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教改革视域下航空类专业基础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2024-03-14潘甜梁佩佩刘子琪陈国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4期
关键词:专业课航空育人

潘甜 梁佩佩 刘子琪 陈国泉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镇江 212134

0 引言

2021 年3 月6 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为落实“立德树人”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专业课课程思政要实现学科内容与立德树人的有机融合,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各领域[1]。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高校所有教师都要承担好育人育才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2]。

“三教”改革指教师、教材和教法改革,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围绕教师、教材和教法推进改革。《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二十条》指出,进行“三教”改革,能解决课程思政“谁来教”“教什么”以及“怎么教”的问题[3]。航空类专业基础课程因其理论性较强,内容较为枯燥,探究一种新型的课程思政方式尤为重要,因此,航空类高职院校要促使更多的师生将“三教”改革融入课程建设之中。

1 航空类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实施现状

一些学者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江伟等[4]以汽车单片机技术课程为例,将“三教”改革融入教学,并进行多元考核,探究课程思政改革的效果,践行效果良好。杨长勇等[5]以机械加工新发展课程为例,深入挖掘了航空类机械专业与德育之间的触点和融合点,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刘战合等[6]基于航空类教学的现状,从航空类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建设知识点、思政元素和教学作品相融合的教学资源库。

专业基础课程航空机械基础是航空类工科专业学习专业核心课前的必修课,一般开设在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课程受众较广,对学生的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学好基础课程能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经调研,学者将课程思政融入航空类专业课程的案例较多,但少有学者基于“三教”改革探究航空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研究专业基础课程思政元素的案例就更少。因此,本文创新性地通过“三教”改革,构建以教师、教材和教法为主线的专业课思政体系,使教师将专业课与思政教育充分融合,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2 “三教”改革视域下航空类专业基础课程思政育人路径研究

2.1 课程介绍

航空机械基础课程是飞行器制造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能使学生掌握必备航空机械基础知识和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能力,初步具有分析和选用航空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熟悉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合理选用机械工程材料,掌握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轴系零件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航空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力。由此可见,航空机械基础是航空类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的必修课,做好课程思政对学生德育培养十分必要。

然而,航空类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较强,缺乏实践运用,教材缺乏系统的思政元素体系,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不强,思政教育能力欠缺,教学方法和思路较为传统单一,缺乏感染力和号召力,缺乏时事热点和生活实例,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加上信息化教学运用不足,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发挥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育人作用。基于此,探索在“三教”改革视域下航空专业基础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2.2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思路

本文针对航空专业基础课程——航空机械基础,以高职院校飞行器制造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课程中3 ~5 个项目为例,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点,构建专业基础课程的思政元素育人体系,如表1 所示,并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调查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育人框架结构。

表1 航空机械基础课程思政元素融合思路

2.3 “三教”改革视域下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2.3.1 教师层面:种好责任田

专业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育人和育才有机结合,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组织专业课教师进行思政培训,强化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通过线上学习、培训等方式,引导教师自主学习,进行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制定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并实施融入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高职院校要建立教师团队,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挖掘与职业岗位对接的思政元素,探索并建立融入专业课程思政的教材体系;组建课程思政研究团队,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组织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师的交流研讨活动,全方位提升专业课教师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建立并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制度,明确课程思政不仅贯穿专业课,更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2.3.2 教材层面:建设新载体

传统的专业基础课教材重知识讲授和技术教学,思政育人元素不够,不能满足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编制活页式教材,基于校企合作工作岗位需求对传统教材做动态调整并增加课程思政元素。专业课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知识点依“材”施教,在教材中添加彰显大国重器和工匠精神的实际案例,发挥榜样的作用。根据教学模块细化知识点,并将思政元素融入各个知识点中,如将常见机械机构细分为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间歇运动机构,从平面连杆机构的特性——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出发,融入思政元素。通过《中国机长》凸显出中国机长临危不乱、化险为夷的做法,弘扬中国机长高尚的职业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机械结构的兴趣;通过曲柄滑块机构可以演化成若干个其他不同的机构的案例,教育学生凡事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出一个复杂机构是由哪些简单的机构组合起来的;通过间歇运动机构时动时停的运动特征告诉学生做事不可急于求成,要学会停下脚步反思,再继续前进。同时,开发“互联网+”教材,通过虚拟仿真平台增强师生互动,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贯穿职业精神和工作态度的教育。

2.3.3 教法层面:融入新技术

传统的高职专业课多以满堂灌教学为主,师生交流不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思政教育更难以融入。采用“PBL+半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与传统的“翻转课堂”教学法不同的是,传统的翻转课堂强调教师和学生职责的转变,而“半翻转”教学模式则是部分学时由教师授课、部分学时由学生翻转课堂组成。在小组讨论教学中,融入合作共赢、互帮互助等思政元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融入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人生作风教育;在“半翻转”教学过程中,融入慕课、微课等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利用VR 技术,播放大国工匠等视频,为学生呈现真实岗位工作流程和行业最新技术发展,使学生轻松愉悦地感受到工匠精神和劳模品质。

3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反馈

教学团队在“教师”“教材”和“教法”的视角下,探索专业基础课程的思政育人模式,重新编写了教材、教案和教学设计,用“PBL+半翻转课堂”的教学思路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将新型的教学模式运用到飞行器制造技术2020 和2021 级学生的课堂上进行实际验证,从对学生的满意度调查来看,其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满意度达到87%,学生不仅综合成绩显著提升,综合素养也普遍提升,证明了这种针对专业基础课程的新型的思政育人模式达到了预期效果。课程思政评价效果如表2 所示。

表2 航空机械基础课程思政评价效果

4 结束语

通过分析航空类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现状,对机械专业基础课程航空机械基础的课程思政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课程思政融合点和每章知识点,从“教师”“教材”和“教法”三个视角设计并创新思政元素,并在实际课堂中进行验证。数据表明,大多数学生认为这种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不仅提升了成绩,更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达到预期的育人效果,为航空类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育人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专业课航空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一战航空百年回眸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