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求“知”“情”“意”“行”素养的和谐发展

2024-02-06汲安庆钟桢楠

学语文 2024年1期
关键词:教育智慧课程融合专业发展

汲安庆 钟桢楠

摘要:“强师计划”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厚植自我的教学素养,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蓄势蓄能,需要有课程融合与生命会通的思想自觉,注意博学、深学、活学,从语文解读、教学设计精致化、师生对话艺术等角度立体地涵育教育教学智慧。还应围绕卓越心像的建构,注意学养积淀、学识磨砺、精神创造与情怀陶养的和谐统一,深度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知情意行素养;课程融合;生命会通;教育智慧;专业发展

*本文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3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现代化视域下语文教师教育一流课程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3YW0302。

【被访谈者简介】汲安庆,文学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文学阅读与文学教育。

【访谈者简介】钟桢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

一、课程融合与生命会通

钟桢楠:汲老师,您好!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课程内容广博,虽然明知道各课程间存在着共通性、互补性,但就目前来说,还是很难将各科内容融会贯通。请问老师,能否给我们分享一些经验,或提供一些建议?

汲安庆:这一问题触及了课程融合与生命会通。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所学的课程,基本上是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师范教育课程融合起来的。其中,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就像泥土一样,师范教育课程就是在这泥土中生长出来的花朵。所以,我在各种场合经常说,老师之间不能存在门户之见和专业歧视。师范教育,所有的课程最终都是为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服务的。拿汉师专业来说,学生学完所有课程,必须能独立地进行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教师光陶醉于自己的专业优越感中,互相歧视、各自为战,只会害苦了学生,学生产生学习之“隔”,无法灵活化用也就容易成为必然。长期这样,“强师计划”“培育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等理念的落实无异于痴人说梦。

那么,如何与所学的内容实现生命的会通呢?我觉得至少要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博学深学。不能说它是通识课,或者说是自己不感兴趣的课,就不去学它,一定要博学。其实,很多课程上升到哲学或美学的层面都是相通的,可以互相触发,互相滋养,厚植我们的学养。所以,我们要把每一门课程弄懂弄透,将每一次作业当作一次科研来对待。当我们怀着“追求精品”的意识,将每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功夫下到最深处,就自然具备了会通各门课程的力量。

第二,生命融合。这是西方美学家狄尔泰的观点,他认为“只有体验(Erlebnis)才能将活生生的生命意义和本质穷尽,只有通过体验,人才能真切而内在地置身于自身生命之流中,并与他人的生命融合在一起”[1],说的是阅读,其实我们各门课程的学习也是这样。你在学习一门课程的时候,就应当将自己全身心地放进去,将自己当成作者,当成文章中的人物,与他们发生生命的共境、共情或共理。当然,还可以持“间离”的态度,不断地问自己:如果我来写,会怎么立意、怎么结构、怎么措辞,与人家比,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经常这样将心比心,深度的生命融合现象就会发生。

比如,你学了文学史,学了文艺理论,书里面的一些结论你是不是很认同呢?完全可以用理论与案例互证。再比如,一度时期的文学理论强调作品的人民性,对艺术性反而忽略,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为什么?我们这样去想的时候,就会上升到哲学的层面,甚至还会触及儒家强调的“中道智慧”。如果过分地强调思想性,忽略了艺术性,这样的作品是走不远的;但是过分地强调艺术性,忽略了思想性、人民性、政治性,这样的作品也不会走得很远,一定要处于一种适恰的融合状态,把握好两者融合的“度”。当你经常这样去想的时候,文史哲就会慢慢融合了。

第三,学会批判。批判强调的是对任何人的观点都要仔细辨析,不要盲目认同,也不要轻易否定。所以,我提倡尽量做批注式阅读,读读想想,想想读读,有感受就迅速在旁边标注出來。另外,在课堂学习中,如果老师留下时间给学生发言,一定要抓住机会向老师提问。因为老师在这个专业领域知道的相对多一些,他给你指点,很容易获得一种“具身”感、亲切感,视域一下子就能被打开,认识也会随之加深或缜密。千万不能学某些学生,被填鸭式教学填舒服了,填习惯了,一听到叫他发言,还以为是让他难堪,内心充满了一千个不乐意,这种学习心理是非常糟糕的!跟老师一交流,或者跟同学一交流,你的思想出场了以后,很容易实现生命融合的目的,而且还会升华自己的思考、体验或想象,然后走向批判、走向创造。这么好的契机,怎么能轻易放过呢?

