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R技术的海南非遗文化创意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2024-05-14冯莉颖马立尧

中国商论 2024年9期
关键词:AR技术非遗文化

冯莉颖 马立尧

摘 要:海南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目前正面临着众多问题和挑战。本文深入分析了海南传统旅游业的不足及非遗文化创新动力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利用增强现实(AR)技术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解决方案;列举了AR技术在旅游应用、商业宣传和文化推广等领域的典型案例,结合海南旅游业的现状,总结出海南旅游创新发展的特色路径,包括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与销售、旅游体验、非遗文化传承及科学技术推广等方面。同时,构建了智慧非遗传承生态系统模型,实现资源、市场和收益的良性循环,为推动海南区域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这些成果为海南区域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也为非遗文化创新发展的研究者提供了探讨和借鉴的方向。

关键词:AR技术;非遗文化;文化推广;文化全球化;虚拟信息

本文索引:冯莉颖,马立尧.<变量 2>[J].中国商论,2024(09):-127.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5(a)--04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中华民族民间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人类历史文明的自然演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很好地呈现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海南,几千年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黎族钻木取火技艺、黎族竹竿舞等代表性项目传承至今,呈现出丰富多元特征,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点。在文化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的背景下,海南省黎族人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面临全球文化冲击、加速消失的威胁,又面临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机遇。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开发,是当下科技工作者和文化专家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重点解决技术创新,促进文化创新与传承发展。

1 海南非遗旅游现状

1.1 海南省传统旅游业态的不足

海南省作为中国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背景。然而,海南传统旅游业态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过度依赖自然景观、环境保护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一、交通保障不够、价格波动较大、对外宣传不强等问题,尤其是在特色旅游产品塑造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海南旅游产品单一,许多旅游产品主要围绕海滩、海鲜和购物,缺乏与当地文化和历史的深度融合; 地方特色和文化体验不足,除了海滩和海鲜外,游客可能会发现难以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特色文化和生活方式; 对新技术和新业态的采纳不足,例如数字化、虚拟现实、生态旅游等新兴技术和业态在海南的应用不够广泛 [1-4]。

1.2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

虽然海南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舞蹈、音乐、戏剧、手工艺及口头传统等,然而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目前正面临着众多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不仅威胁到其传承,还影响到文化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首先,现代化进程使得非遗文化传承的压力增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往往被视为过时,导致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减少,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需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而现代社会中愿意学习和继承这些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导致一些传统技艺濒临失传,从而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其次,环境变迁与社会发展亦对非遗文化传承构成威胁。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进程的发展,原住民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生活需求发生变化,对一些与特定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威胁,且在旅游业的推动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过度商业化,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5-6]。最后,现有保护机制不健全。虽然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金、政策执行力度不足等,保护效果并不理想。

2 增强现实技术的文旅应用及发展优势

增强现实(AR)技术是将虚拟的图像、动画、音频等电子元素叠加在真实的场景中,给人更加丰富、真切的体验感。增强现实技术以强大的体验感、丰富的交互性及多样的数据展示性等功能,在产品开发、陈列展示、旅游导览、培训与维养、异地协作、游戏体验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生产活动提供了交互场景,降低了投入成本,同时对高危环境的模拟有效地避免了危险性。利用AR 技术,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使之形成数字文化内容(如数字动画、数字影像、声音、文本等),并实时叠加在现实场景中,可以与用户进行实时交互,达到一种互动体验。

2.1 AR技术在文化产业的应用现状

2.1.1 再现历史

中国百度AR团队运用AR技术复原再现了160年前的圆明园西洋楼景区大水法遗址,其运用视觉定位和增强服务,即(VPAS),让AR复原图像与景区遗址完全重叠,是业界首个大场景物理环境的技术应用[7]。

2.1.2 情景模拟

2022年,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内,使用AR眼镜导览項目为游客打造了“沉浸式”的游览体验。该景区通过“无人机+AR/VR”技术的“沉浸式”游览形式,使游客感受大唐风貌、古都韵味的全新感官体验[8]。

2.1.3 视觉盛宴

2023年7月2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四川成都举行,运动会主会场东安湖体育公园运用AR技术与现实场景相结合,向世界人们展示了一场视觉盛宴,AR灯光秀[9]。

2.1.4 城市导览与文化旅游

AR技术可以用于城市导览和文化旅游。例如,AR应用可以通过手机或AR眼镜,为游客提供城市地标、历史建筑、文化景点的导览,同时在现实场景中呈现虚拟的历史场景、文化人物等。著名的AR游戏《Pokémon Go》就是一个城市导览和文化探索的例子,玩家可以通过游戏在现实中寻找并捕捉虚拟的精灵,从而探索城市的文化景点和历史遗迹。

2.2 AR技术在商业宣传的形式

2.2.1 趣味营销

近年来,淘宝、京东、可口可乐、ZARA等国家化商业集团纷纷在产品营销推广中广泛尝试AR技术融合,以通过趣味性的信息交互,吸引人们的关注和停留时间,从而提高营业额。

