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指向

2024-03-11马俊峰马小飞

学习与探索 2024年1期
关键词:现代文明中华文明中华

马俊峰,马小飞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时代命题,回答了中华民族文明现代转型的现实路向,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的文化使命。从本质上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现代文明三者有机统一而构筑的复合型文明体。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深刻的实践问题。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明确的实践指向,遵循现代文明发展基本规律,凸显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传承中华文明基因,借鉴人类其他文明优秀成果,不断将现代文明中的进步性、时代性、主体性、开放性、世界性等核心价值镶嵌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之中。

一、以“两个结合”确保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1]“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其中“第二个结合”将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有机融合,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

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尤其与中国现代化实际相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夯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文明不是抽象空洞的纯理论精神形态,而是人类在长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等实践活动中的产物,其包括了物质、技术、制度、习俗和文化等要素。任何文明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现实物质基础之上的,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管晏列传》)。诚如马克思所言:“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2]14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经济基础与精神生产的客观规律,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样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然植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场域。在两者结合的具体内容上,应重点突出四个方面:其一,在现代化的性质与方向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追求共同富裕和实现人的现代化。其二,在现代化的主体力量上,紧紧依靠全体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其三,在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上,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变革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生产关系,不断推动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其四,在现代化的时代价值上,破解人类现代化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拓宽民族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路径。

其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挖掘两者的共通共融元素,赋予中华文明现代力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成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等时空场域,两者的呈现形式、内容架构、理论特质自然存在异质性。这种异质性是矛盾特殊性与事物多元性的必然,并不妨碍两者之间的契合与融通。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度契合的共通元素,应当按照由内核到外形的原则,从价值理念、思想精髓、思维方式、表现手法这四个层面逐次展开。在价值理念方面,重点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同社会理想、君子修身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人的解放思想等价值旨趣相融的元素。在思想精髓方面,重点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仁爱理念、知行合一的实践智慧、经世致用的务实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实践观、发展观等思想的共通性。在思维方式方面,重点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朴素辩证法和唯物论,如“阴阳互补”的辩证思维、“生生不息”的发展思维和“一气充塞”的朴素唯物论。在表现手法方面,重点突出宏大叙事与微观剖析相结合的方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包含探究万物生长规律的宇宙观,也包含致力于民族国家交往发展的文明观,同时更加关注家庭个人伦理规范中的道德精髓与修身法则。通过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通元素,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激活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创造出新的文明形态。

最后,遵循“两个结合”,不断推进现代化的理论与制度创新,拓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成元素。文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产物,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元素,但并非唯一元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特殊的文明集合体,其实质是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现代文明三者有机结合而构筑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构成元素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包括技术文明、物质文明、商贸文明、精神文化和制度文明;从文化样态上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实践形态上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1]

在理论创新方面,要坚持以“两个结合”为根本遵循,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造具有中华文明特质的标识性概念、具有现代性普遍价值的范式、具有深刻思想性的原创性理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内涵,创新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3]18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的基础是其能够在中华文化土壤中得到充分的滋养。理论创新的灵感不仅来源于现实的社会实践,而且也蕴藏在浩瀚的历史文化长河之中,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地寻求理论创新的启发和灵感。

在制度创新方面,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文化强国等具体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行科学的凝练和系统的总结,将其上升为理论和制度。在此基础上,构建文化领域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组成的制度体系,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此外,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的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治理、生态文明建设、政治民主建设、国防外交等领域形成的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的宏观战略与微观措施,进行系统总结和整体建构,从而实现制度层面的创新和发展。

二、以“文化双创”厚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底蕴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470-471人类历史具有承继性,产生于人类历史实践活动的人类文明也必然具有历史传承性。从历史维度看,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脉,从其生成的历史时代看,其属于农业文明时代的产物。在现代工业文明的时代场域中,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继续发挥作用,就需要对传统文化的精华、精髓和基因进行熔铸、转化、激活。质言之,就是通过“文化双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文化精髓能够穿越时空,回应时代关切,引领时代进步,在现代语境内具有时代价值,进而丰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底蕴。“文化双创”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第一,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文明的时代价值。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基于此,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审视与甄别,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其次,要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文明中的各种宝贵资源。其中包括仁爱礼义、亲仁善邻、修身齐家的道德伦理观念,以及济世安邦、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等治国理政思想,并把这些思想资源融入当今时代的社会实践之中。再次,运用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运用VR、5G、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新的传播和弘扬途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播方式上的现代变革和当代转型。譬如,目前已借助数字媒体技术设计软件大幅度提升了传统剪纸的设计水平,还开发了汉字填空、成语接龙、谚语大全等数字创意产品,由此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而生成数字文化业态。最后,要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中。通过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文艺作品等载体,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饮食文化、中医药文化、服饰配件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融入现代生活。

