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科背景下地方涉农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路径创新研究

2024-03-12冯启高岳庆玲赵新亮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农科农业产业产教

冯启高 岳庆玲 赵新亮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 453003)

提高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促进农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涉农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探讨新农科背景下提高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为涉农院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1 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新农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就是要培养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农科专业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以及创新型人才[1]。其特征是强调学科的交叉融合,目的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发展,承担起乡村产业发展、粮食安全以及农业绿色生产等重要使命。就地方涉农院校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而言,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存在诸多短板,尚无法完全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农业科技教育的需求[2]。具体体现在以下5 个方面:(1)人才培养理念需要更新,以符合新农科建设的内涵要求;(2)专业结构需要优化,以适应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需求;(3)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需要创新,以较好地满足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需要;(4)人才培养资源和平台与农业产业链融合程度需要提高;(5)农科专业学生学农知农爱农干农的认同感需要进一步提升。

2 教学改革思路

新农科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改革思路是以新农科建设内涵要求为指导,以农业产业学院建设为载体,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化农科专业布局与结构。以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为核心重塑人才培养目标,以成果产出为理念重构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制定涉农高校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施意见,将农科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改革纳入学校战略发展规划。

(2)建设“双元主体、多方参与、深度融合”的农科农业产业学院,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对接,创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组织运行架构。

(3)科学界定和明晰新农科背景下和农业4.0产业发展需求下的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目标要求下的规格指标体系。全面修订农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优化培养环节。

(4)探索建立产教融合育人平台,以产业学院为载体,建立校企合一、教研合一和学做合一的融合育人平台。

(5)探索建立“三对接、六协同”人才培养新模式。“三对接”即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人才需求对接、课程体系建设与产业对人才培养规格对接以及学生掌握技能与岗位要求对接;“六协同”即学校与企业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开发专业课程、协同建设实习实训实践教学平台、协同承担教学任务、协同开展项目研究以及协同开展人才质量评价。

主要的技术路线: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新农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塑和指标体系的界定→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平台建设→“双元主体、多方参与、深度融合”的农业产业学院建设→产业学院管理体制建设、运行机制建设、教师团队建设和融合育人平台建设→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索。

3 教学改革实践

3.1 树立新农科育人理念

树立新农科育人理念是推进新农科建设的前提,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新农科育人新理念。强化“四个观念”,即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念;质量为王、质量是生命线的质量观念;个性培养、人才多样化发展的人才观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同时,树立“四个新理念”,一是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坚持通过创新发展激发改革新动力、增添办学新活力,通过创新机制破除制约农科人才培养的思想观念和深层次障碍,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二是树立特色发展理念,凸显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突出特色发展,将特色发展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合到教学改革和实践中,推进农科专业可持续发展;三是树立主动融入理念,以创办农业产业学院为载体,建立校企人才培养联盟,开展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与企业产业完全对接,主动为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四是树立“三农”情怀理念,将“三农”情怀教育贯穿整个培养过程,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与农科素养有机融合发展。

3.2 优化专业结构

新农科建设的任务是致力于促进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转型升级,主动以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因此,涉农高校要以服务农业产业需求、发展规模适度、布局结构合理以及发展目标清晰、特色优势明显为目标;以改造传统、培育新兴、突出特色和打造一流为原则;以存量升级、增量优化、余量消减和整体提升为要求;调整优化农科专业结构,提升农科专业建设水平[3]。

一是坚持调改相结合,优化农科专业结构,增强农科专业活力。将智慧设施农业、大田精准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和循环高效农业等融入学生的培养目标;将现代生命科学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和现代金融管理技术等融入课程体系建设;将道德品质、心理心智、团结协作和“三农”情怀融入学生素质教育。

二是着眼发展需求,布局新兴农科专业,增强专业发展后劲。为适应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变革要求,积极服务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专业建设规划,谋划布局一批新兴涉农专业。如增设智慧牧业、生物育种和生物信息学等新专业。

