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背景下绿色医院评价标准研究

2024-02-12刘楚瑜

大众标准化 2024年2期
关键词:绿色区域医院

刘楚瑜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在以碳达峰及碳中和为经济发展目标的社会背景下,医院建设行业处于发展机遇与发展挑战并存的环境中,医院建筑属于公共建筑,具有功能复杂、人员流动量大、设备多且耗能高、设备运行时间长等特点,相较于一般公共建筑而言,医院设备长期处于无休止运行状态,医院建筑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与资源。室内环境也是医院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将对室内的能耗进行深入婆剖析。

1 双碳背景下建设标准绿色医院的作用

从健康视角下出发,双碳背景下建设标准绿色医院可为患者提供优质与健康的医疗环境,维持患者的健康状态。同时,病房内物理环境对患者的居住幸福感有着直接影响。例如,病房安全设施、病房内布局与病房建筑风格、病房内光线、住院区绿化环境、住院区光照系统、住院区色彩结构、住院区公共设施、住院区位置等。医院环境的安全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医院内感染措施与医疗措施的准确性,感染因素主要包括空气传染、人体接触与饮用水传播,医疗错误分为噪声影响与光线影响,因此,医护人员所处的环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健康。建设标准绿色医院,从空气质量安全评价标准方面来看,建设标准绿色医院可将患者隔离起来并净化医院内的空气,从而减少感染情况出现的概率,优化建筑内通风系统,切断空气感染传播通道。与此同时,基于健康视角下建设标准绿色医院可在为患者提供舒适居住环境的基础上,缓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消极情绪,提升患者睡眠质量与睡眠时间,缩短患者的治疗周期。

2 双碳背景下绿色医院室内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剖析研究

医院室内环境质量的主要评价内容包括:声音、光照程度、室内热环境、空气质量、人性化设计。不同环境的评分项和控制项不同。在上述评价指标中,参评到其中评价的内容共计包含22 项,其控制项与相关评分内容项目数量分别为7、14、1,是多种条文指标。相关控制情况见表1。

表1 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评价项与评分项分类

2.1 室内声环境

在绿色建筑的评价中,与健康视角是密不可分的,室内声音环境重点关注室内噪声级别和维护结构隔声性能。医院中各个科室以及病房的设计要满足现行的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的最低要求。对于洁净手术室要遵循《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2013)的标准规定。病房与诊疗室维护结构隔声与撞击声性能要与《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的标准相符。要着重注意室内噪音设计和计算说明、建筑施工计算书和设计说明、维护结构的具体图解。在对医院系统运作评估中,应与室内背景噪声设计说明和检查报告以及维护结构构件的性能报告相结合。

在评分项方面,参照《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与住宅相关指标的等级相关。在具体的设计评价中需要与维护结构做法详图、竣工图设计说明和计算书、维护结构隔声性能报告相结合起来。

2.2 室内光环境与视野

室内光环境与健康视角也是密不可分,在评价中将建筑室内光照度作为关注重心,注意眩光的相关指标与显色指数之间的联系。照明效果良好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益。室内眩光数值与显色指数应该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规定。手术室内要求遵循《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2013)的标准。关注房间采光系数要结合房间面积以及比例进行计算。同时要关注病房、诊室等,还需要参考室外景观,为病人创造良好环境。

在评分的中,注意关注建筑室内的自然采光效果。注重提高室内和地下的自然光线,避免炫光的产生。为了提高室内的照明效果,应采用反光板、棱镜玻璃、导光管、光导纤维等。

2.3 室内湿热环境

室内湿热环境改善,需结合围护结构内表。要注意的事项:居室内表面如果长期或频繁结露,将导致霉菌滋生,并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治理。重点关注建筑外墙、屋面、楼板等处的构造及特殊热桥位置。设计评估过程注意设计图与结算书、围护结构热工和防结露计算书、防结露措施构造措施详细图等。在运行评估中,也要查阅以上说明书、详细图或计算书。特别关注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内部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环境参数,这都是影响人体舒适度的主要因素。在北方寒冷地区医院的湿热环境需要结合不同科室病人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温控装置,控制不同病区温度,为病人创造舒适的环境。

评分过程中,注意不同位置的热装置设计情况,以及温控装置的设计。除了对基础设施的评分,也可以将病人的满意度情况纳入到绿色医院的评分中,多方面了解病人对环境的期望。

2.4 室内空气品质

关于室内空气品质,从健康角度,应重视保障新风量的通风措施。参照国标《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标准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22)标准。对于洁净手术部等具特殊照度要求的空间,应该依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设计规范》(GB 50333-2013)的标准规定来设计。通风系统可以参考《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与《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2013)的标准规范。室内空气品质的设计中除了参照设计规范也要注意不同科室,不同病房的空气品质。对空气质量也要进行适当的监测,在每个不同区域安装杀菌系统以及通风系统等,从而保证空气质量。

