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用”归旨:释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价值
——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太阳》的教学为例

2024-06-12江苏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213000褚程朵

小学教学参考 2024年12期
关键词:实用性新课标太阳

江苏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213000) 褚程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全新理念,并将其作为语文课程内容主要的组织与呈现方式,同时从语文教学的不同角度设置了六个不同的学习任务群。其中,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这样的定位对发展学生的阅读和沟通能力,尤其是核心素养,起到了支撑、推动和协调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基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这一学习任务群的内涵和定位,从真实的生活需要出发,在需要用的情境、用得上的平台和用得好的策略下,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下面,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太阳》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的尝试和思考。

一、标本关联,精准设定目标

语文新课标指出“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一个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内容和提示要求”。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结合具体的学情,确立精准的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群的类别,才能针对具体的学习任务群要求,设计和规划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

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既是一个习作单元,也是典型的说明文单元。编者设置的单元语文要素指向了说明文的价值:“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由此衍生的单元习作主题“介绍一种事物”,要求学生通过资料搜集,用恰当的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为此,本单元编选的两篇精读课文《太阳》和《松鼠》,两篇习作例文《鲸》和《风向袋的制作》,都以介绍某一种具体的事物或操作方法为主,具有非常丰富和鲜明的实用性价值。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是“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基于语文新课标的定位和编者的编排用意,结合《太阳》一文的特点,教师可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订如下:(1)阅读整篇课文,体会作者紧扣太阳的特点展开说明的表达方法;(2)通过联系和对比,感受作者在介绍太阳特点时语言的精准、严谨,为体会单元下一篇课文《松鼠》语言的生动与形象奠定基础,积累不同类型的语言;(3)能够运用一种从课文中习得的介绍方法,介绍生活中的一种事物。纵观这一目标体系,包含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表达方法的体悟、言语风格的品析和言语实践的运用,展现出鲜明的实用性特点,这与语文新课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中科技说明文的内容相吻合,从而将整个单元的教学归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以这一课文为载体,通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任务驱动,着力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基本的说明方法,感受说明文在言语表达上的平实性、严谨性,为推动和迁移所学知识与表达策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情境,实现角色转换

语文新课标针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明确提出“要在鲜活可感的真实情境下展开教学”。这意味着教师要基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核心价值,在学生理解内容后,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否则教学就会跑偏方向。同时,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多种整理和呈现信息的方法”,如记录笔记、罗列大纲、绘制思维导图等。这是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提取信息和整理信息的有效手段。

针对《太阳》这篇课文的内容特点,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中国国家航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情境,通过新闻媒介,向公众公布对太阳的全新研究成果。究竟该介绍哪些内容呢?教师要进一步明确课文的载体效能,要求学生梳理课文信息。比如,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太阳的。学生要依循作者的创作构思和文本的结构层次,对文本围绕太阳展现出来的信息进行全面提取、细致分析、梳理归纳,最后聚焦整合。如此提纲挈领地梳理文本信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还建立了与作者进行深度对话的通道。整个过程看似简单易行,实则思维逻辑清晰明了,具有极高的实用性价值。教师可以将此作为范本,透视表层的信息内容,直抵内在的表达思维和基本逻辑,为后续习作中“用恰当的方法,把一种事物介绍清楚”的目标助力。

上述教学,无论是对内容信息的梳理,还是为后续习作奠基,都使学生全身心浸润在“中国国家航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这一趋向真实的虚拟情境之中。在这一情境中,对文本的阅读,学生不再是机械的阅读者和纯粹的信息提炼者,而是赋予了他们相匹配的角色身份,并确立了明确的交流对象,即新闻媒体的朋友。角色的转变和情境的实际任务,替代了教师的机械要求,唤醒了学生的阅读思维,将原本的机械接受转化成为当下的主动悦纳。这一过程不仅使“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本质要求得到充分体现,还培养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根据属性,品味语言精准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说明文作为统编语文教材的一种重要体裁,不仅在呈现内容上与其他类型的文本有一定区别,还在素材选择、谋篇布局、言语形式和表达策略上展现出了自身独特的一面。这意味着说明性文本的教学,在践行语文新课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目标下,承载着与其他文体不同的职责。同时,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沟通、交流等本质要求而言,不仅要关注“交流什么”的问题,还要关注“怎么交流”的问题。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对说明文语言风格的品悟,要为践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中交流与沟通的实践设立策略性支架。

