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年画融入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

2024-04-30

学苑教育 2024年7期
关键词:年画赏析形式

边 婧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铝城第二小学,山东 淄博 255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对小学美术教育工作也加强了支持和管理力度,主要强调在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融合教学视角下,不断地提升我国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让广大小学生们能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美术问题、立足于新时期创新发展的根本理解美术问题,结合多元化的美术教学策略逐步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创造美的双手和欣赏美的意识,全面提升传统文化在美术课程中的育人价值。

一、传统年画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教育意义

传统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方式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载体,更是中国传统百姓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在新年时张贴,不仅能够装饰环境,还能彰显吉祥喜庆之意,所以称之为“年画”。小学生作为我国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传承者和接班人,在美术教育的启蒙阶段,需要美术老师针对美术课程中的内容和目标,有效地探寻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传统文化教育元素,融入目前固化、刻板的教学过程之中,充分调动小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意识和探索动力。而传统年画历史久远、寓意颇深,在小学美术课程中予以应用,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还能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过程中融入关于认识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教育形式,需要美术老师高度重视并有效实施。

二、传统年画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现状

(一)年画在美术教学中的融入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阶段由于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传统年画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比重大幅度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以老师为主体的知识灌输型教育模式,而小学生思维意识活跃,注意力难以集中在传统固化、刻板的美术教学之中。很多学生对于传统年画的历史、应用模式和可创新发展的空间知之甚少,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对传统年画的探索兴趣和意识。

(二)年画选取内容局限,缺少文化和素质教育的协同育人策略

传统年画在我国小学美术课程中有效实施和应用的目的在于逐步培养小学生具有文化传承的意识,能够在美术课程学习中认识到传统年画流传至今虽不完整,也经历了历代的演变,逐步缺失了当年的样貌和风范,但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每个人的生活和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人文价值。可是,常见的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选取的传统年画内容历史代表性不明显、阶段性演变过程不清晰,年画历史背景和具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内容应用不足,导致大部分的传统年画与美术教学的融入都倾向于形式化的教育,缺少文化和素质教育协同育人的意识有效实施策略。

(三)美术老师对年画中的教育元素把握不足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久远,博大精深,对于传统年画在美术课程中的应用形式和效果需要以老师为枢纽进行科学的选取、有效的应用和创造性的展现,才能真正地让小学生逐步理解传统年画的历史意义、教育背景和现代化的创新发展形势,激发小学生们对传统年画的探索兴趣和创新动力。然而,现阶段美术老师都年轻化,自身对传统年画的教育意义和教育元素本就缺少深刻的把握,所以在融入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难免会出现虎头蛇尾、目标不明的现象。

(四)缺少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创造空间,教育效果不显著

众所周知,现阶段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传统美术教学和创意美术教学的内在区别和联系,既能让学生们通过美术课程这一途径了解传统美术的展现、流传和历史演变形势,又能借助现代化的赏析、教学和绘画指导,激发学生们的自我创造的能力和想象空间,进而实现传统美术与创意美术的协同育人形式,提升学生们的美术综合素养。而现阶段,对于传统年画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形式过于关注与年画种类的融合,缺少借助创意美术手段给予学生们创新和创造能力发挥的空间,导致教学效果迟迟得不到提升,学生们在完成与传统年画有关的实践活动时也不具备清晰和明确的创作理念。

三、传统年画融入小学美术课程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以感官刺激的形式展现传统年画的魅力所在

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论是美术老师还是学生在探索传统年画形式和风格时都拥有了更加丰富的信息渠道,为传统年画融入小学美术课程的形式、手段和途径创造了广阔的利用空间。而小学生年龄小、思维意识和文化素养还处于逐步发展和提升的过程,需要美术老师加以引导,并以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形式将传统年画融入小学美术课程之中。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对年画进行影视、图文和音频类的加工和转化,让年画的形式以小学生们能够感知和理解的途径进行展现,更容易激发小学生们对传统年画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丰富的感官刺激形式还能触动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接下来进行传统年画创作时能够更具探索性精神。因为,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在刚刚进入校园时,接触的外界刺激形式较少,基本是通过直观感受认知的。而三四年级的学生由于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和引导,逐步开阔了自身的眼界并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五六年级的学生,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所以,在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传统年画赏析教学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而进行有效赏析。

例如,美术老师可以将传统年画种类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进行主题式的赏析,并以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为基础进行问题引领,培养小学生拥有年画赏析的视角和方法。如在我国,传统年画的种类繁多,因地域和风俗不同,其种类和特色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常见的年画种类包括门神、灶君、钟馗及天地众神牌位等。这些年画通常用于新年时祈福和装饰,寓意着祛灾辟邪、祈求平安和幸福。广义的年画包括所有关于世俗民风的年画,如喜画、福寿屏、祖师纸马、扇面画、西湖景和丈画、灯屏画、博戏玩具、岁时杂画等。这些年画不仅用于新年,还广泛应用于婚丧嫁娶、福禄寿财、祈福风俗、尊祖拜师、嬉戏游艺等民间文化情趣以及社会风尚等方面。

