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探索研究
——以兰州大学为例

2024-03-14黄苗于梅英宋昀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4期
关键词:兰州大学学习者信息化

黄苗 于梅英 宋昀杰

兰州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兰州 730030

0 引言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从社会宏观层面看,高校继续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学历教育、成人自考、非学历教育、社会培训等多种形式,延伸扩展了教育内涵,对构建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从个人微观角度出发,为了更新知识、增进技能、提高自我素养,继续教育提供了便捷的渠道,继续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凸显。目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进入结构性调整的重要拐点,继续教育存在着教学资源不够丰富、教学方式不够灵活、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已不能在原有既定的框架下解决。要跟上新时代的发展,提高继续教育质量,信息化建设是关键的突破口。

1 继续教育信息化内涵

何克抗教授对于教育信息化有着深刻的见解,他指出,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目标[1]。从中可以看出,继续教育信息化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继续教育的教学效果。

因此,继续教育信息化应具有三个特征,才能确保目标效果的实现:一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教学环境(软硬件支撑);二是开发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含各种学习工具软件);三是适应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下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及课堂结构,可以统称为教学模式的变革[2]。

2 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新时代迎来了“互联网+”的浪潮,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日趋成熟,高校继续教育也紧跟时代步伐,迎头创新,多数高校以学生管理、课程建设、教学平台为抓手,促进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信息化水平。但目前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提质转型和全方位升级的压力,为了适应新形势,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须分析问题,整合优化,挑战新目标、新要求。

2.1 网络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不够深入

网络课程以打破地域和国界、教学单元模块化、多媒体的载体等特点,为继续教育的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同时也为设置继续教育的高校节约了教育成本。可见,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为继续教育提供养分。

首先,现有的网络课程资源大多是对传统课程的简单录制,课程内容以知识讲授为主,侧重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对于接受继续教育的学习者而言,他们希望的课程资源要具有“即学即用”的特点,对提升其专业技能有立竿见影的作用,由此可知网络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忽略了继续教育对象的内在需求和课程的实践性,造成网络课程资源质量和利用率较低。其次,多数高校对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认识不同,在制作网络课程过程中,前期教学设计、课程展示形式、制作技术方法、质量把控等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同时传统多媒体技术制作的网络课程,开发设计制作复杂、显示比例固定、存储容量大,不能支持在多终端环境下的移动学习。最后,由于体制、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高校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标准规范不一,限制了优质资源的共享与引进。

2.2 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建设与服务不完善

高校继续教育一般涵盖学历教育、成人自考以及非学历培训教育等多项业务,各业务间相对独立、业务流程自成一体。大多数高校针对各业务板块以自建、采购或合作共建等模式,建设了教学教务管理系统(如管理系统、教师系统、学生系统、在线考试系统等),而由外部专业技术人员来设计系统,其对教学管理工作思路、内在联系逻辑理解不够透彻,对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认识也不全面,从服务效果来看,没有充分地发挥出系统管理的便捷性,降低了高校管理工作效率。

多数高校重视前期硬件、软件的投入,忽视后期信息系统的专业运营维护,这导致其建设的信息管理系统,性能与功能都无法满足学习者、管理者的需求,面对新时期学习者新需求、管理者高标准,高校的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学管理模式逐渐出现构建不合理、设计不科学、自适应性差、各业务平台之间出现信息孤岛现象、业务联动困难等功能不完善的问题,不仅管理平台任务繁重,而且业务数据滞后、不能及时共享,阻碍了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发展。

2.3 教学模式单一、相对陈旧,教学效果不佳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为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而构建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和程序[3]。目前,部分高校继续教育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型、说教型教学模式,“填鸭式”灌输教学,师生间缺乏交流互动,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导致继续教育教学效果不如人意,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较低。部分高校继续教育采取混合式教学,也难将学习者这一教育活动主体的作用发挥出来。混合式教学更多的是提供线上线下的学习方式,给予学习者更多的选择空间,教学活动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2.4 教师信息化能力与创新力不足

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教学信息化是整个环节中的关键点,它决定着教学活动的质量,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主导者,信息素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部分高校教师由于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参与继续教育的精力、时间相对有限;高校教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信手拈来,但网络教学经验比较欠缺,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信息化创新能力不足。

2.5 继续教育信息化管理队伍力量薄弱

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管理者的支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管理队伍的水平对继续教育服务质量起着重要作用。部分高校的信息化素养意识不强,没有清楚地认识到新时期信息技术变化所带来的机遇,没有从总体的战略谋划来考虑信息化建设对自身未来的深度发展,也没有充分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这对打造、提升自身的品牌优势、办学特色、服务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各业务管理系统平台的前期需求、设计、开发都需要较高的专业信息技术能力,而技术人员所具备的能力还与时代所需存在一定的差距。