2.2.2 产品展示

2019年,在中国江西南昌举办的世界VR产业大会上,展出了以5G+AR+陶瓷电商的产品展示营销案例,通过AR技术将陶瓷产品数字化,通过数据元素向客户展示更多的产品属性和特色,促进客户快速了解、产品欣赏,实现云上电商的可视化发展。

2.2.3 特色文化推广

2020年11月,海南省举办2020锦绣世界文化周活动,运用AR技术与大规模实景社区及海南黎族织锦图纹,融合开发了一场特色的智慧景区文化展示。首次在海南向市民进行黎族织锦技艺与艺术的数字化展示与推广,使得本土人民及游客对海南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技艺有了更加清晰、有趣且近距离的体验,令人印象深刻、深受欢迎。

从这些经典案例中可看出,设计团队可以根据公开史料和现存手稿的记载,对历史建筑、历史故事、现代景区等细节反复推敲、建模,結合3D化引擎精细渲染,创造更好的信息交互体验。人们在AR情景体验期间,可以拍照或录制视频,提高人们游览体验的参与感、记忆感和获得感。

2.3 AR技术的发展优势与趋势

2.3.1 科技普及

AR技术具有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优势。AR技术通过在现实世界中添加虚拟元素,使得抽象的科技概念直观易懂,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科技的兴趣和接受度,尤其是在教育和培训领域,AR技术可以将复杂的科学知识点以互动和沉浸式的方式呈现,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参与度。

2.3.2 技术体验

AR具有互动性强、增强现实感的特性。AR技术提供了一种互动式的用户体验,用户可以与虚拟对象进行交互,这种参与感和沉浸感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增强现实感是AR与VR的直接区别:通过将虚拟内容与现实世界结合,AR技术能够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体验,这对展览展示、游戏娱乐等领域尤为重要。

2.3.3 科技融合

AR技术具有易于跨界整合驱动创新的优势。随着移动设备和智能眼镜等硬件技术的发展,AR技术在不同平台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眼镜等设备访问AR应用,使得AR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和灵活。AR技术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科技融合在一起,如结合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大数据分析等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智能化的服务,有力地推动了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增长点。

2.3.4 商业应用

AR技术在商业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创新和吸引人的营销手段。通过AR技术,企业可以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展示效果、提高消费者互动性,从而提高销售量和品牌影响力。AR技术还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用户体验、品牌认知度和销售转化率,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拓展商业模式,并在多个行业中实现应用价值。

AR技术以独特的优势,正在改变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体验世界的方式,同时促进了科技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与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R技术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提高。

3 科技、非遗、旅游的融合创意发展

AR技术可以助力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修护、展示、推广、体验等方面,开展科技与非遗文化的深度融合,打造AR非遗项目展示、AR非遗项目体验等有特色的非遗文化创意旅游景区,助力海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海南旅游业智慧旅游、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转型升级。所以,在海南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AR技术深入融合的研究,激活区域特色旅游活力,保护区域非遗文化传承,促进技术发展创新应用,探索创意旅游的发展方式与路径。

3.1 积极开展AR非遗技艺仿真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拥有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约30余项,如以黎族传统染织绣技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黎族钻木取火技艺、苗族传统刺绣、蜡染技艺、椰雕、贝雕等为代表的海南民间传统技艺。然而,这些非遗产品受地域分布分散、工艺制作过程复杂、传承人年龄颇高等各种因素影响,传统技艺类非遗产品离现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即便是特意到访的游客、研究者,也未必能全程目睹其制作工序。

所以,将AR技术运用在传统技艺类非遗产品(如椰雕制作、原始制陶、黎锦纺织)中的款式设计、产品展示、产品定制、工艺展示、工艺体验等方面,游客借助AR技术的力量,观看到产品制作过程及细节,在欣赏产品的外观展示时,可以得到相关音频的讲解,深入了解其本质内涵,又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工艺制作,体验产品的制作过程,制作自己特有的非遗产品,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最终形成人人皆可体验产品制作、人人皆为产品设计者、人人皆学非遗文化、人人皆购非遗产品的特色旅游模式。通过AR技术的助力,提高消费者对海南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体验,促进海南民俗文化的宣传推广。

3.2 积极探索AR器乐歌舞仿真

黎族打柴舞(又称竹竿舞)是黎族最古老、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最受欢迎的舞种,为了支持这一舞蹈的传承与推广,近几年海南省教育厅等部门牵头组织高校万人竹竿舞表演,有力地在青年团体中播下了传承的火种。在海南,与舞蹈表演相匹配的还有海南八音器乐:弦、琴、笛、管、箫、锣、鼓、钹,按其习惯分为大吹打、锣鼓、清音和戏鼓四类,目前收录有历史遗传下来的乐曲达500多首。传统舞蹈和乐器的表演植根在群众之中,乡土气息浓郁,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但是,这些表演需要特殊的辅助器材、人力配合,受场地、人员、氛围等因素限制,大部分游客不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其带来的欢快惬意。

