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切开引流术治疗慢性肛裂中的作用

2024-03-15房亚娥李宏利李建明

贵州医药 2024年1期
关键词:肛裂罗哌引流术

房亚娥 李宏利 李建明

(1.榆林市中医医院麻醉科,陕西 榆林 719000;2.榆林市星元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陕西 榆林 719000;3.榆林市中医医院肛肠科,陕西 榆林 719000)

切开引流术为慢性肛裂的主要治疗方法,由于肛肠结构在解剖学中具有特殊性,对于疼痛的敏感度要求强,为此需要在临床上合理选择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1-2]。舒芬太尼是目前已知的镇痛效应最强的阿片类药物之一,其应用范围广,临床效果优[3]。罗比卡因对循环动力学影响较小,可增强局麻药的镇痛作用,可减少其他麻醉药物使用的剂量,且不会增强患者的肌松效应[4]。本文主要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切开引流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8月榆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肛裂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4例。联合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45.69±1.10)岁,体重指数(24.01±1.48)kg/m2,病程(3.22±0.21)个月,ASA Ⅰ级34例、Ⅱ级1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45.98±0.98)岁,体重指数(24.68±2.22)kg/m2,病程(3.18±0.18)个月,ASA Ⅰ级35例、Ⅱ级9例。纳入患者均确诊为慢性肛裂;首次进行切开引流术;ASA Ⅰ~Ⅱ级;心肺功能以及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已排除凝血障碍障碍者;存在麻醉药物过敏的患者;不能耐受手术与麻醉者;合并高危传染性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两组均给予蛛网膜下腔麻醉,监测生命体征。患者取左侧卧位,消毒铺巾手术部位,选取L3~4间隙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麻醉,联合组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将1.5 mL 5%的葡萄糖与1.5 mL浓度为10 g/L罗哌卡因(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H20060137)混合后,给予7.5~10 mg蛛网膜下腔用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组给予复合注入0.2 mL浓度为0.02 g/L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20054172),麻醉药物输入速度1 min。两组均采用切开引流术治疗,患者取截石位,自肛裂底端起距肛缘1.5 cm左右处做一放射状切口,沿皮下进至括约肌间沟肛管皮下,钝性轻柔分离内括约肌下缘的外侧壁、内侧壁和,用钳尖将内括约肌下缘挑出至切口外并且切断。扩张可肛管,切口处行褥式缝合。切除肛裂并修复肛裂创缘,术毕油纱条填塞肛门。

1.3 观察指标麻醉效果分为优、良、差。观察两组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尿潴留时间、术后肛门收缩恢复时间等。术后4、12、24 h采用疼痛VAS量表评定患者的疼痛状况,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观察患者术后7 d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

2 结 果

2.1 麻醉效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与麻醉,联合组优41例、良2例、差1例;对照组优24例、良13例、差7例。联合组麻醉优良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84.1%(χ2=4.950,P<0.05)。

2.2 术后恢复情况联合组的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

2.3 VAS评分联合组术后4、12、24 h的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低(t=12.011、14.603、11.037,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变化的比较分,n=44]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发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的情况分别为,联合组0例、1例、1例;对照组3例、3例、5例。联合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χ2=7.311,P<0.05)。

3 讨 论

在切开引流术中采用合理的麻醉方法能减轻或防止机体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有利于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本文结果显示,联合组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切开引流术治疗慢性肛裂的应用能提高麻醉优良率,促进患者康复。从机制上分析,舒芬太尼属于人工合成的噻吩衍生物,属于阿片受体激动药物,具有良好的亲脂性,作用于脊髓表面的强溶脂性药物。舒芬太尼具有亲和力高、分布容积低、清除半衰期低等优势,从而发挥持续的麻醉效果[5]。舒芬太尼能够作用于人体血液与组织之上,能阻断神经冲动的传统,也能抵制触觉和痛觉,从而有利于患者康复[6]。

本文结果显示,联合组术后4、12、24 h的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切开引流术治疗慢性肛裂的应用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状况。从机制上分析,罗哌卡因属于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物,对运动神经阻滞的影响极小,罗哌卡因是纯左旋异构体,只产生感觉神经阻滞。舒芬太尼的亲脂性约为芬太尼的2倍,是芬太尼的噻吩衍生物,分布容积则较芬太尼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可发挥协同效应,可减少对患者运动神经的阻滞,从而达到最佳麻醉效果[7-8]。本文结果还显示,联合组术后7 d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P<0.05)。表明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切开引流术治疗慢性肛裂的应用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利益冲突说明/Conflict of Intetests

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伦理批准及知情同意/Ethics Approval and Patient Consent

本文不涉及伦理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猜你喜欢

肛裂罗哌引流术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30例肛裂手术临床治疗分析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外括约肌皮下部离断术治疗肛裂50例临床疗效观察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