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宁对俄国解放运动的评析、指导及当代启示

2024-05-11苑秀丽俎楠楠

关键词:列宁

苑秀丽 俎楠楠

收稿日期: 2024-02-28

基金项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创新工程重大项目(2019mgczd002)

作者简介: 苑秀丽,女,内蒙古通辽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俎楠楠,女,河北邯郸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

摘 要:列宁深刻地研究、批判地考察俄国解放运动,在反思革命民主主义丰富遗产的基础上,批判了民粹主义、“合法马克思主义”,提出要组织社会主义工人政党。列宁为创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的思想准备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历史的学习,提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导党坚持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发展史、党的历史,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坚持自我革命,做好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2024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提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最新要求。学习列宁对俄国解放运动的评析与指导,有助于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动全党、全社会学好党史、用好党史。

关键词:列宁;俄国解放运动;无产阶级政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中图分类号:A8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50(2024)03-0003-08

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科学指导。但是,在恩格斯逝世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泛滥,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鼓吹改良主义等,极大地影响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列宁坚守、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深刻地研究、批判地考察俄国解放运动,在反思革命民主主义丰富遗产的基础上,在批判民粹主义、“合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在1894年就提出要“组织社会主义工人政党”[1]258。列宁为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指明了方向。1898年春天,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开创了俄国革命的崭新阶段。列宁在初登革命舞台时期为创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的思想准备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2]86,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百年来,始终坚持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指导。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对于历史作出了很多重要论述和指示要求。

2024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提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结合起来[3]。在这个时期,学习列宁对俄国解放运动的评析与指导,对于从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动全党、全社会学好党史、用好党史,具有重要意义。

一、列宁对俄国解放运动的回顾与评析

列宁回顾了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认为“俄国的解放运动先经历了两个阶段——贵族阶段和平民知识分子阶段即民粹主义阶段,然后才开始了闪耀着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光辉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阶段。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先进的思想界一直在寻找摧毁专制制度、使人民从社会压迫下解放出来的道路和手段”[4]681-682。在俄国解放运动的不同时期,不同思潮在革命的指导思想、革命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革命的斗争道路、革命的组织等方面持有不同的主张。实践证明,在俄国解放运动的贵族阶段、民粹主义阶段,革命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没有革命的领导力量,没有革命的组织,没有正确的斗争道路,因此注定失败。列宁通过对俄国解放运动的系统回顾,启发、指导和推动了俄国革命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在列宁的指导下,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开创了俄国革命的新阶段。

(一)俄国革命必须找到科学的理论指导

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探寻着革命理论。列宁肯定赫尔岑在俄国革命的准备上起到了伟大的作用,他达到了当时最伟大思想家的水平。赫尔岑看到阶级对抗的现实状况,但无法理解他所处时代欧洲乃至俄国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性质,以及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历史必然性。“赫尔岑是‘俄国社会主义即‘民粹主义的创始人。赫尔岑把农民连带土地的解放,把村社土地占有制和农民的‘土地权思想看做‘社会主义。”[5]263列宁批评赫尔岑的这一学说,没有一点社会主义气味。赫尔岑走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跟前,却在历史唯物主义面前止步了。

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平民知识分子站在农民革命一边。车尔尼雪夫斯基批判资本主义,号召把俄国革命推进到公开的阶级斗争大道,对俄国革命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车尔尼雪夫斯基发展了民粹主义观点,比赫尔岑更前进了一大步,但具有空想性。这是对当时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阶级状况的反映。那时,革命民主主义不可能发展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农奴制崩溃后,民粹主义成为解放运动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列宁科学评价了民粹主义和民粹派。早期的民粹派是小生产者利益和观点的代表,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还很薄弱的阶段,他们从农民、小生产者的角度反对农奴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进步意义。随着大部分革命民粹派蜕化为自由民粹派,民粹主义成为一种反动的和有害的理论。列宁批判民粹派打的是社会主义旗号,实际上是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一种调和的思想。“民粹派认为要批判资本主义只须从自己的理想出发,从‘现代科学和现代道德观念出发把它加以斥责就够了。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必须十分详细地考察资本主义社会中形成的那些阶级,认为只有从一定阶级的观点出发进行批判,就是说,批判不是建立在对‘个人的道德判断上,而是建立在对实际发生的社会过程的确切表述上,才是有根据的。”[1]405自由民粹派认为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俄国国情,它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严重阻碍。

