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西方经典建筑理论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

2024-05-29李承来唐魁赵南

高教学刊 2024年15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教学研究课程思政

李承来 唐魁 赵南

摘  要:高校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播场所,更是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当前在诸多专业领域,西方经典理论课程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若干西方先进做法也成为后发国家循迹、研修的对象。然而,部分高校教师在讲授这类课程时,存在“习惯自我否定、回避敏感要素”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对于学生的思想、情感与道德判断造成困扰,也无法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该文以建筑设计类专业主修课程建筑模式语言为例,从多个维度、不同视角阐述西方思潮类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迫切性,继而将课程中的思政要素分门别类采用差异化的植入策略,压实授课内容并逐级深化,力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好专业课教学课程思政“主战场”作用。

关键词:课程思政;西方经典理论;建筑模式语言;教学研究;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5-0180-05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not only places to spread knowledge and skills, but also frontiers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At present, in many professional fields, western classical theory courses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some western advanced practices have also become the object of tracing and studying in late developing countries. However, when some college teachers teach such courses, they hav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habitual self denial and avoidance of sensitive elements", which not only cause problems to students' thoughts, feelings and moral judgments, but also fail to achieve the goal of "value shaping, ability training and knowledge teaching". Taking the major cours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rchitectural Pattern Langua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western ideological trend courses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and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then classifi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 courses with different implantation strategies, compacts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deepens them level by level, so as to mak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ru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ain battlefield"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Western classical theory; Architectural Pattern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高校教師的职责是教书育人。然而,现实情况是大量专业课教师偏重知识技能传授,而忽视了综合能力培养与品行价值塑造。国家在现阶段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1],通过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其意义是重大的,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的思想与情感困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而对于西方思潮类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更加突出。如何跨越“拿来主义”的惯性陋习,运用批判性思维有效剥离出有价值的普遍性内涵元素,继而建构立足本土文化与时代实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更是高校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  建筑模式语言课程概述

建筑设计专业所关注的物质空间形态要素,无法摆脱“市民生活、城乡结构”等社会空间要素的影响。建筑如同法律,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必然与意识形态紧密关联[2]。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部分领域甚至有所超越,但是西方经典建筑理论依然蕴含着西方城乡建设领域的局部经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若干先进做法值得后发国家深入探究。政治经济学认为,“考察西方社会的历史行动而非当下说辞”是更加有益的[3],建筑设计领域同样如此。通常西方经典建筑理论对于意识形态领域涉及较少,更多是围绕“人本主义”所展开的具有“人情味与人性化”的空间思辨,建筑模式语言(以下简称“模式”)就位列其中。

《建筑模式语言》虽然出版年代较早(1977年),但从今天看来依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现实意义。作者提出大量乌托邦式的城乡社会结构,涵盖了西方政治、经济、社会等层面,众多见解对于西方社会发展模式做出了深刻反思。部分思想时至今日仍不落伍,例如强调“人、社会和自然环境”三者和谐统一。很多当下国内出现的问题,在本书中均有所预见。例如城市化后期,出现城市持续繁荣,乡村日渐凋敝的景象,在模式6(乡间小镇)中就有所描述,“如果不采取措施给乡村注入活力,大城市将会吞没掉最近城镇,并将掠夺最远城镇中最有生气的居民”。再如模式4(农业谷地)中写到“适合农业的土地也最适合于建筑,而土地被毁坏几百年都无法恢复”,其中蕴含的思想与国内目前推行的“乡村振兴战略”及“保护基本农田”的做法不谋而合。

二  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随着国力持续提升,我国社会更加开放与包容,加强中西文明交流互鉴是学术界共识。二战后,西方占据了先机,研究其发展进程,有助于克服不利因素,取其精髓要义少走弯路。近20年来,我国在建设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2020年全球十大高楼中国占据6栋,世界百大桥梁列表中国上榜80座,高铁里程世界第一。在众多辉煌实践的背后,却是本土建筑理论的滞后,高校教师依然习惯于用西方话语解释中国城乡领域问题。西方思潮类课程,尤其是涉及“人文、社会、艺术、伦理”层面,不可避免地隐含着西方“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输出。高校教师在讲授时,普遍有以下通病。

