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赋能传统文化“两创”

2024-04-14张铮仲宇璐

北京文化创意 2024年1期
关键词:两创文化消费数字技术

张铮 仲宇璐

摘要:智能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不仅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保护与传承方式,也使得非遗在智能化生存中与众多产业聚合,带来一系列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与变革。科技的深度应用推动非遗数字资源管理智能化动态传承,也使得非遗传播呈现出大众化、沉浸式、场景化的特点,非遗资源正在嵌入社会生产与社会治理的领域,展现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审美培育与公共服务中的强大力量。对于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两创”)实践路径的具体探究,不仅能丰富新时代非遗传承的内涵与方式,也能加深对于“两创”规律的具体理解。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数字技术 文化消费

一、引言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中华民族的艺术、技艺、民俗等丰富信息,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历史积淀、文化深度和价值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一个地区长久以来历史文化的积淀、生活方式的积累而形成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一个地方的独特文化、生活方式和独特审美体验”①。非遗承载着各个民族的智慧与贡献,也凝聚了广大人民的共同经验与普遍情感。非遗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建设良好文化生态、创意社会的驱动力,也是提升产业附加值与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驱动力②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为我国文化遗产工作确立了明确方向,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对文化遗产进行弘扬与发展。《“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也强调,要“尊重非遗基本文化内涵,弘扬非遗当代价值,推动非遗在人民群众的当代实践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非遗的生命力”③。

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两创的具体内涵作出界定:“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就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展开多次论述,“两创”成为普遍性的文化理念,为如何正确处理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提供了新的指导原则。对于非遗的“两创”实践路径的具体探究,不仅能丰富对于新时代非遗传承的内涵、方式等的把握,也能加深对于“两创”规律的具体理解。

在社会的语境下,数字化浪潮的澎湃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再现与产业化发展成为主流议题。随着移动通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非遗日益作为生产要素促进文化产业不断形成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给文化产业带来独特的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另一方面,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人才等要素也不断推动非遗产业化不断升级,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非遗当代生命力来自于新制度、新科技、新主体,由此产生的巨量的传播效果、无限的经济动能以及全新的社会价值,体现出古老文化的生命力与社会适应力,进而进一步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树立文化强国的国际形象。

二、数字技术重塑非遗保护模式

传统非遗资源管理主要采取主题、地域与等级相关分类方式,然而非遗资源具有知识多元性、分布多样性与内容活态性①等特点,传统的知识管理方式既无法全面展示非遗文化的全貌,也不能揭示知识之间的关联。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传统非遗资源的管理方式难以面对文化资源公共服务与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将非遗物理世界中的信息转化为信号和编码的数字化过程成为非遗当代资源管理的必由之路。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渗透,非遗数字化也经历了一个“信息化—在线化—智能化”的阶段发展过程②。初始阶段的非遗数字化的典型方式为建立数字典藏数据库阶段,实现出于数字化技术的数据管理“在库”方式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静态保存。该阶段如何采集与储存非遗资源成为数字化的首要问题,工程的重点为文字资源、图画资源、音乐资源的工程编码、数据规范与分类标准等③。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以不同技艺、地区为分类的数据库成果。各类非遗技艺如皮影戏、剪纸、京剧建立了各自类目下的数据库,例如“基于大数据的戏曲文化旅游在线平台”,整合并构建了全国各地剧院、古戏台、戏曲博物馆等多个数据库,以应对传统戏曲文化传播中资源分散、融合组合难的现实问题,不仅有助于保护和挖掘戏曲资源,也有效补充了戏曲产品的周边生态。

经过多模态采样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变为数字资源得以存储,以供系统检索、资源共享以及深度开发。经过数据库编码后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实现数字永生,同时得以被高效利用,这也是未来传统文化嵌入智能场景的产业起点。

人工智能技术即为一项使能技术,它具有增强许多领域的技术潜力,正在广泛赋能产业数字化和场景智能化,推动深刻的经济变革和社会变革④。以新兴数字技术为支撑的非遗数字资源管理可以更好地实现不同非遗资源的数字化实时更新、不同颗粒度非遗知识的语义化组织以及深层知识的关系挖掘,推动非遗资源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组织。