列宁还揭露和批判了“合法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粉饰”和辩护。“合法马克思主义”把资本主义制度说成是一种自然、永恒的制度,否认它的历史过渡性。列宁阐明,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必然要让位于更高的社会阶段。它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前提。

总之,俄国进步思想界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艰难探寻,经历无数的痛苦和牺牲,已经证明革命运动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普列汉诺夫领导的劳动解放社对马克思主义的出色宣传和捍卫,培养了俄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实现了俄国解放运动的理论变革。

(二)无产阶级是俄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列宁指出,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起义是由贵族中优秀人物领导的,这些革命家的阶级局限注定了革命的悲剧结局。十二月党人唤醒了赫尔岑,后来他向群众发出了革命号召,举起伟大的斗争旗帜反对沙皇专制。但是,赫尔岑是地主贵族中的一员,他在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摇摆不定。19世纪60年代,民主主义才在他身上占了上风,赫尔岑看到了革命人民的历史作用。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车尔尼雪夫斯基等新一代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力求把人民从专制和剥削中解放出来。但是,这些革命者看不到而且在当时的俄国现实下,也不可能看到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民粹派自称是“人民的精粹”,宣扬依赖人民、信仰人民,但他们没有看到只有无产阶级才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他们认为知识分子领导的农民是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民是“本能的社会主义者”和“天生的革命者”,主张通过农民革命推翻专制制度。民意党人也“只是把工人看作被压迫人民中一个最积极的和容易被激发起来的阶层,而不是把他们看作唯一能够领导全体人民的革命斗争的新阶级”[4]97。

随着俄国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创造了物质条件和社会力量。历史进程显示,只有无产阶级这个唯一彻底革命的阶级,才能领导革命运动,并且第一次唤起和领导农民进行公开的革命斗争。

(三)必须建立强大的革命组织

列宁总结沙皇专制制度下,革命组织的艰难发展。十二月党人起义是以秘密组织的形式准备和发起的。别林斯基和赫尔岑的思想为建立新型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组织奠定了基础。平民知识分子提出了关于群众性革命斗争的方向和实际形式这个问题。他们期望建立一种组织来促进人民觉悟。但是,在沙皇政府的镇压下,革命组织发展得异常艰难。民粹派开始了较为广泛的群众发动和组织工作,但主要以小组形式活动,后来范围逐渐扩大。他们利用周日学校、生产协会等形式在工人中做宣传组织工作。民粹派开展了“到民间去”运动,向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宣传”。运动并没有统一的组织,各个团体独立地进行活动,这一运动也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在运动失败后,民粹派遭到沙皇政府的大肆逮捕。民粹派总结教训,认识到要有计划地建立起集中的组织,使之成为革命运动的中心,领导革命运动。1876年,民粹派的秘密团体土地和自由社在彼得堡成立,这是俄国解放运动历史上建立革命政党的第一次尝试,使俄国革命运动前进了一大步。列宁肯定了这一组织的作用,“任何革命派别,如果真想作严肃的斗争,就非有这样的组织不行”[6]128。土地和自由社这个“党”还不是后来所指的“党”。它不是一个团结一致的革命家组织,也没有实现思想上的统一。土地和自由社成为各民粹派组织的中心,开展宣传等活动,但这个组织只包含一些知识分子的小团体,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还不够密切,组织的收效也不大。1879年,土地和自由社分裂成了两个独立的组织——民意党和土地平分派。民意党力图吸引一切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人,通过组织去进行斗争。但民意党用恐怖手段进行的独立的政治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普列汉诺夫是土地平分派的领导人,他于1883年创立了劳动解放社,这是最早的俄国社会民主党。不过,劳动解放社主要在国外活动,实际上并没有同群众性的工人运动联系起来。