(一)  习惯自我否定,西方思想全盘吸收

改革开放初期中西差距明显,“拿来主义”之风盛行,我国部分领域直接套用西方模板,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极大成效。然而随着中西方在经济、科技领域差距日益縮小,简单“搬运”西方成品、半成品的做法却行不通了。但是部分教师在讲授西方思潮时,直接把西方经典理论奉为教条,不加分辨地全盘吸收。更有甚者言必称欧美日,认为西方一切都是好的,无视中国发展的伟大成就,国人盛赞中国城市繁华,他却嫌弃拥挤嘈杂;百姓称道中国乡村盛景,他却嫌弃缺乏活力。总之,西方正是“恰到好处”,反观我国“一无是处”。长期课程讲授的结果是给学生造成“西方模式即是普世价值、西方道路即是历史终结”的负面幻象。以城乡建设领域为例,这种做法的危害是让学生认同西方建设思想的逻辑优先性,即“我国建筑行业想要发展,就必须走西方的既有道路;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西方建筑设计思想引领的结果”;如果不继续以西方为师,我国的未来发展就是无根之木、无本之源,更是无光辉前景可期的。

(二)  学术繁荣有余,解决实际问题不足

学以致用,建筑设计本身就是一门应用学科。国人研修西方理论的终极目标,既不是宣传西方道路的普适性,更不是为了动摇坚持中国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而是要通过中西比对,切实解决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西方社会内部矛盾错综复杂,很多西方理论自身问题都难以得到实质解决、矛盾仅能在短期内消化,如何奢求根本或长期解决中国问题。随着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加之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我国社会结构日趋复杂,所以需要更加深入的建筑理论与哲学思想去阐释新的问题,并为之制定城乡建设规则。西方经典理论的引入,虽然一时打开了国际视野、丰富了专业内涵,一定程度上为本土理论注入了活力,然而,如果中国理论创新仅仅凭借大量对于西方既有成果的移植、嫁接,只能是移花接木、博人眼球。一方面大量理论著作、学术论文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本土问题并未得到任何缓解,甚至部分本土特色创新实践受到所谓“中西合璧”创新理论的掣肘,导致学术繁荣与实践导向二者之间严重脱节。

(三)  回避敏感问题,淡化意识形态要素

任何理论只要进入公众视野,就自然会卷入意识形态之争。谈及西方经典理论,也必然涉及“区域自治、自由民主”等敏感话题。由于部分教师自身并没有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等理论,导致对于“经济发达是否意味着政体先进”等问题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自然选择回避:或是一带而过,或是不痛不痒地空喊几句政策性口号,语气强硬地宣传制度优越性。这种做法不仅让学生听完有隔靴搔痒之嫌,而且无助于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事实上,随着我国逐渐强大,部分对中国政体抱有严重偏见的西方势力正在加速对我国进行负向思想文化渗透,利用“中国威胁论、威权主义政治”等话语体系对中国社会进行恶意中伤。其目的无非是希望中国走上自由资本主义道路,然后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站在这个体系的塔尖,而我们成为附庸任由驱使。假如教师在课堂上刻意淡化意识形态要素,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以物欲为导向、以自我为中心”的病态思想包围,继而认同西方社会所标榜的“享乐、解放、人性”,甚至将其认定为最高的价值准则。如果任由这种倾向蔓延开来,会让党和政府逐渐丧失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与主动权,甚至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垮塌[4]。

(四)  缺乏创新思维,无法前瞻时代走向

西方经典理论既是基于西方文化土壤生成的,同时又在西方社会历经多年验证,部分做法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然而世界常变常新,当下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任何一种理论都很难有大量超越自己时代的洞见。如果任课教师讲授几十年前的西方理论时,只顾低头备课而不抬眼看世界,就成为“复读机与传声筒”。与时代脱节,会让学生感觉“所学知识内容与所处现实环境”缺乏紧密联系,甚至会有排斥情绪。如果教师缺乏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潜在意识,那么学生很难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毕竟从授课起点算起,通常3~5年时间学生才能走上工作岗位。因此,授课内容不仅要立足时代,更要前瞻未来社会走向,为学生提前谋划布局。单纯复述西方思潮,不仅使学生听完缺乏兴致,还会危及到本土学术创新——迫使中国理论研究受制于西方模式而难以抽身。

三  课程思政的预设目标与授课原则

基于上述问题的客观存在,高校教师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与根本任务,所有关键点必须围绕“立德树人”这个圆心展开,同时也应赋予课程新的内涵。讲述西方经典理论时,必须分析其所处的“历史、社会、阶层”等特定语境,并解析其中包含的合理成分与理论局限。在“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法治意识”等常规课程思政要素的基础上,更要重点从以下四个维度深入阐述(如图1所示)。

