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的对策分析

2024-02-12刘海平

大众标准化 2024年2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现浇装配式

刘海平

(甘肃省集成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质量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为更好地满足工程项目管理要求,要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完整的成本控制管理机制,优化成本控制水平的同时,为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多元进步予以保障。

1 影响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的因素

1.1 预制率

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而言,预制率会对最终的成本控制结果产生影响,为了更好地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阶段性作业精准性,就要严格控制预制构件的预制率。具体内容如表1 所示。

表1 预制率对整体成本的影响

第一,在预制水平构件应用过程中,其实际使用费用增量并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预制构件生产过程本身就较为简单便捷,往往会结合工程项目实际需求采取模板重复利用的处理机制,对应的受力构件则是借助钢筋搭接的方式予以处理,钢筋搭接作业竖向效果更好。因此,叠合板成本增量会达到40~50 元/m2,预制楼梯成本增强则集中在20~30 元/m2,其他成本增量也较低。

第二,相较于水平构件的费用增量,竖向增量更加明显,多数都集中在竖向钢筋连接成本、预制外墙、现浇构件连接成本等方面。

1.2 构件结构

1.2.1 桁架板结构成本增量

结合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控制要求,桁架叠合板主要采取的是60 mm 预制层完成施工作业,现浇层的具体尺寸可以划分为70 mm、80 mm 以及90 mm。为更好地提升作业精准性,要优化设计处理,楼板结构为构造配筋,此时,现浇楼板若是小跨度,尺寸要得以控制,为100 mm、110 mm、120 mm,以此开展施工处理。结合相应的施工作业内容可知,楼板结构的厚度越大,使用配筋数量增加。与此同时,含钢量增加状态较好。若是预制板厚增加,此时,要对具体含钢量,一般而言,含钢量和含混凝土量都要适当增多,体量控制在10%~20%之间。

1.2.2 预制外墙第一,针对施工作业中成本增多的问题,为更好地控制相关情况,要依照建筑设计标准落实具体措施,同一层结构处理要依照规范逐步落实,尤其是既有现浇墙、预制墙肢墙等,都会出现增大系数,处于工程项目安全的考量,若是基于其放大效应进行分析,钢筋量会增加到0.05kg/m2。

第二,房屋临界高度也会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含钢量产生影响,必然会对最终的成本增益情况形成不同作用。目前主要的建筑施工装配式方式是整体剪力墙,基于应用要求,临界高度要低于现浇结构。结合工程项目相关抗震设计规程可知,丙类建筑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要符合规范内容。

第三,若是预制结构与现浇结构出现偏差,借助大箍筋套小箍筋的方式,此时在现浇结构边缘构件处理环节进行控制,保证大箍筋和拉筋处理最优化。另外,在对钢筋套筒灌浆作业予以控制的同时,维持相应参数的控制模式也非常关键,保证相关参数关系的合理性,水平分布钢筋加密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此时,含钢量会随之增加,必然会实现成本增益。

除此之外,预制构件设计费用、专家费用以及监理费用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益,使得整体工程项目成本增加,为此,要结合实际情况完善相关工作,为更好地维持成本管理控制水平提供保障。

2 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的对策

结合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控制要求,要积极整合具体的管理措施,维持良好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效能,满足统筹管理需求,更好地建立完整的成本监督管理体系,实现统筹管理控制的目标。

2.1 合理控制预制率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体系中,要结合工程项目具体情况,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维持相应成本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将装配式施工作业和现浇作业结构相对比,提高管理控制的实效性,减少资源损耗的同时,实现阶段性成本管理目标。正是因为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筑成本要高于现浇结构,所以,要对预制率进行阶段性管理,将成本增益控制在可约束范围内,结合预制率下限开展实时性动态评估工作。

另外,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中,要优先选取水平预制构件,而在预制率不足的情况下利用竖向构件的处理机制能实现参数的汇总和处理,而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外墙装饰工作,尽量选取清水混凝土墙体结构,满足工程项目阶段性作业要求的同时,确保预制率能符合工程项目的整体成本控制需求。

2.2 优化项目设计

依据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要求,在实际成本监督管控机制中,要对项目优化设计处理环节予以重视,保证项目分析、项目评估以及项目综合解读等方面都能顺利开展。

2.2.1 户型设计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户型设计环节,要秉持标准化、多组合、多元化设计原则,维持相应设计结构的科学性,更好地提高成本阶段性控制水平,实现资源合理性利用的基础上,实现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管理目标。

在房屋设计体系中,户型的设计一般要遵循套型设计的要求,利用系统化和标准化应用管理规范,维持相应工作内容的科学性,在增加预制构件模具重复利用率的同时,还能减少预制构件的投资成本,打造和谐可控的资源管理体系,减少资金成本投入。比如,利用预制外墙挂板结构,配合使用标准板完成作业,能建立多组合处理模式,更好地减少模板摊销数量,为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生产效率的优化予以支持,节约预制成本资金。

