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城市污水设施规划建设提升策略的思考
——以江宁区城市污水设施建设为例

2024-04-14贺瑞梅

大众标准化 2024年2期
关键词:江宁区城市污水处理厂

贺瑞梅,王 森,韩 群

(1.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江宁分局,江苏 南京 210000;2.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近年来,南京市江宁区把水环境治理作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促升民众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稳步推进水环境治理提升工作,城市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增添一份亮点。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生产、生活污水的收集与处理重要功能,是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要保障,对水污染的治理和城市水环境改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梳理当前城市污水设施建设、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系统分析城镇污水设施效能低下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提升城市污水系统的措施建议,加快实现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提升,对巩固当前阶段水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成效、指导下一阶段治理方向有重要意义。

1 江宁区污水设施建设现状

为改善全区水环境质量,江宁区陆续开展了黑臭河道综合整治、“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雨污分流专项任务攻坚、水环境综合治理行动等一系列专项工作,持续推进城市污水设施建设,全区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大幅提升。

1.1 污水处理能力全面提升、污水厂出水标准进一步提高

截至2022年年底,江宁区建成区共运行19座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82.4×104t/d,其中城区7 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73.5×104t/d;乡镇12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8.9×104t/d。近五年相继建成开发区南区污水处理厂二期三期、空港污水处理厂二期、科学园污水处理厂三期四期、高桥污水处理厂、滨江污水处理厂二期,污水日处理规模增长近38×104t/d。同时,江宁区生态环境部门还出台了《污水处理厂尾水提标至地表准四类水实施意见》、陆续实施了湖熟污水处理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南区污水处理厂一期、科学园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尾水提标改造工程,尾水排放达地表四类水,近期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均为地表准四类,全区出水指标和排放标准整体提升。农村污水收集处理方面,《江宁区2019 年-2020 年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内容,由区水务局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开展农村污水设施项目建设,已基本实现1 475 个村庄(共1 500 个自然村,其中拆迁村庄25 个)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建成后由特许经营者统一运维管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充分发挥效能。

1.2 持续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增强污水系统调度

根据各街道园区的数据统计,2017-2022 年,全区共建设市政污水管网约1 560 km,其中城区约1 100 km,集镇约460 km,约占全区污水主管总规模的30%;同时大力推进河道排口截污纳管工程,实施了1 200 多个入河排污口调查摸底和规范化整治。江宁区基本达成建成区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和控源截污全覆盖。江宁区还实施了多处污水泵站与污水处理厂间的调度管道工程,实现了开发区污水处理系统与南区污水处理系统、科学园污水处理系统的互联互通,以及城北污水处理系统与新建城东污水处理系统的单向调配。

1.3 全面推行排水许可制度、强化排水行为监管

2018 年江宁区正式全面推行排水许可制度,下发了《江宁区2018 年排水整治和排水许可实施方案》,从源头上加强对污水排入城镇排水管网的管理,保障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防治城镇水污染。2018 年当年全区完成排水许可证办证率90%以上的目标,新建项目的排水统一要求先办证纳入监管后再排水。截止到2022 年,江宁区水务局已核发排水许可证达两千多本,基本实现排水用户全统计,为水环境源头治理提供重要保障。

2 现状问题梳理与分析

江宁区大力推进污水设施建设,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污水处理厂规模分布不均、建设计划相对滞后、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污水设施建设和管理不统一、城市污水管网老旧占比高、管养体系不健全、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不可控等问题仍然需要解决。

2.1 污水处理厂规模与污水量亟需匹配统一

一方面,随着城市发展建设,污水处理需求不断增加,污水处理能力总体上仍有不足。据统计,2022年全区平均日供水量70×104t/d,最高日供水量已达84×104t/d,全区现状82.4×104t/d 的污水处理规模与污水全收集的实际需求已然饱和。近几年扩建新增的污水处理规模仅能补足历史欠账,仍满足不了城市污水处理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全区各污水处理厂还存在规模布局不匹配的问题。根据2018-2022年各污水处理厂年报,城区污水处理厂普遍高负荷运转,平均负荷率大部分在90%以上,集镇污水处理厂仍有较大的富余空间,普遍“吃不饱”,丹阳、土桥、湖熟、龙都、周岗、横溪等集镇污水处理厂平均负荷率均低于50%。

2.2 市政排水管网系统运行有待提质增效

污水管网存在较多缺陷,收集效率不高。根据各街道、园区开展的雨污水管网排查检测结果,各片区均存在雨污水管道混接与不同程度的结构性缺陷、功能性缺陷,老城区尤其严重。仅东山老城区雨污合流的道路共64 条,雨污合流点332 处,管道Ⅲ级以上结构性缺陷多达两百多处。虽然江宁区已基本完成居民区、企事业单位内部的雨污分流改造工作,但市政污水主次干管整改工作仍需系统性开展。由于现状管网缺陷,也导致了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较低,处理效率不高。雨污混接、管道缺陷导致的地下水、河水等外水入渗问题是导致污水主管道高水位运行、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根据2018-2022 年各污水处理厂年报,江宁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大部分持续低于正常值50%以下,污水处理厂“稀汤寡水”;污水厂晴天运行尚有余量,雨天基本满负荷。此外,各污水厂之间互联互通调度管网仍然不完善,系统运行安全保障能力有待提升,如城区调度系统还需加强,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减产改造污水暂无污水调配路径,城北污水处理系统与科学园污水处理系统还没有建成互联互通的调度系统。

