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格局下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2024-03-27刘虎

高教学刊 2024年7期
关键词:专业教师动力机制大思政

摘  要:围绕立德树人构建“大思政”格局,开展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指向,专业教师是提升育人成效的重要力量,要针对影响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中发挥作用的现实问题,积极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引”“培”“助”“促”,紧密结合专业教师职业发展理想和追求,构建基于专业志趣的贯穿课内外的并喻式师生共同体,有效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内生动力,贯通第一、第二、第三课堂,推动专业教师深度参与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工作,切实提升育人成效。

关键词: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师生共同体;动力机制;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7-0168-05

Abstract: Building a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attern and carrying out the whole process and all-round education around moral cultivation is the new dire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Professional teachers are an important forc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influence professional teachers to play their role in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guide", "training", "assistance" and "promo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closely integra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deals and pursuits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to construct a metaphorical typ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based on professional aspirations throughout the class community, which effectively stimulates the endogenous motivation of teach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uns through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class, promotes professional teachers' deep participation i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al education and online educatio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Keywords: professional teacher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er-student community; motivation mechanism; group of teachers

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要形成“三全育人”格局,构建“十大”育人体系[1]。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出台《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以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全面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质量[2]。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3]。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这为构建内涵外延更加丰富的“大思政”格局拓展了思路、指明了方向。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重点解决开门办思政课等问题。从以上出台的文件精神逻辑脉络来看,就是要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力量,形成合力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很显然,作为大学师资队伍中的主力军,专业教师在其中应该发挥更加独特和有力的作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呈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互融共进的良好态势,积极探索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更深度结合、线上和线下教育相互协调的育人新路径,这些都在深刻改变着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培养的传统范式。但从实践来看,高校在课程思政中仍然存在著“硬融入”“表面化”等现象,以及育人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相互融合协同不足、着力点不甚清晰、教师融入大学生圈层困难及对学生亲和力不够等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创新理念和载体,激发各育人主体特别是专业教师的主动性,有机协同教师、管理人员、思政工作者和社会力量等的合力,在泛在信息社会环境背景下,形成稳定的师生共同体新平台和新机制,切实增强育人实际成效。

一  高校专业教师对于“三全育人”的重要作用

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4]。而教师则是落实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教师的职业目标和精神追求,授业解惑是为人师表、育人增智的基本手段和途径。解惑不仅仅是对专业知识的讲解、释疑,更包含着按照人生理想和职业要求,带领学生树立科学的认知思维和价值理念,通过思想碰撞构建正确的三观,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品行、品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也对教师应履行的义务进行规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等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指明了“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5]。可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价值引领工作本身就是所有教师职责所在和教育本真的应有之义,是专业教育中固有的内在组成部分,因此,所有教师都应该既是“经师”,也是“人师”,努力成为培育学生的“大先生”。

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教师是开展育人的最关键主体,是最具挖掘潜力的活跃因子,也是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群体。而课程思政正是建立“三全育人”大格局的突破口[6]。课程思政实质就是课程德育,强调课程价值属性,旨在引领教育回归本真[7]。由于高校所特有的学术性特点和传统师承文化,学生对教师有着天然的信赖和崇敬,往往会不自觉地以教师为自己榜样和追随目标,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终生的。高校教师除了思政课教师外,占绝大多数的是各学科专业教师,如何有效调动专业教师内在动力,发挥专业教师的学术权威、科学精神、道德情操和崇高品格,深刻影响和引导学生,有效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从各自不同的渠道发挥正确价值引领作用,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至关重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社会分工不断变化,各学科门类的划分越来越精细,学科之间的壁垒越来越明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强化了专业性而忽视了交叉协同性。由此造成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传授相互分离,成为两个不同的体系,分别由不同的专业群体开展相关工作,形成了以思政课教师和党务、学生工作人员为主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专业教师专注于所在学科知识教育的局面。思想政治教育也更多是作为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和体系,与专业教育相对割裂,而占培养计划主体的专业课程和实践实训等环节则较少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专业教师在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思想熏陶中发挥的作用明显不足,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未能深度融入专业培养的核心过程,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近年来,中央系列重要会议充分运用科学思维、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将新时代思政工作与专业教育等相互融合,丰富和完善了传统高等教育的育人理念,可以更加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各自特点,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思政课老师应深耕精研思政课程,从面上开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教师则应依托专业、学科、行业,有机融入家国情怀、职业理想、科学精神、法治观念及学术道德,同向推进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党务、行政、学工及后勤等人员应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组织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及劳动育人,同时积极拓展校园外的党政干部、企业专家、劳动模范等力量参与到学生教育中,逐步形成人人、时时、处处开展育人工作的“大思政”格局。

