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东师范大学分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人文与科学相得益彰

2024-06-07宫卿陈莉陈悦纪晨毓张嘉南邹鑫

中国科技教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营员科幻科学

宫卿 陈莉 陈悦纪晨毓 张嘉南 邹鑫

2023 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期间,营员参观了华东师范大学各大重点实验室,在仪器的运转中感受科学的精密严谨;在名家讲坛跟随传播学院王峰教授开启了科幻小说的奇妙之旅,在文字中感受科学的人文情怀;在亲身实践科研课题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的多变与美妙……

科幻文学漫游:对未来的幻想属于每个人

“如何在文化产品中获得对科学的鼓舞?”7 月19 日傍晚,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王峰以国内外科幻作品为例,从“远航:星际梦想”“仿人:人工智能之梦”“破茧:时间之梦”“让科幻说汉语:民族之梦”4 个方面出发,阐述了科幻作品的发展之路,带领营员开启了奇妙之旅。

“机器人如何出现、如何成为一个智能的存在?”王峰从阿西莫夫“银河帝国”与“机器人系列”中的主线问题引入,引导营员在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中思考机器与人性这一命题。通过对《时间机器》《尤比克》等大部頭科幻小说的介绍,营员更加直观地感受了硬科幻与软科幻的魅力所在。王峰将对科幻作品的探究落至国内的史诗级科幻巨著《三体》,再次引发了营员对科幻小说的热情。他强调,中国科幻文学的兴起和发展与中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高度同步,其中所展现的是中国面孔与中国气派。在交流互动环节,营员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并针对科幻作品中的具体内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科幻之所以是科学幻想,它一定是基于科学的。”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会科学,科学精神、科学本质始终贯穿其中,自然科学中必定包含着人文属性,人文社会科学也依托自然科学的发展,并给予自然科学以新的视角与维度。相信营员在“穿越”之旅中,都能找寻到追求梦想的新方向与新动力,让科幻文学中所描述的世界不再遥不可及。

实验循规探秘:五大学科探究性实践活动齐上阵

7 月19—20 日,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华东师大分营开启生态与环境、生物、地理、物理、化学五大学科探究性实践活动。

生态与环境:采樱桃河水,做质检鉴定

在生态与环境科学课堂上,孔丽萍老师严谨准确地向营员讲解了如何进行水质氨氮的测定,并展示了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的实验步骤。授课环节结束后,营员以昨日亲手采集的樱桃河水为样本,迅速投入到实验环节。混合试剂、标记试剂瓶、清洗烧杯,小组成员配合默契,紧锣密鼓地推进实验进程。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周万家同学表示,自己此前从未接触过如此复杂的实验,这次的活动帮助他明晰了规范的实验步骤,领略到了科学的严谨与精妙之处。

“城市河流水环境调查及水质分析评价”充满科学性与趣味性,不仅进一步激发了营员对生态与环境科学这门学科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更让他们对环境和自然产生了独立思考和保护意识。

生物:配制培养基,探秘人体微生物

微生物的培养结果是细菌、真菌、还是病毒? 微生物培养面板上有哪几种菌群? 菌落该如何观察和识别? 在生命科学学院贾彩凤老师的指导下,生物科学小组的营员拿回昨日制作的微生物培养皿,安装好显微镜开始观察,记录下不同菌落的形态和特点。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学生陈泓所在的小组率先完成这一任务,并积极与其他营员分享菌落的观察方法和染色过程。贾彩凤表示,探究生命奥秘,是一段有趣、漫长的实践和认识过程。通过参与微生物培养实验,有助于加深营员对微生物学的理解,鼓励他们通过动手、动脑,掌握常用的生命科学研究方法,在愉快的氛围中启迪营员对生命的思考,树立基本的生命科学素养。

地理:了解地理信息技术,感知空间信息

机房里,回荡着教师耐心的讲解;电脑屏幕上,显示着“星光点点”的遥感图。来自地理科学学院的吴健平老师向营员展示了全中国范围2012 年、2017 年和2022 年的夜间灯光遥感图,图上的点点星光就是该地区夜间灯光的展现,面积越大、颜色越白,说明该地区夜间对于灯光的使用量越大。营员通过不同年份的夜间灯光总量的变化,判断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并将其与GDP 相结合,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趋势。

此外,吴健平还向营员介绍了室外空间定位及数据采集方法,以及如何利用GIS 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处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理空间信息的重要性日益显现,通过亲身实践,营员进一步了解了地理空间信息数据表达、操控的基本要素和核心技术,感受到这一学科的无穷魅力。

物理:揭秘 3D 视觉,制作 3D 图像

可以用于制作3D 电影的仪器有几种? 参与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课程的营员知道!两天里,营员与能产生3D 视觉的仪器零距离接触,探索3D 视觉的形成机理。20 日,在尹亚玲、景培书、崔璐3 位教师的带领下,营员分别熟悉了光学、力学、电学相关的实验仪器和检测设备,开始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可以生成3D 图像的仪器。

物理组教师在设计实验难度时充分考虑了营员作为高中生的物理知识储备量,用心选择了既方便营员理解又能对其知识储备有所突破的实验,让营员轻松又深入地感受到物理的奥妙,也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多维度的物理素养。

化学:探寻魔幻色彩背后的化学原理

“嗡嗡嗡……”化学学院的课堂传来了轻轻的震动声,营员围绕在磁力搅拌器旁做振荡实验,探寻魔幻色彩背后的化学原理。经过训练,营员已经熟练掌握了玻璃棒、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的基本操作,在实验室内如火如荼地按小组独立开展实验。振荡反应是指使反应体系中某些物质的浓度随时间或空间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化学反应,营员通过查阅资料构建H2O2 -IO3-- Mn2+- CH2(COOH)2 化学反应体系,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方案,最终实现反应体系的色彩振荡。来自嘉兴高级中学的李景昱兴奋地说道:“看着烧杯里的液体颜色从蓝色转黄再转蓝,循环往复,非常有趣,与自己在高中的理论学习完全不同。”

接下来的几天里,华东师大分营的营员在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叶海峰的引导下,了解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的经典案例;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近距离了解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发挥,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学的蓬勃力量,铸就青年心中的科技梦。

猜你喜欢

营员科幻科学
PL-01:科幻飙车党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梦想再出发
梦想再出发
如何挑选100本科幻书
科学拔牙
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对联夏令营汉川营员作品选登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