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心肌分层测量心力衰竭患者短轴切面各室壁节段应变参数的应用价值

2024-03-15李宇德王烨王斐倩吴晓梅

贵州医药 2024年1期
关键词:乳头肌勉县室间隔

李宇德 王烨 王斐倩 吴晓梅△

(1.勉县医院超声科,陕西 勉县 724200;2.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影像科,陕西 西安 710061)

心力衰竭(HF)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涉及病因包括肥厚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准确地对HF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评估及鉴别诊断,可有效指导临床治疗及改善患者预后[1]。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是一项基于应变的超声新技术,可从多个方向反映心肌的应变状况,其能在单帧图像上显示整个短轴切面各室壁节段的空间—时间变化状态,且在检查中不受声束角度的影响,可快速定量获得心肌每个节段的应变值,还可进行下一步的定量分析[2-3]。本文主要探讨超声心肌分层测量心力衰竭患者短轴切面各室壁节段应变参数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9年5月到2022年6月于勉县医院诊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50例为心力衰竭组,同期选择勉县医院健康志愿者150例作为健康组。心力衰竭组中,男78例、女72例,年龄(47.02±1.83)岁,体重指数(22.76±1.40)kg/m2,血氧饱和度(97.58±1.76)%;对照组中,男76例、女74例,年龄(47.87±2.09)岁,体重指数(22.87±1.11)kg/m2,血氧饱和度(97.98±2.10)%。纳入患者均符合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健康志愿者既往无心血管病、肾功能障碍、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史,同期心电图与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依从性良好。已排除超声图像质量欠清晰者;合并严重心脏、肺脏、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患者;重度瓣膜反流及狭窄者;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合并高危传染性疾病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入选者均予传统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GE公司的Vivid-7 Dimension彩色超声系统,帧频>60帧/s,探头频率2.0~4.0 MH。采取左侧卧位后进行超声扫描,测定与记录室间隔厚度(IVS)、左房内径(LA)、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内径(L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等指标,测定3个心动周期取平均值。记录并存储所有入选者的左室短轴切面各室壁节段的四腔图、二腔图等,主要为二尖瓣环、乳头肌等。选择应变软件程序,调整感兴趣区的宽度(保持与心肌厚度一致),确定感兴趣区(ROI)。应变软件在短轴上同时测量前室间隔最大收缩期径向应变、旋转角度、圆周应变等指标。圆周应变反映心脏短轴方向的环形运动,径向应变反映室壁收缩期的增厚程度,旋转角度顺时针旋转为负值、逆时针旋转为正值,测定3次取平均值。

2 结 果

2.1 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指标心力衰竭组的LV、LA、LVED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VS、LVEF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指标的比较

2.2 二尖瓣环应变指标心力衰竭组前室间隔的二尖瓣环径向应变,乳头肌前室间隔的径向应变、旋转角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9.372、37.013、18.999,P均<0.05);心力衰竭组前室间隔的二尖瓣环圆周应变、旋转角度,乳头肌前室间隔的圆周应变均高于对照组(t=10.033、23.011、29.189,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二尖瓣环前室间隔应变指标的比较

2.3 相关性分析Pearson结果显示,LV、LA、IVS、LVEF、LVEDV与二尖瓣环和乳头肌的径向应变、圆周应变均具有相关性(P<0.05)。见表3。

表3 Pearson相关性分析(n=150)

3 讨 论

研究[4]显示,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以实时显示心脏不同部位的断面解剖结构、心肌运动、连续关系等特征,还可显示心脏各结构的空间位置,采用半定量方式评价心脏病变的整体功能。本文结果显示,心力衰竭组的LV、LA、LVED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VS、LVEF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心力衰竭患者多伴随有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心功能指标异常。但二维超声心动图对于定量分析室壁局部运动有困难,其成像质量受到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影响外,现还无法避免心动周期中位移、呼吸、旋转对心脏位置的影响,且缺乏定量的描述,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超声心肌分层可通过寻找序列图像中最优近似的散斑模式来实现对个体组织运动跟踪,不受角度和心脏摆动的影响,可有效识别心肌内回声斑点的空间运动,以反映径向及环形方向的变形运动,还可标记心肌运动轨迹,可以实现侧向方向跟踪[5]。本文结果显示,心力衰竭组前室间隔的二尖瓣环径向应变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圆周应变、旋转角度高于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组前室间隔的乳头肌径向应变、旋转角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圆周应变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超声心肌分层技术可自动追踪组织中各点在心动周期的运动轨迹,从而可以准确、客观地评价心力衰竭的整体及局部心肌收缩功能。

心脏的心肌细胞包括纵行肌纤维和环行肌纤维,也就是中层环形肌束与内层、外层的螺旋形肌束[6]。Pearson结果显示,LV、LA、IVS、LVEF、LVEDV与二尖瓣环和乳头肌的径向应变、圆周应变均具有相关性(P<0.05)。

利益冲突说明/Conflict of Intetests

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伦理批准及知情同意/Ethics Approval and Patient Consent

本文不涉及伦理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猜你喜欢

乳头肌勉县室间隔
起源于左室乳头肌的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右心室乳头肌的解剖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勉县:力求党建“引领力”的最大化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成功救治1例
勉县优质米水稻生长的气象条件分析
左心室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征及导管消融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
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启动
超声心动图诊断乳头肌肥厚型心肌病1例
一个陕西省“工人先锋号”的速写 勉县所四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