二  影响高校专业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思政的多元因素

随着课程思政工作的大力宣传和持续推进,各个高校对于开展课程思政的认识不断深化、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专业教师在思想上对于利用自身学术优势,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依托专业平台和教学科研实践参与学生价值塑造的认识不断增强。不少学校成立了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一些教师开始尝试探索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新模式。一些教师通过兼任班主任、班导师及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等途径,参与到课程思政工作中,取得了可喜进展,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多种现实障碍影响着专业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广度、深度、力度和温度。

一是思想上还存在一定认识误区,不少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 “不想做”。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苏联教育思想和模式的深刻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涉及的行业分工门类进行院校专业划分,各学科分类专业化程度很高,学科之间的界限很清晰。高校教师在长期严格的专业训练下,思维方式明显带有这样的学科烙印。目前,教育主体对“在专业课中真切践行课程思政”的内心认同不够强烈,尚未普遍形成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思想共识和实践自觉[8],往往不能从内心真正深刻理解在新的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应然性和必然性,特别是对于理工科的教师,表现得更为明显。在专业授课和实践中容易产生误解,认为不同的教师各有专长、分工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和党务政工干部的职责,而专业教师从事本学科学生专业思维训练和知识技能的传授,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自己分内的事情,不能“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因此缺乏发自心底参与和推动课程思政工作的內生动力,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甚至个别老师还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

二是开展思政教育知识和经验不足,不少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不会做”。不少专业教师在本学科领域具有扎实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阐释科学原理能力强,习惯于与书本、数字、数据和实验设备打交道,但不擅长做人的思想教育工作,甚至不愿意与人开展深入的面对面交流。思想价值引领和良好品格培养是一项要求很高、对人进行深层次沟通和影响的学问。首先,要求教师本身具有比较高的综合素养,有正确的价值坚守,能够身正为范。其次,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教学科研实践活动中有其内在规律,需要对教育、心理、社会、管理、法律和人文艺术等学科均有所涉猎,需要跨学科综合性知识结构和高超的教育教学沟通技巧,专业教师往往缺乏相关知识储备和实际工作经验,对于数字时代的学生思想特点和精神需求了解也不充分,对于课程思政和相关教育活动的精准定位、组织设计、实施路径吃不准,对创新性开展课程思政的方法思路不多,对如何引导学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

三是符合教师实际需求的平台缺乏,不少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不能做”。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压力比较大,科研任务比较繁重,往往占据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其中,不少高校年青教师还有“非升即走”的职称评聘和成家立业的生活压力,中年教师有大量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多重指标任务,年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习惯往往已经比较固化,从而使得专业教师常常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研究探索创新性的、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的育人载体,造成目前能够满足专业教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其特长、符合其心理预期和职业发展需求的、可以深度参与育人实践的平台比较缺乏,制约了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作用发挥。

四是考核激励机制不配套,不少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不深做”。教师在考虑有限的时间分配时一般会优先满足考核指标和对自身利益影响大的任务,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下,专业教师更愿意将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其次才会考虑其他任务和要求。而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恰恰需要教师具有强烈的教育情怀和大量时间的付出。目前,高校对专业教师的考核主要是围绕各类学科建设指标体系开展项目化目标管理,项目化目标管理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强化了市场经济效应和实用主义思想,教师需要去申请课题、发表论文、申报奖项和竞争各类称号。在现实中,量化的指标仍然是“硬任务”,显示度高、回报好,对评优、聘岗、职称晋升有直接促进作用,而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是“软任务”,投入精力大,成效难以考量,回报不明显,从而大大降低了专业教师对深度参与课程思政的意愿,对于相关工作要求容易以简单应付为目的,思考不深、研究不透。

三  推进专业教师深度参与课程思政的对策和理路

推动专业教师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是拓展育人工作覆盖面、提升育人成效的重点难点之一,也是推进“大思政”工作的关键点之一,只有不断提升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本身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调动更多专业教师主动介入,有效发挥专业教师的巨大能量和群体智慧,才能找准结合点、寻求恰当途径、因势利导,不断突破课程思政还不够深入、成效不够理想这一薄弱环节和普遍性问题。

一是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引”,努力提升专业教师精神境界。要加大对专业教师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的宣贯,不断创新机制,将教师思政和学生思政有机结合,由学校党委牵头,党务学工和教学部门共同参与,将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同步推进、共同提升。牢固树立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专业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育人职能,不仅在专业知识教育上,更应该在思想、道德、价值和品行方面发挥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这不仅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精神和自身价值的集中体现。不断加强对专业教师政治意识和职业理想教育,通过相关部门、各级党组织和学术群团组织等,结合教师的特点和实际,分层分类分批开展学习,内容上应避免大而全,力求精、准、短、实、新,有针对性地促进专业教师对新理论、新思想的了解和掌握。通过校院系三级持续开展党内组织生活、专题学习、名师讲座和教育思想大讨论等经常性教育,加强对课程思政典型榜样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责任担当意识和奉献服务精神。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开展课程思政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才会发自内心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持续拓展专业教师综合知识素养。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深入了解专业教师的特点、面临的实际困难和自身发展实际需求,持续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通过对专业教师进行定期业务素质拓展讲座、岗前培训、挂职锻炼以及观摩课程思政示范课、课程思政赛课,组织专业教师参与课程思政项目研究、深入行业单位调研实践等多种途径,促使专业教师进一步了解国家发展现状和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特点,近距离感知国情、社情、民情,打牢开展课程思政的基础和情感根基。同时,随着智能教育时代的到来,新的信息技术正在逐步改变教育教学方式,要加强对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推动专业教师更清晰了解数字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新特点,更准确把握受教育对象的新需求,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充分运用新技术,增强个人信息化素养。启发和拓展教师充分运用线上教学、网络社区互动、虚拟仿真实践等开展课程思政、网络思政、实践育人思路。不断完善专业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知识结构,提升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综合素质,化解专业教师参与育人的困惑,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

