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性耳聋病人高压氧治疗中知信行模式护理效果及对不良心理的影响

2024-06-19胥桂贤

婚育与健康 2024年10期
关键词:不良心理突发性耳聋

胥桂贤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突发性耳聋病人高压氧治疗中应用知信行模式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范围为2022年3月—2023年4月,选取在此区间本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病人66例,以信封法进行分组处理(观察组和对照组),比例为1:1。对照组(n=33)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33)在此基础上给予知信行模式护理,对比两组不良心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1)护理后,两组病人抑郁、焦虑心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2)护理后,观察组病人护理形象、护理质量、健康教育指导、护理态度相关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知信行模式护理,可更好地改善突发性耳聋病人的不良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可行性良好。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高压氧治疗;知信行模式护理;不良心理

Nursing effect and advers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

XU Guixian

Baiyin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Gansu Province, Baiyin, Gansu 7307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nursing effect of individual knowledge and action mode in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 Methods: The study period was from March 2022 to April 2023. 66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groups by envelope method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ratio was 1:1. The control group (n=33)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33) was given knowledge and practice nursing mode on this basis, and the adverse psycholog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1) After nursing, depression and anxiety were improved in both group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2) After nursing, scores related to nursing image, nursing quality, health education guidance and nursing attitud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Based on routine nursing,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nursing model can better improve the bad psychology of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promote the harmony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which is feasible.

【Key Words】Sudden deafness;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Knowledge and practice mode nursing; Bad psychology

突发性耳聋作为耳鼻喉常见急病症之一,好发于老年人群,指的是突然发生的、诱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通常表现为耳鸣、晕眩、单侧听力下降、呕吐等症状[1]。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制,故多采用高压氧予以治疗,即在高压氧舱内进行吸氧、加压等治疗[2]。但实践发现[3],由于绝大部分病人为老年人群,疾病认知程度普遍不高,加上高压氧升、降压过程中常引起中耳气压伤,易继发耳痛、耳闷、耳胀等不良反应,故病人常出现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降低治疗依从性,预后效果普遍不佳。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突发性耳聋病人高压氧治疗的预后效果,临床提出需给予科学、高效的护理措施以加强病人的知信行水平。基于此背景,本研究随机选取2022年3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66例突发性耳聋病人进行对照研究,旨在分析应用知信行模式护理的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已取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研究时间范围为2022年3月—2023年4月,选取在此区间本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病人66例,以信封法进行分组处理(观察组和对照组),比例为1∶1。纳入标准:①均明确诊断为突发性耳聋病人;②均为单侧听力下降;③均意识清醒,可独立思考,无言语沟通障碍;④均知晓本次研究目的,达成协议,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配合度不高者。观察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6.34±5.32)岁,病程1~8d,平均病程(3.36±0.25)d;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57~79岁,平均年龄(66.39±5.26)岁,病程2~9d,平均病程(3.38±0.35)d。两组病人基线资料均保持同质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病人均统一接受高压氧治疗,即应用中型空气加压舱(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GY 2800),压力设置为0.1MPa,加压时间20min,待稳压行面罩吸氧(20min),暂停5min,继续面罩吸氧(20min),减压20min,全程85min,持续治疗1~2个疗程(1疗程=10次)。

对照组: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知信行模式护理。(1)前期准备:成立由护士长、主治医师及责任护士组成的知信行护理分组,确保各组员均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指派护士长为组长,带领组员共同整理分析病人病历资料,建立个性化档案,详细记录姓名、电话、家庭住址、家庭成员、耳聋程度等相关内容,以赋能理论为总体框架,设计适合本科室的护理方案。(2)知信行护理:①以理性思维疗法为原则,通过识别、改变以及替换认知的形式开展突发性耳聋及高压氧相关知识讲座,充分讲解高压氧的利与弊,并引导病人针对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同时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增加病人角色体验感,帮助其提升基础认知;②系统评估病人心理状态,针对心理状态较差的病人,组员需给予心理纾解,告知其保持良好情绪对疾病预后的重要性。③加强与病人的有效沟通,在入舱前明确病人咽鼓管通畅,且无鼻炎、呼吸道感染,对于首次治疗者,指导其学会正确呼吸,协助佩戴氧气面罩,传授吞咽、张口、捏鼻以及鼓气等相关调压技巧,确保治疗顺利进行。④每隔7d组织病人及家属开展突发性耳聋及高压氧治疗病友讨论交流会,在会上针对病人及家属所提出的护理问题给予详细解答,并鼓励踊跃发表言论,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行为。⑤询问病人具体需求,采取一对一教学,内容包括自我情绪调节、并发症识别、紧急应对措施等,同时将突发性耳聋护理要点、高压氧舱具体流程及注意事项等知识以文字资料形式发放给病人,必要时可剪辑相关影像资料,促使病人身份转化,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

