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运输类新晋研究生导师培养学生的困境与破局

2024-06-21吴建清刘晓庆王小超杨为民田源

高教学刊 2024年17期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交通运输

吴建清 刘晓庆 王小超 杨为民 田源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当前,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不断增大,从而高校引进的新晋导师数量也随之增多。但是,高校引进的新晋导师中,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导师占比较大,并且普遍比较年轻,在培养研究生时通常会遇到一些困境,比如海外留学的经历使得新晋导师不注重加强自身思政以及学生思政的学习,并在培养研究生方面没有经验,达不到学校规定的培养要求等。因此,该文以交通运输类专业为例,阐述该类专业新晋研究生导师培养学生存在的困境,并且针对存在的困境提出解决思路。

关键词:新晋导师;海外留学;交通运输;研究生培养;思政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7-0054-04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made a major judgment that talents are a strategic resource for realizing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winning the initiative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has made major arrangements for all-round supervising, introduction, and use of talents to promote the historic achievements of talent work in the new era. A historic change has taken place. At present, the scale of postgraduate supervising continues to increase, so the number of new advisors introduced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so increases. However, among the new advisors introduced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ose with overseas study experience account for a large proportion, and they are generally relatively young. Therefore, when supervising graduate students, they usually encounter some difficulties. New advisors have no experience in cultivating graduate students and cannot meet the supervising requirements stipulated by the school. 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the transportation major as an example, expounds the difficulties in supervising students for new advisors in such majors, and puts forward solutions to the existing difficulties.

Keywords: new advisors; overseas study; transportation; postgraduate supervis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tudy

党的二十大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人才发展战略[1]将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近年来,尽管受到经济危机、地缘政治、新冠感染疫情影响,国际人才流动仍持续增长。疫情催生出一个更加多极化、相互依存、数字化,并以高涨的区域主义和地缘经济为特征的后疫情世界,世界各国努力摆脱疫情阴影,国家及区域间人才争夺愈演愈烈,全球人才竞争进入新格局。高等院校作为人才战略的核心,也是人才的第一培养地、创新地和聚集地,每年都吸引大量国内外高素质、高层次人才鸾翔凤集。在国家“交通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双一流”建设政策引领下,交通运输学科迎来了蓬勃发展时代,各高校开启了“抢才大战”,汇聚和造就了一批引领学科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具有创新研究能力、国际化视野的优秀青年人才。人才的引进在为高等院校交通运输学科的科学研究注入了新鲜力量的同时,也不断推动教师质量的提升。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必须依靠高水平教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加文化科技贡献,扩大社会服务,都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21世纪以来,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不断增大,高校加大了引进人才力度,措施越来越多样化,人才的引进催生了一批有活力、有动力、有冲劲的年轻研究生导师,但是,新晋研究生导师呈现年龄低龄化、海外占比高等趋势。随着越来越多新晋研究生导师的加入,亦师亦友演化为轻师重友、角色转换滞后,“同理心”过重,经验不足、政治学习欠缺等困境与问题也日渐凸显。从而,本研究以交通运输类专业为例,首先阐述该类专业新晋研究生导师培养学生存在的困境,接着采用与资深研究生导师交流、查阅相关资料、观看研究生导师指导视频以及研究生理想导师问卷调查等方式,针对存在的困境提出了解决思路。

一  困境

(一)  亦师亦友,演化为轻师重友

新晋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年龄相差小,共同话题多,两者之间的交流从学术延伸到游戏、购物等话题,容易建立起朋友关系[2]。导师与学生亦师亦友的关系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推动科研、项目的进展,但由于新晋研究生导师经验不足,对学生的思想变化观察不敏感,从而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动态,进一步恶化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另一方面,处于成年早期的研究生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但思想较为单一,自我意识较强,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对事物的判断较为武断,分辨不清导师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角色,从而导致对“朋友”身份的导师缺乏一定的尊重和重视。

(二)  角色转换滞后,“同理心”过重

以交通运输类专业为例,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转瞬即逝,每一学年都至关重要,而有些研究生无法正确看待个人所处阶段和暂时境遇,感情较为脆弱,缺乏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勇气。对于刚刚从学生角色转换到教师岗位的新晋研究生导师来说,对学生的科研压力、学习任务更能够感同身受,对科研任务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在学生遇到困难,打退堂鼓的时候,新晋研究生导师不能够坚持对学生的高标准严格要求,更容易向学生妥协,因而导致部分导师对学生无限制包容,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懈怠、科研进度滞后等问题,从而延误了指导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机。

(三)  经验不足,“直接给予”主义盛行

新晋研究生导师入职时间短,缺少实际工程项目经验支撑,在指导研究生科研时,容易将自己博士或者博士后积攒的成果分享给学生,“直接给予”主义盛行。同时,不注重科研补助制定的合理性,造成学生享乐主义严重。正如山东大学办学宗旨“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具有独立自主创新意识的人才。直接给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学生和导师的成果产出,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成果数量短时间内增长较快,但极易造成学生拿来主义思想严重,过高的科研补助又助长了学生贪图享乐、铺张浪费的消费理念,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刻苦专研、艰苦朴素精神的培养,更不利于新时代独立自主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