2.2.2 运输成本设计

基于装配式施工作业要求和规范,在项目设计升级环节中,也要对运输成本等进行集中管理,建立更加可控的处理方案,确保应用管理模式的科学性,维持全过程成本造价管理控制的基本水平。依据相关测算分析可知,预制件运输车辆要贴合实际需求,并依照实际作业的具体需求选取适配车辆,一般而言,普通的平板车辆收益15 万元/年/台,预制运输车在实际运行中1 台1 年就能获利超出100 万元,整体利润差距较大。专用预制车构件运输过程能极大程度上提高资源利用率,能在优化利润的同时,基于设备高效性以及安全性作业特点,就能更好地优化工程项目综合经济价值,为预制工艺构件运输成本的缩减提供保障。

除此之外,也要对预制构件的运输安全成本进行评估,不仅要保证不会出现超载问题,也要保证钢丝绳固定锁紧,从而更好地维持其运行作业的安全性,减少安全隐患。并且,基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的发展现状,国家会从政策层面对其予以大力支持,并积极推广预制件专用运输工具,更好地满足工程项目成本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

2.3 完善结构管理

2.3.1 大跨度叠合板结构模式

结合装配式施工作业的基本要求,要在全面分析施工作业实际情况和需求的同时选取适当的作业方式,在充分发挥工程项目装配式施工作业优势的同时,节省资源和成本,创建更加科学规范的工程项目结构管理体系。借助大跨度叠合板结构(如图1 所示),能最大程度上减少工程项目中主梁和次梁设置数量,并且若是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允许,还可以配合使用预应力技术方案,更好地降低预制施工项目中构件的连接成本,维持良好的作业水准,实现工程项目协同管理的目标。

图1 大跨度叠合板实物图

2.3.2 连接结构

连接结构指的是竖向构件受力钢筋的连接过程,目前,在预制装配式施工作业中,套筒灌浆连接、螺旋箍筋约束浆锚搭接连等较为常见,还有部分工程项目使用的是金属波纹管浆锚搭接处理等方面,要结合实际应用要求和施工作业规范落实具体施工处理措施。其中,套筒灌浆连接作业的成本最高,而螺旋箍筋约束浆锚搭接连线作业以及金属波纹管浆锚搭接处理这两种方式由于其工艺的特殊性,要在特定环境下开展,能更好地节省工程项目的投资成本。值得一提的是,竖向钢筋施工作业环节中,一般是利用高强钢筋落实具体作业内容,配合使用大直径的作业结构,更好地减少连接成本,为阶段性成本监督管理控制工作全面突破提供支持。

2.4 强化现场作业

依据装配式施工处理要求,在具体施工作业环节中,也要保证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维护工程项目多元管控的效果。其中,最关键的施工作业环节就是塔吊作业,想确保作业环节衔接合理性,就要对选型工作予以重视。

首先,预制作业工程项目施工作业前期,施工部门要联合设计部门、监理部门共同完成技术交底工作,保证能对施工后续工序有明确的认知,以便于能结合具体情况落实具体工作内容。塔吊安装的位置要秉持就近布置的原则,就近设置卸车区以及构件存放区,维持后续施工处理作业可控化效果。

其次,在构件进行拆分处理的过程中,为确保塔吊作业可顺利完成,要充分关注预制构件的数量、重量以及安装位置,保证相应工作都能落实到位,提高综合化处理的基本水平。①单体构件在拆分处理环节中,单个重量不能超出6 t。②建筑物的两端山体若是采取预制处理工艺,则预制构件的重量要控制在基础范围内,避免使用较大型号的塔吊设备完成施。

最后,在塔吊处理环节中,附墙锚固工作要提前设置完毕,对应的位置一般就控制在现浇结构边缘构件和内墙边缘构件结构内,有效避免后续塔吊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损耗,维持良性工程项目布置处理工序,有效发挥相应设施的作用和价值,更好地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水平。

除此之外,要依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对预制构件运输半径予以分析,比如,运输费占总体销售额的8%,此时,合理化的运输半径一般要控制在120 km左右。

2.5 构件配合和拆分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也要对构件配合过程、拆分过程等予以重视,保证各个专业高度配合的同时,确保内装专业人员能提前介入工程项目,复核工程项目内装设施,有效匹配BIM 技术进行建模分析,利用可视化处理单元,就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构件管理的实效性,减少施工作业中构件错位或者是碰撞产生的影响。

另外,在预制构件进行拆分处理的过程中,要对重复利用率以及构件重量等予以考量,避免模具浪费或者是塔吊选型成本增量,符合多元化管理和控制的具体需求,为实现全过程成本控制管理目标提供保障。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中,成本管理控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要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和规范标准落实可控化管理体系,维系相应元件重复利用的科学性,从组织管理、设计管理、构件配合分拆管理等方面予以落实,真正意义上建立符合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市场发展动态体系,实现综合化管理目标,也为资金成本全过程监督创设良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现浇装配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预应力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技术
BIM技术在PC预制构件工厂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
现浇连续箱梁一次性浇筑施工方案
预制装配与现浇模式住宅建造节能减排评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