更细分的数字化形态的典型载体即为数字人文数据库⑤,即将信息技术与人文领域相结合,综合考古学、艺术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史料,实现勘探视觉化、量化分析、3D模型、動态环境制作、图像分析、色彩还原等技术,建立更大规模、更细分、更精确的数据库。以区域传统纹样为例,不同特定区域的纹样有其各自的形式、载体和美感,也具有不同的文化要素与历史故事。技术的发展为传统纹样的记录、提取、数字化提供了便利。苏州丝绸博物馆与苏州博古丝绸科技联合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丝绸纹样数字化标准即数据库建设”项目,根据馆藏丝绸纹样现状和保护利用目标,建立了丝绸纹样元数据、信息标签、数据库结构、字段规范等数字化标准,对丝绸文物和样品全面分析,制定了丝绸纹样的保护方案,提升馆藏丝绸纹样的完好率,也显著提高了丝绸纹样保护的数字科技水平⑥。

知识图谱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化技术手段,深入挖掘与清理非遗庞杂文化数据构建非遗数据信息库后,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技术对非遗知识进行梳理,并借助机器学习等技术进行推理预测发掘更多非遗价值信息,最终通过可视化和交互式界面系统呈现非遗知识及内部关联,将庞杂的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文化价值等制作成一张大规模的图谱,为非遗资源管理、展示、教育、公共服务等提供有力支撑。

进一步而言,面向未来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遗传承人数据库,可以更有效地实现非遗传承人全信息节点的分布式存储,不仅有利于解决非遗作品版权、溯源、流通等信任性问题,更能直面非遗传承的痛点——传承主体断层,打造一个扁平、安全、可信赖的非遗数据存储空间①。

科技的发展使得全面梳理、整合、统筹中华文化资源、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成为可能,这不仅有利于文化作为生产要素进一步提升其参与文化产品与经济产品生产的生产动能,也有利于为中华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基础的价值支撑。

三、数字赋能重构非遗传播场景

(一)数字“盘活”:移动传播使得非遗接入大众文化

中国的大部分非遗主要生成于农业手工业时代,由于与当地的民风民俗、风土人情紧密结合,往往在生产与生活中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场景性传播为主,此类具身传播,即要求“人的身、心、物以及环境无分别地、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以致力于传播活动的操持②”,难以突破时空限制,因此非遗成为了“活”的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③。截至目前,我国拥有各级非遗代表项目10万余项,但是大量非遗项目面临着传承艰难,濒临失传的危机。而在新媒体时代的当下,以网络和智能设备为代表的传播形态进一步凸显出传播的即时、互动、碎片与个性化,为非遗实现“可听可视”又无实体时空限制的无障碍传播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若干政策鼓励通过新媒体平台促进非遗的传播和传承。随着移动互联技术与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根据第5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26亿人,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65亿人④。

短视频作为自媒体时代的产物,凭借着门槛低、主题多、传播时间碎片化等特点,成为当下用户偏爱的非遗内容创作、传播方式⑤;直播由于其虚拟具身性、互动性、陪伴性等特点也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非遗传播模式。借助短视频与直播平台,非遗因其感官新、视听美、内涵佳等特点成为内容生产的新宠,在移动端被细致入微地呈现出来。大众逐渐加深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与认可,形成全民拍摄非遗、传播非遗的氛围。在非遗与移动传播的结合中,大众被激发了多维审美情感,增强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同时被唤起了强烈的家国情怀⑥。

抖音实际上已经成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平台⑦。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与短视频快节奏消费的特点,抖音不仅在有限时间内展现了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也承担了寻找非遗传承人以及扩大非遗传播消费的使命。《2022巨量引擎非遗白皮书》数据显示,抖音让非遗被更多人“看见”,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抖音国家级非遗项目覆盖率达99.74%,国家级非遗项目视频播放量总数超3726亿⑧。根据抖音发布的《2023非遗数据报告》⑨,截至2023年5月,抖音上平均每天有1.9万场非遗直播,在“非遗合伙人计划”“看见手艺计划”等活动的助力下,有116位30岁以下的认证非遗传承人活跃在平台上,萍乡湘东傩面具、长汀公嫲吹与恩施扬琴这类濒危非遗内容得到大量关注,成为播放量同比增长最多的三项技艺。

在数字平台的推动下,非遗长视频在内容、叙事等方面也得到诸多改善。无论是央视推出的《非遗公开课》还是腾讯、网易等推出的非遗频道,不仅仅将非遗技艺的制作过程进行记录保存,也不断强化内容叙事,以问答等元素将非遗叙事年轻化,为广大用户打造了一个可以自由探索与学习的便捷平台。

在数字介入的过程中,非遗的移动传播不仅仅关注到了传播内容本身,不断挖掘具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综合运用了文本、图形、动画等多类型的信息,形成了一个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强大的信息流,极大地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内容,更顺应了当代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