美术老师需要结合传统年画的常见分类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年画赏析教学。如低年级学生虽然对年画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不足,但是在新年期间,由于家里长辈仍然会进行与传统年画有关的年俗活动,可以经常听家里人说起关于“门神”“灶君”“钟馗”神话人物故事。美术老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图文结合形式展现不同形态的门神、灶君和钟馗的年画形象,让同学们感受年画多姿多彩的绘制形式,有的头戴虎盔,有的穿袍挂戴,年画上还饰有爵鹿、蝠喜、宝马、瓶鞍等喜庆图案,以祈吉祥。其次,美术老师还需要结合年画的创作视角和应用形式,引导同学们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历史神话人物和故事,以感受绘画形式为主,对于其中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内容可以作为激发小学生欣赏年画兴趣的手段,初步帮助低年级学生构建对传统年画的赏析兴趣。

(二)通过年画历史背景教学,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

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成果展现是阶段性和持续性的过程,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能够在年画作品赏析过程中获得一些关于传统文化背景、年画人物、形式和创作意图等的知识已经有助于小学生初步建立艺术赏析意识,发掘自身对年画内容和历史背景的兴趣所在了。而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单一的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赏析教学的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们不断提升的求知和探索欲望了。他们会有如十万个为什么一样的超强大脑和问题意识,让传统年画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融入形式更具灵活性和创造性。所以,美术老师在进行年画教学时,可以先以丰富的年画背景介绍作为课程导入形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和探索欲望。

例如,在进行传统年画历史背景教学时,为了改变传统以老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对学生们思维能力的束缚,可以采取视频讲解的形式,让同学们集中注意力观看年画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创造形式。以此形式,在学生们心中构建从年画初始到延续至今,与我们生活的关联所在。其次,美术老师可以采取“趣味抢答”的游戏教学形式,分别针对视频中介绍的“年年有鱼”年画的绘制手法是什么?大胖娃娃手中的鱼是什么颜色的?你在什么时候或者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年画?什么时候年画是成对出现的?寓意是什么呢?让你们印象深刻的年画内容是什么?你们觉得它象征着什么?以此形式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协同育人策略,全方位提升美术学科的教育意义。最后,美术老师需要根据二三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一定逻辑思维能力的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深入的年画历史文化教学,帮助学生们掌握不同时期、地域的年画绘制特点。如美术老师可以通过“希沃白板的画板工具”,提前录制好传统年画的人工绘制、木印、水印套色、半印半画、胶印等年画的绘制方法和流程。并且在教学中采取一边展示、一边讲解的形式,加深学生们对传统年画制作过程和工艺的理解。并且在讲解之后让同学们自主上台体验绘制和上色的过程,让同学们通过手、脑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来感受传统年画与美的关系。

(三)预设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展现传统年画的创新性教学形式

美育教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每一个小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视角都不同,不可能以固定、统一的传统年画教学策略来教育每一个学生,而是需要结合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传统年画融入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掌握别具一格的审美和创作视角,正如在美术教学中沿用甚广的“创造教育思想”,我们要始终相信“人人都是创造之人、时时都是创造之时、处处都是创造之地”的教育理念,真正地给予小学生创新和创造性发展的机会,全面提升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有效结合的教学意义和育人价值。

例如,针对中高年级小学生已经初步具备独特的认知、推理、审美和美术创造能力了,美术老师可以将同学们分为多个传统年画探索小组,每组4~6 人,以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在项目化的美术学习过程中,真正的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如“传统年画-世俗生活探索组”“神仙与吉祥物种类展现组”“娃娃美人寓意概括组”“故事传说、戏曲形式汇总组”等项目化的年画探究主题,让小组同学自由选择所探索的项目主题和内容。其次,在探索过程中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以年画人物、形象、绘制特点、历史演变等元素为基础,自主搜集和整理资料,如果家中有珍藏已久的年画,也可以妥善保管或者拍照上传。最后,美术老师会在正式上课时邀请各小组代表上台表述自己的探索结果,并展示相关素材。以此形式,有效地转换师生角色,真正地将学习的主导权交还到学生手中,同时美术老师还可以在同学们汇报探索结果时,针对相关内容展开深入的体验式教学或者生活化的年画实践教学活动,让美术教育更具实效性和引领性。

(四)组织生活化的“传统年画创新发展”的美术实践活动

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告诉我们“任何教育都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而是应该结合现实生活,给予学生们关于未来人生发展所需要的教育,而不是作假的教育”。传统年画融入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理念并不是形式化的说说而已,而是需要从年画作品欣赏、年画历史背景普及、年画知识深度探索和年画实践创造活动的有效实施等阶段,进行有助于传统文化弘扬和发展的美术教育策略,为小学生更高阶段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学习打下良好的文化教育基础。

例如,美术老师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传统年画创新发展竞赛”,让同学们根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年画知识教学、年画赏析等内容,自行寻找所喜爱的年画素材,并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手抄报绘制形式,进行初步模仿和创新发展。也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年画类型与家长一起制作木版年画,借助网上多元化的创意美术-木版年画创作素材,进行创意年画制作。还可以让同学们和家中长辈进行沟通,听听老一辈人小时候的年画是什么样子的,并和家人们一起构建一个和我们世俗生活息息相关的年画内容,并认真涂色。最后,美术老师会将同学们各种各样的年画作品粘贴在学校走廊,营造一种年画情境,让同学们在课上、课间和课后都有机会进行年画知识学习和美术技能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年画融入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形式和策略多种多样,需要美术老师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形式,在对美术教材和传统文化深入把握的基础上,积极地探寻年画这一极具文化传承色彩和创新创造空间的美术教学元素对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促进和引导价值,全面培养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真正地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传承者和接班人有助于未来人生发展的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年画赏析形式
牛年画牛
年画
小议过去进行时
缸鱼年画之旅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