三是实施动态调整,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和服务面向,增强专业适应性。以农业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坚持多学科交叉融合、产教融合,构建“课程平台+专业模块+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多个专业方向,为毕业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如动物医学专业灵活设置规模化养殖生物安全、小动物诊疗、动物性食品营养与安全以及兽药研发与应用等微专业方向。

3.3 重塑课程体系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顺应新农科建设内涵要求,修订农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的修订要满足农业产业发展要求、专业认证要求、学校办学定位要求以及人才类型与职业能力发展要求。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服务需求能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和强化实践、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等基本原则。

新农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体现3 个转变。一是由单一农科教育向农科、工科和文科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转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融合,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二是由传统的强调专业教育向专业加综合转变,拓展学生的专业面向;三是学生培养方面,由注重知识传授向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提升转变。新农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通过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互联动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基础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方案的修订,通过重塑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解决培养目标与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不适应的问题;通过重构课程体系,解决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通过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的搭建,解决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强化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爱农兴农的责任意识。

3.4 搭建教学平台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创建农业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与教育链、人才链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是涉农高校建设融“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实践教育平台的重要推手,是深化人才供给侧改革、探索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举措。因此,涉农高校要围绕区域、产业、行业和企业需求,以共建、共管、共享和共赢为基本原则,推动产业学院建设;以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不断创新农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打造校企、校地育人共同体[4]。

产业学院建设要聚焦服务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学校内部而言,要面向专业群与产业群契合度较高、产教融合基础较好的学科专业。通过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打造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和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探索形成产学深度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5 构建产教融合新架构

以共建产业学院、共搭育人平台、共育专业人才、共组教师队伍以及共融校企文化、共享发展成果为实施路径,探索建立产业学院管理新架构和合作新机制。

一是搭建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平台。吸纳各类资源,使构建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功能强大、资源共享和开放高效。产业学院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础上,可以采取“引企入校”方式,与企业共同建立校内实习实训教学平台;也可采取“引校进企”方式,选择经济实力强、产业基础好的企业,在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平台。

二是以教促产,探索产教融合长效机制。产业学院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合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围绕企业生产需求和产业技术创新,以项目为纽带,联合开展项目申报、课题研究、科技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和新项目孵化等工作,有效支撑企业生产和农业产业发展,探索形成产教融合长效机制。同时,产业学院在积极服务企业产业过程中,要将研究成果融入教育教学,以科研促教学,以成果反哺教学。

三是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针对校内教师实践经验不够丰富、企业教师专业理论功底不强等不足,产业学院要注重校企双方相互配合,建设一支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根据教学任务安排和企业生产安排,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企业实践,同时,吸纳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实现校企合作上课、合作实训和合作指导,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是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企业生产水平。一方面,学校要紧密对接产业链,加强专业建设,凝练专业特色和优势,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专业建设,同时,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专业新增长点,培育新兴农科类专业。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与企业对接,将企业生产实际中的困难和问题作为科研攻关的重点,联合开展项目研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升企业生产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

3.6 加强校企协同

涉农地方高校针对专业特点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范式,根据专业特点、产业特点、就业方向及职业特点,积极探索实践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5]。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化”“学、做、赛、创、证五合一”“学科—专业—基地—公司—农户”“课程+课题+专题+专项”“嵌入式定向培养”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课程思政+实践锻炼+文化双融+‘三农’情怀”素质拓展培养模式;围绕教学环节,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和可考核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注重学科融合,建立多学科交叉的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6]。

4 结语

新农科建设是地方涉农院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建设任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7];另一方面,激励高校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帮助企业进行成果转化、科技开发、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推动农业企业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

本文针对涉农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短板,探讨新农科背景下地方涉农院校产教融合协调育人机制创新,提出了更新教育理念、优化专业结构、重塑课程体系、搭建产教融合平台以及创新合作机制等新农科人才培养实施路径,为涉农院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农科农业产业产教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