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融入研究

2024-05-13张会李亚鹏王涛涛廖仲尼冯小明张伟唐玲刘应军

高教学刊 2024年13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立德树人

张会 李亚鹏 王涛涛 廖仲尼 冯小明 张伟 唐玲 刘应军

摘  要:为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地方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树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的价值观。该文根据地方高校现状进行学情分析,从目前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融入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融入的思路、途径及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阐述,为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的融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专业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3-0189-04

Abstrac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virtues and cultivating people, college teachers must establish the values of value shaping, knowledge imparting and ability cultivation must be integrated and inseparabl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Start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and expounds the ideas, approaches and contents of the course of "Injection Molding Technology and Mold Design" for the major of material molding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The study plays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Keywords: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stablishing moral integrity in cultivation;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and mold design course; specialized course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是对“课程思政”的精辟阐述和科学概括,同时也对高校各门专业课程建设提出的新的要求。“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内涵是“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课程思政不是生搬硬套,也不能牵强附会,不是简单、直接地把思政课的部分内容搬到专业课教学中,强硬灌输给学生,而应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自然融入,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作为高校专业教师,应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教学工作的根本标准,更应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在授课过程中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然而,在材料成型及控制过程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们已经明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但还未能达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讲授的有机结合,分析现状认为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  现状分析

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相对淡薄。一方面,专业课程教学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专业能力的培养,部分专业课教师仍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育才重器,少有考虑育人育德,忽略了课程思政在育人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庞杂,根据培养方案的教学计划安排,学时紧张,老师们普遍反映课堂上要讲的内容繁多,课时根本不够,使得专业教师课堂教学知识点安排紧密,普遍认为没有多余时间及时有效地提取思政元素,这种满堂灌现象也导致了目前高校为什么出现学生创新意识弱,创新能力差的问题,老师始终处于把知识喂给学生,而未反思学生的接受能力、消化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否提高。根據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努力把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与教学方式上的可接受性有机结合,不断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因此,育人先修己,教书必育人,转变专业教师思想观念和提升育人能力对实施课程思政至关重要。

专业课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融合度较浅。通过对陕西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课进行听课及教案检查发现,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对思政元素的穿插不够灵活,仍然是机械性地、被动式地、生搬硬套式地灌输,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精神得不到很好的提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专业课教师也应跟上时代的进步,众所周知,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明显发生了多样性变化,获取速度也是异常迅速及时,使得单一的思政元素体系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与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不能同步。因此容易出现所谓的“理工男”——“专”上到位,“红”上不足,导致了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效果不佳。因此,亟需构建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

专业课程更重视课程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的培养,而认为思政目标无法定量达成。因此存在思政教学中挖掘思路、方法、途径还不够清晰等问题。作为专业教育类课程,大家还未能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深入研究课程内容所蕴含的不同育人目标,更未能做到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导致课程思政存在同质化、表面化、幼稚化的缺点。

二  研究思路

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创新,从课程思政教育的定位、目的、实现途径三方面建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课程思政体系。在专业认证的背景下构建以专业知识和思政知识相融合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深入挖掘专业核心课程中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精心做好爱国情怀、社会责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等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设计,采用“隐性思政育人”的思路,在点滴之间影响学生,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思政育人目标,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专业核心课程,注重“榜样示范法”教学手段的应用,以案例分析为主,做到以事感人、以榜样育人,实现“隐性思政育人”的目的。在价值传播中凝聚专业知识底蕴,在专业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实现思政德育与专业核心课程授课的有机结合,夯实专业教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具体而言,陕西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按照“3+1”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3”是指前两三年按照宽口径的模式进行培养,“1”是指在大三学期末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资源等进行专业方向的选择,具体设置为模具设计和焊接成型两个模块方向。因此在构建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时从两个模块方向同时入手,具体课程思政模式如图1所示。

三  研究方法

在进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思政建设中,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时代任务,通过建设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思政元素库,不断挖掘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从行业专业、优秀校友、革命先烈、专家教授的优秀事迹等入手进行分析提炼,将立体的人物、生动的故事、朴实的语言凝聚成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思政素材库,思政素材库建立如图2所示。

结合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理论课程教学、课程设计、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等企业实践环节,通过学生在生产一线看到的技术工人的爱岗敬业精神,追求卓越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通过对劳动模范、杰出校友事迹的学习及对我国模具领域的“卡脖子”问题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通过对塑料工业带来的污染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具有保护生态文明的主动性。通过不断培育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品质,提升学生爱国热情,达到知行合一,育人目标内化于心的目的。通过特色实际生产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手段,采取画龙点睛、专题嵌入式、元素化合式及隐性渗透式等方法手段,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提升学生的互动性,将课堂的专业育人和思政育人浑然一体,真正发挥思政功能。

专业课主讲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修练能力,践行育人先修己,教书必育人的理念。作为专业教师应在不断完善自己专业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的同时,强化对专业课育人职责的认识,增强内在价值的认同感,将学生的价值引领与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知识传授有机结合,将学生的德育培养任务贯穿于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时刻明确思政教育与专业课之间的紧密关系,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养。

