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重策略协同:英语思辨性阅读教学探究

2024-02-24江苏盐城市第二小学224055

小学教学参考 2024年3期
关键词:译林流程图英语教材

江苏盐城市第二小学(224055) 刘 琴

江苏盐城市腾飞路小学(224055) 周正荣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包括预测语篇内容、提取主要观点、推测作者意图等。其中预测、提取和推测都属于思辨性阅读策略,是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思辨性阅读教学着眼于整体,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分析、推理和评估,在问与答、画和写的交互中,促使学生形象地感知自我和外界;通过质疑讨论、分析比较、收集证据、推断论证等活动,激活和重构信息,修正偏差,帮助学生建立彼此关联、互相架构的有机知识体系。下面,笔者以译林版英语教材为例,探讨如何运用问题链与思维导图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活动,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标。

一、“自查+探索”,激活知识储备,在有效预习中树立思辨意识

人们在获取新知识时,如果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体系能发挥积极作用,那么新要素就会与原有体系建立关联。学习是一种动态的知识系统更新过程。问题是思维的基石,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源泉,能促使学生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师要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想问、好问、会问,由被动答疑转为主动质疑;通过设计预习任务,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探寻与阅读主题有关的材料,初步感知文本内容。

为了实现有效预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根据文本标题提问;再画出文本的重点词句,并根据重点词句找到“文眼”;然后,梳理文章的主要脉络,将与主题有关的知识绘制成思维导图;最后,带着自己的问题和心得进入课堂,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大胆展示,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同步提升。以译林版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 5 Look at me!中“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为例,教师在预习作业中要求学生使用圆圈图(Circle Map),结合主题收集服装类的语言知识,初步辨析文本的语言结构和逻辑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先在内圈填充主题词“clothes”,外圈填入联想到的与“clothes”有关的内容;再从预设问题“What are you/your parents wearing today?”“Can you name them?”“Do you like them,and why?”入手,结合圆圈图展开预习,尝试理解和把握“It’s/They’re ...”“Look at my ...”“How pretty!”等句型。这些问题的答案是通过识记和理解等基础认知能力获得的,且这些信息数据主要是浅层次内容。结合板书提问,学生自主完成此类阅读任务的难度不大。

二、“问答+搭建”,构建学思课堂,在阅读活动中培养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即批判性思维,指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思辨缺席”是英语教学中一个普遍而严峻的问题,是因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能力而产生的。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要从新旧知识的交融点出发,深入理解话题信息,利用问题链帮助学生将知识动态化、可视化和趣味化,根据文本内容的主要脉络选取合适的思维导图,搭建语言阶梯,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学习。

教师要以问促学,通过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挖掘教学中的问题,思考作者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何好处等,激发学生思考;以图表意,将视觉语言与认知语言紧密结合,用趣味化的图文结合的形式动态地展示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将课堂内外的想法融合在一起,建构完整的事物关系和知识概念体系。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能生成更多的问题,联想更多的知识,进而大胆地对文本进行评价、续写和改编。

1.借用问题链和思维导图,梳理文本信息

在教学中,以思维导图为主框架的教学设计,虽可以将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但如果没有深度问题的引领,就容易使整个教学变得单薄和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借助问题链,对教学内容展开进一步的思考和辨析,挖掘隐藏的关键信息,构建简单、直观、系统的知识结构,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运用流程图(Flow Map)概括故事,可梳理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在流程图的大标题和子标题中,教师可以运用串词“first”“next”“then”“finally”等简练的结构词汇,将流程图中的关键情节和信息连接起来,使学生的表达更加流畅。

以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下册Unit 3 Asking the way 中“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为例。教师设计问路、指路、探路和寻路四个环节,要求学生分组提问,小组之间抢答,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将提问权交给学生,扮演启发学生质疑的促成者,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师鼓励学生根据图文内容提出以下问题:“Who asks the way?”“Who helps Yang Ling?”“What does Yang Ling ask?”“How does she get to Su Hai’s home?”“Does she get to Su Hai’s home at last?”“Which places does Yang Ling pass by?”以此生成思维导图。在细读文本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讨论问题:“Why can’t Yang Ling get to Su Hai’s home at first?”“If you are Su Hai,how can you show the way to Yang Ling?”在流程图的辅助下,这些递进式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更深处,使学生学会在主题的引领下使用串词简化语段结构。

