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2024-04-22季哲凡

科学导报 2024年17期
关键词:逆反心理应对策略学生

季哲凡

关键词:学生;逆反心理;应对策略

  一、案例呈现

刘天,男,14岁,初二学生。很聪明,但只有数学比较好,其他成绩一般。性格倔强,不服输,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顶撞父母和老师。在学校,他尤其喜欢反抗,每当老师批评他时,就两眼一白,一副不服气的样子。课堂上故意讲话,扰乱课堂秩序,课后不完成作业。不久之后,数学成绩明显下降,还亮起了“红灯”。老师叫他到办公室,他不去,老师一拉他,他就死死抓住课桌不走。老师找他谈话,就手插在裤子口袋里,频频点头,但回到教室并无改变。班主任对此进行了家访,刘天家长态度很好,表示会好好教育刘天,但过后在学校照样我行我素,顶撞老师,还经常打同年级的学生。问他为什么打人,他说就因为看他不顺眼。回答真是让人好气又好笑,真是个令人十分头疼的孩子。

  二、中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心理状况

  (一)产生逆反心理

根据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青春期孩子的特点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者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进入青春期后,刘天的心智逐渐迈向成熟,渴望成为“真正的大人”,但以他现在的身份无法完全成为他理想中的成年人。因此,他不能获得身份的同一性,而结果就是逆反。与父母和老师产生冲突就是逆反的表现,不按照正常的轨道成长发展,追求独特另类的自我。

  (二)自尊心受挫

进入青春期以来,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们更加关注对自身的了解,希望像成年人一样得到应有的尊重。在他看来,被老师点名,叫去办公室都是自尊心受辱的表现。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性格、能力和行为会发生巨大的改变,甚至更加强化原来的特点。刘天本身就是个性刚硬、自尊心极强的性格,所以他更容易与老师发生矛盾和冲突。再者,他原来的数学成绩很突出,现在因为数学成绩的下降而产生了挫败感,这点就更加打击了刘天的自尊心。

  (三)自私与自卑心理

即使在父母教育过后,刘天还是我行我素,还经常打同年级的孩子,可以看出他还是有自私的成分。如果能够体谅父母与老师的良苦用心,是不应该继续以自我为中心,学会关心他人。当然,刘天内心其实有很深的自卑感,他看不惯别人的表现就是代表他自身的自卑感。刘天可能因为自身的不自信而对同龄人产生嫉妒的情感,随之有了“我看不惯他就打他”的想法。

  三、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因素

在老师与家长沟通过后,家长表示会好好配合老师,教育孩子。但刘天仍然是我行我素,说明刘天是不在乎父母的教育和批评的。父母的话对刘天没有震慑力和影响力的。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刘天的父母对教育孩子并不上心,或是没有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要么是过于宠溺孩子,要么是漠不关心,任其自由发展。家庭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影响因素,它很大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眼界和心胸。原生家庭的幸福是任何其他后来的因素都无法根本弥补的。刘天的父母要多多关注青春期的孩子,帮助他走上正常的轨道。

  (二)学校因素

老师的角色也是极为重要的。刘天的老师虽然很关心他,但始终没有正确分析到位刘天的内部问题。老师需要与他好好沟通,帮助他度过这个迷茫的时期。老师的育人功能就体现在这里,让学生爱上学习,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是老师才能的体现。初中老师的确很难,面对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耐心,压力也是倍增。

  (三)自身因素

无论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问题。刘天自身性格有一定的缺陷,固执、偏激都是他的缺点。也许时间可以帮助他成长,身边人也要更多给予他鼓励和支持。

  四、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具体应对策略

  (一)同学交流

同学作为同龄人,有着相似的年龄感受,也更能与之共情,刘天平时可能很出风头,但是也许并没有可以深入交流的知己,无处倾诉。他是孤独的,有了同学的陪伴和倾听,也许他就能感同身受他人的立场想法,换位思考。

  (二)老师关怀

像刘天这样的孩子是个例,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需要挖掘他产生逆反心理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家庭变故,或是遭受情感打击?好的老师一定要学会关怀学生学习方面之外的生活。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活。在这个阶段,批评和责骂只会是适得其反的,只会助长其逆反的个性。有智慧地劝导会更加有效。

  (三)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增强,不服家长的管束就是逆反的体现,进而引发一系列家庭矛盾,导致亲子关系不和谐,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也会危害心理健康发展[2]。父母要与老师密切联系,制定具体的方针教育孩子。

目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正逐渐增加,亟待解决。逆反心理只是其中一种,各种心理问题都需要正确认识并积极解决,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献:

[1]李沫.初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有效性探究[J].才智,2020,(17):112.

[2]杨亚雯,李文静.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分析与家庭教育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25):78-80.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

猜你喜欢

逆反心理应对策略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逆反心理
试析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
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浅析中学生逆反心理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