3 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新时期高校继续教育能否长远发展,取决于信息化建设水平。兰州大学立足实际,正视继续教育发展的问题,尤其是对针对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不足,在解决过程中力求实效,优化策略,围绕深化教学改革和“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提出“调整结构、稳定规模、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着力变革创新,持续提升办学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探索课程资源开发,进行信息技术应用一体化建设,以优质的课程资源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驱动,促进教育融合创新,推动继续教育提质转型升级。

3.1 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优化整合数字化教学资源

为切实提高数字化课程资源质量,兰州大学建设了3 间高清网络课程录播室,2 套专业的非线性编辑工作站,如图1 所示,可实现虚拟录制、真三维场景录制以及实景录制,还可以实现个性化录制以契合不同专业课程所需,凸显各专业的特色,吸引学习者的兴趣;同时优化课程资源建设流程,如图2 所示,着力打造精品课程,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此外,兰州大学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部署,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以课程为中心,探索开发实践综合能力的特色课程体系,着力从选用教材、教学设计等方面,统筹优化课程资源建设,打造特色课程品牌,优化提升课程质量。

图1 录播室及非线性编辑工作站

图2 课程资源建设流程

3.2 融合信息技术,完善网络教学管理平台

兰州大学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将信息安全放在首位,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成立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强化网络安全意识。随着兰州大学对继续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各信息系统及门户网站间的数据日益紧密联动,充分凸显出网络安全责任的重要性,兰州大学以健全升级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设备和软件为手段,建立了多层次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防护屏障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务、教学、管理融合应用的发展。兰州大学继续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创新在线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持续的设计开发和完善,建设集现代化教学、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智慧云平台,如图3 所示,实现了学习中心、招生、教学、考务、学务、缴费以及学生服务等全业务的线上管理,形成了数据统一共享、业务分块操作、进度协调促进的教学管理和服务模式,进一步强化了继续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安全运维保障,实现了关键系统的双活部署、数据异地多副本备份,提高了信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优化提升了管理效率、质量和水平。

图3 教学教务管理平台架构

3.3 渗入交互参与度,优化教学模式

为有效解决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疑惑,强化学习效果,兰州大学系统设计开发了网络录播课程、直播互动教学、师生互动答疑、教师在线辅导等多形式的交互功能,让师生在空间分离的环境下实现实时的教与学。系统以文本交互、语音视频交互、图形图像交互等方式,建立现场参与感,使学习者更易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其学习目标的达成,抓住了学习反馈时机,提升了教学实效,构建了交互学习服务新模式。

3.4 完善师资队伍,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养

兰州大学继续教育以优质的师资力量、学科专业、硬件设施等办学资源为依托,重视师资结构调整,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培育继续教育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打造名师讲堂。

关于教学内容,教师根据学科发展与社会需求,了解学科前沿动态,调整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先进性。目前,有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充实课程内容体系,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将知识传递、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相融合。针对技能,前期与主讲教师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掌握继续教育教学的特殊性,阐明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重视信息技术的作用;为了使课程内容呈现出最佳的效果,加强技能训练;同时增加试讲环节,让主讲教师熟悉拍摄环境,提高适应性能力。

3.5 注重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个管理人员到位、尽职。兰州大学特别重视管理效率,利用新兴信息技术加强系统化、智能化和移动化办公,优化业务操作流程,建立岗责体系,加强各岗的协调配合。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在工作中做到科学合理,严谨细致,认真周到,进而保障其工作任务的完成。

风正济时,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仍需策马扬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兰州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将坚守“终身学习,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完善“全程服务、全面监控、全员参与”的学习支持服务模式,在“互联网+教育”的信息化环境下,坚持技术引领,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协调促进教学管理和服务模式。

4 结论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是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互联网+”的发展,为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仅在原有框架上强调内化,已无法满足新时期的要求,须对继续教育进行全新的创新改革,以互联网为驱动,创新服务模式、运行机制,增强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构建新时期的继续教育新生态。

4.1 探索改革教育服务模式

不同的教育类型,培养的对象不同,发展目标也有所差异。继续教育要有自己明确的发展定位,新时期高校继续教育要根据国家战略,明晰自己的发展目标与定位,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立职责明确、结构清晰、资源优化、开放共享的教育体系,向“高质量、高标准、高服务”的目标转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对教育生态提出了新的要求,单纯依靠技术手段的教育发展模式已成为过去,需要以互联网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目标,以内部要素重组优化为手段,探索继续教育改革服务新模式。

4.2 亟待健全教育体制机制

为了有效解决继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兰州大学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对处理环节问题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但“互联网+”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学校不断调整与完善政策。在提质转型的关键时期,高校继续教育离不开政策的积极引导,整体制度的设计关系到它的健康发展,甚至生死存亡,须健全高校继续教育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相关政策,完善机制,进而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质量保障模式。

今后高校继续教育仍会迎来各种困难与挑战,高校需要高瞻远瞩、坚定信念、夯实基础,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加强顶层设计,深度结合高校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勇于探索,努力开拓创新。

猜你喜欢

兰州大学学习者信息化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简介
兰州大学法学院简介
兰州大学药学院简介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简介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