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PM联合抗血栓治疗仪在老年骨折卧床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2024-03-15曹晓艳霍艳芳

贵州医药 2024年1期
关键词:抗血栓治疗仪黏度

曹晓艳 霍艳芳

(西北大学附属神木医院 1.骨二科2.骨一科,陕西 榆林 719300)

由于骨折患者通常需要卧床休息,加上疼痛较为严重,大部分老年患者不愿主动或者被动移动肢体,但长时间肢体静止可失去肌肉泵作用,从而引起血流瘀滞,加上骨折通常是由暴力导致,极易合并局部血管、肌肉或者神经损害,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重要条件[1]。临床发现CPM机、抗血栓治疗仪在预防深静脉血栓上意义重大,同时还可促进疾病快速康复,保障预后[2]。因此本文展开试验,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纳入的老年骨折卧床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70.12±2.46)岁,胫腓骨骨折10例,股骨颈骨折12例,股骨远端骨折9例,髋骨骨折14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70.59±2.86)岁,胫腓骨骨折12例,股骨颈骨折13例,股骨远端骨折10例,髋骨骨折10例。纳入患者卧床时间均超出两个月;中途未退出试验者;存在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因素。已排除存在深静脉血栓史;合并病理性骨折、凝血功能障碍、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精神疾病者;下肢皮肤出现破损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选择常规预防血栓治疗,将患肢抬高,鼓励患者进行主动锻炼,并定期帮助患者翻身,翻身过程中对其双侧踝关节进行被动拉伸,同时密切关注患者下肢改变,要求患者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CPM+抗血栓治疗仪。CPM:严格按照患者下肢具体长度调节CPM机长度,妥善固定CPM机,松紧适宜,调整合适的角度与频率,初次均以低角度与低频率开始,每次20 min,2次/天,后续可按具体情况提升角度与频率,以患者耐受为宜。抗血栓治疗仪:帮助患者将其患肢置于压力气套内,调整压力大小与时间,启动仪器,每次30 min,2次/天。两组均持续治疗两周。

1.3 观察指标测定两组干预前后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IB);统计两组并发症情况;干预后测定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液流速;干预前后进行疼痛(VAS)、运动功能(FMA)、生活质量(QOL)评分。VAS评分分为无痛、轻度、中等、重度;FMA分为严重运动障碍、中度运动障碍、轻度运动障碍;QOL评分分为差、一般、良好。

2 结 果

2.1 相关指标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D-二聚体、FDP、FIB低于对照组(t=4.772、4.472、3.148,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相关指标的比较

2.2 并发症两组发生深静脉血栓、关节/肢端肿胀、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情况分别为,研究组1例、1例、4例;对照组4例、4例、3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9%,低于对照组的24.44%(χ2=3.920,P<0.05)。

2.3 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液流速研究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t=2.048、3.726,P均<0.05),血液流速高于对照组(t=4.683,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液流速的比较

2.4 VAS、FMA、QOL评分干预前,两组各项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VAS低于对照组(t=4.946,P<0.05),FMA、QOL高于对照组(t=16.418、10.912,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VAS、FMA、QOL评分的比较分,n=45]

3 讨 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通常是因为患者静脉血流滞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静脉壁受损造成。骨折卧床患者肢体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其肌肉与静脉极易萎缩,并影响正常血液循环,延缓血流速度,进一步提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3-4]。既往常规预防血栓治疗中以被动拉伸及主动活动为主,虽然取得过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大部分老年患者依从性较差,加上疼痛剧烈,患者通常不愿移动肢体,从而导致干预效果不佳[5]。随着医疗水平与仪器设备的不断完善,CPM机、抗血栓治疗仪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前者主要利用机械装置被动活动患者患肢,从而促进深静脉回流,提升静脉回流量,防止血液瘀滞,避免下肢肿胀,同时还可加速静脉回流,改善组织代谢的内环境,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后者则利用压力对患肢进行挤压按摩,从而刺激肌肉收缩,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加压期间可导致加压位置静脉血管血液排空,使得血液快速回流至周边毛细血管,而减压期间肢体的血液又可恢复充盈状态,通过上述挤压可有效加速下肢深静脉的血液流速,使其无法堆积形成血栓[6-7]。抗血栓治疗仪还可改善患者新陈代谢,增强其内皮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机体废物排出体外,有效缓解肿胀,进一步降低血栓出现的几率[8]。

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D-二聚体、FDP、FIB、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液流速、VAS、FMA、QOL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CPM联合抗血栓治疗仪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并减少并发症,降低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利益冲突说明/Conflict of Intetests

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伦理批准及知情同意/Ethics Approval and Patient Consent

本文不涉及伦理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猜你喜欢

抗血栓治疗仪黏度
抗血栓药物相关出血的评估有了最新专家共识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抗血栓压力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红花二米粥能抗血栓
超高黏度改性沥青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广西莪术乙酸乙酯部位的抗血栓作用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水的黏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SAE J300新规格增加了SAE 8和SAE 12两种黏度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