继续完善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做实学情分析。专业教师应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不断完善提炼所授课程及每节内容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素质目标。从学生所来、学生所能、学生所期角度,深入进行学情分析,以期达到授课内容与学生接受能力同频共振,授课中关注学生的眼神交流,让学生说出来、动起来、乐起来,融入课程学习中。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授课对象为大四学生,他们对新时代模具工作者攻坚克难、敬业创新,展现大国工匠精神知之甚少。学生虽然了解工程力学、机械设计、材料加工、材料科学基础和材料成型原理等理论知识,但缺乏模具成型工艺及模具结构的感性认识,对工程实践接触较少,加之陕西理工大学8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普遍存在尽快提高家里的经济条件的想法,因此毕业后直接选择就业的学生较多,能够吃得下苦,不怕困难险阻,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更注重在有限的大学时间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希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应对面临的就业挑战。

以学生为主体,以塑件成形工程问题为主线,以模具工程师能力培养为目标,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授课模式,强化育人成效。针对学生学情,加大课程联系塑料成型工程实际,丰富企业实践教学资源及素材,对教学内容不断进行重构优化,满足学生认知规律。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推广项目式教学模式,“以亲身亲历为手段、以具体项目为依托,不断融入新技术,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升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可将材料成型模拟技术融入课程工程训练中,改变以往实践训练只是针对具体产品,设计出成型工艺图,工艺的优劣、成型的质量、模具的运动均难以定性评价的问题。如在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训练中,要求学生针对给定塑件采用moldflow虛拟模拟技术进行结构分析,预判产生缺陷的部位,预测产品成形过程、缺陷,进行浇口、冷却系统的功能预测,进行产品性能全程仿真,模拟结果可为学生掌握模具设计提供校验,帮助学生提升终身学习的能力,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教师与企业导师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陕西理工大学的办学定位为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但目前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我们培养的高校毕业生仍然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问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表现不足,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缺乏正确价值观、政治素养不高等问题。因此,探索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高水平高素质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关键。探索校企产教融合、进行协同育人的创新机制,可以通过整合高校、企业的优势资源,聚焦人才培养全过程,做到“对接行业,改造专业,引导就业”的培养理念,不断健全并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专业教师+企业导师”在理论及实践教学环节中全课程、全方位、全流程的参与,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图4)。

如在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环节,通过校企双导师指导,学生融入企业项目进行实践锻炼,校内教师与企业专家合作交流研讨,不断优化、调整、完善课程内容,提炼课程思政案例,编写具有校企特色、行业特色的数字教材,搭建校企实践平台,强化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将提高学生知识、素质能力落实到实处。

多维度挖掘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育人要素,达到课程思政润物无声、隐形融入的效果。从人的维度、时间维度、专业维度、空间维度,通过塑料之父的细致严谨、杰出校友刘涛创新创业史进行引领,行业“卡脖子”问题、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校情校史、汉中本地特色、突发社会事件及自然灾害等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角度,提炼课程思政元素,引起学生共鸣。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行课程素质教育理念创新,深入挖掘专业课的思政理论教育资源,精心做好爱国情怀、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专业核心课程,在价值传播中凝聚专业知识底蕴,在专业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育有机结合。采用“隐性思政育人”的教学理念,通过“榜样示范法”的教学手段,构建“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融合贯通”教学模式,达到铸魂育人水滴石穿、润物无声的效果。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中加入思政“盐料”,看不到却可以尝到“盐味”,在点滴间影响学生,使其在学习中不知不觉地实现思政课程育人目的,做到以事感人、以事育人,实现隐性思政育人之目的。

以学生为主体,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采取“课前、中、后三阶段教学法”,实现“先学后导、内化延展”,达到有效教学之目的。将课前预习、课中重难点讲解、课后反馈,对教学活动进行整体策划。通过课前预习“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课中“师生互动解决问题”,课后“反思升华,拓展问题”。同时依据OBE理念,构建基于问题导向的学习模式,强化学生工程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根据多维度课程教学评价反馈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评价方式上进行持续改进,将OBE理念内化于心,将持续改进强化于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评价方式上遵循“反馈-分析评价-实施”闭环,进行持续改进,让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

四  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的不足,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专业课程为例,通过研究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相融的途径、方法,引导学生爱专业、爱学习,培养学生具有模具工程师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具有模具强国、科技兴国意识,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同时,在课程教学中依据OBE理念构建了基于问题导向的学习模式,通过强化学生工程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根据多维度课程教学评价反馈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上不断优化改进课程的教学目标,达到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统一,从近些年的教学效果来看,起到了较好的思政育人目的,学生在学科竞赛、科研创新等方面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9.

[2] 彭爱辉,李建敏.立德树人视域下课程思政教学问题透视与路径优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3,27(1):111-118.

[3] 吴佩育,张艳青.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探析[J].衡水学院学报,2023,25(1):61-64.

[4] 吕小亮,时晓建.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德育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9,23(1):76-81.

[5] 陳玲,王汐牟.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情”与“理”[J].思想理论教育,2019(5):68-71.

[6] 马廉洁,张玮,周立斌.理工类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认识与反思[J].高教学刊,2020(20):189-192.

[7] 王玮,魏宏波.课程思政背景下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4):7-9.

[8] 秦升学,刘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47):116-117.

[9] 钱炜,丁晓红,沈伟,等.应用研究型地方大学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2):130-134.

[10] 丁晓红,李郝林,钱炜.基于成果导向的机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19-122,144.

[11] 代德伟,蔡云龙.新时代高校工科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与路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0,24(5):57-61.

[12]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基金项目:陕西省2023年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材控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探索与实践”(23BY127);2023年陕西理工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思政融入研究”(KCSZ2302)

第一作者简介:张会(1976-),女,汉族,陕西汉中人,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及科研。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立德树人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