2.运用问题链和思维导图,提炼故事情节

在教学故事时,教师常常会使用一些关键词,如“where”“when”“who”“what”“how”“why”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初读故事,整体把握故事内容。在问答互动中,学生深入文本探究问题,感受语言的巧妙,领悟故事的精彩。心智图(Mind Map)具有图文并重的特点。它围绕中心点,通过层级图表示子主题之间的关联,将主题关键词与文字、图像和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以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下册Unit 1 Cinderella 中“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为例。学生能根据中心词,结合童话故事的要素,勾勒出故事发展的主要情节,通过逻辑性强的问题链引发深层思考:“Who does Cinderella live with?”“What does she do in her family?”“How is she?”“How do you know the answers?”“Can you retell this story?”这些螺旋式上升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了深度学习的路径。学生能根据关键词充分挖掘故事的内在信息,在问答、画写、说演等系列活动中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3.巧用问题链和思维导图,推进深度交流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在主题探究活动中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活动,建立信息间的关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教学时,运用多重流程图(Multi-Flow Map)梳理事件的因果关系,能深化学生对主题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在预习时能做到主动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新知建立联系,带着问题和思维导图走进课堂,培养搜寻、对比、判断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教师要倾听学生的不同看法,创造一个允许学生质疑和判断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对主题的原因和结果进行合理的思考和分析,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在使用多重流程图的过程中,学生先围绕主题提出新的问题和看法,再在讨论中筛选出大家都认可的说法,组织好语言后写在纸条上,择优贴在思维导图的空白处。

以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5 What do they do?中“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为例。教师要求学生在观察插图和精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教师设计的多重流程图,联系实际拓展话题。围绕问题“What do you want to be, and why?”,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参与到小组讨论活动中,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并推导、联想出新的对话(见图1)。教师营造开放、积极的学习环境,尊重个体差异,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对积极参与者予以充分的肯定,使学生在思辨中解决问题。

图1 五年级上册Unit 5 What do they do?多重流程图

4.活用问题链和思维导图,对比文化异同

阅读不能停留在文字表层。阅读者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比较并归纳阅读材料所反映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气泡图(Bubble Map)可帮助学生描述、形容和比较相关的主题内容,初步分析文章结构。教师将中心词填入中间的气泡中,要求学生读文本信息,并及时捕捉学生有意义的生成,将与主题相关的特征填入旁边的气泡中。双重气泡图(Double Bubble Map)是气泡图的升级版。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此图对多事物进行比较和对照,找到二者的异同。

以译林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的教学为例。教学时,教师可关联五年级上册Unit 8 At Christmas,以旧引新,完成一幅以“Christmas”为主题的气泡图。教师以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为知识交融点,让学生自主阅读新课文,带着问题交流、讨论难点和疑点,完成气泡图。活动中,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意思,自主提出问题并讨论,将思考成果填在双重气泡图中。各小组阅读的关注点不同,完成的双重气泡图也不一样。教师以图片形式展示学生成果,评价学生的思考和判断,并将代表性的文化现象记录在图中进行比较分析。

三、“画写+说演”,引入课外资源,在语言表达中拓宽思辨空间

英语课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知识、发展技能、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和展现个性的主阵地。课后作业则是阵地中不能忽视的“高地”。以画、写、说等形式统整新旧知识,链接课内外,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将问题链和思维导图这两种思维模式与课外作业深度结合,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文本的表现特点和规律,在思考与辨别的交互中内化课堂所学,合理地延展文本信息,提升语用能力。

以译林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7 Protect the Earth 中“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为例。教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展示(见图2),要求学生依据“Save”一词在文本中的具体表现,整理出拯救地球的四个维度“Save water”“Save energy”“Save trees”“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并思考以下问题:“Why must we protect the Earth?”“Wha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do me meet?”“What other good ideas do you have to protect the Earth?”“What should we do?”学生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梳理文章脉络,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最终通过作业的形式大胆地展示出来。在复习巩固时,以画、写、说多维度、立体式语言为主的任务作业,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习得分析、创造和评价等高级认知思辨策略,将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推向更高的层次。

图2 六年级上册Unit 7 Protect the Earth思维导图

在疑中思,在思中辨。语言学习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阅读教学向更深处推进,激发学生探究和细读的欲望。思辨性阅读教学旨在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知识系统意识,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能够充分而深入地感知文本,在活动中大胆表现、深度思考,语言更精准,思维更缜密。

猜你喜欢

译林流程图英语教材
内卷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译林》创刊四十周年庆
再续“趣”缘——以译林五下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例谈CSS教学范式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过刊转让
宁海县村级权力清单36条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
初高中英语教材衔接分析及教学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