二、多角度涵育教学智慧

钟桢楠:感谢汲老师为我指明了方向!今后我会更加关注您说的这些,走出舒适圈,下足功夫!老师,我在大一期间录制微课时,发现了自身的许多问题。比如,明明心里有很多想法却表达不出来、讲不出新意等等。所以,我发现要将所积淀的知识转化为高质量的教学实践,还是很有难度的。请问汲老师,我们师范生在本科阶段怎样努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汲安庆:你说得很正确,所有的课程学习,阅读积淀,最终都要化为教学生产力——能独立进行有创意的文本解读,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并在课堂上高质量实施。要想达到心口合一的境界,唯有多思考,多观摩,多实践。关于你说的提升咱们汉师学生的教学能力,我主要谈这几点策略:

第一,必须注意在“语文学”的视域下进行文本解读。文学史教材或文学理论教材中的解读,多是在文学、政治学、历史学、哲学或文化学视域下展开,都不能算是语文学视域下的解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解读在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关系的处理上,无一例外地偏重言语内容,所谓“得意忘言”。在解读路径上,由言语形式到言语内容就停止了,不会再返回言语形式。但语文学视域下的解读,是很看重言语形式的,即不仅关注文本表达了什么思想、什么情感、什么文化意蕴,更关注这些情感思想、文化意蕴是如何被表现出来的,如何被个性化地表现出来的。甚至,文字背后的言语情趣、言语气势、言语人格、言语韵味,也会关注。在价值指向上,语文解读不会停留在读懂上,还会引导学生内化所学,积极主动地走向言语表现与创造。这样做了,就会守住语文阅读教育的根本,不会将语文课教成政治课、历史课、文化课或者哲学课什么的。

第二,必须注意课眼、课脉、课体、课气的统一。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走的基本上是“后红领巾教学模式”——解题、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认识生字新词,然后提几个问题,把课文串讲一下,最后布置一下作业或小结。千篇一律,把情韵丰富的文本大卸八块,泯灭了文本的个性、作家的个性,也泯灭了语文学习的乐趣。把握“课眼、课脉、课体、课气浑然统一”的教学策略,就不会陷入这种怪圈。

课眼是指教学的一个切入点,或者说是一个灵魂统摄点。好的文章有文眼,好的课堂也应该有课眼。课眼有了,所教的语文知识就能被统摄住、结构化。比如讲《孔乙己》,你可以抓住“笑”字来讲:文中最高频的词汇是什么呢?是“笑”。出现了多少次?14次。谁笑谁?笑他什么?孔乙己的这些行为可笑吗?不可笑,众人为什么还在笑?当你沿着课眼这样一路追问下来,和学生探讨的时候,你就会把小说里的人物形象、社会环境全部把握住,进而感受到鲁迅刻意渲染的一个无爱的人间。课眼确立了,沿着课眼追问便会形成一条课脉。课脉是课眼的逻辑延伸,主要体现为一个问题链,是知识结构化的进一步加强。抓住了课眼,课脉,课堂上再怎么天马行空地对话,都会形散神聚,纲举目张。

有了课眼、课脉,还应注意“课体”的生成。课体是指课堂上师生活动、对话所形成的思维之体——这是语文知识的集散地,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教学无论在宏观层面、中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要注意课体的生成。比如,对《芣苢》《插秧歌》进行整合教学,就不能天女散花,面面俱到,得聚焦一个点深入开掘,如围绕“抒情艺术”,从形象(一为共像、一为个像)、节奏(一个越来越快,一个张弛有致)、雅俗(《芣苢》用词雅,《插秧歌》用词比较通俗)去分析,一个思维之体就容易被建构起来。

