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单元项目式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2024-03-31王利霞国红延李慧芳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英语作业减负增效双减

王利霞 国红延 李慧芳

【摘 要】“双减”政策的提出旨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针对当前作业设计存在的诸多问题,文章结合项目式学习原理,提出基于核心素养发展需求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开展项目式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策略:基于学情及内容分析,整体设计单元作业体系;基于素养目标及个性化需求,规划多类型作业;持续提供多元支架,保障项目式作业实施效果。

【关键词】“双减”政策;项目式作业;英语作业;减负增效

一、引言

长期以来,由于教学中存在内容碎片化和方式机械化的问题,导致作业设计也存在偏重书本知识读、背、抄等单调枯燥的问题。作业内容缺乏与课堂教学的逻辑衔接,缺乏弹性的选择空间,脱离学生实际生活,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也无法满足学生高阶语言学习和思维能力提升的需求[1]。繁重而毫无挑战的作业使学生逐渐丧失高质完成英语作业的动力,敷衍了事,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提升作业质量、优化作业设计成为中小學英语学科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

为解决作业形式单一、内容和意义与学生发展规律相悖的问题,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要求全面压减中小学生的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升作业质量和效率[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也明确指出,“作业的设计既要有利于学生巩固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运用策略,增强学习动机”[3]57。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项目式作业设计思路

《“双减”意见》既强调减负,又强调增效。“减负”是指减掉那些机械、无效的作业,“增效”则是根据精准的学习分析设计个性化的作业,提升学习效果。二者看似矛盾,实则内在统一。课堂作业要基于教育规律,通过分层化、弹性化与个性化的布置,突破机械性和重复性问题[4]。作业是学生自我探究的过程,因此“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加强作业的创新设计与研究,探索和开发多种类型、多种功能的作业,充分发挥作业的发展性作用,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及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成长[5]。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要体现学科育人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差异,秉持“减负”不“减质”的原则,积极挖掘学科资源,兼顾作业的功能和方式,让作业真正回归育人的本真[6]。《义教课标》也提出,“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兼顾个体差异,整体设计单元作业和课时作业,把握好作业的内容、难度和数量,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自我效能感。教师应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建立课堂所学和学生生活的关联,设计复习巩固类、拓展延伸类和综合实践类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如朗读、角色扮演、复述、书面表达、故事创编、调研采访、海报制作、戏剧表演、课外阅读等,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语言和思维能力,发挥学习潜能,促进自主学习”。[3]57

综上所述,英语教师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作业设计,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问题解决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与项目式学习的理念高度统一。项目式学习是指学习者围绕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项目式学习具有目标性、整合性、自主性等特点,融入作业设计能够有效解决目前不利于“双减”政策落地的问题。为此,笔者初步构建了项目式作业的设计思路(如图1)。

项目式作业以“控量、提质、增效”为设计基本原则,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寻求课程内容的融合点,通过链接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在单元教学内容结构化的基础上以问题情境为引领,通过逐渐进阶的作业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探究,迁移应用课堂所学,实现深度学习。教师合理规划、安排项目式作业的呈现方式和成果评价等,在围绕教材单元系统学习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资源支架、学习策略支架及反馈评价支架等,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完成项目式作业的动机,促成高质量作业设计与实施的良性循环。

三、初中英语单元项目式作业的实践策略

教师在确定项目式作业的主题和需要达成的目标之前,首先应该思考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和分课时教学目标,保证教学目标、分课时目标和整体项目式作业目标相辅相成,以最大限度保证作业的效度及其对教学目标达成的促进作用,实现减负与增效的双重要求。笔者以北师大版英语(九年级全一册)第九单元Save the Planet为例,具体阐述初中英语单元教学中项目式作业的实践策略。

(一)基于学情及内容分析,整体设计单元作业体系

单元作业需要结合单元主题与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其目的是促成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及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要设计具有周期性和系统性的单元作业[7],使学生在一个个课时的学习周期中,逐步积累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提高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进而优化英语学习成效,提高学习能力。可见,教师要结合学情调研及内容分析,整体设计单元作业体系,围绕单元主题和真实生活实际确定单元项目式作业,并结合单元具体课时目标细致规划课时作业,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单元知识内容,逐步完成项目任务,切实转变当前作业碎片化、机械化、割裂化等问题。

