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研究

2024-02-26金青李丹

甘肃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意义

金青 李丹

【摘要】“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基于传统教、学与评相分离的情况,在“教”与“学”的同时,融入“评”,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文章以《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为例,从创设单元情境任务入手,制订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发挥学生主体,结合多种评价方式,提高评价成效,从而促进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意义;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02—0076—05

传统教学中的“先教学后评价”容易陷入“教了就是学了”的认识误区,没有根本解决“学生学了没有”“学习效果怎么样”的教学问题,而将评价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使得教学目标、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效三者同步,形成教、学、评的良性互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课堂教学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1]。

“教、学、评”一体化包括教、学一体,教、评一体和学、评一体。围绕教学目标,以“教”促进学生“学”,建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学”明确“评”,设计一个个相互关联、阶梯式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评”明确“教”和“学”的效果,为促教和促学提供依据,保证教学实效[2]。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教学要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同时开展教、学、评的活动。在教学中将教学目标落实于课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教学评价评估学生学习效果,反馈教师教学效果。只有将教、学、评融为一体,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求知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下面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为例,探究“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学生本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学、评”融为一体,除了能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教学除了注重“学生学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更注重“学生学到什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参与具有挑战性的课堂活动和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不仅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到学生学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的同时开展教学评价,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能明确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对哪些知识点还存有疑惑,就能据此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逐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活动中,还包含了一些多样化、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需要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创新才能解决这些問题。学生在经历这一系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会显著提升。

(三)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评”一体化区别于传统教学“先教学后评价”的教学模式,先制订明确、清晰、可操作和可检测的教学目标,再根据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优化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始终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更能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此外,在教学中设计学习任务和制订评价标准,教学效果可以得到实时监测,根据课堂评价的反馈信息,教师及时调整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二、“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一)创设单元情景任务,制订教学目标

“教、学、评”一体化首先要解决“教”的问题。教学目标指挥着教学的方向,教学中,首先要制订好科学的教学目标,才能开展后续的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学生学情、课标要求、教材之间联系和单元整体内容,才能对单元整体精准设计,创设出单元情境任务。

1.分析学生学情,明确教学生长点。教育是以人为对象,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求,教学要处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要不断将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变为现有水平。因此,语文课堂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和已有经验设计教学目标。

如《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前四年的学习,其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语言感知力都有较大的发展,对于大多数文体有较大了解。同时该年龄段的孩子,有较多的生活经验,对于大多数课文内容的理解力和想象力都比较强。但是本篇课文描写的是威尼斯的美景,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出国旅游经历,对威尼斯既好奇又陌生,而且有的孩子没有坐船、划船的经验。因此,学生对于文章中描写的河道风景、船夫划船等内容不易理解,需要教师借助图片、视频和文字材料作为补充教学。

2.把握课标要求,确定教学方向。“教、学、评”一体化在课标中被明确提出,对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必定要依据课标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各个学段所要达到的要求,及对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教学、评价等相关的建议和要求,为教师明确了教学的大方向。

本课《威尼斯的小艇》位于高段,结合本课内容,需要学生达到以下目标:识字上,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阅读上,默读要有效率,在学习浏览中,能联系上下文和总结的积累推想词句的意思,以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表达上,不仅懂得倾听,还会有条理、有方法地表达,敢于发表与讨论。结合课标的要求,本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独立阅读、理解的能力,同时适当点拨,为学生多创造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帮助学生学会表达与倾听。

3.注意前后联系,落实阅读目标。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是按“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方式编排。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除了要关注到本册书之外,更要关注到年段、学册之间知识组织编排的关联,有梯度、有步骤地落实读写训练,提高教学效率。

如《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本课位于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本单元是在五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语文阅读要素“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上册提出的是“初步体会”,说明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还只是停留于了解、认识层面,学生只会通过语句来辨别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而本单元要求是“体会表达效果”,要求学生能理解感悟动景、静景描写的画面和情感内涵。所以,在本单元的教学时,要先回顾复习上册所学,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落实阅读目标。

4.立足单元整体,设置情境任务。教学目标的确立要立足于单元整体,整合单元知识,防止变成单篇教学。教师根据单元的整体特点和内容,设置单元情境任务,将单元内每篇课文串联在一起,形成系统性、有梯度的教学整体,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提高教学成效。

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围绕“世界各地”这一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和略读课文《金字塔》,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异国文化的窗口。同时,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我是小小讲解员”。结合以上三点,开展单元整体设计,将本单元的情境设置为“小小讲解员”,以串联语文要素,为口语交际做铺垫。在《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中,借助讲解威尼斯的静景和动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讲解员;在第二课《牧场之国》中,引导学生尝试讲解荷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牧场风光,学习如何成为一名讲解员;在最后一篇课文《金字塔》中,借助课文知识,引导学生讲解金字塔的景观,深刻理解动、静景描写,成为一名“小小讲解员”。通过设置任务情境,使教学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教学行为更具可视化。再将教学目标“分切”,以子任务的形式呈现于每个教学环节,以任务为驱动,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要求,从而更好达成教学目标。

