,其始建于三国,历经毁损和重建,千百年来一直延续着涅槃重生的文化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它代表着一代又一代人对黄鹤楼的执念,是精神和文化的传承。知音难觅,古琴台诉说着对友情的珍重,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美德,成为心中美好的精神港湾。

湖北教育发达。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教育是国之大计,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清代张之洞不遗余力大规模兴办各种学院学堂,如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湖北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艺学堂(今武汉理工大学)等知名学堂,为湖北教育大省奠定了良好基础。被誉为“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的查全性先生积极谏言恢复高考并被采纳,为教育公平和人才选拔提供了优良环境。作为中部地区的龙头,湖北正从教育大省迈向教育强省,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兴国战略实践者和推动者。教育之美在于促进个体发展同时促进社会发展,教育使人们远离野蛮、接近文明,教育使人们摒弃迷信,拥抱科学。

湖北人杰地灵。长江后浪推前浪,为中华文明哺育一代又一代英才。神农发现了茶,陆羽撰《茶经》,屈原著《离骚》,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李时珍写出不朽名著《本草纲目》等,他们为中华文化发展立下不朽功勋。昭君出塞促一统,张居正改革挽狂澜。近现代更有仁人志士,振奋铁臂,为民族复兴前赴后继,最终缔造了新中国。和平年代,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涌现出打豹英雄、长江人链、抗洪英雄和抗疫最美逆行者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种胸怀天下、励精图治和坚忍不拔的爱国、为民、敬业和奉献精神如一条红线贯穿始终,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增光添彩,激励、影响着一代代国人。

(三)  交叉类

湖北江湖潋滟,是“鱼米之乡”,是长江大保护主战场,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支点,肩负着确保“一库清水北送、一江清水东流”的重要使命。在特有的自然禀赋背景下,一系列卓越工程应运而生。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美誉的武汉长江大桥,凝聚着设计者匠心独运的机智和建设者们的技艺,书写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豪迈;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巨大力量;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三峡大坝、荆江大堤综合整治等工程,成为保护江汉平原和武汉市防洪安全的重要屏障,兴建三峡大坝利弊的探讨,提升了人们对生态价值的思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宏伟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可极大地缓解中国中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推动中国中、北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此外,丹江口水库、引江济汉等工程,无不体现着协作共享、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和创新求精的精神,相应工程所涉及的移民工程诉说着人民大众爱乡、思乡的情节和顾全大局、爱国奉献的精神品质。位于昭君故里湖北省兴山县的古昭公路,被誉为“最美水上公路”,是我国首条水上生态环保公路,在修建过程中秉承生态优先观点,否定了开隧道及炸山的方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聚落的发展和兴衰,更反映了人们在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对环境的适应。县域经济中,在科技加持下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的特色产业,如秭归的脐橙种植和深加工,体现了人民正沿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建万物和谐的路径一步步地实现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  科学思维模式构建

科学思维模式构建是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一)  综合性思维

综合性是地理学最为重要的核心特征之一[3],是地理学的灵魂。综合性思维是地理学核心素养,是指人们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它从多个维度认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及其发展演变过程,是理解人地协调的重要思维工具。地理要素的综合是地理综合性思维的根本,时空综合则是其进一步的深入。例如,地处亚热带的湖北,副热带高压对其有深刻的影响,但湖北并没有形成副高控制下的沙漠气候,反而展现出湖泊密布、生机盎然的景观。通过综合思维,才能不局限于问题本身来探讨问题,才可以想到青藏高原的隆升对季风气候形成的作用,并进一步形成了现有的气候、水、植被和土壤情况。单一地理要素并非孤独存在,而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耦合。通过综合性思维训练,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大局观,提高站位。

(二)  区域性思维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另一个核心特征[4],不同尺度的区域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影响下,综合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逐步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区域特征。区域性思维是地理学的落脚点,基于区域性思维深入理解地理事物是立足特色、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从高纬度到低纬度,分布着寒带、温带和热带,不同地带各具特色,加之不同的水分组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理综合体。区域性思维是展多样化的基础,湖北一城一色是其一种具体实践模式,以“摩登灰”代表武汉的自然山水禀赋,以“大地褐”展示襄阳这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甜蜜橙”歌颂着宜昌柑橘的历史悠久,以“古铜色”书写着黄石先进的古代矿冶科技,以“森林绿”描绘着神农架的无限风光……区域性思维不是对立于全球化,而是全球化的具体实践。例如,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并非全球各个区域均匀、一致性的暖化,而是有冷有暖,这要求在具体区域发展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更多考虑区域本身的地理事物背景。通过区域性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立足当下、事实求是、因地制宜的品性。