借助AR技术可以将虚拟物体完好的呈现在现实物体中的特性,有效地把这一技术手段应用于舞蹈体验、乐器体验,开发AR竹竿舞、AR八音等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模拟体验项目。既可向消费者展示舞蹈与器乐的完美表演,又可以帮助人们在有限的空间內,体验虚拟竹竿舞、虚拟八音乐器的快意;既满足视觉冲击,又满足其他感官的综合需求。不仅如此,还可以针对景区开发AR航海、AR捕鱼、AR游艇、AR飞行等其他体验式旅游项目,使游客既体验到文化韵味,又体验到激情、刺激的解压旅游项目,提高旅游消费活力,带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

3.3 积极创建AR非遗传承平台

海口骑楼老街作为国内现今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骑楼建筑,将南洋的建筑风格和样式融入海口,彰显出独具特色的南洋风情文化,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但是,目前该街区仅能通过历史遗留的建筑外观寻找南洋文化的遗迹,通过个别铜雕追忆南洋情丝,无法感受到往昔游人如织、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同时,缺少对景区南洋文化内涵的介绍,无法让游人深入了解景区文化内涵,达到触及心灵、丰富知识的旅游效果,不能达到文化推广、深度普及的目的。

AR增强现实技术具有高效的导览及交互体验功能,有效地把这一技术手段应用于该街区的数字化建设与开发。游客通过AR眼镜设备,一方面,可以识别街区内标志性景观(图形),快速获取街区内现今各商铺的相关数据信息(如餐饮、娱乐、购物、住宿、评价等),使消费者快速、多渠道、深入地了解街区构造的全貌,节约游客时间、提高游客满意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AR眼镜的虚拟屏幕,呈现历史往昔的动态场景,通过视频再现、画面再现等以丰富的数字媒体展示街区的历史情境、文化内涵,最大程度地让游客体验到街区往日的内容与历史,加深游客对景区的印象,为景区历史的宣传、推广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融合AR技术改造升级的骑楼景区,既可以成为智慧街区的标志性建设,又可以成为AR技术科普推广的示范中心,既达到旅游景区转型升级的目的,又可以促进海南在智慧城市建设、先进技术普及与推广等方面的创新发展,助力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南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建设。

3.4 积极构建智慧旅游非遗保护传承生态系统

参与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游客深度认知、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也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游客通过参与非遗文化体验,能够亲身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增进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同时能够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通过以上研究,试图建设一个非遗示范展示区,在非遗示范区设立非遗工坊、展示厅、传承体验所(点)、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室等,因地制宜地与旅游融合发展。这个非遗示范区将成为一个集非遗文化传承、体验和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非遗文化体验和学习机会。

本文提出通过旅游业为经济支撑,利用AR技术等科技,与海南特色非遗文化的有机结合,探索非遗旅游产品、非遗旅游项目、非遗旅游景区、非遗示范区多种新形式,建设标杆项目、复制建设模式、推广建设范围,以点带面,促进海南文化旅游与科技旅游的深入融合。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如AR技术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沉浸式的非遗文化体验,提高非遗传承和旅游的互动性和吸引力,最终形成集非遗文创产品开发与销售、旅游体验、非遗文化传承、科学技术推广等特色显著的海南旅游创新发展路径,构造智慧非遗传承生态系统,让传承人、居民、游客等成为旅游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实现资源、市场、收益的良性循环。通过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来,可以促进当地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海南非遗成为世界了解海南文化的窗口,化为推动海南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非遗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可以为海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海南非遗文化与旅游业态的困境,介绍了AR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卓越应用及发展优势,并提出运用科技赋能文化传承和旅游产业发展,构建特色旅游创意发展的新业态。同时,将科技、旅游作为文化传承、文化发展的必要手段,是文化持续活力的重要保障。根据生产、经济、社会及文化属性,本文初步构建了非遗文化生态系统的雏形,为后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王洁茹.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研究[J].文化遗产,2018(6): 154-160.

陈明文.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艺术科技,2019(10): 173-174.

刘峰.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J].群文天地,2017(12): 109-110.

张丽华,吴淑芳.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6(12): 142-143.

李强.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海口: 海南大学, 2017.

张慧.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海口: 海南师范大学,2019.

陈一鸣,韩郁涛,王少雄.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应用[J].中国民族博览,2023(5):97-99.

吴一巧.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设计应用: 以黄平泥哨为例[J].中国包装,2022,42(10):53-55.

涂圆圆.AR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4):126-127.

李丽辉,靳桂琳.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3):121-128.

陈琪露,刘欣欣,方意,等.AR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初探[J].才智,2017(32):231.

王蕊蕊.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探索: 以海南省三亚市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4): 228-229.

刘妍,张璟雷.AI人工智能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进阶途径[J].中国民族博览,2023(23):102-104.

猜你喜欢

AR技术非遗文化
商业银行应用AR技术前景探讨
AR技术及二维码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课堂与AR技术有效结合的教学策略研究
从儿童阅读方式的变化看童书出版风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解析AR技术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开发非遗校本课程 培植学校文化个性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黄酒非遗文化数字记忆的内容、路径与问题
非遗文化进驻职校社团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