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探究

2024-03-27万进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支持策略综合性学习教学理念

摘要:基于儿童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能够通过课程设计来促进儿童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儿童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入动态创构、引领支持、包容欣赏等理念,探索了主题选择、活动实施、支持策略等开展方式,形成了阶梯提问式、直观呈现式、学科跨越式、主题表演式四种活动类型。基于儿童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学习需要立足学科,以教师精心教研、导引为前提,以教师真正的“教”,引发学生真正的“学”。

关键词:儿童自主设计;综合性学习;教学理念;支持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4)01-0070-05

当前的教育要求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社会环境、科技进展有机融合,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儿童积极获取知识与技能。基于儿童自主设计理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能够激发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儿童的综合素养。

一、基于儿童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理念

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终极追求。基于儿童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目标是让自主学习真正发生,培养自主、独立、自律的学习者。

(一)动态创构的理念

基于儿童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重在让儿童真正参与学习,是伴随着儿童主体活动展开的、动态变化的,是依靠兒童“动”起来、“活”起来的活动。它是儿童展示自我、成为主角的平台,是儿童自主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引领支持的理念

给予儿童自主设计的空间,并锻炼、发展儿童的自主设计能力,能够提升儿童自主设计活动与学习的能力,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置身事外,全部放手交给儿童,而是要求教师能够给予适时、适当、适合的引导和支持。年龄尚小、能力有限的儿童往往不具备设计一个完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的能力。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关注儿童的进展情况,及时向儿童提供必要的支持。儿童自主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既要指导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也要整体统筹把控活动节奏,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

(三)包容欣赏的理念

基于儿童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教师必须用包容、信任、欣赏的态度对待儿童。包容是指无条件的接纳,教师要接纳儿童的成功和优秀,也要无条件地接纳儿童的失败和普通;信任是指相信儿童的付出和努力,即使看不到表面的变化,也相信他们在心智上会有成长;欣赏是指用心观察,看到每个儿童的努力和细节,及时指导他们解决问题,也要及时表扬、鼓励,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包容、信任、欣赏的氛围中,儿童才能够放心大胆地自主设计、自主学习,并真正爱上这个过程。

二、基于儿童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施策略

在基于儿童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为了使儿童深度参与、自主能动,教师应给予精心、潜隐的支持,选择具有探究空间,吸引儿童投入其中、动手动脑动心的主题,设计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环节,使课程真正成为激发儿童获取新知的动力和挖掘儿童智慧潜能的契机。

(一)主题选择策略

在基于儿童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主题的选择至关重要。合适的主题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一方面要贴近儿童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还要能产生认知上的困惑与困扰。

1.选择具有驱动性的主题

具有驱动性的主题能够激发学生自觉参与、全情投入的意愿和热情,引起儿童情绪上的共鸣和认知上的挑战。这样的主题往往具有生命力,能吸引儿童进入其中进行探究。例如我校紧邻秦淮河,学生也大多居住在秦淮河畔,他们从小就对秦淮河的动人传说、诗词歌赋有一定的了解,秦淮河也承载着他们浓浓的乡情和童年的欢乐。为此我们在四年级选择了以“悦读秦淮”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这个主题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情感关系紧密,激发了儿童的参与热情,取得了较好的探究成果。

2.选择具有开放性的主题

开放性的主题充满不确定性,意味着多样的可能性。主题的开放意味着不局限于学科,而是基于问题解决,关联着学科之间、课内课外、书本与生活,将知识内容延伸至家庭、社会、自然等领域。开放也意味着能够关联和观照儿童本身,在儿童与知识之间建立连接,让儿童学会关爱自己,培养自我探究的能力。例如在道德与法治五年级《“法治绘本”我来画》中,我们以“宪法”为主题,让儿童从生活中寻找与“宪法”相关的问题,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并将提出问题、思考探究问题解决等过程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个开放式的主题不但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了法律知识,还引导儿童更好地明晰了个体的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

3.选择具有跨界性的主题

选择主题时,应将儿童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置于一个完整的问题系统中。跨学科的课程整合,是主题统整、学科跨界的大课堂实验课,是围绕目标、实践探究的跨领域学习课,是视野开阔、层级更高的生命化教育课[1]。基于儿童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应突破单一学科的限制,跨越学科的边界。这种“跨界”,表现为学科学习的突破,不仅通过本学科,也通过其他学科进行学习;不仅通过显性课程学习,也通过无处不在的隐性课程进行学习。例如,儿童自主设计的语文活动的主题为“也说狐狸”,他们对《伊索寓言》中狐狸形象的探究不仅基于语文学科,还超越了语文学科,延伸至文学、哲学、历史、生物等不同学科。通过文献资料的查找和阅读,儿童追溯了《伊索寓言》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并了解了古希腊的地理、历史、文化等知识,从而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