(一)  正视中西差距——培养独立思辨能力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知不足而奋进。近代西方国家在科技、经济等方面占据先机,作为后发国家的学者,要正视这种差距而非固步自封,但同时也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既不代表否定一切西方的先进成果,更不意味着认同所谓的“普世价值或历史终结”。要让学生懂得“直接拿来西方的种子(或稍加改良),在中国大地上结不出饱满果实”。例如模式58(狂欢节)中写到:“城市需要异想天开,人们需要疯狂的、下意识的活动……”作者希望城市能够提供法治框架下随心所欲、释放天性的场所。授课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规划活动场地时,强调开放性弱化边界感,同时也需指明:这种推崇个性解放、极端自由的做法更多是对于自由资本主义的修正学说,距离科学社会主义所能够达到的自由,无论是广泛程度或真实程度均差距甚远。

(二)  弘扬中华传统——补足中西文化对比

抛弃传统就等于割断了精神命脉。西方国家在宣扬“世界历史就是西方历史”的同时,刻意打压中华传统文明,甚至一些国内学者也试图同传统划清界限,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即便仍然提升着道德水准,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即便仍然改良着世人思想,也不过是落日余晖,而无视其博大精深的一面。中华传统是防止中国西化最重要的防线,而中华文明在本土被自我否定也是西方敌对势力最希望看见的结果。大量案例均要补足中西文化对比,让学生发现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例如模式40(老人天地)中写道:“一定要让能够独立生活的老人独自料理自己的生活……”西方强调核心家庭的重要性,代际之间划分清晰;而我国传统重视“敬老孝亲”,强调子女的反哺。西方存在的养老问题,在我国严重性自然就弱化很多,这也说明中华传统能够解决人类共同的问题。而相比西方哲学,我国古代哲学思想更加感性,虽与现代科学关联偏弱,但是对于宏观精神世界具有更强的指导意义。而精神窘境,正是困扰当今青年人最大的问题。

(三)  注重问题导向——立足中国国情实际

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空谈理论只会误国。对于西方经典理论应从“探究知识”逐步转向“关注问题”。只有如此,才能规避西方学术界大量存在的:对于社会问题的理论阐述“一片繁荣”,而对于社会问题的解答成果却“屈指可数”的现实困境。讲授西方思潮,需要引导学生将学术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福祉构建中的具体情境关联起来。并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中国国情实际,寻求切实可行的答案。“要把论文写在中国田野大地上”。西方很多理论非常前沿,但与我国国情、地情脱节过大。例如模式20(小公共汽车)中写到:“建立小型的如同出租车式的公交系统,间隔600英尺(约183米)设立站点。”虽然这一做法方便了无车族,但是西方人均资源消耗过大,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明显难以复制。当然,向学生传达不适用性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完善我国的城乡公交系统。当前,我国最需要的是稳定,是发展。通过中西互鉴,解决或缓解社会矛盾,就可以为稳定与发展创造更好的基础条件。

(四)  把握时代脉搏——推动本土理论创新

“不法其已成之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应当站在时代高度,效仿西方制定法规的原则而非照搬既成做法。对于外来思想,既要警惕全盘否定的文化虚无主义,更要反对全盘接受的文化保守主义,做到正本清源、守正创新。随着新冠感染疫情告一段落,我国经济与城建领域即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峰。这个阶段迫切需要理论创新来追赶大国崛起的步伐。本土创新绝不是简单地将西方案例替代为中国案例,而是引导学生探讨适应我国文化土壤的升级版本。例如模式73(冒险性的游戏场地)中写道:“为儿童提供发展冒险性和富于想象力的游戏场地。”我国父母对孩子过度照护。而西方注重培养儿童独立与冒险精神,强调个人英雄主义。而极端个人英雄主义上升到国家层面,倾向于衍生成为文化霸权主义损害他国的文化独立性。所以,既要告知学生这种做法的合理性,也要说明其负面影响。同时,引导学生探讨创新模式——如何让活动场地既满足儿童群体互帮互助又带有一定挑战性,如何既能培养儿童独立个性又可以强化集体主义精神,避免弱肉强食式的丛林法则。只有把握时代脉搏的理论创新,才能科學回答中国之问。

四  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

由于模式内容庞杂,在技术层面,课程无差别地均有所涉及。在课程思政方面,从宏观到微观重点阐释涉及“公共空间、社会结构”较多的四级:“区域级、城镇级、街道级、社区级”。同时从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双重角度将每一层级内的要素分为四类:“正向类、中性类、负向类、模糊类”。本次课程在严格遵循上述目标与原则的基础之上,对于不同类型采用差异化的思政植入策略,力求压实授课内容并逐级深化、分类推进。