(二)内容产能爆发:非遗作为生产要素

内容是文化产业的关键,当下文化产业内容创新的核心是将有审美的文化资源和有意义的表达方式整合,进而形成創意经济链的增长模式。随着移动互联网与视听传播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与灵感来源,逐步融入到网络视听、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内容产业中。非遗的文化内容生产力被进一步解放与升级,促进社会文化产品的文化内容丰富度与审美价值不断提升,重新构建了传统文化、内容生产者、终端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

以视听节目为例,近年来,一系列以诗词歌赋、传统节庆等非遗为主题的综艺节目推出,例如,河南卫视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打造了奇妙游系列精品节目;中央电视台打造了《只此青绿》《金面》等国风舞蹈作品;作为青年文化聚集地的网站“哔哩哔哩”近年来也推出了《舞千年》《上元千灯会》等一系列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线上综艺。这些节目通过现代舞台光电技术与新型的节目编排模式,创造性地呈现了歌舞、节气、诗歌等历史悠久的非遗文化,为观众带来一系列融合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经得起市场检验与人民检验的优秀视听作品。

网络游戏同样也是非遗文化输出的重要阵地。据《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6.64亿,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658.84亿元①。近年来,网络游戏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热点,网络游戏通过设定国风主题的人物、场景、图饰与音乐等手段增添游戏的文化内涵与华美度,并通过开发多种玩法在提升用户黏性的同时也逐步深化用户对于传统文化的系统理解。以游戏作为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部多种元素重新结合,并转化为一系列可玩、可听、可互动的产品,使其拥有了跨语言、跨文化传播的潜力,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文化的舞台。

此外,传播技术日益泛在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融入到了大众日常的传播语境中,依托海量文化资源,人民大众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与推广者。大众通过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对含有传统文化的内容产品进行二次传播与二次创作,不仅提升传统文化互联网的可见性,也利用平台自发进行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表达。在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简称UGC)的基础逻辑中与视听作品的内部循环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社会话语的日常表达形式,在创造性转化中成为普遍性的文化体验滋养大众日常生活。

随着元宇宙的兴起,非同质化通证(Non-Fungible Token,简称NFT)在中国以数字藏品的形式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数字藏品核心价值在于其去中心化、可确权性以及资产化②,在生产与消费的过程中不会对原生文化资源造成任何损耗,尤其适合与文物资源和非遗技艺相结合。改编自国家二级文物的现象级数字藏品《群仙贺寿图》发售2999份,每份售价9.9元,上线后立即被抢空,抢购率为1:108③。消费者在消费数字藏品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文化消费的乐趣,由此收获独特的文化身份与文化情感。数字化藏品的开发不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实践方向,也进一步促进了“线上+线下”两个独立世界的新型融合,进一步打造虚实融合、人机融合,更有可能在深层次上推动数字化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智能传播:沉浸式与场景化的活态体验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更新,万物皆媒、人机共生的智媒时代已经到来,这也成为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新语境。在我国各类文化机构高度重视非遗文化产业的智能化应用的背景下,当下非遗的传播不仅仅发生于依托用户移动的社交网络通信,其数字化展示与传播也体现在通过3D建模、虚拟场景等技术强调用户互动与趣味性的沉浸式空间,与利用多媒体技术、三维展示、全景摄影等表现形式真实再现非遗文化的数字博物馆等智能化传播方式,进一步挖掘非遗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由于公众对于传播可感知性的需求不断增加,非遗的活态体验成为传播的重要特点,通过可穿戴设备与虚拟现实技术打通受众的视、听、触、味、嗅觉,营造非遗沉浸式空间,使得原本一大批看不见、摸不着、体验不了的非遗技艺可以再现在观众面前。在此类非遗的活态体验中,观众得以以更为真实的个人视角身临其境地体验非遗的文化精华,并且随时切换关注方向与体验模式。通过声光电技术、三维计算图形技术、仿真、传感等多种技术的交互,非遗传播不仅实现了应用场景的落地,也实现了从传播到传习的延伸。

当下此类技术已普遍应用,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赋予非遗强烈的现场感,再现其真实的历史地理信息和文化意象空间的过程带给受众最直接的感知与体验。2021年故宫博物院推出“以‘纹载道——故宫腾讯沉浸数字体验展”,立足馆内藏品提取纹样主题,利用数字投影技术展现纹样的自然取样到实物形成的过程,并充分利用超高清文物数据、沉浸式渲染技术,全景声打造大型沉浸式交互现场①。