从19世纪70年代起,先進工人已经在探索自己的斗争方式,开始建立独立的组织。俄国无产阶级的第一批独立组织是秘密的革命工人协会,包括1875年成立的南俄工人协会、1878年成立的俄国北方工人协会等,这些组织向工人阶级作出了广泛的指导。但这些组织深受民粹主义的影响,革命运动处于分散状态,难以同沙皇制度作真正的斗争。

列宁认为,俄国革命的小组阶段,是在强大的俄国沙皇专制制度下的必经阶段。随着无产阶级登上社会斗争的舞台,必须建立起强大的组织,领导和推动反对专制制度的斗争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没有指导运动的坚强组织,要进行卓有成效的解放运动是不可能的。

(四)革命必须发动人民群众

在十二月党人开启的反对沙皇专制的革命运动中,起来反抗的只有极少数贵族,革命者同人民的距离非常远。历史证明,没有人民支持的贵族革命注定是软弱无力的。革命唤醒了赫尔岑,并促成了平民知识分子的觉醒。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全部活动和思想理论,反映了千百万人民群众为争取解放而斗争的意志、愿望和要求。革命只是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人民的革命教育,并没有达到唤起人民革命的目的。从1874年春天起,民粹派开展了“到民间去”运动,他们认为农民具有“共产主义本能”,希望发动农民进行革命,反对专制制度。大多数农民没有跟他们一起革命,“到民间去”运动宣告失败。此后,民粹派建立的土地和自由社在仍然视农民为革命力量的同时,也在工人中进行宣传。但是,土地和自由社没有跟上并引领群众性工人运动的有效开展。土地和自由社分裂后,民意党人开始同沙皇专制制度进行政治斗争,这种政治斗争并不是群众斗争,而是以一个不大的革命团体采取个人恐怖手段去推翻沙皇制度和夺取政权。列宁肯定了民意党人对专制制度发起的直接进攻,也指出个人恐怖斗争方式对革命运动的群众性发展的危害。最终,脱离人民的民意党被沙皇政府瓦解。当时在俄国,社会对立更加充分地暴露出来,而民粹派依然看不到领导人民群众斗争并把这一斗争进行到底的历史力量是工人阶级。米海洛夫斯基等自由民粹派以“人民之友”自居,他们攻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民主党人,认为工人不要抱着“没有根据的自信心”来独立进行反对剥削者的斗争。这暴露了他们实质上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他们抹杀俄国的阶级对抗,试图使劳动群众离开革命。

总之,没有一个革命政党与工人群众有密切联系,工人阶级的斗争是软弱的。随着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和罢工运动的开展,在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工人群众中涌现出来的有觉悟的工人革命家的领导下,工人群众才越来越多地加入革命的洪流之中。

二、列宁提出要建立独立的社会主义工人政党

到19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俄国受到“经济主义”和“合法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年轻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面临着跟谁走的两难选择:是跟资产阶级改良派走,还是跟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走?列宁总结俄国解放运动的教训,提出要跟着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把无产阶级团结成一个独立的社会主义工人政党,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依靠工农联盟,开展革命斗争,才能走向社会主义的未来。这就为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指明了方向。列宁在总结俄国解放运动的基础上,阐发了建立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的任务,并指导俄国社会民主党人开展工作。

(一)社会民主党人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列宁认为,在俄国的解放运动中,整个思想斗争最终都归结到一个重要问题上,就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俄国,指导俄国的社会民主党人。自由民粹主义、“合法马克思主义”竞相传播,马克思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的派别在俄国确立了。但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还是各自独立地存在着。列宁作出指导,提出俄国社会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工人群众中传播这一理论,把工人组织起来。社会民主党人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才能领导无产阶级走向社会主义。