两组病人均持续护理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不良心理:参考《抑郁自评量表(SDS)》[4]和《焦虑自评量表(SAS)》[5]对比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的不良心理。SDS共有20项条目,为4级评分制,其中分界值为53分,分值越高,抑郁程度越重。SAS共有20项条目,为4级评分制,其中分界值为50分,分值越高,焦虑程度越重。(2)护理满意度:在护理结束后,邀请参与本次研究的66例病人填写我院自行设计的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经检验信度0.821、效度0.819,该量表包含了护理形象、护理质量、健康教育指导以及护理态度4项内容,各内容均占25分,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则代表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心理对比

护理前,两组病人不良心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病人抑郁、焦虑心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前,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相关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病人护理形象、护理质量、健康教育指导、护理态度相关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在临床,内耳循环障碍、机体疲劳、自身免疫改变、病毒感染等因素均可导致内耳毛细胞病变,造成听力突然下降[6]。现阶段,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以“疏通血管、营养神经、保护受损神经元、改善前庭耳蜗微循环”为基本原则,其中高压氧治疗可提高血液中氧分压,加速血氧弥散,进而缓解缺氧状态,减轻内耳水肿,促进疾病康复,疗效确切[7]。 但据有关调查显示[8],在治疗期间,受认知程度、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许多病人治疗依从性较差,严重影响预期效果。近些年,医学模式不断改进,常规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鉴于此,临床重点应用知信行模式护理。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对观察组应用了知信行模式护理,经结果显示,观察组抑郁、焦虑心理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类似于秦小夜[9]等学者研究结果,在实施了知信行模式护理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且各维度满意度评分也明显更高,P<0.05。进一步说明知信行模式护理可有效缓解病人不良心理,提升护理质量。分析原因,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和人文理念,无法满足病人个性化需求,护理效果不甚理想。而笔者认为,自我效能一定程度上可影响医疗行为,故若需提高治疗依从性,则需帮助病人梳理健康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在本次知信行护理中,护理人员以“知”为基础、以“信”为动力、以“行”为目标,坚定认为信念可转变不良行为。因此,护理人员组建为专项小组,制定个性化方案,通过角色互换、知识讲座、病友交流、强化巩固等方式不断提高病人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以此极大程度上激发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其知信行水平,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对突发性耳聋病人应用知信行模式护理的效果确切,且有利于更好地改善不良心理,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樊维佳,罗远芳,舒香云,等.HEART五步沟通模式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34-438.

[2] 丁小美,杨春桃,黄晓英,等.“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宜春学院学报,2022,44(12):81-84.

[3] 任萍,王中华,崔沙沙.多元化护理配合非语言沟通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3):122-125.

[4] 周大平,艾乐群,谭文峰.浮针联合穴位贴敷对周围性面瘫病人疗效、面部残疾指数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的影响[J].安徽医药,2021,25(9):1862-1865.

[5] 佘翠萍,李汉群.产妇心理状态对分娩质量的影响程度与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4):1330-1331.

[6] 张娟,段雪梅,屈辉,等.高压氧综合护理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心理状态、听力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3,30(1):99-100.

[7] 姜泽,贾凡,刘妮.正性暗示联合预见性护理在高龄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3,34(3):414-417.

[8] 叶蓓,朱琳,任艳明,等.预见性告知护理联合情志干预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12):2152-2156.

[9] 秦小夜,王昕,耿璨.高压氧疗法结合“知信行”模式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23,30(3):380-383.

猜你喜欢

不良心理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的流行病学调查
葛根素联合利多卡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观察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不良心理与教育对策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
突发性耳聋120例疗效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甲钴胺对6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耳鸣症状的疗效观察
人性化护理服务对重症病房患者不良心理干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