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棵有边界感的树

2024-04-17梁爽

莫愁·小作家 2024年4期
关键词:林窗树桩化感

1

如果不去见一见林子里遮天蔽日的树,大概很难发现,所谓的遮天蔽日其实相当疏松。阳光透过叶子的缝隙洒下来,让我们保持正常的视力。树与树之间,从来不是密不透风的。即使它们是无法行走的生命体,即使它们在同一片土地上拥挤着过活,即使它们注定要和所有邻居争抢阳光,它们还是礼貌地相互让开了彼此,在天空中留下完美的缝隙。很难衡量是哪一方退让了更多。这颗星球上有无数这样的天空,无数这样的树冠在漫长岁月的进化中习得了同一种分寸感,在舒展自己的时候不去打扰他者。

人类给这种现象起名为“树冠羞避”,似乎是羞怯而非生存竞争中的策略让它们主动保持社交距离。英国作家罗伯特·麦克法兰在《树之歌:树的私密生活与传说》一书中详细讲述了这一现象。他写道:“在森林中,树木不仅仅是独立的有机体,还是群落的一部分。为了确保生存,它们进化出了各种机制,其中包括树冠羞避现象。这种现象指的是相邻树木的树枝不相互触碰,从而在树冠层形成一个缺口,让阳光能够照射到森林地面。这不仅有益于树木自身,还有利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树冠羞避是树木之间的一种相互尊重,一种确保每棵树都有足够空间生长和繁衍的方式。”

这种边界感是微妙的,没有哪一种神力会在树与树之间划出界线,规定一片叶子与另一片叶子的距离;但是每一棵树都做到了,不动声色地避开了过度竞争可能带来的损伤。我们无从考据它们在获得这种智慧之前是如何做邻居的,但我们知道自己的历史,知道人类曾经如何将树视为神圣的存在,它们为人类提供庇护、食物乃至精神的寄托。麦克法兰还知道,这一现象与人类的社會生活有着耐人寻味的联系。如果树与树之间都能尊重边界感,人与人之间也当如此。

当代的艺术家们很愿意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在电影《阿凡达》中,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通过构建一个名为潘多拉的外星生态系统,展现了树冠羞避现象。在“纳美人”的家园——生物树群中的每一棵树都与其他树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相互干扰和影响。

一些建筑也试图借鉴树冠羞避的结构传达设计理念。在梅蒂奇家族于意大利托斯卡纳乡间修建的别墅群落中,有一个以“树冠羞避”命名的现代装置。十五个立体的模块拼图,在花园之中创造了一片小小的抽象森林。它们继承了真实树木的分寸,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相互邻近又彼此分离。日本建筑师远藤修平则把类似的理念移植到冲绳那霸港的波之森公园,通过将步道和桥梁设计成波浪的形状,模仿树木之间相互避让的方式。

2

而为了减少竞争和相互干扰,不仅树冠会礼貌地避开彼此,在土壤中,不同植物的根系也会相互避让。当植物受到相邻植物竞争光照、水分和养分等资源时,为了更好地生长和生存,植物根系也会采取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从而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提高竞争力。

一种常见的根系避让现象,表现为植物在阳光充足的一侧根系逐渐凋萎,而在背阴处生长出新的支持根。通过调整根系分布,植物得以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照资源。而背阴处新生长出来的支持根也能让植物在土壤中更稳定地生长。

另一种根系避让现象与之相反,植物在阳光充足的一侧长出新的支持根,而在背阴处的根系逐渐凋萎。它的好处是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让植物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在阳光充足处长出的新支持根,同样可以增强植物对茎干的支撑力量。

此外,植物还可能通过调整根系的生长速度应对资源竞争。例如,当它们与相邻植物竞争时,其根系生长速度可能加快,以便尽快找到新的养分来源。相反,当植物所处的环境资源充足时,它们也乐得节省能量,放缓根系的生长速度。

