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

2016-12-12张策胡尊让

科教导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消解逆反心理高中生

张策+胡尊让

摘 要 当前针对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不高,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高中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逆反心理。高中生产生这种逆反心理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外部因素,如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原因,也有高中生自身的原因。我们要“对症下药”,从高中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出发,寻找消解高中生这种逆反心理的方法。

关键词 高中生 思想政治教育 逆反心理 消解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10.035

Abstrac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not high, a very important reason lies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xists reverse psychology.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produce the rebellious attitude has many reasons, both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society, school, family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their own reason. "Suit the remedy to the case", from high school students rise to an antagonistic psychological reasons of, looking for methods for diges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inversion.

Keywords high schoo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verse psychology;digestion

高中生处于青春期,不断地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是社会化的结果,受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对高中生起到正确引导作用。但是,高中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不仅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1 逆反心理的表现及其危害

(1)逆反心理表现。高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喜欢钻牛角尖,你让我这么做,我偏不这么做等。一些高中生喜欢“我行我素”,无法正确对待老师和同学的建议,喜欢感情用事。而高中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主要体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厌恶抵触情绪上。他们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假大空”,趋于形式化,甚至是一种“洗脑”行为,与自己的生活相去甚远,不相信学校、老师所进行的正面宣传,认为所谓的“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是不切实际的,对社会上所宣传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持否定怀疑态度,对社会所存在的消极现象却盲目追捧。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枯燥无味,学了也没什么用,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课表现出冷漠、厌烦的情绪,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所提出的约束行为的“条条框框”更是嗤之以鼻,认为遵守那些行为准则是软弱无能的表现。

(2)逆反心理的危害。逆反心理会严重影响高中生的身心健康。逆反心理使人们变得多疑、偏执、自私、愤世嫉俗、不合群。在现实生活中,青年人为了发泄抵触情绪,会做出一些较为极端的行为,养成一些恶习。同时对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不利影响,而那些迎合青少年标新立异,享乐和自私自利心态的腐化堕落价值观会“乘虚而入”,灌输到高中生的心灵里面。

2 高中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既然逆反心理会对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不利影响,那么,我们必须找出导致高中生形成这种逆反心理的原因,并尝试解决它。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逆反心理形成的过程。高中生是在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后形成了逆反心理。这种心理活动过程是:首先,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高中生的注意力被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的信息所吸引;其次,高中生将所获得的信息及因此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原有的观点态度相比较;最后,经过比较分析来决定是接受还是抵制。倘若在经过对比思考之后,高中生认为与自己原有的观点态度有冲突就会产生抵触情绪,进而产生逆反心理。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促使高中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呢?逆反心理的产生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寻找原因。

2.1 外因

首先是社会因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一些消极因素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都对高中生产生了不利影响。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通信十分发达的社会,高中生可以通过网络非常便捷迅速的接收各种信息。这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媒体“热衷”报道社会的阴暗面,如贪污腐败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每当高中生打开电脑或手机总能在各大门户网站找到各种各样的负面新闻。当然,这里也不能否认网络媒体所发挥的舆论监督作用。但是,这一切对于心智尚不成熟,还不能完全辩证看待问题的高中生而言却未必是一件好事,毕竟每天都接触到的“负能量”和思想政治教育所宣传的“社会主义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让他们内心感到困惑,久而久之,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他们形成了一种逆反心理。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西方通过“大片”“薯片”“硅片”这“三片”对我国高中生无时无刻不进行无孔不入的渗透。在一些高中生眼中,思想政治教育所宣传的东西都是“迂腐”的,“虚妄”的,而西方所宣传的“自由民主主义”“享乐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则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就产生了这样一种情况:一些高中生本身并不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但对思想政治教育又很排斥,自己又无法抵挡西方腐化堕落思想的诱惑,因而一步步落入西方早就设计好的“思想陷阱”中。

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父母在青少年的认知发展、人格形成、社会化、心理健康等多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影响。然而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君臣父子”的观念深入人心,“家长制作风”在我国家庭教育中盛行。在这种情况下,青年人渴望表现自己的欲望就受到了压抑。中国父母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但许多父母并不擅长表达这种“爱”,反而因为一些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了误会,而且,父母往往对孩子的升学抱有较大期望,希望他们能够考上好大学,这种备受压抑的环境为逆反心理的滋生提供了很好的温床。

学校因素。学校也应该对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行反思。首先,部分学校认为高中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考大学,而政治课程在高考分数中并不占据较大比重,因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足够的重视。其次,对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来讲,一些老师本身就不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去教学生?甚至一些老师本身就对思想政治教育存有逆反心理。一些老师对社会上的灰暗面所进行的片面、夸大的宣传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当然,老师也不能走上另一个极端,就是对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刻意回避甚至进行“美化宣传”,这只会让学生觉得思想政治教育“虚伪无比”,是一个“洗脑工具”。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也必须进行改革,毕竟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理论性较强,就很枯燥,如果不增加趣味性,一味地使用简单的教学方法,讲授陈旧的教学内容只会加剧学生的逆反心理。

