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高品质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策略探索

2024-03-31吴良根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高品质实践应用跨学科

吴良根

【摘 要】“双减”政策给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带来了新的机会。高品质初中化学作业既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也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采取故事型作业、探究型作业、实践应用型作业和基于项目的跨学科型作业等形式,提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关键词】“双减”政策;高品质;作业设计;实践应用;跨学科

一、“双减”政策解读及理解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问题日益凸显。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同时严格规范校外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减少课外过多的培训时间,达到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过重的作业负担和过多的课外培训不仅会导致学生降低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学校教学中,高品质的作业设计是“双减”政策实施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和抓手。“双减”政策给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带来了新的机会,学校和教师都在作业设计与布置方面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与实践。高品质的化学作业不仅要关注和控制作业的数量,更要注重和提高作业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进度,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差异,确保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高品质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原则

化学课堂教学是达成化学课程与教学目标,落实化学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1]。高品质的作业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品质初中化学作业设计需要遵循趣味性、层次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原则,结合化学知识和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趣味性原则

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大量的化学知识,并应用到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去。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入门阶段,而传统化学作业常有太多枯燥的記忆内容,缺乏趣味性,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在设计化学作业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使作业富有趣味性,激发和维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层次性原则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程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教师需要设计不同难度和深度的学习任务,以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训练过程中得到提升。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以识记为主的复习巩固作业,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以应用为主的实验操作类作业,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作业,如进行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撰写化学研究报告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探究性原则

探究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等方式,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探究性原则强调学生在完成化学作业的过程中,要进行主动地学习和探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如教科书、网络资料、实验设备等,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和巩固化学知识。

(四)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鼓励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特别是通过化学实验)解决实际问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知识、规律、原理和理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操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和操作化学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从而深入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物质变化的规律。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化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高品质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策略探索

高品质初中化学作业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实验性、探究性和个性化等特点,旨在通过作业训练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故事型作业

基于故事的化学作业是一种寓教于乐、较为新颖、容易被学生接受的作业形式。教师应将故事情节与化学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在设计故事型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选择故事背景。教师可以选择与化学相关的热门话题或事件作为故事背景,如环保、能源、食品安全等,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或现象作为故事背景,如火山喷发、制作黑面包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还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化学历史事件或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事迹作为故事背景,如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居里夫人的放射性研究等,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发展历程和科学家的伟大贡献。

二是设计故事情节。故事情节要紧密围绕化学知识点展开,让学生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到化学知识;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让学生愿意沉浸到故事中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要有一定的冲突和悬念,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融入化学知识。教师应在故事情节中自然地引入化学知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学到化学知识。同时,通过故事情节展示化学知识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此外,在故事情节中设置一些与化学知识有关的疑问和困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样例一

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内容前,教师可以展示给学生一个故事,同时布置相应的作业。

【故事】很久以前,在意大利的一个深山峡谷中,有一个山洞,人进入安然无恙,狗进入却会昏倒甚至死亡。山洞由此得名“屠狗洞”,据说山洞里住有“屠狗妖”。

科学家波曼尔闻此产生极大的兴趣,他牵狗入洞,不久发现小狗呼吸不畅并昏倒在地,他蹲下查看小狗时看到手中火把的火焰飘忽不定,同时自己也感觉呼吸困难。他立即抱着小狗出洞,小狗逐渐恢复正常。波曼尔推测这些现象与洞内特殊环境条件有关。在实验室里,他根据山洞的特殊岩石、温度和湿度等情况进行实验,最终确认了“屠狗妖”的真实身份。

【作业】1.请同学们认真预习“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内容,同时结合提供的故事,是否能够确定谁是“屠狗妖”?

2.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屠狗妖”身份的?

3.为什么这个山洞里会存在着“屠狗妖”?

这个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引人思考,向学生展示了科学探索的过程和乐趣,教会学生面对未知的事物要有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同时,这个故事也展示了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二氧化碳的性质、产生的途径和对生命健康的影响等。学生通过完成故事型作业,主动寻找答案,增加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探究型作业

探究学习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与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探究型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现、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设计探究型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本地课程资源设计作业,安排学生适度地开展探究活动。

二是在内容上,探究型化学作业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形式上要有变化和创新。

三是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探究型化学作业,如知识探究型、实验探究型、实践应用探究型等。在设计这类作业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及教学内容确立作业目标,设定作业的难度和数量,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明确具体的探究任务、完成方式和时间节点等。

四是教师在布置探究型作业时,要根据探究任务的难度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工具(如实验设备、参考资料等),以支持学生顺利地完成探究任务。