列宁反驳了那种认为社会民主党人独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指出社会民主党人并非想要独享理论,而是其他派别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认同马克思主义。列宁认为,马克思的理论具有科学性,为分析俄国社会现实与发展趋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之前的社会学,都没有将对社会的分析深入生产关系层面。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人阶级作出了巨大功绩,“他们教会了工人阶级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用科学代替了幻想”[7]2。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从俄国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出发,认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与社会主义必然来临的规律。社会民主党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将思想立足于俄国的现实而不是“合乎心愿”,直面社会经济矛盾对立,运用唯物史观不断对社会现状进行分析,才能取得真正的工作成效,“当工人阶级的先进代表领会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领会了关于俄国工人的历史使命的思想时,当这些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并在工人中间成立坚固的组织,把他们现时分散的经济战变成自觉的阶级斗争时,俄国工人就会起来率领一切民主分子去推翻专制制度,并引导俄国无产阶级(和全世界无产阶级并肩地)循着公开政治斗争的大道走向胜利的共产主义革命”[1]264。

针对当时一些孤立、脱离实际的社会主义者团体中出现的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问题,列宁教导俄国社会民主党人要克服这些问题,将理论和实际密切结合起来,“只要以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过程作为学说的最高的和唯一的标准,那就不会有教条主义;只要把任务归结为协助无产阶级组织起来,……就不会有宗派主义”[1]262。列宁还阐明,马克思主义承认历史必然性并不是以宿命论为前提、对事情变化抱消极等待的态度,而是以通晓社会发展规律为根据的信念,团结工人阶级去进行反对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

(二)无产阶级是整个解放运动的领导力量

列宁在其最初的著作中就开始着手研究俄国社会民主运动中极其重要的问题,即研究俄国的社会、经济和阶级结构,揭示各个阶级在解放运动中的地位,从而指出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列宁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关于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起领导作用的思想。列宁提出:“俄国工人是俄国全体被剥削劳动群众唯一的和天然的代表。”[1]263无产阶级是整个解放运动的领导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在此,列宁对社会民主党人作出指导。社会民主党人应制定自己的纲领和策略,阐发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指导发展工人阶级的阶级自觉,帮助工人阶级起来进行反对现代制度的直接政治斗爭,从而吸引俄国全体无产阶级投入政治斗争。

一些机会主义者认为,工人阶级只有在人民中占多数时才能在革命中掌握领导权,对此,列宁阐明了社会民主党人在反对专制制度的革命斗争中要争取和利用一切同盟者,发挥所有力量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在反对专制制度的过程中,工人阶级并不是单枪匹马地作战,而是同其他被剥削的劳动群众一起行动。列宁指导社会民主党人为了政治斗争的利益,要争取一切同盟者,应该学会利用全体人民激昂的社会情绪,支持包括自由派资产阶级在内的其他阶级和社会阶层反抗压迫的斗争。

列宁阐发了社会民主党人对待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农民的不同原则。应当尽力使自由派资产阶级特别是地方自治人士的活动和社会民主党人的活动相互补充,同时对俄国自由派的幻想和动摇进行坚决斗争。列宁指出,俄国资产阶级既不能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者,也不能成为无产阶级的同盟军。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来说是长期有害的,只不过是短期内为了推翻封建专制而可以团结起来的力量,社会民主党人要争取小资产阶级。社会民主党人应该认识到并让工人也充分认识到,同小资产阶级的积极民主派一同反对专制制度是工人阶级的直接责任。

