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培育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研究

2024-03-27卢成飞

知识窗·教师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工匠精神高职院校

卢成飞

摘要:工匠精神是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软实力之源,是各行业竞争发展的资本,也是现代职业素质教育的落脚点。作为培养生产建设一线技术人才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在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工匠意识和精神。文章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新要求出发,提出工匠精神培育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政课程的创新改革思路和方法,以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

一、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融合工匠精神的意义

(一)满足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二)实现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于2022年5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第四条指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授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培养技术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当前,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在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增效的同时,更要注重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只有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在专业教育中不断渗透工匠精神,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从而达到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与创新中“价值论与知识论相统一”的教学目的。

(三)保障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

近几年,伴随国家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在不断改变,企业对高层次技能人才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德”和“技”的有机统一,已形成了就业的“双引擎”。高职毕业生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在将来的工作中取得成功。所以,在思政课中融入工匠精神,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并提高自身就业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国工匠”并不只是一个模范,更是一个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普通人。他们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为国之行”相结合,以“理性爱国”为己任。把工匠精神有效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帮助他们抛弃功利思想,培养学生专业行为习惯和良好工作态度。这将提高学生的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进而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和长远发展。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优化工匠精神教育的方法

(一)在实践过程中融合工匠精神

首先,构建现代师徒制培训模式。师徒制有着悠久的教育历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高职教育还局限在“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边缘化状态。因此,高职院校要建立“双导师”的教育体系,由企业师傅与校内教师共同承担。企业师傅传授专业技能,校内教师传授理论知识,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动手操作,在实践中验证理论,达到“知、信、行”的有机统一。

其次,要实施实训化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高职院校要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健全实践教学规章制度,要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对社会交往、工作环境、团结协作等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培养出“道技兼备”的“匠人精神”。

(二)在校园活动中融合思政教育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职院校应把培养新时代工匠精神作为核心内容,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创造出一种崇尚“工匠”的浓厚文化氛围,让工匠精神在学校里随处可见,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工匠精神,激发学生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道路。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行“请进来”活动,邀请企业家、技能大师、杰出校友走进学校,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心得,向学生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奋斗历史,展现自己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艺,让自己的专业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过程,实现更好的协同育人效果。高职院校还可以开展“明日之星”评选,在学生周围寻找能继承工匠精神的典型,以其作为榜样和表率,促使学生成长成才。

(三)以专业的教学能力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思想政治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内容广泛且理论性较强。教师要打牢理论基础,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水平。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思政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实现提高“思想政治教师教学技能”的目标。教师可以积极参与教学培训、集体备课等活动,借鉴并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对学生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进行全方位把握,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持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素养,熟练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让思想政治课插上科技的翅膀。

此外,教师要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将党和国家的最新方针政策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对课件进行精雕细琢,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完善,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设高质量精品课堂,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决心和意志。

(四)响应自媒体时代下的工匠精神

在自媒體时代,智能手机已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一种重要载体,传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全新的专业词汇或者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手机查询就能够解决有关问题,教师却无法做出准确、完整的解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时候,要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的吸引力和灵活性,创造出一个有自己风格的微课堂。教师可以通过5~10分钟的视频短片,突破学生学习时间、地点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教师还要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同步,要对学生的偏好有充分的认识,为学生创建一个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把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制作成短视频发到群里,在学生观看完毕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讨论和探索,提高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学习热情。

三、工匠精神培育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的有效途径

(一)加深校企合作

在新时代背景下,建立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在传统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高职院校构建适合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新要求。所以,高职院校要以专业课程为纽带,通过学校、企业和社会相互分工与合作的方式,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大力发挥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优势,实现更高层次的“校企合作”。

例如,现代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在教学中,高职院校可以与相关跨国企业建立合作育人关系,安排一定的教学时间,邀请企业中高层领导来讲解企业文化。同时,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合作企业中的一些典型人物和实例,生动地展示工匠精神和企业文化的融合过程,并为学生提供更多国际化企业的实践与实习机会,为“一带一路”建设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从而增强大国工匠精神的荣誉感。

(二)提高高職院校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实施者,其是否拥有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认知,会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一是要加强教师培训。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教学培训、教研活动和学术沙龙等方式,为教师提供更多与外界交流学习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从而建立起一个多层面的教师培养机制。二是要拓宽教师的思维。在新媒体时代,教师必须持续提高自己的网络应用技术和网络思维能力,要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并结合他们的思维特征,及时对他们进行课程思政的渗透教育。三是改变教师对思想政治教学的认识,重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如将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搜集学生的问题和需要,合理地增加课堂互动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参与工匠精神培育,并成为工匠精神的培养核心。

(三)完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使用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教师要采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除了情境设置授课法、个案教学法和课堂讨论法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实地考察教学法,使教学方法成为课程思政强大的支撑载体。

例如,在讲授中国工匠精神起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农业文化博物馆,将传统课堂搬到博物馆,教师现场讲解,并展现各种各样的农耕器具,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源远流长的农业文化,体会其中包含的工匠精神,进而更好地认识工匠精神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增强文化自信。

教师还可以采用现场演绎法。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特点,邀请花木匠人来博物馆做现场讲解,或组织学生参与小盆景的剪裁和编织,让学生在现代农业文化的熏陶下,对工匠精神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应承担起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职责。所以,在工匠精神培育视野下,高职院校要持续强化协同育人力度,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路和方法,着力增强思想政治课育人实效,进一步推进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熊安锋,阳军,殷遇骞,等.工匠精神培育视域下的高职思政课改革创新措施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30).

[2]邢林艳,燕晓燕,史红霞.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

[3]杨露,罗明飞.新时代涉农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以企业文化与工匠精神课程建设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2(6).

[4]米丽媛.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学理依据与实施路径[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3(3).

[5]杨宾.高职院校工匠精神融入“大思政课”的逻辑分析[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

[6]赵江萍.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路径[J].河北开放大学学报,2023(3).

基金项目:202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思政专项)课题“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SJSZ1110。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程工匠精神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应具备的课程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五年制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艾思奇《大众哲学》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启示
微信支持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混合式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