2.2 内因

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在研究高中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时,高中生自身的因素是必须考虑的。刚刚经历“心理断乳期”的高中生,他们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迅速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也在进一步确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高中生普遍存在一种情况:心理成熟落后于生理成熟。正如前面所说,他们平时总感觉浑身有用不完的劲,处处要显示自己的精力和能力,崇尚个人英雄主义,高估自己的能力,从而出现知、情、意、行脱节的现象。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但往往会凭着自身的感觉,让“感性”支配本该“理性”的自我,试图去满足自己不切实际的欲望。他们一旦“碰壁”,发现外界对自己并不认可,心里难免会产生一种失落感,促使一些高中生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和这个不认可自己的世界作斗争。逆反心理就是其中的一种斗争方式。高中生独特的、带有片面性的思维模式也必须考虑在内。他们的抽象思维发展迅速,思考问题时力求自己探讨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并不拘泥于一般现象的罗列和获得现成的答案,因此,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增强。但他们的思维模式往往带有随意性、一维性及过分强调认识与思考中的立体性,且自身缺乏稳定的政治心理,尤其不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和理论联系实际观点看待问题,因而,常把社会问题看得过于简单而陷入主观、片面和“想当然”的境地,所以屡屡“碰壁”,但又固执己见,陷入“恶性循环中”,逆反心理不断加重。另外,现在有些高中生不能正确地对待历史,甚至怀疑一些光辉的历史事迹,对当前社会的不良现象感到厌倦、愤怒,但又无能为力,因此会通过一些反常的行为来表达心中的不满。这些行为都是逆反心理的体现。

3 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中高中生逆反心理的应对措施

(1)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为高中生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毕竟社会环境对高中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在充满负能量的环境中成长的人不要指望他内心能够充满阳光。为此,我们各大媒体应该加大对社会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的报道力度,用他们的光辉事迹去抵消社会负能量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也有重要作用。高中生能够在和谐、健康、文明的社会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其逆反心理也会渐渐消退。

(2)家庭教育的改善。父母应该改变观念,坦诚的与孩子进行沟通,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积极引导孩子培养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及时解决孩子内心的困惑,身体力行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家长还应该时常关注孩子的思想动向,对孩子在思想上的困惑应予以及时的疏导,在高考方面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3)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善。首先,老师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趣味性,将教学内容与时事热点联系在一起,并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例如让学生走上讲台,就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向大家进行讲解,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主要发挥引导的作用,可以就某一话题与学生进行坦诚、平等的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聆听学生的意见,不论学生的主张怎样,都应予以表扬,毕竟这都是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的主张,而且学生获得老师表扬,会有某种成就感,增加了对这门课的好感,从而消除了逆反心理。如果学生有不正确的观点,老师应该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予以纠正,将其引向正确的观点,而不能与学生发生冲突。思想政治教育老师还应该积极接触“新事物”,“新观点”,也就是所谓的“赶时髦”,积极走进高中生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主动与学生进行“接轨”,例如通过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动向,并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增进师生感情。

其次,学校必须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还可以采取“软硬兼施”的方法。“软”的方面,学校在平时就应该多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尤其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为学生解决实际的生活困难,让学生在学校体会到“家”的温暖,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可以减轻学生的抵触情绪。同时,学校也可以举办一些活动,如演讲比赛、讲座、暑期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进行调研等,增加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在“硬”的方面,学校可以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成绩与学生的奖学金直接挂钩,比如可规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成绩必须达到一定分数才有资格申请各种奖学金,对思政教育课程成绩较出色的学生进行特殊奖励。当然有必要对“千人一卷,千人一面”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比如平时考核以出勤情况、课堂听讲情况、完成作业情况、参加社会实践情况等为依据,期末考核内容则可以适当增加理论联系实际的材料分析题所占比重。这一模式可以完全改变学生在传统考试模式下作为“考试机器”和“知识被动接受者”的角色,使思政课真正由“虚”变“实”。学校对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上表现不佳的学生予以适当惩戒。学校在“奖”与“惩”的尺度上应把握得当,坚持“多奖励,少惩罚”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思政教育课程的热情,避免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此外,学校还应足够重视本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部门,在经费、教职工待遇等方面予以充分的支持。

(4)高中生自己要多读书,增长自己的见识,多进行社会实践,在一次次的失败中锤炼自我,培养自己成熟的心智,健全的人格。此外高中生还应学会用辩证的态度看待事物,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备战高考,学会尊重他人,尊重父母,尊重老师,努力从自身消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高中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应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在课下,多多阅读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书籍,多参加相关活动,例如讲座等,经常与老师、同学进行思想交流。尤其要正确看待网络上所曝光的种种问题,要对社会充满信心,要自觉维护党的权威,自觉抵制诋毁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谣言,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在网络上或私底下说出极端不负责任的言论。

参考文献

[1] 金世红.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1).

[2] 崔艺馨.浅议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科教导刊,2016(4).

[3] 孙秀丽.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创新研究[J].学周刊,2015.

[4] 徐颖,任翠.浅谈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5.

猜你喜欢

消解逆反心理高中生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试论索绪尔语言思维观中客观世界的消解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逆反心理
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浅析中学生逆反心理
《夏洛特烦恼》的后现代主义取向探析
补课风波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影响及对策研究
他者的异化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