列宁着重阐明了农民无产阶级是支持工人取得胜利的重要力量,要结成工农联盟的思想。在俄国,中世纪半农奴制度仍有较大残余,影响着无产阶级尤其是农民无产阶级,阻碍着阶级与政治思想的发展,使农民无产阶级仍处在封建蒙昧之下,无法认清剥削的实质,无法获得科学的思想进行斗争。俄国无产阶级要号召被压迫的农民参加反对专制制度、反对一切中世纪半农奴制度的革命斗争。

(三)社会民主党人要组织起来

列宁认为,组织对于工人阶级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具有特殊作用。无产阶级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任务,必须有一个能使工人运动具有自觉性和组织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列宁阐发了不能与民粹主义建立“统一”的政党,而应划清界限的主张。民粹主义也将工人视为革命的力量,但诱使工人抛弃自己的直接任务,即组织社会主义工人政党。革命的社会民主党人应建立一个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由社会民主党人指导、以工人阶级为主要力量、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列宁还阐明,党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组织,是无产阶级的司令部,这个党同宗派主义、同任何形式的革命冒险主义(如布朗基主义),都毫无共同之处。

列宁认为,社会民主党起初是以小组的形式活动,主要是在革命知识分子和先进工人的狭小范围内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些小组通常都是单独的,难以抵制强大的沙皇专制力量。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社会民主党人应当帮助无产阶级根据国际经验和俄国特点总结出最适当的革命组织形式。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分散的马克思主义小组组织成统一、独立的社会主义工人政党。社会民主党人要进行研究、宣传、组织,成为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者,领导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社会民主党人如果不做理论工作,“便不能当思想领导者;不根据事业的需要进行这项工作,不在工人中间宣传这个理论的成果并帮助他们组织起来,也不能当思想领导者”[1]262。社会民主党人要教育和组织群众,教导工人阶级领会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思想,明确斗争的具体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制度,消灭剥夺者,废除以压迫劳动者为基础的社会制度。社会民主党人应当积极开展政治活动,通过理论研究、宣传、组织,将工人分散的缺乏思想指导的抗议、罢工行为,改造成为整个俄国工人阶级有组织的斗争。

(四)无产阶级必须领导广大人民进行革命斗争

列宁要求社会民主党人重视工人阶级,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帮助工人阶级进行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当中。列宁对无产阶级帮助、教育广大人民作出了具体指导。

1.社会民主党人要帮助工人阶级领会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并组织无产阶级进行政治斗争。社会民主党人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明劳动者在这个体系下遭受剥削和剥夺的必然性,指明经济发展所昭示的摆脱这个制度的出路。科学社会主义从未描绘过任何未来的远景,而且工人根本不需要“远景”来激励,只要简单地向其揭示资本主义的体系,工人便自然能够看清剥削的实施者——资产阶级,使工人认清自己的任务并实施革命,走向政治斗争的舞台。

2.社会民主党人要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揭示现实,解答无产阶级的疑问,推动无产阶级觉醒并进行革命实践。“社会民主党人解答这个问题时所持的观点是:俄国经济制度是资产阶级社会,要摆脱这个社会只能有一条从资产阶级制度本质中必然产生的出路,这就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1]129除了经过工人运动,不能有别的道路通向社会主义。

3.为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指明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社会民主党人应当团结工人,将工人作为主要力量进行政治斗争。在列宁的指导下,19世纪90年代的工人运动逐渐成为国家生活中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深入工人中间,社会民主党人从在人数不多的先进工人小组中进行宣传工作扩大到在工人阶级及广大群众中进行鼓动工作。社会民主党人将工人阶级从重视经济斗争,推进到开展有组织的政治斗争。广大人民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开辟了革命新阶段。