第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文明的现代魅力。 其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要充分凸显“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三大特性。“科学性”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化的理念,创造性诠释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锻造出契合新时代发展的文化形态,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特质。“人民性”强调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创新性发展的成果服务于人民群众。“实践性”强调以新时代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导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资源进行创新和发展,由此促进历史视域与现实视域的融合。而创新性发展的关键在于更好地完善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伦理规范。例如,以古代的义利观引导市场经济主体秉持诚实守信行为;赋予古代廉政文化当代阐述,为新时代廉政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其二,通过现代创意,打破行业边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其他领域的多元融合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相融合,打造文旅文创精品,开发带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古村古镇,挖掘富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推动古诗词与流行音乐相融合,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流行乐曲,赋予古诗词现代新意;推动古文物与综艺节目相融合,运用现代话语体系讲述国宝文物的前世今生;推动古代建筑风格与现代装修艺术相融合,将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结构、雕塑绘画以及陈设装饰等元素,用现代建筑艺术的理念进行整合转化,通过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对其予以展示和呈现。

第三,把“文化双创”与立德树人结合起来,赋予中华文明现代秉性。在某种程度上看,文明的现代秉性是培育人的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如梁漱溟先生所言:“中国传统文化最大之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即容易导致个人的感情要求被压抑,被抹杀。”[4]221推进“文化双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进而富有时代生命力,根本在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其中,可以创新性发展传统家风所倡导的尚中贵和、明礼廉耻、孝慈仁爱等伦理观念,使其成为当代社会普遍遵循的价值理念与道德规范;通过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继承传统家风家训文化,推荐阅读《颜氏家训》《诫子书》《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等,进而促进家庭文明建设;论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思想精髓的相容性;创造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义和时代相衔接的文艺作品,引导当代青年自觉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

三、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自立自强

文明的自立自强是指一种文明在生成、传承与演进过程中始终保持自身的文化基因、思想精髓和价值观念,进而建构起一套体现民族主体立场的标识性文明话语体系。其彰显的是文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其中蕴含了区别于其他文明的差异性,是衡量一种文明是否具有传承性、引领性和独特性的重要维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1]可见,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是新时代文化使命的价值追求,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强文化自觉

有学者认为:“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5]如果没有文化自觉,没有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正确认识和内心认同,那么就会失去文化的根脉,陷入民族文化虚无主义。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探究轴心时期文明发展的历史时,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即精神价值是人类文明的内在尺度,轴心期文明的实质则在于精神的突破或创造,任何时代的文明都不能缺乏精神的内涵[6]225-226。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大厦根基必然建立在体现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中华文化立场之上。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科学地、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大力弘扬者。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实现了从文化自省到文化自觉,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的历史性飞跃。

从根本上讲,文化立场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内在要求,其强调文化在发展、进步、繁荣和交流中,能够始终传承和保持其自身的独立自主性和民族性。中华民族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绚丽多彩的文明成果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底气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7]206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本质要求是站在中华文明的立场上,用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思想精髓和道德规范看待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树立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巩固中华文明的主体性,始终保持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交流中的话语权和自主地位。

(二)加强中华文明研究,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44坚定文化自信首先是要加强中华文明研究,弄清中华文明发展的理论逻辑、价值逻辑与历史逻辑,弄清中华文明的内核外形、构成要素与演进脉络,从理论和价值的双重维度厚植中华文明的历史纵深,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坚实基础。一是要加强中华文明研究,探寻中华文明的精神起源。从文明传承的大历史观视野出发,通过深入研究古典古籍等方式,重点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二是要激活文化遗产,强化文化认同。加强保护传统文化遗产,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古籍收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把保护地下考古文物与修复历史文字记载结合起来。结合各地区的文化资源,可在博物馆、文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文化场所开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区,提炼并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把古建筑、园林、文献等物质文化遗产和戏曲、陶艺、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中国艺术实验室建设范围。三是要发扬文化斗争精神,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潮。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各种错误理论和思潮的斗争中不断发展的,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批判武器,批判文化虚无主义、极端享乐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弘扬文化斗争精神,在文化鉴别中,提高警惕性和敏锐性,正本清源、追本溯源,从学理和道义的双重维度揭露“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西方中心论”“普世价值论”等思想的错误性和非正义性。