4.选择具有价值性的主题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人的成长,主题的选择应考量主题内含的情意知识和价值系统,具有价值性的主题能够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有助于儿童自觉、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引领儿童基于真实问题、有效问题、有意义的问题进行主题选择,需要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考虑潜隐主题中的价值观,从而激发儿童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儿童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发展关键能力,探寻生活之美,提升人生境界和人生价值。例如“微笑精灵守护计划——江豚保护”这一主题,不仅启发儿童了解生态环境问题,更培养了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心。这样的设计不仅仅关注知识的传递,更注重儿童的情感体验和对社会的关怀,培养了儿童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支持策略

基于儿童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全方位的支持策略,涉及空间、时间、资源、学习工具等多个方面。

1.拓展活动空间

学校引入非正式学习为主的自主学习空间,将学习过程扩展到學校的各个角落,使学习无处不在。我们借助网络化学习平台,构建虚拟学习空间,支持线上学习任务的完成和作品的展示。例如,在六年级语文“策划一场属于我们自己的毕业典礼”的活动中,儿童通过自己擅长的方式呈现活动收获——把自己小组的活动过程拍摄成视频并上传到网络,形成二维码,其他儿童扫码就可以观摩学习,确保每一个“我”都参与其中。

2.延伸活动时间

基于儿童自主设计的综合性活动结合了儿童的兴趣、动机、品质和认知能力,延伸了学习时间。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再回到课堂,形成一个循环的学习过程。这种时间延伸策略使儿童有更多机会在多样的环境中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在三年级语文“也说狐狸”活动中,在布置选题后,学校因故停课,但是依然无法阻挡儿童们合作研究的热情。他们采用多种方式展开合作,有的在线上召开视频会议,有的聚在同学家里研讨,返校后,他们更是抓住课余时间商量讨论,延伸了研究的时间,提升了研究的品质。

3.聚合活动资源

基于儿童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充分调动了学校内外的多方资源,实现了全方位的支持。在校内,专用教室和创客工坊为儿童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资源支持。在校外,我们利用社区、博物馆、图书馆等资源,鼓励儿童进行自主设计活动。更重要的是,通过家校结合,教师发挥着桥梁作用,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资源。这种资源聚合策略为儿童的自主设计提供了多层次、多方位的支持。

4.设计学习支架

我们为儿童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了支架(如图1),编印了手册。通过探究过程,让儿童了解开展研究的基本步骤:选取主题—资料搜集—整理分析—提炼想法—输出成果—反思总结。首先,我们为探究的每一步编写了指导用语和鼓励用语,便于儿童知道怎么操作和实施,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其次,留白了研究过程的一些具体步骤。除了“读与查”“想与议”两部分内容,其他部分全部做留白处理,留给儿童自己概括。从成果展示看,随着探究的深入,儿童开展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比如“编与演”“拓与展”“寻与思”等。最后,我们还专门留了空白页鼓励儿童,将不能概括进研究步骤的尝试记录下来,使儿童既能按照研究步骤层层深入,又能突破框架自主创新;在研究总结部分,我们提出了“研究从问题开始,用实践展开,再进行创作提升”的要求,呈现了儿童通过创作形成的学习成果。

5.促进深度合作

基于儿童自主设计的综合性活动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儿童自由组建合作团队,每组有2~6人,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儿童自主拟定研究步骤,商议重点内容,安排活动时间。合作的形式多样,如召开视频会议、线下研讨、开展阅读、梳理资料、完成手册、成果汇报等。

儿童在合作中学会了分工,每一组儿童都分工查找和阅读了相关资料,然后一起讨论,提出问题;儿童学会了分享,他们分享自己查阅的资料,分享自己阅读的收获,分享自己的困惑与思考;儿童学会了协商,他们提出问题一起讨论,有的小组成员有不同意见还会以投票的方式解决争议。随着合作探究的充分开展,儿童了解了差异,学会了沟通,也明白了个人力量的有限,更加尊重伙伴的声音和集体的力量。

(三)活动实施方式

基于儿童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施必须落实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依据“学生分组—设计子问题—多渠道资料搜集—多形式汇报—讨论—进一步总结”的流程不断循环,我们总结出三种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学习方式。

