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析

2024-04-16杨正军黄雨馨卢有霖

理论与当代 2024年1期
关键词:谱系思政课中国共产党

杨正军 黄雨馨 卢有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凝聚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风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形态和精神要素,具有思想引领和铸魂育人的独特价值,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取之不尽的精神力量,对引导大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具有重要教学价值。启航新征程,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充满志气、骨气、底气的时代新人。

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在育人效能、价值目标、内在机理等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将党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价值。

(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需要

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要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够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指明前进方向,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赓续党的红色血脉,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重要力量。一是有利于培养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时代新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政治信仰和政治方向的系统表达,蕴含着鲜明的育人属性,具有正确的政治导向、重要的价值引领、鲜明的行为规范和强大的感召凝聚功能。党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够发挥高校思政课与党的精神谱系的协同育人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不移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二是有利于培养练就过硬本领、具有高尚品德的时代新人。练就过硬本领、具有高尚品德的时代新人是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必备条件。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不断夯实自身素养,增强抵御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将党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大学生从党的精神谱系中汲取丰富的精神滋养,激励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和更好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三是有利于培养具有使命担当、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新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积淀着无数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敢于担当、践行使命、自强不息的精神气概。党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大学生从党的精神谱系中汲取思想智慧和精神力量,引导他们勇担民族复兴使命,成为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二)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内在要求

树立正确党史观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目标,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大成就的生动写照和精神结晶。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增强大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信心和能力。一是有利于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以所谓“重新评价”“反思历史”为名,“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百余年奋斗历程的精神标识,展现了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带领人民自立自强创造美好生活的心路历程。党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教育大学生系统全面地理解党的精神谱系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增强大学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能力,坚定大学生的历史自信,从而客观全面地認识党的历史。二是有利于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用党的精神谱系蕴含的革命理想、坚定信念、价值准则以及革命英雄的先进事迹启迪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大学生铸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提高政治认同,自觉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三是有利于增强勇担重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展现了共产党人用甘于奉献的纯洁初心和敢于担当的历史使命书写中国近现代以来最为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党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弘扬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善于斗争的拼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理想有机统一起来,勇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三)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能

知史才能爱党爱国、明理明志。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发挥党的精神谱系对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增强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实效。一是有助于完善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在价值层面、思想高度、核心内容等方面是相通的。党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深刻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学习革命先辈们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不屈不挠、奋勇前进的优秀品质,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找到“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的答案。二是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认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的红色基因和鲜明特色,体现了百余年来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气概和磅礴伟力。红色革命故事是党的精神谱系的生动诠释,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鲜活教材,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党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讲明、讲透、讲活党的精神谱系背后的红色革命故事,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党的精神谱系形成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要求,增强大学生对党的精神谱系的认同。三是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感染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彰显着共产党人矢志不渝、拼搏奋斗的初心使命,凝聚着共产党人无私奉献、前仆后继、为民造福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不断挖掘和运用党的精神谱系中蕴含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力量,有利于大学生深刻领悟党的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激励他们继承党的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群体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容不够丰富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在内容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丰富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有限的思政课堂之间存在矛盾。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实践中形成了大量内容丰富的精神谱系,遗留了许多诸如历代党的领导人的思想著作和个人传记、党的历次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革命遗址和烈士陵园等物质和精神财富,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大量教学资源,丰富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然而,部分教师不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将党的精神谱系全面精准地融入教学,存在为融入而融入的情况,难以发挥党的精神谱系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无法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思政课存在教学内容的偏向性。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对党的精神谱系的整体内容融入不足的现象,这不利于大学生全面学习和正确认识党的精神谱系的丰富内容、重大意义和党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历史。三是高校思政课缺乏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但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是以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为主,很少利用本地教学资源进行实践教学,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整体素养有待提升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培养时代新人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了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培养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使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整体素质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整体素养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认识严重不足,素养还不够高,严重影响了党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首先,部分教师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论素养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对党的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丰富内涵、伟大意义、基本特征、弘扬路径等还没有形成比较全面、深刻的理解,甚至对党的精神谱系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某些众所周知的革命精神上。其次,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的教学能力有待提升。在融入过程中,部分教师生搬硬套、缺乏技巧,没有深入挖掘党的精神谱系中蕴含的丰富育人资源,也不能将理论知识和课堂教学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造成党的精神谱系融入的表面化与形式化,无法引起大学生共鸣,削弱了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实效性。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方法创新不足

创新是思政课教学的源头活水。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是活化教学课堂、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一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立足时代前沿,紧跟时代步伐,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当前,党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仍然面临着方式方法创新不足的问题。一是备课方式创新不足。部分高校思政课依然采用传统的一人一课备课方式,缺乏对教材、学情和教法的“三维深耕”,无法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和保证备课质量,无法激发教师研究和创新的积极性。二是教学方式创新不足。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媒介获取大量信息,传统“灌输式” 的教学方式已經不能充分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对高质量思政课的需求。然而,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导入、归纳、总结等教学过程中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导致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思政课教学中来。三是评价方式创新不足。目前,部分高校对思政课教学评价认识不足,评价方式相对单一,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导,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以分数为主要评价依据,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视知识传授而轻视能力培养的现象。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忽视对学生学习和发展变化的过程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一个内涵丰富、体系完整的有机整体,我们要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各环节和全过程,发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育人价值。

