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再入院相关危险因素及焦虑抑郁评分分析

2024-05-14肖华叶钟骏梅柳华江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13期
关键词:出院次数入院

肖华叶,钟骏梅,柳华江

四川省富顺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自贡 643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会造成多方面的危害,这主要与其病程长、频繁发作等病情特点有关。作为一种可防可治的呼吸系统重症疾病,这类患者普遍面临着较高的致残和死亡风险,因而该疾病也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一项公共卫生问题。COPD 急性加重(AECOPD)会导致患者原有症状加重恶化,一般需要对常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部分患者若出现呼吸衰竭等危急情况则需要再次入院治疗[1]。AECOPD的发生不仅与患者生理状况有关,并且与其社会心理状态也存在紧密联系。AECOPD 一方面会进一步损害患者健康,另一方面再入院治疗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有必要了解引起AECOPD 导致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以及与患者心理情绪的关系,以改善患者生活状况,规避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2]。本文旨在探究老年AECOPD 再入院危险因素及患者焦虑抑郁情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共纳入我院2021 年7 月至2022 年7 月收治的280 例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缓解出院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①符合GOL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中的慢阻肺急性加重诊断标准。②≥60 岁,③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其他原因(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间质性肺病、肿瘤病史、肺部手术)导致的再入院,②不能配合研究者;③先天性精神障碍患者。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原则。

1.2 方法 本次研究定义急性加重恢复期为出院后3 月。出院后3 个月时,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患者出院后3 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焦虑抑郁评分。肺功能包括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焦虑抑郁评分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评估,评分均<7 分说明无焦虑抑郁情绪。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7.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出院后3 个月内是否因AECOPD再入院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 表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COPD 患者再入院情况 280 例老年COPD患者出院后,因AECOPD 再入院者共92 例,占比32.86%;未因AECOPD 再入院者共188 例,占比67.14%。

2.2 老年AECOPD 再入院单因素分析 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AECOPD 再入院者出院后3 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更多,FEV1更低,HAMA 评分、HAMD 评分更高(P<0.05)。见表1。

表1 老年AECOPD再入院单因素分析

2.3 老年AECOPD 再入院多因素分析 老年AECOPD再入院危险因素包括出院后3 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FEV1及HAMA 评分、HAMD 评分(P<0.05)。见表2。

表2 老年AECOPD再入院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老年人为高危人群的呼吸系统常见病,由于患者年龄较大且基础疾病较多,往往面临着较高的复发风险,且病情迁延不愈。在COPD 反复发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病情急性加重的情况,而症状的反复频繁出现也是病情持续加重的关键性风险因素,并会增加患者再次入院风险和死亡风险,因而需针对AECOPD 患者的再入院潜在风险因素加以分析和控制,通过积极的干预,降低患者再次入院风险,以实现疾病预后改善。

本研究中,92 例老年COPD 患者出院后3 个月内因AECOPD 再入院,占纳入患者总数的32.86%,提示老年COPD 患者出院后3 个月内容易因为自身疾病急性加重而再次入院。分析原因可能是,大部分老年COPD 患者缺乏自我管理知识,出院后无法进行高水平的自我管理,且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患者自我管理意识下降,导致其病情容易在各种诱因的影响下急性发作[4]。这一现象也提醒医务人员在老年COPD 患者出院后应通过持续随访及时识别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急性加重并因此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管理以尽可能的降低患者病情急性加重再入院风险[5]。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发现,老年AECOPD 再入院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出院后3 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FEV1、HAMA 评分、HAMD 评分有关(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出院后3 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是导致老年AECOPD 再入院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显示,因AECOPD 再入院者出院后3 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为(2.95±0.74)次,高于未因AECOPD 再入院者的急性加重次数为(1.01±0.28)次(P<0.05)。提示老年COPD 患者出院后3 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越多其再入院的风险越大。既往相关研究也指出,可以通过统计老年COPD 患者出院后一段时间内急性加重发生次数对其面临的再入院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在预测后期发生急性加重风险方面,既往急性加重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且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会对这一因素的预测价值产生影响[6]。有临床研究指出,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感染是导致老年COPD 患者出院后病情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且由此引起的急性加重一方面会使患者再入院风险大幅升高,另一方面还会对患者肺功能造成较大损害,导致患者日常生活受到较大影响,使患者死亡风险大幅升高[7]。对于这种情况,医务人员一方面要指导患者出院后对病原微生物感染进行有效预防,另一方面还要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包括糖皮质激素在内的相关药物使自身症状持续改善,从而降低急性加重风险,避免再次入院治疗[8]。

本研究显示,因AECOPD 再入院者FEV1为(1.18±0.26)L,低于未因AECOPD 再入院者FEV1(1.67±0.32)L(P<0.05)。提示老年COPD 患者出院后FEV1越低其再入院的风险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FEV1也是导致老年AECOPD 再入院重要危险因素。临床研究指出,FEV1是临床诊断COPD 的重要参考指标,其水平能够反映COPD 患者气道阻塞严重程度及肺功能状态,是COPD 患者肺功能严重程度分级的评判标准之一,可对COPD 患者急性加重风险进行预测,并且在COPD 患者死亡风险评估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9]。老年COPD 患者出院后FEV1水平大幅下降与急性加重发生风险密切相关,主要是因为FEV1水平大幅下降提示患者病情恶化,肺功能受损加重,更易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病情急性加重,并因此需要再次入院治疗[10]。这一结果提示医务人员在老年AECOPD 患者出院后的疾病恢复期应督促其进行持续规范治疗,并开展肺康复训练,从而在控制病情的同时,使肺功能持续恢复,进而降低病情急性加重再入院风险[11]。

在本研究中,因AECOPD 再入院者HAMA、HAMD 评分分别为(15.23±2.56)分、(15.90±2.17)分,高于未因AECOPD 再入院者HAMA、HAMD 评分分别为(8.87±1.04)分、(9.01±1.13)分(P<0.05)。提示老年COPD 患者出院后HAMA、HAMD 评分越高其再入院的风险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HAMA、HAMD 评分也是导致老年AECOPD 再入院重要危险因素。COPD 发病后呈现出明显的进行性发展特点,在疾病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的长期影响下,患者心理情绪会受到极大干扰且处于非常不稳定的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更容易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滋生焦虑、抑郁情绪;同时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长期应用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由此产生的不适感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也会对患者心理情绪产生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一步加重。而焦虑抑郁情绪的持续存在又会导致患者治疗配合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从而陷入负面情绪持续加重、治疗配合度持续下降的恶性循环[12]。这一结果提示医务人员要充分重视老年COPD 患者的心理健康,在患者出院后也要通过电话随访、上门随访等途径持续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使患者能够以更加乐观的心态面对自身疾病,配合医务人员进行相应的治疗,而随着各种治疗措施的顺利实施,患者临床症状持续缓解,会使其心理情绪发生积极改变,从而形成负面情绪持续缓解、治疗配合度持续提高的良性循环,进而使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缓解或被彻底消除,能够在出院后维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最终降低再入院风险。

综上所述,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以及焦虑抑郁情绪与老年AECOPD 恢复期再入院密切相关,临床上应对此加以重视并进行积极应对,从而最大程度的保护患者,维持其身心健康,从而减少患者再入院次数。

猜你喜欢

出院次数入院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依据“次数”求概率
作文门诊室
作文门诊室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