(三)  生态思维

生态思维把生态环境看作一个有序运作的整体,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生态思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人与资源的调配。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获得经济效益是违背自然生态平衡和人类发展规律的,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最终影响人类生活质量[5]。征服自然,有利有弊。明代以来无数先民围湖造田、湿地改造造就了“湖广熟,天下足”的态势,形成了“鱼米之乡”。然而,随着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一味去征服自然的思路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历史上荆江的多次泛滥导致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城市内涝也在警醒人们尊重客观规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各种建设及保护下,“湿地城市、江豚逐浪、虾稻共作”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应运而生。生态思维还体现在注重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不刻意追求自然界本质和规律的“单一性”,作物的种植、产业的发展等都应注重多样性,多样性是稳定性的必要条件,形成稳定的生态环境,以应对未来不确定的环境变化。通过生态思维训练,可以培养同学们人地和谐发展思维,提升多样性意识。

(四)  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反映和符合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思维。辩证思维最主要的特征是,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和对立统一的观点。地理要素具有普遍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污染物的随意排放会导致环境污染,通过食物链又进一步影响植物、动物等,最终也会影响人类及其发展;森林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从而进一步降低植被覆盖及生物多样性。与之相应,三峡库区河流漂浮物的收集、能源化利用,既降低了污染,又节约了能源。地理事物并非一成不变,板块移动、沧海桑田。湖北中西部地区丰富的碳酸盐表明了其曾经的海洋景观,三峡的雄伟体现了河流的下切作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变化都表明了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不局限于自然崇拜,不盲目于人定胜天,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恰是地理的价值所在。地理现象还存在大量对立,如冬季风与夏季风、大气的高压和低压、河流的凸岸与凹岸和水体的冬暖夏凉作用,通过对现象的观测与分析、认识其背后的机理,又可统一到气候的形成原因、地貌的发展演变等更为普遍的地理规律。对地理事物要一分为二进行分析,完全的肯定或否定并非正确的思维,如修建三峡大坝利弊问题,至今尚存在不同的看法,从经济、航运、防洪的角度来看无疑是十分有利的,对应荆江沿岸深受洪水伤害的地区更是有利的;而从生态的角度,必然会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弊端,如导致一些洄游性鱼类的消失以及水资源的分配问题等。针对气候变暖问题,过于强调其弊端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对其利弊进行综合分析,扬长避短,做好气候变化的应对和适应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辩证思维训练,可以培养同学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提升思维的综合性和灵活性。

三  提升教师育人功能

教师是培养学生的关键,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思想认知是提升课程质量的关键,提升思想、加强修养以及合理的教学评价至关重要。

(一)  提升思想认知

作为立德树人教育的直接执行者,教师的觉悟和水平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立德树人是教育责任,而不是教育口号。强化为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用心灵滋润心灵。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树立新的教育观,牢记使命,提升家国情怀,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教育是神圣的职业,做到爱岗、敬业,安心三尺讲台潜心育人,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二)  加强自身修养

教师研究领域、讲授内容、教学方法各有不同,但育人的要求是一致的,要把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统一起来[6]。加强教师个人道德学识修养是立德树人教育最直接有效途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教师需要秉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直的人生品格、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坚定的人生信念净化学生的心灵,做到德高为范。

(三)  科学评价效果

要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论文、唯帽子等的顽瘴痼疾,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7]。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和机制,构建教师立德树人教育的优良环境。

四  结束语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立德树人思想应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教学目标,都需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思想展开。立德树人元素的挖掘和丰富应贯穿整个教学体系,贯穿整个教学设计。地理野外实践蕴含着自然地理类、人文地理类和交叉类多类育人元素,是立德树人教育的良好素材。地理野外实践是立德树人教育良好的实践场所,其专业特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区域性思维、生态思维和辩证思维。在地理野外实践过程中,教师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提升思想认知、加强自身修养和科学评价等的结合,是更进一步发挥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艾东升,郑祥民,陈诗吉,等.关于野外联合实践教学与地理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5(3):104-109.

[2] 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4-66.

[3] 宋长青,程昌秀.地理学要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

[4] 张立峰,于珠.基于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中学地理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15(8):28-29.

[5] 崔颖.论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J].城市建筑,2020,17(26):26-27.

[6] 刘承功.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8(6):62-67.

[7]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0/content_5554488.htm.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学改革项目“地理学野外实践平台建设与教学方法模式研究”(2018011);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武大通识3.0“自然地理学”(2020-50);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武汉大学本科教育质量建设综合改革项目“三峡-神农架地理学综合实习课程思政教育探索”(2022ZG243)

第一作者简介:郑永宏(1978-),男,汉族,河北唐山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自然地理学。

猜你喜欢

立德育人思维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维跳跳糖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