(一)提高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认识

认识依赖于实践并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要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前提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党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支持力度。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给予高校相应支持,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教师加入到思政课教学队伍中来,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实力。其次,高校要加强精神谱系教育的总体部署。通过各种途径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支持系统。高校党委要加强对党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政治领导,坚持书记、校长带头上思政课,做好课程规划,保证教学课时,建立完善的课后评价和反馈机制。与此同时,加大对党的精神谱系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再次,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充分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干部要发挥先锋带头作用,主动上思政课并将党的精神谱系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还要积极参加思政课教师的集体备课,做好相应的指导和监督,深入课堂及时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另一方面,党员教师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加强与非党员教师的沟通与合作,积极挖掘党的精神谱系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运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

(二)推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思政课内容衔接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贯穿于党百年发展的历史过程,集中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和精神风貌,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具有高度契合性。要充分挖掘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找准党的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之间的契合点,实现两者的真正融合。譬如,将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中。在讲第四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内容时,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人创建党组织的坚强意志和精神品质,讲清楚建党初期涌现出的一大批为国家和民族事业无私奉献甚至光荣牺牲的感人事迹,引导新时代大学生从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中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精髓要义,教育大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好伟大建党精神。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在讲授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时,可以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其中。通过深入挖掘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及感人故事,深入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理解抗美援朝精神中蕴含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视死如归、舍生忘死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大学生的使命感和爱国之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课教学中,在讲授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时,可以将雷锋精神融入其中。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短视频和图片等新形式,将雷锋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先进事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大学生全方位地感受雷锋精神的力量,引导大学生了解和认同雷锋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论素养

思政课教师是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先锋队、排头兵。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求思政课教师全面提升关于党的精神谱系的理论素养,树立开阔的历史视野。首先,在认识层面,思政课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党的精神谱系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党的精神谱系能够以丰富的历史积淀提高思政课的政治引领力,以完备的理论体系增强思政课的现实说服力,以鲜活的伟大精神强化思政课的价值塑造力,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厚滋养。思政课教师只有对党的精神谱系有深刻认识,才能将其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其次,在知识层面,通过专题培训、课程研修、社会调研等形式,引导思政课教师系统掌握党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理论,增进对党的精神谱系的理解和领悟。思政课教师要全面学习党史,掌握党的精神谱系形成发展的历史和主要内容,深入挖掘党的精神谱系的时代内涵。再次,在能力层面,要提高思政课教师对党的精神谱系材料选取能力、材料理解能力和材料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技能,在教学话语、教学手段上下功夫,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疑惑点,结合学生实际做好教学设计。以教材内容为纲,精心选择党的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具体内容,避免内容的杂乱无序和交叉重复。还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升教学能力,增强党的精神谱系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创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途径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高校思政课教学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在坚持“守正”基础上打好创新“组合拳”。第一,利用新媒体技术。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促进了教育现代化。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应势而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思政课更具新颖性与感染力。通过微信、QQ、抖音、快手、微博等多元化的社交工具,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对党的精神谱系相应内容做精准投放;综合采用情境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等,打造多样化应用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师生顺畅交流、有效互动的学习生态空间,突破党的精神谱系融入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第二,开发虚拟仿真教学。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将“沉默遥远的实体资源”转化为“近距离可触的”虚拟资源。具体而言,将党的精神谱系的发展历程、重大事件、感人故事等通过VR、AR等建模仿真技术,真实还原,全方位展示,增强学生体验感与收获感,提高学生对党的精神谱系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深层互通、共鸣共融的良好效果。第三,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党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要注重理论学习,也要注重实践教学。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整合多方资源、利用多种渠道、扩宽课堂半径,形成覆盖课堂、社会的整体性、立体化思政大课堂,提升党的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理论深度和情感温度。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党的革命足迹和精神境界,增强学生对党的精神谱系的认同感。

(五)优化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校园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影响力,有助于提升党的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深度、广度和效度。第一,构建党的精神谱系的红色育人场域。在校园,通过电子屏、橱窗、横幅等载体宣传党的精神谱系,加强党的精神谱系的宣传力度。将党的精神谱系的相关内容融入校园基礎设施建设之中,积极营造学习宣传党的精神谱系的浓厚学习氛围。在学校官网、校报、贴吧、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设立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事迹“宣讲栏”“讲解墙”等,进行多时段、全方位的宣传报道。第二,创立大学生党的精神谱系研究社团。党的精神谱系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资源和宝贵精神财富。创立大学生党的精神谱系研究社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开设“青马班”“红色研习社”等党的精神谱系研究社团,将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社团活动中,丰富党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形式。第三,开展党的精神谱系知识竞赛活动。党的精神谱系蕴含的丰富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生动教材。党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开展党的精神谱系知识竞赛,激发大学生大力弘扬、坚定传承和模范践行党的精神谱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2022年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省级项目“党的精神谱系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贵州大学高教研究项目“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价值及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GDGJYJ2023019)、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华中师范大学)专项课题(项目批准号:ZZYR20231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杨正军系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黄雨馨、卢有霖系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陈正源

猜你喜欢

谱系思政课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神族谱系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文化自信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