三是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助”,积极搭建并喻式师生共同体创新载体。多元行动主体之间的共识信任机制是实现课程思政建设主体间相互协作并达成整体性行动的重要价值保障[9]。出生在数字时代的大学生,在运用信息技术和获取知识能力上具有明显优势,有些方面甚至要超出高校的专业教师。因此,目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过程已经更加倾向于玛格丽特·米德所说的并喻式文化传递,教师不再具有完全的主导地位,今后教育模式也将由师生的主-客体模式,逐步变为主-机-主或主-主模式,师生的平等性和并喻性更加突显,教师的角色将由宣教讲述者、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引导启发者、参与同行者。因此,应该积极推动探索新型的覆盖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实践实训和生产劳动的师生共同体建设,以专业志趣为牵引,提升教师和学生内在动力,协助专业教师搭建贯穿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创新型育人载体,推动教师融入大学生日常社交和生活,构建教师和学生的新交流圈层,形成互学互鉴的并喻式师生共同体的“元场域”。同时,应不断加大各育人主体间的有机协同,形成长效机制,科学发挥党务工作者、思政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善于组织、协调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优势,以及社会力量的实践资源优势,探索在专业学科基础上建立优秀课程思政创新团队,加强多元师资参与相关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辅助机制,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实践。积极帮助专业教师搭建能够发挥其学术专业特长、可以深度影响学生、黏性高的多样化育人平台。

四是加强对专业教师的“促”,坚持完善政策激励和配套制度体系。考核是指挥棒,制度建设是根本,应该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案,引导专业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要坚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从自身做起,突出对教师多途径开展育人工作的具体要求,不断探索完善对专业教师参与育人工作的考核体系。对于在课程思政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必要的奖励和表彰,对于在教学科研中发挥不良作用的教师进行及时的惩戒,使育人成效与年终绩效、职称评定、岗位聘任挂钩,让专业教师的投入有肯定、有荣誉、有获得感。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和科学有效破除“五唯”,加強高校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真正建立起符合时代特征和人才成长需求的科学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树立高校干部教师正确的业绩观,推动人人关注育人、人人参与育人、人人投入育人,切实提高包括专业教师在内的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提升开展课程思政的持久性、稳定性和实效性,形成既目标一致、相互衔接、有机协同,又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相互赶超的良好局面。

在新形势下,面对两个大局,在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上,高等教育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也将面临着更复杂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实践,充分调动全社会相关力量和资源,积极建设校内校外一体、线上线下结合、课内课外衔接的“大课堂”,搭建覆盖更全、内涵更广的“大平台”、培育和建设来源丰富、素质过硬、跨界融合的“大师资”,在加强思政课程主渠道建设的基础上,扎实落实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协同实践,积极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更加深入研究专业教师深入开展课程思政面临的现实问题,找准内在关键症结,建立有效机制,推进课程思政的一体化建设,调动广大专业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思政建设,发挥专业教师独特的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建立立体的、多维度育人格局,将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科研的方方面面,推动高校育人工作的更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Z].2017-12-05.

[2]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Z].2020-04-28.

[3]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Z].2020-05-28.

[4]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5]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26.

[6] 翟文豹.课程思政建设:逻辑起点、基本前提与实践路径——以行业特色型高校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21(9):35-41.

[7] 张宏.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的困境、要素与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10):31-36.

[8] 周松,邓淑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路径优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0):58-60.

[9] 李波,于水.从“碎片化”到“整体性”: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8):140-144.

基金项目:2021年度江苏省教育系统党建研究会课题“新时代江苏高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研究”(2021JSJYDJ0200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0年度教育科学与改革研究专项课题“高校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动力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2020JYKX-28)

作者简介:刘虎(1974-),男,汉族,陕西兴平人,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党委书记。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

猜你喜欢

专业教师动力机制大思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复杂动态交互演化机理与仿真分析
科技查新服务业变革优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提升中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实效性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镇发展现状与动力机制研究
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的利与弊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助力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两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