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晓军:让血病患者3年生存率从约20%提高到约70%

2024-03-15

世纪人物 2024年3期
关键词:骨髓移植方法学供者

骨髓移植是白血病、淋巴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恶性血液病最好的治疗方式之一。但长期以来,骨髓移植要求供者和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百分之百相同(全相合),否则易因严重排异反应危及患者生命。但全相合在兄弟姐妹之间几率也仅约25%。对中国独生子女患者来说,找到全相合供者的机会如抽彩票中大獎一样微小。

2月23日,国际血液与骨髓移植研究中心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颁发杰出服务奖,以表彰他创建半相合骨髓移植“北京方案”,为国际血液病学做出杰出贡献。据了解,这一创新疗法使接受半相合移植的白血病患者3年生存率从约20%提高到约70%。

黄晓军说,改变当时骨髓移植只能全相合的事实很难,改变国际血液学界的通行做法和理念更难。这一过程并不像捅破一层窗户纸那么简单,涉及一系列关键技术的开发和改进,还需要掌握和使用国际科研标准与方法学。

他说,针对四面八方的质疑,他和团队围绕半相合移植,从预防治疗、抗宿主病到复发应对,进行了大量工作。他们首先带动了天津、苏州、广州等地全国同行的参与,进行多中心、前瞻性循证研究,同时持续发声,不断在国际血液学界发表论文和进行学术交流,证明半相合疗法与全相合的疗效等同,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可能更好。

“为什么能得到世界公认?就是我们面对质疑做了很多,在全国同行的帮助下说服了全世界。”黄晓军说。

“我是发动机”,他这样形容自己对开创和推广全球半相合移植治疗血液病的贡献。

总结创新经验,黄晓军说,一路走来,国际同行的质疑、挑剔,甚至不信任,既是挑战,也是帮助,尤其带来方法学的进步。科学有其基本逻辑、基本方法和基本标准,任何创新也都有其局限和时限。如果没有国际交流,创新停留于自身,很可能昙花一现,活力难以持久。

在他看来,年轻医生需要坚持从临床第一线基础工作做起;需要学会快速找到和了解问题;需要提升包括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在内的科学能力;还需要“秉持这样的想法:我也是全球进步的贡献者,要对中国人的健康,对全人类的健康做贡献”。

猜你喜欢

骨髓移植方法学供者
全球首个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方法学获批
心理护理干预对首次干细胞捐献者不良反应预防作用的效果分析
大型学术著作《药理研究方法学》出版发行
骨髓捐献会影响健康吗
骨髓捐献会影响健康吗
亲属肾移植供者的远期预后与年龄选择
活体肾移植供者的长期医学风险
追踪方法学在院前急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自体骨髓移植联合外固定治疗骨折不愈合
人降钙素原定量检测方法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