(三)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知识体系,实现文化自强

“一个文明,如果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就不可能变得强大。”[9]106实现文化自强必须要构建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知识体系,“涉及事实性知识、解释性知识、评价性知识、预测性知识和对策性知识等内容”[10]。具体说来,事实性知识主要涉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已经发生过的客观事实,如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渊源和演进历程。解释性知识主要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内涵、理论渊源、思想精髓、文化符号、生成逻辑等。评价性知识主要包括从多个维度评价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所产生的历史意义。预测性知识是按照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预想、预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未来的走向与趋势。对策性知识是指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及如何提升其世界影响力等具体的路径与措施。

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知识体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不但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实体意义的制度化呈现和实践层面的真理性验证,而且使得中华文明得以形成世界和现代品格。”[11]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知识体系建构,确保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知识体系的理论说服力。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知识体系,不仅应具备中国情怀和历史意识,而且还应具备国际视野和比较意识,应在与其他文明的广泛交流中,借鉴其他现代文明知识体系的优秀成果。

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话语体系离不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12]42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知识体系建设提供滋养。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术语词库,提炼和凝结了群众普遍接受和喜闻乐见的话语概念,如仁者之爱、义利之辨、五音相合等;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自强不息、天下为公、厚德载物等丰富思想观念,奠定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知识体系的人文底蕴。

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知识体系离不开提炼标识性的概念体系和符号体系。要对“贵中尚和”“执中两用”“革故鼎新”“四海一家”“天人合一”“厚德载物”“讲信修睦”等概念进一步发掘与再造,将其提炼成具有价值引领力的标识性概念体系。标识符号体系既可以是物质文化载体,比如水利文化、青铜文化、建筑文化、陶瓷文化、丝绸文化等;也可以是精神文化载体,如文学、影视剧、动漫、音乐、游戏等。

四、以批判性地吸收其他文明优秀成果凸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开放包容

文明发展进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一种文明能够开放包容,善于批判性地吸收其他文明中的优秀成果,那么这个文明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就会有着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无论是从历史积淀的角度,还是从现实创造的角度,抑或是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当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在此基础上,批判性地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凸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开放包容是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重要经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认为,文明生长的过程既有依靠外部环境的占有性生长,也有依靠自身内部稳定和成熟的自决性生长[13]15。中华文明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为其自身生长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的对话中不断发展进步,在批判性地吸收其他文明成果中不断丰富充盈。“和而不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价值理念,正所谓“和实生物,用则不继”(《国语·郑语》)。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14]468《礼记·中庸》提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讲的是天下万物能共同生长而不相妨碍,各种行为准则能同时运行而不相互冲突。对于人类文明而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人文习俗之间存在着差异,从而形成多元并存的人类文明发展格局。人类文明发展史表明,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自身文明的革新与进步。以欧美文明而论,欧美文明不仅继承了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的精髓,而且还留存了东方文明的印记。就中华文明而言,中华民族自古就秉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之事,我事之师”(《诗经·小雅·鹤鸣》)的理念。历史上的中华文明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先后融摄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等。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提出了“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等主张,学习西方现代化的先进技术与思想。

以多种形式批判性地吸收借鉴其他文明优秀成果。文明互鉴的根本途径是开展文明之间的对话。通过举办国际文化展览、国际文化艺术节、国际学术会议等,与其他人类文明形式开展深入交流,由此深入了解其他文明中的优秀成果,如中非文明对话大会、中阿合作论坛等对于促进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对外贸易和涉外经济活动中,可引进体现其他文明优秀成果的商品、技术与资源。也可通过政党、政府、官方机构的国事访问,把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作为一项重要议题,以参观考察、学习交流等方式,借鉴其他文明之中富有创造力和时代性的思想精髓和价值观念。