本单元属于“人与自然”主题范畴下“环境保护”主题群“环境污染及原因,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子主题内容,单元由多个语篇组成,各语篇内容相互依托、相互关联。在深入分析单元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围绕单元主题通过问卷星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单元话题非常感兴趣,85%的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多数学生想更加深入地了解生活中还应该怎样为环保做贡献;但学生英语学习基础一般,有关环保话题的词汇量不够丰富,不能运用英语口头描述日常环保行为、存在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此外,师生所在地区于2017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生態文明建设示范区,环境保护工作虽受关注,但其母亲河——妫水河附近乱丢垃圾的现象依然随处可见。河水污染情况严重,保护母亲河成为每一位北京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教师将项目式作业的主题确定为“环境保护靠大家—我为家乡环保做贡献”,结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将其细化为相互关联的子任务,并转化为课时作业(见表1)。

(二)基于素养目标及个性化需求,规划多类型作业

根据《义教课标》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及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要求,教师从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四方面对本单元各语篇体现的素养发展价值点进行分析,同时兼顾核心知识的掌握及关键能力的发展,规划了多种类型的项目式作业(见表2),供学生根据个性和差异需求进行选择。

(三)持续提供多元支架,保障项目式作业实施效果

项目式学习往往以学生自主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展开。教师要发挥及时监控、协调的中介作用,为学生持续提供情境、资源等多元支架[8],保证项目的实施效果。本次单元项目式作业根据语言能力、兴趣特长将班级30名学生分成5个小组。在教师的统筹规划与指导建议下,学生小组经过协商分别选择了视频组、采访组、演讲组、海报组、实践组,以不同形式完成项目式作业,并具体规划了小组内的任务分工和项目计划(见表3)。

本单元项目式作业的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够明确整体项目目标,带着自身承担的具体任务走进现实,发现身边的问题,参与度高,分工有序。他们首先查阅课本及其他相关资料,累积与项目式作业相关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借助小组和集体的协作,走出课堂,大胆用英语提问和记录,内化运用所学知识的同时也在主动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切实办法。环保海报的宣传起到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作用;视频组表演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轻松愉快的拍摄过程也使学生乐于参与。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感,对教材话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小组合作与分工带来的不同角色体验,也为原本在英语学习中比较薄弱的学生提供了个性选择和同伴支持。

四、小结

项目式作业以“控量、提质、增效”为基本原则,围绕核心素养寻求课程与作业的结合点进行设计[9],是一种新型的作业形式。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设计与实施项目式作业,融合资料整合、作业分层、小组合作等特点,能够很好地突破传统作业重复机械、形式单一、缺乏兴趣等低效问题,对于落实“双减”政策具有创新性意义。项目式作业还将课堂教学与课后活动有机整合起来,延伸了课堂的广度与深度,有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助于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

项目式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中,教师应基于学情及内容分析,整体设计单元作业体系,既要结合素养目标及个性化需求,规划多类型作业,又要持续提供多元支架,保障项目式作业实施效果。项目式作业具有多重作用,首先,项目式作业增强了作业的趣味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且产品具有可视化特点,能让学生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证据,增强自信心。其次,单元项目式作业可以分解为相互关联的课时作业,使学生在一系列听、说、读、看、写的任务中对主题词汇和功能句进行理解记忆,并在真实的情境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迁移应用。此外,学生在演讲稿、采访稿的撰写与修改中不仅能提升语用能力,还能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力,实现高阶思维的发展,最后的反思也有利于学生元认知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江川. 项目式理念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探究[J].  英语教师,2021(10):177-178.

[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 [2021-07-24].  https://www.gov.cn/zhengce/2021-07/24/content_5627132. 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周洪宇,齐彦磊. 从“双减”到“双增”:焦点、难点与建议[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6.

[5]洪志忠,刘曦东. 为学习增值:新时代中小学作业的质量观[J]. 福建教育,2021(31):5-7.

[6]王丽娜.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改进[J].  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2(6):56-59.

[7]王新静. 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研究[J]. 考试周刊,2023(12):94-98.

[8]肖海梅,国红延. 初中英语项目式学习中多元支架的有效利用[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2(9):19-22.

[9]唐春吾. “双减”背景下“五育融合”项目式作业设计路径:以初中英语为例[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15-20.

猜你喜欢

英语作业减负增效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英语作业的设计不容“忽略”
轻摆渡,济江川
浅析写作型共同体视角下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
隐形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作业中的策略运用
初中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教学策略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