在四维空间下,文旅元宇宙架起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桥梁,以《大唐·开元》全球首个基于唐朝历史文化背景的元宇宙项目为例,在“镜像虚拟世界”中沉浸式游览大唐不夜城中观众亦可设身处地地体验唐朝鼓乐、雕花等众多非遗技艺。各类应用不一而足,但都通过体验与交互的方式传承非遗的同时,引发受众展开丰富的想象以激发独特的知识经验与情感体验,不仅加强了公众的文化参与自觉性,也形成了非遗传播的主体性培育。

人工智能技术也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发环节的针对性与场景性②。通过对用户的性别、年龄、消费情况的精准捕捉与综合分析,经过对具有高价值的非遗信息的筛选,内容分发平台通过传感器和定位系统精准定位用户所处环境,准确分发优势非遗内容以及个性化非遗信息服务,既能提高非遗传播的效率,也能在供求互动中弥补用户信息短板,提高受众非遗消费的参与度与满意度。

技术的应用不胜枚举,但其总体趋势是强化用户的活态体验、智能场景适配以及推动非遗文化的学习再生,广大受众与非遗的连接方式根本上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与自动,这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深度嵌入产业、参与全球文化竞争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四、产业化发展助力非遗提质升级

(一)乡村振兴:非遗成为经济引擎与精神标识

非遺与乡村振兴的关联有其必然性,一方面乡村是非遗发生的土壤与非遗发展的历史语境,非遗不断吸收着来自本土不同时代的精神文明发展至今,乡村为非遗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内核与一致的内涵③;另一方面非遗的公共性与多元形态为多元主体的参与开放了空间。在多主体的实践中,经济增长、组织建设、乡风文明发展成为非遗与乡村多元主体耦合的具体表现④。

对拥有非遗资源的地区而言,非遗产业化是推进乡村产业结构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非遗产业化即指“将非遗与现代商业模式相结合形成一种新型文化产业形态的过程”⑤,在这一过程中,非遗的文化属性在产业要素流转中成为乡村振兴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升级的重要经济资源。由此非遗不仅仅是乡村的精神粮仓,也成为乡村发展的经济引擎,不断更新乡村的业态与产业。

个体是非遗产业化的最小单位与原初起点。非遗传承人借助短视频平台在促进非遗活态传承的同时,以“短视频+直播+非遗产品”的电商模式,助力文化振兴、促进乡村经济振兴,利用文化资源带动经济发展,非遗产业的经济属性和产业价值不断被激活。借助新型传播模式,非遗等传统文化已经找到现代自发造血的新传播方式,并在线上线下生产循环中,形成对当地经济的反哺,带动当地旅游业、服务业、制造业进一步提质升级。

截至2023年7月,甘肃省已认定了121家省级及以上非遗工坊①,激励非遗传承人通过工坊的形式带动更多人从事相关产业,并以博览会、展销会的渠道对接和适应市场需求,解决非遗传承人群体重要性与经济收入水平不匹配的问题,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造血功能,实现非遗现代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现今非遗已被纳入各地区乡村振兴的工作体系中,在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下,盘活非遗资源已经成为拓展就业、提升基础设施、升级产业系统的重要手段。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文旅市场迅速反应,推出一系列内容生产产品;产品形态日益丰富,传统文化与节庆集会、民宿、研学、博物馆等文旅项目有机结合,持续拓展文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彝族刺绣、丽江东巴造纸等多元化的体验式旅游项目,不仅满足了非遗的传承需求,也满足了研学旅游的体验性与参与性。大力發展“非遗+”工程,带动了当地居民就地就近多样就业,加快了非遗成果转化,将文化的软实力切实变为增收的硬实力。

在文旅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文旅产业形态也向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业态转型,具备了增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这一过程中,非遗文化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促进当地的经济资源有效整合,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形成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生机。

根本而言,非遗产业化的根基在于非遗本身所预备的文化功能、审美价值、道德价值以及艺术价值,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多条路径,也为乡村多面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抓手。在旅游业与非遗相结合的过程中,大众对非遗的文化价值有了更深刻的体验与理解,进一步强化了非遗作为当地精神标识的内涵,非遗也为乡村创造了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审美空间。

(二)跨界融合:创意非遗产业形态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理念之一即强调非遗的实用性、市场性和创新性②,将非遗的传统技能、知识和艺术表现形式与现代生产活动相结合,激发非遗的生命力,并确保其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绽放光彩。

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数字智能技术也进一步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的效率以及质量稳定性,标准化生产模式既保留了非遗工艺的艺术风格,又满足了功能需求与现代审美,生产出批量化的融入市场的大众产品,为非遗生产提供了硬性的工艺保障。例如四川瓷胎竹编在计算机绘图的基础上,将机械光雕、3D打印技术与传统手工艺相结合,对茶具赋予了更高的使用价值的同时也加强了工艺的艺术表达。

