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在甲状腺良性结节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4-06-19付文竟

婚育与健康 2024年10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安全性

付文竟

【摘要】目的: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予以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探究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研究开展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8月期间,共筛选69例在我院确诊为甲状腺良性结节且有手术指征的患者作为主体,随机数表方式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34例)和研究组(3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予以相应治疗后观察手术治疗的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具体的数据均较对照组患者小,血清炎性因子指标获取数据和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也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价值(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结节采用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多项手术指标,同时可以降低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小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减免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均有保障,有明显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低位小切口;甲状腺良性结节;治疗效果;安全性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analysis of low incision and traditional thyroid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thyroid nodules

FU Wenjing

Taoji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Yiyang, Hunan 41341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w position small incision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thyroid nodules in patients with low position small incision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hyroid surgery.Methods:The study was conducted from January 2022 to August 2023, and a total of 69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benign thyroid nodules and with surgical indication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main subjects. The selecte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named the control group (34 cases) and the study group (3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thyroid surgery treatment, while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low incision thyroid surgery treatment. After receiving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the surgical treatment indicators,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 indicator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As a result, the surgical indicators of the study group patients, including surgical time, incision length,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ere small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Data on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 indicators and pain scores were obtained.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in comparis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e use of low incision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thyroid nodules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improve multiple surgical indicators, but also reduce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reduce postoperative pain scores,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safety are guaranteed, and there is significant promotion value.

【Key Words】Low position small incision; Benign thyroid nodules; Therapeutic effect; Security

甲状腺良性结节是甲状腺组织中生长的小块组织,通常在体积较小的范围内存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虽然良性结节不属于癌症,但仍然对患者的健康有一定的威胁,结节会使其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周围器官和组织造成压迫,出现明显的不适感,尽早了解并处理甲状腺良性结节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1]。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中比较有效的治疗方式,而具体临床手术治疗方式较多,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也能明显降低手术治疗的风险。在进行临床研究与应用过程中发现,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在降低手术创伤和并发症风险,满足患者的美容需求,减短手术治疗时间、加快术后康复速度等优势,其不仅能够保留甲状腺功能,还能较好地提高手术开展的精准度与安全性,临床中广受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认可[2]。本研究选择了我院的69例确诊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探究与分析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在甲状腺良性结节病症中的治疗价值,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具体研究开展的时间段为2022年1月—2023年8月,研究共选择了69例最终确诊为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患者作为主体,随机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数表法。研究组35例,男13例,女22例,结节直径2~6mm,平均直径(4.34±0.62)mm,年龄30~63岁,平均年龄(49.53±11.35)岁;对照组34例,男14例,女20例,结节直径2~6mm,平均直径(4.75±0.21)mm,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49.27±10.92)岁,两组患者性别、结节大小和年龄资料数据差异没有对比意义P>0.05。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本项研究符合医学伦理要求,同时征得了家属和患者的同意,并签署了相关协议,具有研究意义。纳入标准:①各项检查显示有明确手术指征的患者;②对本次研究内容流程知情且签署同意书的患者;③病理学和影像检查均确诊为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患者。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异常的患者;②近半年有手术治疗史或者有颈部手术治疗史的患者;③认知功能有障碍不能配合研究的患者;④病历资料或者跟踪随访资料缺失的患者;⑤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⑥合并严重传染性或者免疫性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需要注意完善术前检查,医患双方讨论手术细节,明确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了解麻醉方式,术前的禁食禁饮内容,手术人员良好准备手术器械与药物,还需注意遵照医嘱停止服用相关的药物,最后予以其心理干预和建设,使其能够正确面对疾病,在此过程中注意完善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了解,说明现阶段临床治疗状况,良好赢得患者的信任。

对照组接受传统甲状腺手术,具体方式为:平躺仰卧后进行麻醉,注意保持头高脚低体位,进行相应手术器械与物品准备后,予以气管插管全麻,在胸骨上部做一个长度为6~8cm的手术切口,然后逐步解剖游离颈深筋膜、括约肌的皮瓣,分离甲状腺与带状肌并将其上提,接着使用高频电刀切除需要移除的甲状腺组织,对残留组织良好缝合后结束手术治疗。

研究组予以的手术方式为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具体流程为: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再次核实其基本信息,然后指导协助患者平躺仰卧,采用垫枕保持头高脚低体位,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全麻,麻醉医师予以麻醉后观察麻醉效果良好,需要胸骨上3cm位置行2~4cm切口,在小切口中逐层进行皮肤组织分离,需要将甲状软骨与胸骨之间分离,然后对甲状腺被膜进行处理,以便更好地暴露甲状腺结节。当手术空间狭窄影响具体操作时,可以断开胸骨甲状肌,以扩大操作空间,然后定位结节位置,切开甲状腺峡部,并逐步分离和处理血管,包括结扎甲状腺静脉和囊内分支。需要注意有效地分离甲状腺静脉与囊内分支,并确保良好保存甲状腺后背膜。对甲状腺的上下级分别进行向上和向下的牵引处理,在钳夹闭上级后切除甲状腺动静脉。同时,应远离甲状腺软骨侧板,然后逐层缝合切口并放置引流管,结束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在术后进行常规干预: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的切口状况,并对切口敷料定期更换,以此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同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恢复,并依据其恢复状况适当锻炼,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以免影响切口恢复;严格遵照医嘱进行消炎药与止痛药服用,有效改善其术后不适症状;定期复诊,检测其甲状腺激素水平,评估其甲状腺功能,促使其机体功能良好恢复;心理方面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说明手术治疗状况,预计术后恢复状况,缓解患者术后焦虑情绪和恢复过程中的压力,引导其树立良好的治疗心态。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体的评估与检测严格按照院内的流程和要求完成。

1.3.1 手术指标 手术指标以手术记录中的数据为准进行统计与计算,包括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几项指标,。

1.3.2 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 常见术后并发症有:切口粘连、声音嘶哑、感染、吞咽障碍,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对比

平均手术时间研究组患者小于对照组,同时切口长度研究组患者的均值也小于对照组,另外,术中出血量均值研究组药也较对照组低,相应的疼痛评分均值研究组患者也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短,各项对比均有统计价值(P<0.05)。两组的数据对比内容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患者小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价值(P<0.05),见表2。

3 讨论

甲状腺良性结节是指甲状腺组织中出现的一种非癌性肿块,一般表现为甲状腺内囊性或者实质性结节。近些年这一结节性疾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在病症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症的发展,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喉部压迫感。有调查数据表明,甲状腺结节约占全人群的5%~10%,但大多数为良性结节。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特征为,生长速度较缓慢,一般不具有转移 性[3-4]。在患病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进展极为重要,这对预后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为:甲状腺良性结节采用低位小切口手术方式,能够减小手术指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优势分析:(1)相较于传统开放式手术,低位小切口手术可明显减小手术切口,减短手术时间,对相应组织的损伤小,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疤痕更为隐蔽,对其外观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2)因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可明显减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3)低位小切口手术在保留甲状腺功能和喉返神经安全方面有明显优势,可明显减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也能够明显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可见其在甲状腺良性结节中有明显的治疗优势[5]。

综上所述: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多项手术指标,同时可以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免并发症的发生,治疗价值显著,在临床中有广泛推荐意义。

参考文献

[1] 姬兰生,俞冬梅,郝建华,等.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治疗效果[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2,37(5):13-15.

[2] 魏宁,徐长昊,高成秋.甲状腺良性结节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和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2,37(4):93-94,90.

[3] 周立新.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3):63-65.

[4] 刘建霞.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及并发症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21,40(11):77-79.

[5] 姚亮.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102-104.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既有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性的思考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