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2024-03-15陈思文杨佳蕾

贵州医药 2024年1期
关键词:尿激酶达拉溶栓

陈思文 杨佳蕾

(1.铜川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铜川 727031;2.延安宝塔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延安 716000)

急性脑梗死(ACI)具有发病迅急,致残与致死率较高等特点[1]。ACI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氧化应激反应,加重了患者机体的代谢紊乱,不利于预后恢复[2]。溶栓治疗是ACI的主要治疗方法,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快速消除血栓并恢复患者的脑血流灌注进而减少对脑组织与神经功能的损害。抗氧化治疗手段是近年新型的治疗方法之一,能够有效减少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水平并减少患者脑组织氧化应激性损伤的发生[3]。依达拉奉作为较为强效的自由基清除药物,对于氧化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59.78±6.51)岁;发病时间(16.76±3.98)h,梗死发生部位:脑干7例,基底节区12例,顶枕叶13例,额颞叶10例;研究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59.11±6.21)岁,发病时间(16.82±4.01)h,梗死发生部位:脑干8例,基底节区11例,顶枕叶14例,额颞叶9例。纳入患者均符合《中国脑梗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4]中对ACI的诊断标准;均为首次发病;临床资料完整;对药物耐受,无严重过敏。已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官病变;合并恶性肿瘤;存在溶栓治疗禁忌或者对本研究用药过敏;哺乳期或者处于妊娠期;合并血液类疾病或者免疫系统疾病;合并颅内相关疾病;帕金森或者痴呆;严重消化道出血;短期内(3个月)接受过手术治疗或者有外伤。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尿激酶(辽宁卫星制药,H21022003,每支10 mIU)。将100 mIU的尿激酶加入100 mL氯化钠(0.9%浓度)溶液中,予以患者静脉滴注0.5 h,在限制液体输入下,予以100 mL的甘露醇予以静脉滴注;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使用依达拉奉治疗,将依达拉奉(扬州制药公司生产,H20110006,每支30 mg)溶于0.9浓度的100 mL氯化钠溶液中,予以患者静脉滴注,2次/天,连续用药2周。

1.3 观察指标于治疗2周后对两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变化,观察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疗效评估参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5],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临床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显效率。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二醛(MDA)、去甲肾上腺素(N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2 结 果

2.1 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两组显效、有效、无效的情况分别为,对照组8例、25例、9例;研究组21例、18例、3例。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Z=9.259,P<0.05)。

2.2 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治疗前,两组各项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2周后,两组的SOD水平均升高,NE、MDA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更明显(t=9.522、4.301、10.270,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的比较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2周后,两组发热、胃肠道反应、转氨酶升高等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分别为,对照组2例、2例、1例;研究组1例、2例、1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低于对照组的11.90%,但两组比较无差异(χ2=0.12,P>0.05)。

3 讨 论

ACI在发病后会出现大量超氧自由基,自由基对机体的神经细胞、神经细胞膜产生损伤,降低大脑神经元活性并会启动炎性反应进而释放出大量炎性递质从而加重ACI的病情[6-7]。临床尽早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疏通梗死的血管从而抑制炎性递质的释放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尿激酶能够将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随着静脉滴注进入血液循环,达到溶解血栓,恢复机体脑血流灌注的目的,但单纯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容易造成组织功能的丧失,治疗上有局限性,同时不良反应相对高[8]。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的SOD水平均升高,NE、MDA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更明显(P<0.05);研究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ACI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分析原因,采取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明显的原因在于依达拉奉是一种较强的氧自由基清除药剂,能够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神经细胞等细胞膜质的过氧化反应,同时能够有效上调跨膜电位并及时清理氧自由基,同时减少其对组织细胞的损伤,缓解ACI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且依达拉奉无蓄积性,安全性高,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此外,依达拉奉还会有效阻断氧化酶的反应抑制脂质的过氧化反应,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的坏死进程,减少了神经功能的损伤,为血流再通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也有效加快了脑细胞恢复的时间。

利益冲突说明/Conflict of Intetests

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伦理批准及知情同意/Ethics Approval and Patient Consent

本文不涉及伦理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猜你喜欢

尿激酶达拉溶栓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