1.阶梯提问

在基于儿童自主设计的综合性活动中,教师提出具有层级性的序列问题:第一是认知性问题,可以帮助儿童回忆和确认已学的知识;第二是理解性问题,可以确认儿童对概念性知识的理解;第三是应用性问题,考察儿童对原理的运用;第四是分析性问题,引导儿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深度的理解;第五是综合性问题,将儿童分析、解决问题的知识点关联起来;第六是评价性问题,启发儿童对知识背后的价值作出理性的判断。上述阶梯式的提问层层深入,引导儿童从活动的经验材料、直观体验中回到知识本身,培养儿童的高阶思维和核心思维品质。

以四年级研究清明节的小组为例,教师首先引导儿童从已查阅的清明节资料中概括大家熟知的常识性知识,接着提出“你如何理解清明节中的纪念活动?”“你最想纪念谁?以什么方式纪念?”“与清明有关的诗篇、成语有哪些?”“为什么要有纪念活动?”“死亡和遗忘是一回事吗?”等问题,串联起小组成员在探究过程中的想法和问题。儿童进一步搜索资料,查阅知识的背景资料,品读古今经典诗篇,从传统文化中品味中华文明。

2.具象呈现

数据图表、思维导图和绘本能够直观地体现儿童的分析过程,唤醒儿童的逻辑思维。儿童由感性认识出发,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判断、推理事物的发展走向。这是一个需要儿童对给出的信息作出符合逻辑的推断、验证、再推断、再验证的过程。教师可引导儿童尝试自主构建图表、图画,这不但明确了学习任务的逻辑关系,还有助于快速、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如,在五年级数学课“蒜叶的生长”的活动中,儿童亲身经历蒜叶的生长过程,感受了生长速度,记录了生长数据,实践之后将数据整理成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分析结果,直观生动地感知了统计的作用,积累了基本活动经验,这有利于数学知识的运用。儿童在折线统计图中感受到了“蒜叶”和“根须”的生长速度,对比了室外阳光下和室内的蒜叶生长趋势。有了这样丰富的实践经历,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乃至其他学科学习中,儿童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如何运用统计知识进行研究,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了应用意识。

3.主题表演

儿童在表演活动中,很容易产生代入感。教师可以引导儿童尝试从创作者的视角理解音乐表演艺术的内涵,从而激发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探寻南京童谣的活动中,教师鼓励儿童大胆改编童谣。儿童有的模仿南京童谣的格式,在家长的帮助下新编了童谣;有的组队在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白局的传承人黄玲玲老师的帮助下,将童谣融入了南京白局的曲调,创编了《白局新唱城门谣》,在各种文化活动平台中展示表演。这不仅提升了儿童创作的热情,也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三、基于儿童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反思

(一)跨学科整合学习活动应立足学科

基于儿童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打破了学科的局限,培养了儿童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在“儿童分组—设计子问题—多渠道资料搜集—多形式汇报—讨论—进一步总结”的学习流程中,自然引入了不同学科的知识元素,创设多元化的学习情境,让儿童在“乐”中学习,更好地体验到了学科知识的魅力。学科的整合与突破让儿童在学习中感受到跨学科思维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认知能力,更加“着重培养儿童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但是跨学科整合不能“为跨而跨”,需要立足学科本体,才能避免浅表化。综合性学习与系统的学科学习之間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程需要依赖已有学科的系统学习成果,同时,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复杂任务和问题,可以进一步推动学生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通过跨学科综合性学习,获得丰富多元的知识形态、直接体验,再回到学科中,经由学科逻辑再抽象、再表达,这样儿童才能真正贯通知识与经验、学科与学科,才能真正在学习中自觉自主,发现新知,拓展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儿童的自主设计应以教师精心教研为前提

教与学是高度统一、不可分割的,教师通过深度教研,才能全面、全程布局,知道何处用力、何时放手,才能举重若轻、进退得当。虽然在儿童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儿童是主体,但教师需要引发、推动、点拨、提升儿童的设计活动,掌控设计活动的进程与节奏。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引入不同学科的知识元素,培养儿童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应用能力。总之,在基于儿童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桥梁、搭建支架,帮助儿童实现联结、完成跨越。这比平常的教学设计要求更高,也更困难,需要教师始终坚持学生本位,进行教与学的无缝衔接与转换,以教师真正的“教”,引发学生真正的“学”。

参考文献:

[1]韩吉旺.基于跨学科大课堂教学的感悟与思考——有感于语文、科学、数学的课程整合教学[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9):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6.

[3]郭华.教学的模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170.

责任编辑:赵赟

收稿日期:2023-11-05

作者简介:万进,南京市汉江路小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支持策略综合性学习教学理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念下幼儿艺术表现的支持策略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探讨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解读孩子游戏,提升有效互动
政策性银行贸易金融业务支持船舶工业策略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