批判性地吸收其他文明成果应坚持“为我所用”的原则。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一种文明积极吸收借鉴其他文明成果主要源于三个价值考量:其一,通过学习其他文明的合理成分和文化精髓以发展自身,增强自身文明的世界性、普遍性;其二,通过了解其他文明的特点和优势,对外传播自身文明时,能够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避免在文明交流之中产生隔阂;其三,通过学习其他文明的精华,把其作为观察自身文明的一种参照。然而,任何文化形态和文明成果都有适合其生存发展的历史文化土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由一系列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观念、习俗、思想构成的,是在长期的历史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文明进化论认为,文明发展也遵循着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原则,表现为一种不断适应和同化的过程,诚如亨廷顿在《文化的重要作用》中所言:“一种长期存在的信念或习俗必定有它的好的社会理由或文化理由。”[15]177因此,借鉴吸收其他文明优秀成果并不是要囫囵吞枣、拿来主义、全盘吸收,而是要坚持“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批判性的借鉴和扬弃性的吸收,“文化的革新往往是在继承和借鉴中进行创造的,硬搬和模仿从来不会成功”[16]。因此,应深度研究其他文明优秀成果的价值意蕴,寻求其与中华文明思想精髓的最大公约数,通过批判性地学习、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以“镜像”功能消除视角盲点,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五、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价值

文明的世界价值是指具有民族性的文明成果和精髓能够突破物理时空的限制,跨越时间,穿越国界,与其他文明进行对话交流,为解决人类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如果说第一轴心时代各大文明的功能是相对独立地解决该文明人类存在的问题,那么第二轴心时代各大文明则必须对全球和平和人类生存有所作为。”[17]13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本质上是文明类型的自觉升华和现代转型,其自身蕴含着解决“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责任担当和文化自觉,具有深刻的世界历史意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高度警惕‘关门主义’,主动融入全球文化发展之中,自觉回应世界发展的新要求,科学应对风险和挑战,树立世界性的文明发展理念。”[18]因此,坚持胸怀天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追求。

(一)为解决全球现实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当前,世界进入了新的变革期,国际上恐怖主义、霸权主义、难民危机、极端气候、环境危机等问题影响着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当西方文明对这些问题感到无能为力时,世界把目光转向了东方,转向了中华文明。“从中华文明里面可以延伸出这个时代和这个世界所需要的一种现代西方文明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之外的另一种替代方案。”[19]192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长期的生成过程中逐渐积累了处理复杂问题、多元问题、危机问题的丰富的历史经验。尤其是中华文明独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为人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智慧与方案。一是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荀子·天论》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寻求永续发展之路,历来是中华文明所强调的内容。墨子兼爱、节用、节葬、非乐以及荀子的“节用以礼”“所渐”等思想,对当代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二是整体性系统思维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一揽子实践方案。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不应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不治本的手段,而是要用整体性思维看待世界,把世界看作一个动态有机联系的整体,运用中医式的处方和疗法系统调理“精气神”,以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生存危机。如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而实现绿色复苏、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二)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所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能仅局限于国内的局部视野,而应以世界思维和全球眼光审视人类发展进步,积极回应各国人民的普遍关切,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方案。诚如有学者所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为解决文明冲突、推进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和共同价值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共同促进世界繁荣进步。”[20]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能够为维护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中国方案。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协和万邦”“和合共生”“天下大同”等精神理念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品格之中。中国是世界和平的重要维护者、参与者和贡献者,为促进世界和平注入了强大动力。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继续推动以和平协商方式解决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积极推动以政治方式解决国际热点和地区冲突问题,为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提供建设性方案。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方面,“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稳定周边战略依托,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7]60。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方面,坚持以国际法、联合国宪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为准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秉持正确的义利观,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促进世界普遍安全提供中国方案。“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有未有的方式展开。”[3]60变化中必然会蕴含着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进而演变形成风险挑战。正如贝克所言,人类社会已经进入风险社会[21]38。各种传统安全挑战和非传统安全挑战交织叠加,正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发展。由此,可把中华文化中蕴含的“居安思危”“唇亡齿寒”“未雨绸缪”等哲学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促进世界普遍安全的具体实践中。在传统安全领域,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深入参与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反恐、核安全和国际防扩散等全球性安全挑战,继续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加强国际安全合作,联合周边国家深度开展打击网络犯罪合作,提出责任共担、社会共治的国际禁毒合作方案,参与网络、极地、深海、外空、生物安全等新兴领域规则制定,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推动世界共同繁荣提供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推动世界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赓续中华文明价值精髓,立足当代世界和平发展实际,借鉴中国共产党处理国际事务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倡议方案。其中,“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的中国方案;建设“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和包容型”世界经济的主张,是促进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中国方案;“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破解全球治理赤字的中国方案。