这个单元中的《太阳》是一篇介绍宇宙天文知识的说明文,语言平实,表达严谨;同时,为了便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很多语言在表达上贴近真实生活,体现了鲜明的说明文语言风格。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这一特点展开探究和品悟。比如,介绍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时,课文这样写道:“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年。”这句话以举例子的方式,通过“步行”前往太阳这一行为和“三千五百年”这一极具思维冲击力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之远。很多学生容易忽略这句话中的“差不多”一词。课堂上,教师可以顺应学生的认知思维引发质疑:“科普类说明文的语言讲究精准、严谨。这句话中的‘差不多’给人以模糊之感,不是与精准、严谨的表达相矛盾吗?”于是,教师趁势将这句话改为“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要走三千五百年”,并相机组织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很多学生在深度品味后认识到: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实在太远了,作者所列出的“三千五百年”这一数据只是一个概述,所以用“差不多”一词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如果去除掉的话,这个数据就是精准的,而依照现有的科技是无法真正测量出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的。因此,这句话中的“差不多”看似是一个概述性的词语,但其本质却是说明性文章语言严谨和精准的集中性体现。

由此不难看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不仅需要从内容信息层面培养学生的梳理能力和整合意识,还需要根据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本质属性,关注语言质态,积累阅读与交流的实践经验,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设置活动,强化参与体验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以“阅读”为基础,以“交流”为平台。所谓交流,就是信息的呈现与传递。学习任务群实用性的价值指向学生的真实生活,旨在满足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真实需要。因此,教师要将文本的阅读、吸收和倾吐融入具体的情境中,并相机设置实践活动支架,助力学生认知能力的生长。

从上述教学来看,教师可以创设新闻发布会的情境,让学生从“中国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的视角,对即将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进行相应的筹备工作。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的活动任务:(1)基于文本内容,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整篇课文阅读中,梳理、聚合课文介绍太阳所呈现出来的信息内容,并在举一反三中多维感受作者运用的列数字、举例子、作对比、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进一步感受科普类说明文精准、严谨的语言风格;(2)围绕本次新闻发布会的主题,交流和分享关于太阳的研究成果。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信息处理、加工和运用的能力,达成“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根本性宗旨,教师不能将学生的阅读思维、交流讨论局限在教材之中,而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走出课堂,到生活中搜集相关资源,拓展文本的未尽之言,作为本次新闻发布会的交流素材。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和资料收集能力,也为历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里,教师从统整教学的具体情境出发,为学生搭建多维化的实践平台,引领学生经历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品味、内化与外显的过程,促进了学生沟通与交流能力的发展。

五、设置评价,促进素养提升

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都将关注点停留在新授和训练层面,对评价的关注相对较少,即便能够有所涉及,也常常流于形式。事实上,语文教学如果只知道“埋头拉车”,就可能跑偏方向而不自知。这要求教师要经常性地“抬头看路”,将评价贯穿于教与学的过程中。语文新课标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评价应注重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语言运用的实际表现,围绕个人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阅读与交流的实际任务,评价学生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能力。”教师要从生活需要的角度,关注和调整学生的学习质态,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积极地将教学转向为学生的能力发展助力上来。

基于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教师需要关注整篇课文教与学的质态。首先,在过程性评价中,可以依托最初设定的教学目标,将评价的重点聚焦在透过语言文字快速提炼信息的能力上;聚焦在理解说明方法、遣词造句的秘妙,以及所形成的表达效果上;聚焦在活动支架下对信息处理、加工,并加以迁移运用的过程上。其次,搭建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模拟“新闻发布会”的现场,组织学生以“发言人”的角色,将自己收集与整理的信息,运用习得的表达方法加以呈现。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设置以下的评价维度:(1)收集整合的信息适切,与当时的情境和对象相匹配;(2)表达的内容清楚、准确,语言准确、自然,易于听众理解与接受;(3)能够综合性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上述教学,教师秉承“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借助评价明晰了自身在整个阅读与交流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偏,确保了学习始终行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作为语文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的一种类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承载着明确的教学职责。教师要根据语文新课标的理念,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融入鲜活真实的情境之中,为学生设计实实在在的言语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和认知的体验过程,真正彰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效能,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助力。

猜你喜欢

实用性新课标太阳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太阳几点睡觉
夏天的太阳
太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