(二)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发挥学生主体

“教、学、评”一体化中,主体是学生的“学”。要发挥学生主体性,要将课堂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主场地。在教学中,可以从朗读、小组合作、读写结合三方面入手,树立学生为本的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优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1.以读促学,感悟动静之美。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传统、最根本的教学方法。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强化记忆,理解文章情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审美能力。结合文章体裁和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在教学中渗透齐读、分角色读、范读、引读等不同朗读方法,促进学生言语的构建,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以《威尼斯的小艇》为例,本篇文章为状物散文,语言优美,意境悠远,需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特别是文章第五、六自然段,集中描写了威尼斯的动、静态的美景,要充分利用朗读的作用,帮助學生感受文章的描写意境。朗读可从以下四个板块推进:第一个板块,引导学生自由朗读,感受动、静景区别;第二个板块,分别圈出表现动、静景的词句,并说出原因,以问促读,读出动、静景区别;第三个板块,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进入文本意境,品味情感;第四个板块,仿照这两段描写一个你所熟悉的场景,读写结合。在上述四个板块的教学中,学生可以读出威尼斯独特的风景,品味文章语言,在朗读中感受文章传递的情感。

2.小组合作,提升学习实效。“教、学、评”一体化中的“学”,不仅有学生的自主学,还有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情境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讨论还能以个体影响集体、以集体影响个体,双向促进,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为教学提质增效。

以《威尼斯的小艇》为例,本单元的情境任务为“小小讲解员”,任务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讲解员。学生第一次接触,有一定难度,教师需要在这一环节,给学生呈现讲解的样板,为学生搭建支架。同时,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练习如何讲解,学生有了实际操练的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讲解”。在小组练习过程中,学生既是讲解者,也是倾听者,角色的转变中,学生更容易理解如何讲解好一个事物,还学会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

3.问题驱动,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评”一体化模式,颠覆传统先教学后评价的观念,对师生的能力和默契度都有一定要求。更何况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个性鲜明,且原有经验、思维能力、认知水平都大不相同的学生,更增加教师的教学难度。教师要以问题为驱动,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在《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中,教学第二、三段时,设置问题:文章写了小艇的哪些特点?此问引发学生思考、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寻找小艇特点的同时,教师顺势梳理文章内容、比喻的表达效果以及小艇的“动态”“静态”之美,提高教学效率。同样,在教学第五、六自然段,以问题:威尼斯人在干什么?夜晚寂静的威尼斯又有怎样的风光?来完成这两段的教学任务。最后布置任务:阅读“阅读链接”的两篇文章,与本文比较,比较异同,领悟表达方法。

(三)结合多种评价方式,提高评价成效

“教、学、评”一体化最大特点是评价融于教学之中,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效果,防止教学活动偏离预定“轨道”。还能有效避免教学效果得不到监测,陷入看似表面“热闹”,却没有实际成效的境地,让种类繁多的教学活动成为鸡肋。因此教学活动中及时反馈评价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意义非凡,但教学中的评价方式不能是一成不变的,提供多样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学的调控作用,发挥出评价的最大价值。

1.师生评价。在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是课堂中最传统,也是使用次数最频繁的评价。教师要提供学生足够多表达的机会,帮助学生语言的构建与输出。并抓住课堂中的每个契机,及时给予评价,以正面鼓励为主。

在《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中,探究如何朗读第六自然段的动静结合。学生不知道怎样朗读出“动”的喧闹和“静”的祥和,更不知道怎样读才算达到教师的标准,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评价,明晰教师的朗读要求。在这一环节的教师评价要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学生先自由朗读,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的朗读态度、朗读准备作评价;第二步,学生尝试朗读第六段,教师重点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朗读的准确度和流畅度等作评价;第三步,是在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评价后,重点总结学生能否根据评价总结反思并修正朗读中的不足。运用以上三步可以不断激励学生,帮助他们掌握高效朗读的方法。

2.生生评价。教师的观念与学生观念始终是不一致的,生生评价也是课堂里所必须的。学生间的评价使用的是学生的语言,学生更易理解。在教学中创设生生评价的环境,教师可借助小组讨论、交流汇报为学生搭建平台,实现互评。

在教學《威尼斯的小艇》中创设“小小讲解员”的问题情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初步学习尝试讲解场景,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讲解、评价,共同提高。此环节的评价可从以下三步进行:第一是在学生互评前,先给学生呈现讲解评价表,明确评价标准,做好评价准备;第二是在学生互评中,监控学生互评情况、及时提出学生评价错误或忽视的地方;第三是在学生互评后,评价互评学生的表现,再总结互评的优缺点,帮助学生归纳反思,为下一次生生互评打下良好基础。

3.表格评价。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应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在口头评价的基础上引入表格评价,丰富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在《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中,围绕“小小讲解员”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围绕本课所描写的威尼斯的美景,尝试讲解,并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讲解评价表”(如表1所示)。

评价表从“讲的内容”和“怎么讲”两个方面评价,在巩固本课内容的基础上,勾连本单元口语表达的内容,从多维度、多角度的过程性评价中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表格在学生小组讨论前出示,评价表在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时都可以使用。本表为评价搭建了支架,帮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效果,提供学生间的互评标准,为“教、学、评”一体化融合助力[3]。

总之,利用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及多种教学活动的使用,同时采用师生评价、生生互评、表格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可以达成教、学、评有机统一的要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不教而自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8.

[2]陈硕.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探索——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教学为例[J].基础教育论坛,2021(29):55-57.

[3]郭挺秋.“双减”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22(28):42-44.

编辑:阎韵竹

猜你喜欢

教、学、评一体化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高中化学“教、学、评 ”一致性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的总体路径与思考
探寻构建“教、学、评”和谐有效的语文课堂
从“教、学、评”三个步骤出发浅谈如何搞好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