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策略探析

2024-02-21孔卫星

文理导航 2024年4期
关键词:策略探析习作教学小学语文

孔卫星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集中在作文上。对于学生而言,作文是他们真实情感的表达途径。有效的作文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这些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探讨了如何进行语文习作教学,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习作教学;小学语文;策略探析

当前,在小学生的作文教学领域,为了实现有效的教学,学生需要重视并合理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他们独特的体验和思考。同时,在写作过程中体会人物的情感,通过这种方式不断获得人生的感悟。然而,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生活经验的相对匮乏,可用于表达的知识积累和素材较为有限。因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训练,在写作中表达自己、抒发情感,以促进他们作文水平的提升。

一、广泛阅读,增强知识储备

由于小学生接触社会时间有限,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很难建立起全面的想象力框架。同时,小学生正处于知识启蒙的阶段,知识积累有限,这导致他们在写作内容上的想象力受到一定的制约。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积累。通过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

例如,在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活动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广泛地积累知识,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积极的鼓励措施。这包括鼓励学生展开自主阅读,或者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与阅读相关的活动。这些措施可以通过多种具体的方式来实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以“阳光下的阅读活动”为例,学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尤其是在明媚的日子里,鼓励学生到户外的舒适环境中阅读。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还将阅读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创造更加愉悦的阅读体验。另外,校园图书超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图书选择,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学生可以自行挑选感兴趣的书籍,从而根据自己的兴趣展开阅读。在班级图书角方面,每个班级可以创设一个小型的书籍角落,鼓励学生交流、分享并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这不仅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还将阅读变得更加社交化和互动性,增强了学生参与阅读的动力。此外,流动阅读室的设立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便利的阅读环境,定期在校园不同角落设立流动阅读室,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偏好,推荐适合他们的图书。同时,每学期评选出“阅读之星”“读书小冠军”“阅读小能手”等荣誉,这种形式的认可激励学生更加投入阅读。这些鼓励措施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从而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这些多樣的阅读体验将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进一步促进他们在写作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记录生活,扩大想象空间

日记作为一种记录方式,具备着捕捉生活点滴细节的独特能力。日记不仅是记录工具,更是一座连接内心情感的桥梁,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通过书写日记,学生能够在表达情感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丰富的创造思维和广阔的想象空间。日记不仅限于记录我们所见所闻,更能在其中折射出我们的情感变化和成长历程。小学生通过日记可以表达平日里的情感,不论是欢笑还是思考,都能在纸上得以释放。这种情感的流露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情感表达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例如,可以通过多维记录、创造性描述以及幻想与现实的融合等多种方式来充实日记的内容。这些技巧能够让日记更富有深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的记录生活更加有趣和丰富。首先,多维记录是日记写作的关键之一。它要求不仅仅描述外部环境,还要深入揭示内心感受、情感变化和思考过程。通过在日记中反映自己的情感,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同时培养情感表达的能力。

例如,学生不仅仅可以描述一个晴天,还可以分享阳光如何温暖了他们的心情,或者一件事情如何引发了他们的思考,从而为日记增添更多的深度和内涵。其次,创造性描述是激发学生创意的重要手段。在日记中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比喻、象征或诗意的描述,能够让他们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从而展现出独特的表达方式。举个例子,当描述雨天时,学生可以用比喻,如“天空的眼泪洒落在大地上”,以独特的形象描绘雨的场景,从而让日记更具吸引力和创造性。最后,学生可以通过将幻想与现实巧妙结合,为日记增添趣味。将日常生活与想象中的元素融合在一起,能够创造出更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例如,学生可以以校园生活为背景,突然出现一只会说话的小狐狸,从而为日记内容注入新的活力和趣味。

三、细心观察,欣赏多彩世界

提升观察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观察是一种目的明确、有计划的活动。研究表明,有些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态度不够认真,缺乏对观察对象的兴趣。这种现象可能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小学生观察能力的不足导致他们的作文内容相对简单,无法准确传达事物的多彩性。因此,教师需要在引导学生方面做出努力,鼓励他们具体观察事物,并针对性地提供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将他们的所见所闻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

