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口腔护理液在降低牙周刮治患者治疗部位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2024-05-14苏婷玉黄翠香苏婷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13期
关键词:含漱护理液牙周

苏婷玉,黄翠香,苏婷婷

1晋江市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口腔科,晋江 362200;2晋江市安海医院手术室,晋江 362261

牙周病发生率高,牙周支持组织受牙菌斑影响,产生慢性炎症,另外该病的发生还和社会心理、全身性系统疾病等有关[1]。牙周病常见症状有牙龈红肿、探针出血、牙齿松动等,对口腔健康产生干扰,生活质量下降。采用牙周刮治术能缓解病情,疗效明确,但其存在创伤,患者会出现创伤应激反应。另外口腔内具有较多细菌,既包含非致病菌,也有致病菌,容易出现感染。相关研究提出,进行牙周刮治后,一旦伴有感染,则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干扰后续康复[2]。治疗时应注意口腔清洁,清除细菌,防范感染,以提升疗效,加快康复速度[3]。目前临床有多种口腔护理液,不同类型其作用有差异。生理盐水使用广泛,经济性高,但无抗炎抗菌作用,呋喃西林和聚维酮碘溶液均能有效杀菌,但对于后两种溶液应用是否安全尚存争议,特别是抗感染方面,有关研究较少。本次研究以行牙周刮治患者为对象,分析不同口腔护理液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 年12 月至2023 年12 月晋江市医院行牙周刮治患者86 例。纳入标准:患有慢性牙周病,且为中重度;采取牙周刮治术;能正常沟通;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病史;资料不完整;凝血功能异常;严重系统性疾病,如肝肾障碍,糖尿病等。本研究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医学伦理原则。

1.2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三组。A组采取0.9%生理盐水,B 组采取0.02%呋喃西林溶液,C 组采取0.1%聚维酮碘溶液,教会患者正确刷牙方法,口腔护理液使用频率为2 次/d,时间分别为早上7:00,晚上21:00。术前1 d,采取口腔护理液,令患者于口腔部位进行含漱,共计2 次,第3 次为术前0.5 h。含漱方法为先采取清水漱口,然后用口腔含漱液,用量为约10 ml,进行含漱,维持3 min,然后对两腮进行鼓动,采用舌尖反复推动、搅拌,令护理液和患者牙齿、牙龈充分接触,作用于口腔黏膜,含漱完毕后,提醒患者0.5 h 内不可进行漱口,防止含漱作用受到干扰。术后,取适量口腔护理液,对口腔进行冲洗,保证在肉眼观察下未发现显著污渍,提醒患者清洁口腔时,到最后1 次含漱护理液约2 min。仔细监测治疗部位,观察有无感染,一旦表现为发热、疼痛和红肿等现象,应马上告知医生,予以对症干预。完成治疗后,由责任护士负责,通过电话随访,询问患者手术部位是否出现感染,告知其征兆主要有痛、肿、红和热等,评估康复情况,提醒注意事项,教会患者/家属自护技巧,若有异常,马上和医护人员联系,随访频率为每月2~3 次。提醒其定期随访,第1 次为治疗4 周,第2 次为治疗8 周,后续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检验有关指标,详细记录。

1.3 观察指标 ①相关指标和菌群数量[4]:牙龈指数(MGI),采取4 级法,内容包括牙龈质、颜色变化和出血倾向等,正常牙龈计表示0 分,牙龈存在轻微水肿,但探针探诊时无出血现象表示1 分,若有出血现象表示2 分,存在溃疡形成或自发出血倾向者表示3 分;检验菌斑指数(PI),取适量显示剂,将其在患者牙面上均匀涂抹,然后观察色菌斑,记录其分布范围,分值为0~5 分;检验牙龈卟啉单胞菌数量;检查总厌氧菌数量。②抑菌效果[5]:借助无菌咽拭子采样,展开细菌培养,观察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检查结果,计算阳性率。③口腔清洁效果:大肠埃希菌等检验结果为阳性。④手术部位感染情况:手术部位感染发生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7.0 软件处理数据,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表示为和n(%),分别行t与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 组28 例,男15 例,女13 例;年龄27~77 岁,平均(48.40±4.15)岁;B 组29 例,男15 例,女14 例;年龄为28~78 岁,平均(48.53±5.07)岁;C 组29 例,男14 例,女15 例;年龄为26~77 岁,平均(48.43±4.52)岁。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1 三组相关指标和菌群数量比较 三组PI、MGI、牙龈卟啉单胞菌和总厌氧菌计数均呈降低趋势(P<0.05)。见表1。

表1 三组相关指标和菌群数量比较

2.2 三组抑菌效果比较 三组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阳性率均呈降低趋势(P<0.05)。见表2。

表2 三组抑菌效果比较 [例(%)]