三、当代啟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历史和文献工作。全党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指导,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发展史、党的历史,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坚持自我革命,做好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学习列宁对俄国解放运动的回顾与评析、对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指导,有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有助于坚持唯物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有助于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一)学好中国革命的历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列宁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必须建立独立政党的思想是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科学指南。在列宁指导下,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结合本国国情,继承和超越了革命民主主义的遗产和传统,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开辟了俄国解放运动的新阶段。俄国革命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续并且完成了民主革命事业,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俄国革命的成功,鼓舞和指导了中国。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都以失败告终。“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8]3-4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引下,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发生了开天辟地的变化。所以,“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只要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就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9]59。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强中国革命历史、党史的学习和教育,从中国革命、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二)坚持唯物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列宁揭示了俄国民主革命的历史局限性,也珍视俄国民主运动的遗产和传统。列宁以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对早期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活动和战斗传统、历史地位和历史功绩,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列宁通过对俄国解放运动历史的回顾和评价,为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也给中国以指导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揭露以所谓“重新评价”为名,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等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10]24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注重学习唯物史观,学习和认识历史的客观发展、变革与成就,学习历史的启示,最终使历史虚无主义无处容身。中国共产党走过了风云激荡的历史,要科学认识、全面把握“党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人类进步事业、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作出的历史性贡献”[3],从而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伟大贡献。

中国革命经历了长期的探寻和奋斗,才找到科学的理论、科学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建立起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组织,带领人民群众开创了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评价中国革命的历史;要以事实批驳歪曲历史的错误言论,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基础上;要用唯物史观批驳歪曲历史的错误言论。新颁布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坚决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让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3]。

(三)要注重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强学习“四史”,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要在对历史的回顾和总结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俄国、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均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篇章。

在列宁的指导下,俄国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越出了在少数先进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狭小范围。1895年秋,列宁领导的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的成立,使俄国革命走上了科学社会主义同俄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创建,开启了俄国革命的新阶段。随着俄国工人运动向前发展,列宁关于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觉醒。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进程发生了根本改变。中国革命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全党要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11]历史是一面镜子。要在对历史的回顾、比较中,寻经验、求规律。《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对新时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具体部署,要求学习好、总结好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用党史启迪人、教育人、感化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参考文献:

[1] 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EB/OL].(2024-02-19)[2024-02-20].http://www.news.cn/politics/zywj/20240219/da

177fd05c424bb29ba80e0a2ca59740/c.html.

[4] 彼·尼·波斯别洛夫.苏联共产党历史:第1卷[M].彭卓吾,徐鸣珂,王澍,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5] 列宁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 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7] 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8]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9] 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10]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1] 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EB/OL].(2015-08-23)[2024-02-20].http://www.xinhuanet.

com//politics/2015-08/23/c_1116344061.htm?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Lenins Analysis and Guidance on Russian Liberation Movement

and Its Contemporary Inspiration

Yuan Xiuli1, Zu Nannan2

(1.Institute of Marxism,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2.College of Marxism,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2401)

Abstract:Lenin deeply studied and critically examined the liberation movement in Russia. Based on reflecting on the rich heritage of revolutionary democracy, he criticized populism and“legitimate Marxism”and proposed the organization of socialist worker political parties. Lenins ideological preparation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creating a new type of proletarian political party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always attaches the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history and proposes that history is the best textbook and the best teacher.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guides the Party to adhere to and practice t Marxist party theory, learn and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socialist development and the history of the CPC, carry forward the historical initiative, adhere to self revolution, and do well in building the CPC as the largest Marxist ruling party in the world. In February 2024,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sued the Regulations on Party History Learning and Education, proposing the latest requirements for conducting Party history learning and education. Studying Lenins analysis and guidance on the Russian liberation movement is helpful in learning from history, providing political education, drawing wisdom and strength, and promoting the whole party and society to learn and make good use of party history.

Key words:Lenin; The Russian Liberation Movement; proletarian political parties; Russian Social Democratic Labor Party

【責任编辑:刘北芦    责任校对:赵 践】

猜你喜欢

列宁
俄罗斯醉汉 竟想偷列宁遗体
列宁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意识形态建构理论的源与流:从马克思到列宁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论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
列宁:沙皇专政的囚徒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