(一)  正向类内容——大胆吸纳并强化忧患意识

正向类内容通常没有争议,属于人类社会公认的价值准则,应当鼓励学生结合本土国情大胆吸纳。例如模式66(圣地)中写道:“在每一个社区和邻里中,都要有一片容易识别的珍贵地方作为圣地……”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城市更新,在楼院翻新过程中也要将部分“景墙、古树”等情感记忆元素如同“圣地”一样保留,这也是城市的文化根脉。再如模式18(学习网)中写道:“城市要通过很多地方(图书馆、博物馆、运动场、动物园和工厂车间等)与市民广泛接触,来丰富学习内容,构成学习网络……”试想,几十年前西方就能提出这种学习型城市的概念雏形。当下中国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压力与挑战,作为后发国家的学子,更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更要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发奋图强自觉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二)  中性类内容——适度扬弃并培养辩证思维

中性类内容一般包含正反两部分,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既有促进成分,也有消极的一面。只有多视角分析,才能剥离其有益成分并剔除有害元素。例如模式43(像市场一样开放的大学)中写道:“把大学办成高等教育市场,去鼓励而不是妨碍个性发展和思想自由。”大学生既需要接受新的思想建立国际视野,也需要防微杜渐避免被腐朽思想俘获。当前宗教逐步在校园渗透,而我国规定宗教和教育分离。如果大学阶段沉迷于虚幻世界中,难以成为崇尚科学信仰的合格接班人。而作为人民教师,不仅应恪守教育部“红七条”,更要守住师德底线,不能依据自己的价值判断随意发表不当言论。因此,对待这类内容,要建立公正的评价准则。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需求的成分就是正向的,要让学生据此明辨是非。

(三)  负向类内容——明确否定并强化道路自信

负向类内容,应明确予以否定并指明症结所在,同时说明国内做法的优势。例如模式44(地方市政厅)中写道:“分散市政府的权力;地方市政厅应为市民提供发表议论的公共会场……”西方倡导社会与个体的自由,会导致中央政府的政治权威与执行能力被弱化,乃至演化为无政府主义。如果我国采用土地私有化与地方分权自治模式,征地、资金与权属等问题难以解决,恐怕修建一条跨区域高铁都困难。何况高铁建设的目标并非是盈利,而是“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建设”,只有国家驾驭资本才能保证整体均衡发展。要向学生传达我国社会治理的政策优势,只有强化道路自信才能让价值塑造持续坚守并具有韧性。例如在区域层面,将西方社会奉行的联邦制与我国民主集中制进行对比,说明政府掌控资源的必要性。凭借制度优势,我国在宏观调控上“南水北调、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等才能全面实现。

(四)  模糊类内容——搁置争议并提升创新能力

模糊类内容大多是跨时代的,直至今日仍然难以定性。对待这类要素应避免盲目否定,搁置争议共同发展才是正途。例如模式3(指状城乡交错)中写道:“即使位于城市中心,也务使农田和城市土地均呈指状交错。”纵观世界除去部分极落后区域以外,均采用城乡分离的二元体系。但是指状交错也意味着城乡真正融合——既便于市民就近感受田园风情、品尝新鲜果蔬,也利于乡民贴近市区优质的公共配套资源。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未来社会发展是否会催生城乡混合体以及更为合理的做法是什么。相比教师直接告知其一个无法验证的答案,借此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有意义。再如模式63(街头舞会)中写道:“今天人们不在街头巷尾载歌载舞原因何在……城市需要重现街头舞会。”同样是为了催生街道活力,西方强调个体自由,我国注重群体互动。要让学生探讨:本土独创的广场舞是否为街头舞会的代名词,国人内敛的性格通过广场舞逐渐外向是否为正确的走向,如何将精神文明建设与街道安全活力紧密关联等社会问题。

五  結束语

世界变局持续加速演进。在这个特定历史节点重新探讨对待西方经典理论所应秉持的科学态度,尤其是如何在其中强化课程思政要素推动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持续深化,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如此,具有稳定内核与自新活力的课程思政效应才会持续发声,既积极响应了“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新时代教书育人的最新指令,也理性解读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

参考文献:

[1] 铁铮.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21(10):1.

[2] 唐虹.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探微[J].教育探索,2022(11):55-59.

[3] 林毅.西方化反思与本土化创新: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当代内涵[J].政治学研究,2018(2):98-109,127-128.

[4] 陈化水.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基于广东6所高校的调查[J].高教论坛,2022(6):112-115.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教学研究课程思政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