(四)  任务繁重,指导时间少

新晋研究生导师处于事业起步期,为达到岗位考核要求,科研任务繁重,需要学生贡献个人成果。同时,新晋年轻教师生活中又处于成家立业阶段,可自由支配指导学生的时间较少。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匮乏的指导时间导致了新晋导师缺少对学生循序渐进的引导和科研成果的分配不均,极易造成学生心理不平衡,发表不当言论,产生巨大的负面舆论影响。

(五)  海归教师政治学习欠缺,亟需落实立德树人理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工作者承载着传播知识、思想、真理和塑造灵魂、生命、新人的时代重任,要身正为范、言传身教,铭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近年来,西方国家不断调整意识形态渗透战略战术,更新渗透路径,持续加大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力度。交通运输学科新晋研究生导师海外占比高,这部分教师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更容易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导致了政治学习的欠缺,对党和国家最新教育理念贯彻落实不足[3]。

针对以上交通运输类新晋研究生导师培养学生的困境,本研究采用了与资深研究生导师交流、查阅相关资料、观看优秀导师指导视频以及给研究生与导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数据采集中,研究人员共发放了调查问卷25份,收到反馈的有效问卷共22份,其中收到研究生问卷14份,资深导师问卷8份,导师的平均教龄15年,并包括齐鲁青年学者2人、国家“优青”1人、泰山学者1人。问卷内容主要包含四个模块:个人信息、如何提升新晋导师的思政意识及个人能力、新晋导师应如何带领团队发展、导师与学生应该怎么良好相处。通过对收集的问卷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4],针对新晋导师培养研究生的困境总结出以下的解决思路。

二  破局

(一)  提高思政意识

1  加强新晋导师的思政学习

学院或者团队应经常性组织新晋导师进行党校学习、支部学习、中心组学习的活动[5-6],共同学习党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会议内容和会议精神,学习我们党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优异成绩,以及目前已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此加深新晋导师对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学习和认识,进一步明确党对国家对民族的贡献与促进作用,引起年轻导师的政治共鸣,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也要引导新晋导师对国内交通运输的发展背景、发展历程、未来趋势以及取得的相关成就进行主动学习,例如我国自主研发修建的桥梁界“珠穆朗玛峰”——港珠澳大桥,可被称为“世界奇迹”。港珠澳大桥极大地缩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以此加强新晋导师对交通运输专业、对民族、对国家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2  加强课题组成员的思政学习

新晋导师带领学生进行思政学习,能够推动个人与学生思政意识的共同进步。在日常的工作中,将学生的思政工作放在科研工作的前面,时刻注意自身言论规范,加强自身思政理论的学习,在团队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并经常关注学生学习动向,防止学生私下“结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定期组织课题组进行思政学习的相关组会,带领学生一同学习党章、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在遇到党的重大会议、重大事件时,带领学生一起观看,并进行充分讨论,书写学习报告,提升政治意识。定期组织有利于树立团队正确价值观的活动,例如观看革命老电影,参观红色革命根据地,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团队形象。并积极引导学生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中保持理智头脑,拥有正确的价值判断,不在网络上发表不正当言论,时刻注重自身的思政理论学习。

(二)  加强团队建设

1  树立团队规矩

团队要定期开展组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避免形成懒散、拖拉的心理,以起到监督促进作用。并能防止学生长时间不与导师交流,从而出现研究“跑偏”的现象,通过组会导师可以进行实时的监督和指导,了解学生的优势和劣势,能更好地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安排工作,最大化团队利益。在开会的同时,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听取他人的汇报,互相学习,给自己的课题注入新的想法。针对遇到的问题大家可以相互交流、讨论,提升个人学习效率,有利于推动团队整体的发展。另外,团队内应制定明确的赏罚规则。对于研究生工作日的出勤情况、办公室的卫生情况、个人的科研工作进展,以及团队活动的参与度等内容制定相关的赏罚规定,以月为单位进行定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合理地制定补助金额和相关惩罚,考核结果避免平均主义,造成学生享乐心理。同时考核过程中也要注意摆正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明确研究生的定位是学习方法,而不是为了评奖或者是赚钱。以此来约束研究生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2  增强团队意识

引导学生增强团队意识,注重团队合作,明确个人与集体的定位。交通运输类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现场实践面临着危险系数高、实验周期长、费用开销大等现实难题,而单纯的理论教学不利于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理论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因此,该专业的实践教学通常借用无人机、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现代化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再使用虚拟仿真软件等现代化软件进行模拟驾驶等实践操作。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的过程都不是个人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成员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因此,该类专业的学生更需要树立团队意识,正所谓“一滴水汇不成大海,一朵花集不成花坛,一棵树组不成绿云”。在面对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冲突时,要优先考虑课题组、考虑团队的整体利益,不过分计较个人得失,树立正确的得失观,一切以团队为主,把团队当成“家”,将个人利益放在团队利益之后,要时刻树立只有团队发展好个人才能发展好的思想。