2.3 三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和口腔清洁效果比较 三组手术部位感染率和口腔感染率均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和口腔清洁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人每天会摄入大量食物,在此过程中口腔中积累大量微生物,一般来讲口腔存在自净能力,能防范口腔溃疡、感染等疾病。但受多因素影响,会引发牙周病,如放线菌、变形链球菌等细菌侵蚀,牙齿矿化程度和形态等,过多摄入糖类食物等,疾病初期牙齿或出现黄褐色斑点或出现白色斑块,发展到中后期,面对酸甜、热和冷等,较为敏感,存在口腔异味,引发龋洞,伴有明显疼痛,咬硬物或者刷牙时,导致牙龈出血[7]。炎症进展到牙周组织时,会产生牙周袋,致使牙齿松动,发展到最后将其拔除或者脱落。牙周病多发群体为牙齿拥挤者、经口呼吸者和长时间吸烟者,该病主要有三种方式,一为一般治疗,如修复缺失牙、超声波洁牙等;二为药物治疗,如选取头孢类抗生素、四环素缓释凝胶等;三为手术治疗,如采取牙周刮治术和牙周翻瓣术等[8]。

注:两组干预前对比均P>0.0 5;两组干预后对比均P<0.001。

当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或出现创伤后,会产生疼痛,口腔环境受到影响,导致菌群紊乱,伤口感染风险提升。基于传统观念,为了防范手术部位感染,常采取抗生素,最近抗生素滥用现象频发,耐药菌株数量提升,对口腔疾病治疗、患者健康产生干扰。相关研究证实,抗生素滥用会导致菌群失衡,提升耐药性,机体抵抗力减弱,感染风险增加,阻碍疾病恢复[9]。进行牙周刮治后,怎样防范手术部位感染,尽可能规避抗生素滥用,属于研究重点课题。当下,临床多采取口腔护理液,通过冲洗、含漱等措施,防范治疗部位感染,具有明确疗效。由于口腔护理液有多种类型,采取有效、安全护理液,能提升口腔清洁效果,降低感染发生风险,能调整口腔健康状态。选取适当口腔护理液,采取擦拭法、刷牙法、冲洗法和含漱法等,维持良好口腔环境,提升干预效果[10]。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三组PI、MGI、牙龈卟啉单胞菌和总厌氧菌计数均呈降低趋势,且干预后,四项指标C 组<B 组<A 组(均P<0.001),提示0.1%聚维酮碘溶液的口腔护理效果更明显。单晨曦等研究取得一致结果[11]。A 组、B 组和C 组的大肠埃希菌阳性率分别为85.71%、62.07%和34.48%,表皮葡萄球菌阳性率分别为89.29%、55.17%和27.59%,三组均呈降低趋势(均P<0.05),代表采取该溶液能显著降低常见细菌阳性检出率。A 组、B 组和C 组的手术部位感染率分别为32.14%、13.79%和0,口腔感染率分别为46.43%、17.24%和3.45%,均呈降低趋势(均P<0.05),表示该溶液的抗菌作用更显著,能防范手术部位、口腔感染。吕叶等[12]研究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分析上述结果产生原因,主要有生理盐水应用广泛,应用0.9%浓度可起到保湿、清洁等功效,但该溶液无法杀菌,另外采取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含漱,随着水分蒸发,会产生高渗溶液,生成氯化钠,其于口腔黏膜组织表面大量聚集,易引发不良反应,如黏膜出血、口干等。采取呋喃西林,溶液浓度为0.02%,开展口腔护理,该溶液呈现出酸性,其能有效杀菌,可防范细菌生长、繁殖,面对真菌时本品不会产生抑制。利用该溶液进行护理,不良反应较多,常见的有皮疹、皮肤瘙痒等。采用聚维酮碘溶液,浓度为0.1%,提供口腔干预,该溶液能有效杀菌,对多种细菌均有效,不会引发过敏反应,不会产生刺激,溶液本身接触口腔黏膜后,慢慢分解,形成活性碘,作用于病原体原浆蛋白,能促进活性基团氧化,同时能结合蛋白质存在的氨基,令其变性,不仅可以杀死病毒和细菌,同时能抵抗真菌,杀菌作用时间较长,另外,本品还能促使创面收敛,推动新生肉芽生长。

综上所述,对于行牙周刮治者,为其开展口腔护理时,采取0.1%聚维酮碘溶液,能提升整体干预效果,有效防范感染,0.02%呋喃西林次之。本次研究纳入病例有限,时间较短,仅选取两种感染类型,口腔护理液种类也较少,后续应持续、深入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含漱护理液牙周
OK镜不是 “一戴永逸”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康复新液用于拔牙术后缓解术后疼痛程度的疗效观察
戴塑形镜前有必要清洗镜片吗?
对口腔护理方法探析
眼镜护理液正确使用步骤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牙周维护治疗对于保持牙周长期疗效的价值探析
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治疗长期疗效中的临床价值
呵护双眸,选哪款隐形眼镜护理液?
——5品牌隐形眼镜护理液测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