2.5 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注意便捷性、导向系统性。另外也需要考虑病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在挂号大厅、门诊大厅、电梯、楼梯间等出入口设置相关路引标志。参考国内比较典型医院的设计方法。注意参考导向标识要生动,且更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在运行评价时,也要参考以上图纸和资料展开现场评审。在评分项中,应该特别关注医院的平面布局,藉此实现病人就医流程的最优化目的,降低病人来回穿梭次数和拥挤程度。按照患者的就医流程,对各个功能区域进行合理布局。注意各个部分的分流情况,减少病人之间的反复流动,防止医院出现交叉感染等现象。其中室内色彩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注意不同房间的色彩设计。不同区域的设计色彩不同。儿童病房以及就诊区域可以设计一些比较生动的卡通形象。同时也可以安装电视,播放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等。在等待区设计一些基础玩具设施,避免比较小的儿童出现烦躁哭闹等。

3 基于健康视角实现绿色医院的有效途径

3.1 绿色医院设计思路

以绿色健康为重点,将双碳战略思想与绿色医院建筑设计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优化医院资源配置方案,从而有效提升医院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率。坚持以双碳理念设计绿色医院可保障绿色医院建筑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专业性,在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基础上,促进资源节约目标的实现,进一步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

例如,在设计绿色医院建筑采光系统的过程中,设计部门相关人员需要合理规划建筑、门窗位置的布局,在最大程度上增加绿色医院建筑的光照面积与接收光照时间,减少照明系统所消耗的电力资源,除此之外,设计人员可充分发挥先进照明技术的作用,将室外自然光转移至医院建筑中昏暗的区域,减少昏暗区域照明系统所消耗的光照资源。

以“源头降碳”“增质提效”等理念设计绿色医院建筑。“源头降碳”可从优化建筑结构保温性能与建筑自然通风系统、回收建筑余热等角度入手,减少医院绿色建筑本身所消耗的能源,从而降低绿色医院建筑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增质提效”具体来说就是借助高效率节能设备,例如低耗能空调设备、节能灯具、节能电梯等,或应用能源管理系统、楼宇控制系统等,可有效实现提升医院内部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3.2 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的优化

绿色医院建筑内部包含门诊部门、急救部门、住院部门、行政部门等功能区域,建筑内部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建筑空间的利用率与绿色医院医疗服务的水平。绿色医院建筑内部设计需要结合注重协调性与差异性元素,以提升医疗行业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为建设目标。

例如,在设计妇产科布局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在妇产科周围规划手术室、放射科与影像科的布局,在设计肿瘤科布局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在肿瘤科周围规划肿瘤门诊部门、放射部门,且以住院部门、行政部门、科研部门等功能为依据,对绿色医院建筑内部进行排序,在设计绿色医院建筑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注重医院建筑内部的协调性,从而提升整体设计方案的人性化,简化患者在医院中的就诊流程,且医生可以及时发现与解决患者的突发事故,保障患者在医院治疗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最后,关注绿色医院建筑的差异性,在设计绿色医院建筑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结合不同医疗服务的需求设计绿色医院建筑,并参考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需求,设计建筑功能,为患者使用医院建筑与患者就诊环节提供便利。例如,以年龄为划分依据,结合儿童、青年患者、老年患者等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需求,或以病情为划分依据,并结合不同疾病的特殊性特点,规划建筑内部结构,例如,将传染病区域与其他区域进行隔离,控制传染面积。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部分特殊区域场所,如危重观察区域、重症监护区域、隔离区域等时,设计人员需要保障特殊区域的空间面积的充足性,且完善特殊区域内的配套设施。

3.3 需要满足节能要求

注意建筑设计与规划的科学性与严谨性。绿色医院建筑的规划与设计需要满足医疗行业的发展需求,并提升医院整体布局的科学性,协调建筑平面功能、医疗流程、医疗保障流程与医院各部门各建筑物之间的关系,保障医院建筑在应用环节运行的高效性,且绿色医院建筑规划与设计需要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合理规划医疗功能分布区域,处理医疗区域与生活区域之间的关系,并全面规划医院内交通道路,保障外来车辆、内部人员车辆、救护车、医院物资供给车、医疗垃圾运输车可在医院内部顺利通行,且保障医院内建筑物的布局满足医院建筑整体规划的要求。绿色医院建筑的施工环境不能存在地质灾害与洪涝灾害等,且建筑施工区域内不存在电磁辐射及其他有毒物质,同时建筑结构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性能,可有效抵御自然灾害或其他人为灾害,此外,医院绿色建筑工程整体施工环节需要以建筑行业的标准为依据,打造具有规范性特点的施工项目,避免施工材料与施工资源浪费问题,保障绿色医院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水平,从而提升绿色医院建筑的安全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医院作为未来医院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从根本上注重整体情况设计,在本研究中主要阐述了绿色医院的设计标准等内容。希望可以作为绿色医院设计的基础内容。基于双碳背景下,绿色、节源与环保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绿色医院建筑标准需要不断提升,从而减少医院建筑在能源、资源方面的消耗,为医院工作人员及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与工作环境,促进医疗行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绿色区域医院
绿色低碳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萌萌兔医院
分区域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为县级医院定锚
区域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