某些植物还会分泌化学物质来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这些化学物质被称为“化感物质”,它们可以通过土壤、空气或直接接触传递给其他植物,从而影响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例如,山艾树会分泌一种名为“青蒿素”的化学物质。青蒿素具有抗疟疾活性,但同时也能抑制周围其他植物的生长。桉树则会分泌“桉树醇”,具有抗菌、抗虫等作用,同样也抑制了周围其他植物的生长。豆科植物紫云英对硒有很强的富集能力,它的叶片上渗出含硒的水滴,让不幸接触到它的植物中毒枯萎。对敏感的植物种类来说,化感物质可能使其生长受阻、繁殖能力降低甚至面临死亡。它们需要依赖其他生存策略来应对这些物质带来的挑战。

但并非所有邻居都会因此遭遇灭门之灾。植物对化感物质的反应因种类和环境条件而异。有些植物能够感知到化感物质的存在,并通过调整生长和发育策略来避开这些物质的影响。这些植物通常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当它们感受到来自邻近植物的化感物质时,会采取迂回战术,知趣地改变自己的生长方向。这被称为“向性运动”。例如一些草本植物在感受到化感物质时会向相反的方向生长。而另一些植物更擅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它们将从内部入手,通过改变自身的生理生化特性来抵抗化感物质的影响。像是有些植物能够产生酶来分解化感物质,或是通过调节自身的激素水平来抵消化感物质的作用。

3

有时候,植物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当大。在森林中,由于树木的死亡、风暴或病虫害等原因,有时会形成一片空地,称为“林窗”。林窗的存在为其他植物提供了生长的空间,也为动物提供了新的栖息地。在澳大利亚丛林中,原住民也充分利用林窗,将其作为遮荫、休息和交流的场所。这些林窗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空间。

而另一些时候,植物之间的距离可以打破个体的边界,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下,它们甚至主动沟通彼此、合而为一。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并不罕见。我们时常在自然摄影作品中看到,一棵健康的树向它那位濒死的邻居伸出援手,用彼此的枝干在空中连结起生命的桥梁。这样的画面总是如此动人,让人印象深刻。

但有一些情况则更为隐蔽。瑞典生态学家巴斯蒂安·洛伊辛格曾在新西兰北岛雨林发现一棵奇迹般的贝壳杉,没有枝叶,只剩树桩,却并没有枯萎。通过测量树桩和周围树木中的水流,研究人员发现,这棵低矮的贝壳杉树桩正在依靠它最近的邻居们讨生活。

这或许是一个偶然的观察,但科学家们已经发现证据表明,树木可以通过共享水和其他资源来保持彼此的生命。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作为一种“超级有机体”共同作用,在保持个体生命的同时,提高群落整体的稳定性。身为超级有机体的成员,即使没有了自己的枝叶,一棵濒死的树桩通过根系的连结,与邻近的健康成员建立起联系,获取必要的水分、养分和生长激素,从而生存下来。就像一个大家庭之间的互济。

植物界的共生很让人感动,但这不会是单向的付出。研究者认为,一种可能性是,当树桩仍然是一棵健康的树时,这些联系就形成了;与此同时,作为供体的树也并非白白奉献,它们可以通过与受体树保持联系,扩展自己的根系网络,从而收集更多的水和养分。

4

树木之间的联系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它们是个体边界的守护者,但在必要的时候,它们打破边界,包容彼此,身份流动而多元。

梁爽:媒体从业者,写作者,电影学硕士,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电影》《草堂》《延河》《新民周刊》《香港文汇报》等多家报刊。

编辑 闫清 1453337028@qq.com

猜你喜欢

林窗树桩化感
树桩
木荷林窗微环境特征及幼苗更新研究
亚热带阔叶林林窗干扰特征与分布模式研究
树桩屋
天然林林窗与自然更新研究进展*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树桩盆景的夏季管理
播娘蒿、猪殃殃对小麦的化感作用
杉木人工林林窗特征因子与闽楠幼林生长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