(三)为促进世界文明交流贡献中国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3]63在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中,应当秉持开放、包容、互鉴的文明观,尊重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对话交流,推动文明互鉴。

第一,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孟子·滕文公上》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正因为存在多元差异的文明形态,才构成了如今绚烂多彩的人类文明。无论何种文明,其实质都是对人类发展进步问题的思索与回应,具有存在的客观现实性和历史价值性。因此,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首要条件是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平等地对待其他文明。首先,要坚持文明平等观,不以国家的大小、经济实力的强弱和民族历史的长短来衡量其文明价值,要坚决摒弃文明中心论和文明优越论等错误观点。其次,要统筹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具有差异性的利益关切,从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高度出发,坚持求同存异,寻找不同文明之间的利益交汇点,寻求不同文明之间和平共存的最大公约数。贯彻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不急功近利。最后,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摒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丛林法则等错误理念,以合作对话、国际谈判和政治协商等方式解决不同文明之间的分歧,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来消除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三大倡议,为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提供了重要价值遵循。

第二,坚持文明对话交流。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不仅能够加深民族、国家之间的联系,而且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首先,坚持文明对话的原则。把对话交流作为文明共存的“黄金法则”,尊重诸文明的平等对话权。其次,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在重要国际会议和重大国际比赛等国际交流活动中搭建不同文明之间对话交流的平台,在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领域搭建更多的合作平台,如打造青年论坛、妇女论坛、媒体论坛、民间友好论坛等,举办运动会、电影节、文化节等。

第三,推动文明互鉴。“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促进了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12]468文明互鉴是文明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超越文明冲突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和平包容的方式推动文明之间的互鉴融合。因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搭建文明互鉴的交流平台,开辟更多的合作渠道,如“一带一路”“欧亚经济联盟”“两廊一圈”等;架构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此外,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要倡导从文明传承和文明创新的双重视角,探索由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化的规律,进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因此,我们要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历程中所形成的典型做法和有益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和思想升华,为实现传统文明的现代转型和当代转化探索规律性认识和可行性路径。

结 语

从本质上来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现代文明三者有机统一而构筑的文明体,具有极其丰富的文明形态内涵。从文明生成主体来看,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历经长期的历史积淀和实践发展而创造的人类文明形态,它是轴心文明的典型代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核心支撑,深刻彰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性和民族性。从文明的发展方向来看,社会主义文明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灵魂”,其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深刻彰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社会制度属性。从历时性角度来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相对于古老文明、农耕文明等传统文明形态而言的,深刻彰显了现代文明应当具备的特质和属性。

基于复合型文明体的内涵特质和发展要求,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指向应当充分体现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本质规定和显著特质。第一,从中华文明的角度来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能脱离中华文明这个根基,否则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需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文化精髓能够穿越时空,回应时代关切,引领时代进步,在现代语境内具有更丰富的时代价值,进而丰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底蕴。另一方面,需要站在中华文明的立场上,用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思想精髓和道德规范看待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树立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巩固中华文明的主体性,保持中华文明在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和自主地位。第二,从社会主义文明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文明是胸怀天下的文明,其着眼于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文明类型的自觉升华和现代转型,其蕴含着解决“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等问题的责任担当和文化自觉,具有深刻的世界历史意义。第三,从现代文明的角度来看,现代文明与人类的现代化进程同步展开,开放性是其显著特征。唯有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对话、实现文明之间的互通互鉴,才能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当秉持包容互鉴理念,以多种形式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其他文明中的先进成果,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自身。概言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逻辑是以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现代文明的本质规定作为价值引领,以进步性、时代性、自主性、开放性和世界性五大文明特性作为逻辑主线来展开具体实践理路的。

猜你喜欢

现代文明中华文明中华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摩擦力催生现代文明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当原始人遭遇现代文明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