以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习作:漫画的启示”为例,老师可以通过一系列引导观察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绘本中的素材。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漫画图片(例如,以《假文盲》为例)。学生被鼓励思考图片中的元素,如人物和活动。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在这个图片中,有哪些人物?他们正在做什么活动?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观察人物的细节,关注母子上车处等车的每个人的独特特征。教师鼓励学生思考人物的动作、表情有什么特点,以及可能的内心想法。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可以与母子俩进行对比,从而展现人物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接着,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例如:那几位强壮的人是否真的不认识那几个字?如果不是,他们为什么要站在“母子上车处”等车呢?通过这些问题,学生被鼓励去思考漫画中的情景是否与现实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关,以及漫画中所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逐步学会从观察中获取灵感,将观察到的细节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的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自信地展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创作出更具深度和独特性的作品。

四、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相关心理学研究,小学阶段是塑造积极学习兴趣的黄金时期。只有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提升他们对习作的兴趣,将原本被动的习作教学转变为学生自发的主动学习。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当前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也应当运用信息技术,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抽象的习作知识点。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应用多媒体视频能够为学生创造生动情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激发学生在学习时产生情感共鸣。这种方法不仅能使知识更具体地呈现,也能在学生情感层面上与所学内容建立联系,进一步促进学习的深入理解。

以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电子设备和互联网资源,在课堂上展示与故事相关的多媒体素材,如插图、短片或动画。通过展示寒冷的城市街景、小女孩卖火柴的场景、故事的高潮部分等,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故事的情感和氛围,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样的展示方式能够使故事更加生动,让学生更容易融入其中。其次,教师可以运用教育应用和互动平台,创建与故事相关的互动活动。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在线小测验,让学生在课后或课间回答关于故事情节和主题的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线上讨论,分享他们对小女孩命运的看法,或者以小组形式展开虚拟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动机和情感。这样的互动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另外,使用数字故事创作工具,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版本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学生可以运用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元素,为故事增添个人的创意和特色。他们可以重新演绎故事结局,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小女孩的命运,或者加入现代元素,使故事更富有创造性。这种创作过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提升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共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创造性思维,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富有意义。

五、游戏化教学,提高学生主动性

语文是最基礎和包容性最强的学科,能与生活、娱乐以及其他学科有机融合,为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尤其在写作教学方面更是如此。例如,将游戏与作文教学相融合,学生能够在游戏中放松身心,参与亲身体验,从而使写作更富真情实感。这种方法能够避免孤立无援的创作,以及随意捏造虚构的情况。然而,需要明确的是,仅仅依靠游戏并不能使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因此仍然需要注重学科的基本规范和章法。

以四年级上册“习作:记一次游戏”为例,首先,在游戏开始之前,不要事先告诉学生游戏的意图是为了写作文,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对写作产生恐惧和反感情绪。这有助于保持学生对游戏的兴趣和主动参与度,同时也能防止他们在游戏过程中一直担心即将到来的写作任务,从而陷入紧张状态。其次,在游戏开始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记录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关键时刻,之后可以一起观看这些录像。通过观察录像,学生可以回顾刚刚发生的游戏情境,注意其中的动作细节和表情变化,并用语言进行描述,或者分享内心的感受。最后,可以要求学生将这次有趣的活动写下来。例如,一位学生在他的作文《记一次游戏》中写道:我们大家一起玩了一个画鼻子的游戏。首先,老师请陈桐同学上台,然后用一条围巾蒙住他的眼睛,让他在原地转了三圈。这时,他一头雾水,毫无方向感,竟然朝着后面走去。同学们个个都捧腹大笑。陈桐同学也意识到不对劲,又往回走,终于摸到了讲台,但把鼻子画在了娃娃的嘴巴上。这一幕更加引发了大家的笑声,陈桐解开围巾后,他也哈哈大笑。通过仔细观察和深入思考,这名学生创作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文章,真实地展现了生活的氛围。

六、结束语

小学语文作文是培养学生掌握和灵活运用语文基本知识的关键训练。尽管这是基础教学的一部分,然而基础知识的牢固程度直接影响着未来学习能力的成长和知识结构的搭建。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念,采纳先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情,不仅在常规课堂中积累写作素材,还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他们的思维深度和语言运用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吴淑妮.具身认知视角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19):20-22.

[2]朱初引.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J].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2(10):57-58.

[3]李瑾琳.浅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7):114.

[4]吴琼珠.探析统编版小学语文“想象”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20(4):170.

猜你喜欢

策略探析习作教学小学语文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房地产经济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探析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