(三)  注重团队发展

1  师生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新晋导师要与学生保持安全、舒适的距离,日常相处不能只讲兄弟情谊,要讲原则、讲规矩,对待学生宽严并济,既要让学生感觉沟通无碍,又要树立一定的威严,不能一味地纵容学生。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惑,或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给予一定的关怀,帮助学生走出困境,避免学生长期积累造成严重后果。当学生犯错误时,根据问题的原因,不该犯的要进行严厉的教导,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惩罚,避免赏罚不明导致学生对待问题不认真,形成侥幸心理。如果错误是无心或无意造成的,要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避免再次出现。总之,新晋导师在对待学生时,要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遇到事情不能一味地批评,也不能一味地赞扬,要赞扬与批评相结合,在宽与严中寻找平衡。

2  平衡团队成员的发展

导师与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通常存在合作关系,而在利益诉求方面可能会存在差异,比如成果的署名争议、对投稿期刊的要求不一等问题,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导师要主动与学生要加强沟通,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要努力和学生寻找互惠空间,减少目标不一致和利益冲突对这种合作关系造成的损害[7]。另外,尤其是新晋导师,很容易将自己博士阶段积攒的科研成果直接给学生,作为学生毕业达标或者评奖评优的成果,这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成长,反而容易造成学生对导师的依赖心理,其余学生也会形成心理不平衡的现象。因此,新晋导师更需要在个人发展和学生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在科研工作中应注重培养合作关系,而不是交朋友、讲情谊。团队工作中应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加强团队核心竞争力。对待共同完成的成果署名争议的问题,要进行合理的分配,避免出现学生付出与收获不对等现象,造成学生逆反心理。同时,新晋导师应注重个人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自身科研能力、团队综合能力的加强,同时也要多给学生制造实践学习、去国际交通论坛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四)  提升师资水平

1  积极参与师资培训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服务教师教书育人工作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育部及各高校院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每年定期举办多场教师研修培训,课程内容涵盖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师德典型引领专题、教师关爱讲堂以及团队建设引领教师发展等各项专题,从思想道德、行为规范、授课技巧等方面展开培训。新晋研究生导师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到此类培训中来,通过线上、线下课程的培训,拓宽视野,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2  主动学习资深导师教学经验

中国教育史,有文献记载的可追溯到有虞时代舜所设庠,发展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出现了孔子、孟子、朱熹和蔡元培等教育大家,各所高校、各学院也都有很多教学经验丰富、指导能力高超的资深导师。新晋研究生导师应该主动学习前辈同事们的教学经验和技巧,快速全面地掌握教学、管理和教师的教态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有效地提高教学能力,大大地缩短新环境的适应周期,薪火相传,共同促进学科教育的快速发展。

3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高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新晋研究生导师更应理论联系实际,将掌握的知识应用在实际教学任务中。通过研究生的实际指导工作,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作出相应完善,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指导水平。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身处创新基地、人才摇篮的高等学院,新晋研究生导师更应深刻认识指导研究生面临的困境和不足,从完善自我道德做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理念,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三人行,必有我师,新晋研究生导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不断以学习者的身份学习资深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提升自我指导水平,并在教学科研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与批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断在指导学生中积累教学经验,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感、有扎实学识和有仁爱之心的好导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晋研究生导师应及时认清培养学生的困境,寻找正确破局方法,当好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晋导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一个特殊且重要的群体,如何加强自身思政学习、如何提升个人能力,以及如何高效正确地带领团队发展,是高校在引进新晋导师后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以交通运输类专业为例,从新晋导师的特点出发,首先阐述了该类专业新晋导师培养学生存在的困境,先通过采用与资深研究生导师交流以及给研究生和导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然后再对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针对新晋导师存在的困境,从思政意识提升方面、团队建设、团队发展以及个人水平提高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为同类高校新晋导师培养学生时所遇到的困境提供了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1] 邱君.人才强国视域下高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的实践探索——评《高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J].领导科学,2022(11):2.

[2] 孟强,刘琨.研究生导师素质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J].商情,2018(37):216.

[3] 李丽.“三全育人”理念下美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性探究[J].理论观察,2021(9):41-43.

[4] 任峥,杨宏.学生视角下研究生导师制实施现状及改进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9(2):54-59.

[5] 徐洁.新时期如何加强高校海归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J].文教资料,2019(23):162-163.

[6] 吴敏.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2,38(3):12-14.

[7] 陈星.研究生与导师的合作冲突及其治理思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12):10-1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兴学科及技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202102290003)

第一作者简介:吴建清(1988-),男,汉族,山东烟台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智慧交通。

*通信作者:田源(1990-),男,汉族,山东济宁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猜你喜欢

研究生培养交通运输
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方法研究
研究生培养中导师与辅导员联动机制的构建
研究生车辆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非形式教育理论的研究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试析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化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公路交通运输节能降耗经济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