五是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共同制订评价方式或评价量表,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和评价,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提供改进的建议,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进步。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探究经验和成果,提高学生的合作水平和交流能力。

样例二

在学习“溶解现象”内容时,教师可以布置如下作业。

【作业】探究不同物质的溶解性:选取几种常见的固体物质,如食盐、蔗糖、小苏打等,将它们分别放入一定量的水中,观察它们的溶解情况,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分别加热,使水温提高10℃左右,再次观察它们的溶解情况,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学生通过以上实验,可以了解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差异。探究型作业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和实验条件等因素设计和布置相应的探究型作业。

(三)实践应用型作业

在化学作业中贯彻实践性原则,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是高品质化学作业的功能之一。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化学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让学生研究家中不同清洁剂的酸碱性情况,研究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等。在设计初中化学实践应用型作业时,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作业内容与难度应与课堂教学目标保持一致。作业不应设置过于简单的问题,避免低水平的机械训练和重复性工作,也不应设置过于复杂的问题,避免学生难以完成。同时,作业应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而不仅仅是应对考试。

二是充分利用周边环境和现有资源开发实践应用型作业。作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如家庭环境、社会调研等进行设计和调整,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探究过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學态度和科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联系和应用。

四是作业类型可以是实验探究,也可以是书面作业(如撰写实验报告等),以满足不同学习内容的需求。设计的作业应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同时,必须确保实验的安全性,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样例三

在学习“燃烧与灭火”内容时,教师可以布置如下作业。

【作业】消防队员在不同的火灾现场,应选择什么样的灭火方法?①电线老化引起的火灾现场;②图书馆;③加油站;④粮仓;⑤住宅楼。

学生可以将所学相关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不仅要考虑到燃烧的三个条件与灭火的常用方法,还要考虑到实际情况的复杂性,这培养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实践应用型作业更加贴近生活,更具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化学知识的魅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直观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原理,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四)基于项目的跨学科型作业

基于项目的化学作业设计,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目前,很多国家倡导的项目式教学,本质上都体现着跨学科思想,强调通过学科联系解决问题。[2]设计跨学科型作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衡量的,能够反映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是需要设计项目的内容。内容应该包括实验的设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结果的解释等环节。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实验的可行性,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完成实验。同时,教师还需要考虑实验的安全性,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受伤害。

三是需要制订项目的时间表。时间表应该包括每个环节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以及每个环节的具体内容。教师通过制订时间表,可以确保项目的进度得到有效的控制,避免项目延期。

四是需要评估项目的效果。评估应该包括学生的学习成果、实验的成功与否、项目的实施情况等方面。通过评估,我们可以了解项目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次的项目实施提供改进的依据。

样例四

在学习“水”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布置如下作业。

【作业】调查当地水源的质量。选择一个水源,如自来水或河流,采集水样进行化学分析,先目测水的纯净度,再通过化学方法检测水中的溶解氧、pH值、一些金属离子的含量等。另外,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净化样品中的水?

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可以学习到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知识,了解到水质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掌握常用的物理、化学、生物净化水的原理和方法。

基于项目的跨学科型作业设计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高品质初中化学作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高品质初中化学作业时,教师需要结合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创新思维,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四、“双减”背景下高品质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反思与展望

高品质初中化学作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探索高品质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作业设计的目标

作业设计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而不是简单地复制课堂内容。因此,作业设计应该注重知识的整合与应用,而不仅仅是知识的重复和记忆。

(二)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学习興趣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尽可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

(三)重视作业的反馈和评价

作业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教学的过程。通过对学生作业进行反馈和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作业的反馈和评价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四)体现作业的创新性和挑战性

在现代社会,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考,挑战自我,而不仅仅是完成传统的、重复的作业任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自由发挥,探索化学的奥秘。

“双减”政策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助于更好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高效的作业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3]。“双减”政策背景下的高品质初中化学作业应更好地体现和发挥作业的育人功效。教师要充分认识并牢牢把握作业在教学与评价之间的连接性功能,不断提升在作业设计方面的专业能力。同时,作业设计也不能过分强调求新、求异,否则,极有可能重新走上“偏题”“怪题”的老路。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孙佳林. “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 课程·教材·教法,2018(4):71-78.

[2]王英彤,王秋,石峰.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探秘无糖饮料”[J]. 化学教学,2021(8):63-68.

[3]周广,曹红梅. “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形式研究[J]. 化学教与学,2022(7):27-29.

猜你喜欢

高品质实践应用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高品质的忠实还原 FIBBR Ultra Pro2 HDMI光纤线
光伏扶贫如何保证高品质
跟着明星感受高品质的吃喝玩乐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高中英语课堂中反思性教学应用策略分析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