2.3 污水设施建设及运维主体有待统筹协调

江宁区的污水收集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管理基本上是街道园区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不成系统。例如开发区南区污水处理系统涉及开发区、江苏软件园、未来科技城、秣陵街道等多个主体,各片区内雨污水管网由各主体自行建设,管网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管网养护上,所有污水处理厂已实现由水务集团统一运维,但管网仍由街道(园区)自行养护。污水厂站、管网运维分离的现状不符合水务一体化的要求,也不利于污水处理设施的效能发挥。

2.4 污泥自主处理处置能力亟待突破提升

现状江宁区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已达500 t/d(含水量80%),且近三年随着污水处理量和尾水提标,污泥量增长较大。目前江宁区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主要依靠社会资源进入周边其他城市热电厂、水泥厂和建材厂协同处置,还没有专门的、自主可控的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虽然依托社会资源价格相对便宜,但易受市场、行业政策、环保要求等方面影响,造成限产、停产,致使处置设施的可靠性降低。随着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的开展,污泥产量将进一步增大,污泥处理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将越发明显。

3 优化提升策略思考

3.1 强化污水设施规划引领,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

规划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的依据,做好规划顶层设计,根据江宁区各片区不同发展需求及阶段、污水处理设施水平现状和污水处理实际需求等合理确定城市污水系统布局和规模,并做好相关设施用地保障;结合各污水系统厂、站、网布局,合理确定污水系统互联互通方案及规模。以适度超前的原则,从总体上把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增长速度,合理制定全区污水设施建设计划,防止出现部分片区处污能力过剩,其他片区却能力不足的局面,实现污水处理能力的均衡分布。在建设时序的安排上,考虑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前期手续较长,需提前三年开展筹划和项目准备工作。

3.2 全面提升污水管网建设质量管控水平,健全污水管理长效机制

要加强污水管网规划和建设管理,加强排水设施建设质量管控,完善排水许可审批和批后监管机制。污水管网建设要与城市道路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用。建立排水管道建设全过程的监管巡查制度,检查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办理和执行情况,必须经规划验线才能开工建设,须经竣工测量才能覆土回填,必须汇交建设成果才能竣工验收。加强接水管控,不同源头污水精细化分类管理,提高污水厂进水浓度。积极推行“厂、网、河(湖)”一体化运行维护机制,大力推进供水及污水处理一体化整合运营进程,由区城建集团对排水户出户节点井及以下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从设计、施工到运行、维护进行统一的管理,形成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一体化管理运维机制,保障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全面开展管网摸排,建成“一库一图一平台”地理信息数据系统,实现排水管网信息化、账册化管理,运用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逐步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

3.3 全面推进污水管网排查整改,着力强化源头污染控制

城市污水管网质量的完好度直接影响着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与污水全收集的目标,在完成居民区、企事业单位内部雨污分流改造工作的基础上,应尽快系统性开展市政雨污水管网的治理工作。全面排查市政雨污管道混接错接、清污混合、污水直排、管网空白区域等情况,重点排查沿河管道、暗涵内部排口等设施,查清山水河水地下水温泉水施工排水等外水进入情况,形成全区管网排查检测报告,为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提供可靠依据。由区城建集团统筹,有计划分片区组织城市主次干管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污水直排口消除工程、管网更新工程。对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通过源头雨水减排、溢流口和截流井改造、加大截流倍数、建设调蓄设施及分散污水处理设施等措施,减少污水下河现象。

3.4 全面提升自身污泥处置能力,着力推进尾水资源化利用

污泥通常包括污水厂处理污泥、管网清疏污泥、河道清淤污泥等。目前,江宁区高度依赖其他社会资源设施协同处理污泥,污泥处理出路不稳定。要抓住江南环保产业园建设契机,加快推进江宁区污泥焚烧中心项目,结合现状社会资源保证率合理选择近期处置规模,预留远期需求,从根本上解决污泥自主处置能力不足问题,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及资源化利用的目标。目前新建或已完成提标改造的污水厂出水标准均为地表准四类水,对比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尾水可用于河道补水、道路浇洒、公园绿地浇洒、公厕冲厕、建筑施工、车辆冲洗等。因河道生态补水需求量较大,可围绕河道生态补水构建再生水主管系统,在此基础上,适当延伸管网,兼顾周边绿地浇洒、公厕冲厕、公交场站车辆冲洗等,多途径实现尾水资源化利用。

4 结束语

针对当前水环境治理目标,进一步加强污水系统建设,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必须坚持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原则,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完善污水设施建设与管理机制,着力在“收处能力补短板、系统治理提质效、排放过程强监管”上下功夫,突出污水源头收集和污染源头管控,强化建设质量管控、排查检测整治修复等工作,提高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降低污水系统管网运行水位,全面推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推进城镇污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猜你喜欢

江宁区城市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低碳节能的探讨与研究
人体的“废料处理厂”
南京江宁区 加强顶层设计 建设平安校园
城市污水处理中相关微生物技术的应用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南京江宁区 精准有效防控 筑牢安全底线
南京江宁区 为企业正常复工做好安全保障
城市污水处理厂占地研究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