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居共生视域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夜间照明优化策略
——以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2024-04-28林澄宇林湘瑶林红梅廖乾熙翁威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4年11期
关键词:荔湾旅居居民区

林澄宇 林湘瑶 林红梅 廖乾熙 翁威奇*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 广州 510642

当前,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照明得到了逐步完善,其在充实城市夜间景观的特色性、差异性方面的作用愈发受到重视。各地也纷纷加大了夜景照明的规划和投入力度,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丰富了夜间生活。作为一座拥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名城,广州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政策对城市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和规划,以更好地保护、挖掘、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岭南传统文化。当前的规划力图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取得平衡,即在尊重原始肌理的基础上,实现保护区内部的风貌与功能协调,以实现历史街区的活化。在此背景下,对于广州历史文化街区内部的夜间光环境设计需要进一步的优化,景区与居民区照明的功能协调也亟待改善。

1 旅居共生的概念

旅居共生是指一定区域内部原始住宅区居住功能与景区功能实现和谐共生的存在关系,以实现双方功能的协调。历史文化街区通常是基于连片的历史保护建筑而成立的,考虑到建筑功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历史街区的功能类型可以分为居民区模式的历史街区和混合类的历史文化街区,混合类的历史街区包括了商业功能、文旅功能、居住功能,逢源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功能复合的用地属性,导致它所面向的群体多样[1]。历史文化街区别具一格的风貌,富有历史地域和文化氛围,常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呈现景区化、商业化的趋势。然而,提供给游客的不断完善的相关基础设施不免存在侵扰居民区空间的问题,引发旅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在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景区景点进行规划的同时,也应当同时考虑居民区的功能规划,完善其基础设施。此外,还应在保证不破坏原有肌理的基础出上,在居民区和景区之间划定一定的缓冲地以带实现区域间的过渡,以缓解旅居的矛盾,达成旅居之间在风貌和功能区划上兼具有差异性、协调性、连贯性。

2 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的夜景优化需求

2.1 街区概况

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该街区内保留了大量历史建筑,这些建筑的风貌较好且保存完好,展现了浓厚的广府传统文化。街道布局支干结构明朗清晰,街区位于该地区的中心繁华地带,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以及广府文化味道,整体建筑以清末民国时期传统商贸业与住宅风貌为主,对广州近代历史文化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具有重大的保护价值[2]。

2.2 文旅资源开发状况

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内有多处传统风貌建筑线索,是保留传统西关大屋建筑的代表区域和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代表地之一。区域内文旅资源的非物质构成要素包括街区中浓郁的风土人情,以及劳动人民在实践和创造中传承保留下来的的生活习俗和文化财富。物质构成要素包括岭南及“西关”地区独有的建筑风貌、以荔湾湖为依托的滨水景观、方格网布局的居民街巷,这些自然与人文景观经政府规划不断改造修缮已初具成效,街区内的荔湾博物馆也已翻新修缮完成[3]。

2.3 现存问题分析

街区内的商业功能空间、居住功能空间、文化型功能空间之间的照明既没有妥善的缓冲地带,也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区分,整体照明环境秩序混乱。在商业区方面,它与居民区交织重叠,没有明显的区分。商铺错落分布在主干道周围,缺乏整体性的规划,具有域特色的设计更是无从谈起。文旅区方面,居民区紧连景区,照明环境对比强烈。沿河景区的灯光布置存在诸多问题,大量灯光存在直射人眼、造成眩光的情况。此外,文旅区内还缺乏文化地标的导向,游览路线不清晰,整体缺乏连贯性。在居民区方面,街巷内照明设施陈旧,照明没有统一的亮度、色温,大量街巷内部光线昏暗阴冷,与景区的光环境形成强烈对比,协调性差。

2.4 旅居共生下的照明环境需求

历史文化街区孕育着城市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环境,是场所精神与人际社会的重要载体[4]。作为多重要素的综合体,历史街区内部人群构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夜景照明应当向“旅居共生”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实际的需求所在。逢源大街既是广州居民的生活场所,也是商业繁茂的繁华地带,更是广州历史文化的门面招牌。因此,其照明设计需要满足处于街区中的多方人群的需求。例如:居民需要街巷的道路照明以满足生活需求,同时要避免光污染影响生活;商家需要鲜明的照明招牌来吸引顾客并宣传店铺;特色建筑则需要灯光装饰来勾勒建筑轮廓或丰富外立面细节;街区需要在城市夜景中融入文化元素以传承和展示当地特色。

3 旅居共生理念在历史街区夜景照明优化中的应用

3.1 构建“旅居共生”的策略

基于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旅居共生”的多方人群需求,照明整体设计上要尊重并考虑各部分群体的需求。一方面,我们需要保存并传递历史街区原有的地域特色和古韵风貌,展现岭南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广州包容开放的城市形象。另一方面,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景区开发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尊重原有居民的栖息空间,重视对居民区的保护和更新。