数字技术除了在产品开发、生产等维度赋能非遗转型升级外,也进一步推动非遗与现代设计、娱乐等领域的跨界合作,将非遗元素融入餐饮、服饰、食品,甚至科技制造领域,再通过社交网络进一步推广,既为国货新品牌提升其品牌价值,催生了新的产品和服务形态,也保留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为非遗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商业模式。2023年宝马与清华美院合作推出了融合东方非遗之美与西方高科技制造相融合的“宝马非遗车——7系华彩辉耀典藏版③,通过汉代玉环纹样、霁蓝瓷、降真香等元素,结合刺绣、大漆等工艺,为非遗走进现代工业与现代生活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案例。

经过多年发展,非遗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联动已经从单纯简单的文化元素的应用演变到对非遗内在东方气韵的传达,非遗不仅仅是一种新兴的消费领域的时尚要素,更成为一种体现审美质量与品牌调性的价值要素,在新消费群体的爱国情怀与品味消费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早期的香水行业大多数由欧洲品牌主导,近年来,中式香薰获得大众关注,如本土香薰品牌观夏的“昆仑煮雪”“颐和金桂”等中式香调产品切中了中国人对于意境的追求,契合人们所需要的东方审美体验;仅2021年,观夏年销售额就达到了1.43亿,复购率高达60%①。

从器物到生活方式,国潮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制造业的有机结合,它背后也折射了文化所带来的强大向心力、价值感召、情感共鸣与精神共振,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所蕴藏的无限潜能。

五、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鲜亮的底色,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展现了其与新科技、新业态、新平台相结合的强大潜力。在两创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形式与呈现形式发生了更多样、更鲜活、更贴近大众生活的转变,也作为生产资料为制造业、旅游业等带来了不竭的发展动力。

尽管当下非遗已经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取得突破进展,但仍然面临以下困境:第一,各地文化资源不平衡,文化资源保存地常出现沟通不畅的局面,文化资源发掘难以有效流通,并形成人力、物力等资源浪费;第二,在当前的开发中,由于认知和审美的偏差,仍然存在对非遗资源保护不足的情况,例如对古迹、古村落、古历史建筑忽视外观修复、缺乏内涵挖掘,以及对戏剧、传统节庆等宣传和保护流于形式;第三,传统文化应用于商业时,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权属模糊、版权保护不到位等问题;第四,文化产品设计千篇一律、生产同质化、粗制滥造、假冒伪劣以及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等情况屡见不鲜。

因此,未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过程中,应在宏观上逐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和产品的分发渠道,打通地方与行业的文化流通壁垒,促进文化资源共享。同时更好地依托技术,多模态全面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完善文化体验场景,以短视频、直播、沉浸式演绎等多重方式呈现传统文化满足大众日益多元的文化审美需求。同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注册,制定地方标准建立“非遗”使用许可制度,利用区块链技术将文化资源上链管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应积极应用数字技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他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集约化传播,减少“文化折扣”的存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中华文化是深厚的,也是鲜活的。立破并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往开来,将优秀的文明成果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将古老的文化艺术与当代的风尚潮流相结合,在尊古的基础上重新赋予文化时代性,才能在文化和科技两股潮流的相汇中,聆听文化强国的时代强音。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与政策设计研究”(项目批准号:23&ZD087)资助成果

作者:

张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数字文化产业、文化传播、文化政策与文化消费

仲宇璐,清華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新闻传播,跨文化传播,文化产业

(责任编辑:曹翊钧)

Abstract: The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have not only opened up new avenues for protecting and dissemina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ut have also fostered its integration with various industries, leading to a diverse range of innovative products, business models, and paradigms. The widespread adoption of technology has driven the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digital resources associated with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nsequently, the dissemination of intangible heritage has embraced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widespread accessibility, immersive engagement, and tailored presentation. Furthermor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integrated into societal production and governance, underscoring the significant impac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esthetic enrichment, and public services. Explor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not only enhanc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of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within the real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enriches our appreciation of its enduring legacy

Key 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Digital Technology, Cultural Consumption

猜你喜欢

两创文化消费数字技术
经典教育与传统文化的“两创”(上)
“两创”背景下推行中小企业社保差异化征缴方式研究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西安扩大文化消费的现实路径
文化创意产业内涵与外延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英语专业学生文化消费现状研究
资本市场是推动“两创”发展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