3.1.1 宏观整体规划,微观动态更新

夜间照明及其景观的设计和规划是一项整体的工程,宏观上需遵循整体城市规划的指导[5]。历史文化街区是依靠城市栖息的一个部分,合理设计城市夜景照明的基础在于从宏观上规划布局,而落入实地的管理则是保障规划意图能够得以实施的必要举措[6]。夜景照明的更新和维护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的特点,需要依据当前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同时,需要考虑照明的可持续性,要预估在未来一定阶段上对于照明功能的需求,并建立一套灵活的照明设施维护机制,实现微观上的动态管理。此外,在选择灯具样式时,也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充分考虑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3.1.2 传递人文关怀,满足归属感

以人为本的历史文化夜景照明设计,应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考虑居民与游客的的行为方式和夜间需求,保证居民游客夜间的安全感需求,在提供基础照明的基础上,传递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审美艺术需求、活动需求,改善人居光环境[7]。通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居民和游客的安全感、舒适感和幸福感,这是衡量一个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尺度。照明设施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关键一环,无论是对于维护道路交通安全还是营造场所风貌都有着重要作用。合理的灯光布局为街区的夜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营造该地域独有的文化氛围和夜间景观,有利于满足居民的产生归属感需求[8]。

夜间照明的功能性要求是改善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的首要关注点,应优先考虑照明设施满足人们在夜间环境的便利性,根据不同人群的夜间行动的需求特点,充分考虑照明的色温、照度、亮度对人们舒适性的影响。居民区的街巷整体环境要注重改善夜间景观休闲环境、完善导视系统照明和公共设施照明、同时防止眩光侵扰[9]。此外,可以通过照明来实现引导性功能,通过对路牌、游览图等公共设施以及标志性场所的照明来实现对行人的指引。

3.1.3 弘扬地域特色,营造文化氛围

逢源大街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氛围,是西关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如何在夜间照明设计融入地域文化特色是“旅居共生”能否有效实现的关键因素。通过照明设计渲染地域文化氛围,在提取特色文化资源时,要有较高的识别度,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进行融入。例如,可以在路灯的设计上可以运用街区内独有的文化元素,在灯具的造型上体现巧思,在街区内使用统一的灯具来彰显地域特色,以形成居民的区域文化认同感。此外,可以将照明设置与和公共艺术装置相结合,通过对街巷内原有的传统建筑立面的照明设计来塑造文化标识物,满足市民的历史认同感。

3.1.4 创新设计理念,实现发展可持续

旅居共生视域下的逢源大街夜景照明规划要致力于发展的可持续性,保持照明理念的先进性,与时俱进。夜景照明是让城市焕发活力的有效手段[10]。逢源大街作为广州的文化地标空间,其旅游经济业态是街区活力的重要来源,也是推动夜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公共文化空间,可以结合先进的照明技术和地域传统元素,打造具有现象级的地标,营造夜间的旅游氛围。将地标串联,即可形成具有引导性的夜游路径,打造体系化、整体化的逢源大街夜间文旅资源,通过局部地标联动整片区域的商业经济,促进区域内的游客消费行为,让“文化资源”带来“文化资金”[11]。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商业资源能够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更新,让街区的文旅生态实现持续发展,焕发新的生机。

3.2 节点照明优化设计

项目位于逢源大街居民区与荔湾公园的连接处,周围有多处的历史遗留古建筑,如蒋光鼐故居、西关大屋剧场等(如图1)。作为居民区与景观区域的连接口,是由静到动的一个过程,但当前设计并没有提供一个很好的过渡区域,建筑立面照明缺失,只是在楼顶利用一个泛光灯来打亮周围环境,并且立面的四个红灯笼在整个照明设计上显得十分突兀(如图2)。

图1 节点区位

图2 节点现状

考虑到该传统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在优化的设计上更应该注重保护其外立面的肌理、材质等,还原其本质的色彩,传达其对人产生的心理价值。为了达到以上的效果,照明优化方案的照明方式选用了以投光照明为主,轮廓照明为辅,以实现“见光不见灯”(如图3)。在建筑细部方面,如门头装饰、大门主入口处,添加窄光束照明,光束角度由下往上打。投光照明突出该建筑的整体造型以及该建筑的立体感,渲染其醇厚的历史感,而轮廓照明则可以丰富建筑的立体轮廓,使该建筑在夜晚可以更清晰的呈现其完整风貌。

图3 节点照明优化

4 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图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城市整体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实现历史街区夜间光环境的优化,应将历史街区文化、艺术资源的挖掘和运用逐步延伸到照明设计的领域,将夜间的照明景观与自然景观、社会文明、地域文化资源相结合,用光来诠释历史与人文的韵味。在照明规划中,要整体考虑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协调艺术性与实用性,传递人文关怀,达成“旅居共生”的街区夜间生态。

猜你喜欢

荔湾旅居居民区
童画荔湾
童绘荔湾
广州荔湾 擦亮基层社会治理品牌
“熊”视眈眈
过冬!避暑! 一卡在手说走就走
过冬!避暑!一卡在手说走就走
超八成老人无法“旅居养老”
集萌社
是谁让危险品企业埋伏居民区?
熵权密切值法完井方式优选模型的建立及在荔湾3-1深水气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