在课体生成过程中,还应该追求课气的流畅与旺盛。课气看上去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感觉,但它是客观存在的。你们听课,一定会发现:有的老师的课堂气势如虹,自带磁场,而有的则断断续续,甚至谈不上气势、气韵,这些都是课气有差异的表征。那么,怎么让课气流畅和旺盛呢?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大家夏丏尊先生在《所谓文气》一文里面谈到三种强旺文气的方法,对我们很有启发。第一,一词统率多句。比如说贾谊的《过秦论》中那句“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一个“据”字就把后面的一段文字统率了。这个“据”字,我们可以称之为“段眼”,就是一个段落中起统率作用的词。若干段眼再被一个更上位的词统率,那个词必是文眼。化用夏丏尊先生的智慧,将“一词统率多句”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就是必须有一个课眼。第二个强旺文气的方式,夏丏尊先生说的是叠用相同的语调,必要时善为变化。他举的是《核舟记》里面的一段文字,“为人五,为窗八”,这是一模一样的句调,但是下面就变了,“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落实到我们语文教学,就是得注意环节之间的逻辑,并且尽可能地用承上启下的句子不断加以点染。这样一来,课气必定流畅、旺盛。第三,他说的是多用序数词,就是“首先”“其次”“然后”这类。很奇怪,你们在英语写作时对此烂熟于心,一旦汉语表达时又大幅度忘却。其实,这种看似笨拙的技巧,用起来是很厉害的。比如,“你对这个观点怎么看”,让学生至少从三个方面来回答,“我的看法是这样的:第一……第二……第三……”,这样一定会让课气流畅起来。

美国学者加涅强调学习中把握“智慧技能的结构”,因为这代表了“最大学习效率的途径”[2],注意课眼、课脉、课体、课气的统一,便可以较为轻松地实现他这种境界。

第三,必须在课程融合、生命会通的基础上注意对话的艺术。中国语文教育从传统的授受范式转为对话范式后,非常强调对话的艺术。怎么样提升对话的艺术呢?我觉得可以化用道家的智慧,“顺势而化”。就是顺着学生的思维,在他们思维肤浅的地方点拨一下,让思维变得深刻;在思维错误的地方点拨一下,让思维走向正确;在思维盲目的地方点拨一下,让思维走向全面、缜密。但是,顺势而化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学生的思维形成一种“克势”。这种“克势”就是与其思维博弈,化用苏格拉底的思想——苏格拉底曾将自己比作一只牛虻,将古希腊城邦比作一匹母马,他的職责就是对准母马的臃肿处、溃烂处叮咬,让它疼得跳跃,进而走向健康,我们也可以扮演一只思想的牛虻,对准学生思维的薄弱处进行叮咬,让其产生思想的阵痛,这样便会获得思维的健康发展。所以,教师一味地在课堂上做“好好先生”,进行所谓的“赏识教育”,学生的思维质量是得不到提升的。因此,一定要敢于坦诚地“亮见”,及时地把引领的作用发挥出来。高质量的“克势而教”,不是让学生下不了台,而是真诚分享,相互触发,最终进入思维的“化境”。

另外,一定要广泛听取别人的建议。尽量让学生多说,在他们思维走不动,说不下去的时候,你再出场。也就是说当学生的思维“行到水穷处”,你的思维再出场,然后让他进入“坐看云起时”的审美高峰状态。这个方面,我们真的要向汉高祖刘邦学习。历史虽然丑化他,但这个人很有智慧的。他经常跟大臣们讨论:“为之奈何?”可别小瞧了这句话,特别重要。这种问话里面,至少存在这几种可能:一是刘邦已经胸有成竹了,但是他想来看一看这些大臣们智商、认知高度达到了一个什么水准;二是他可能有自己的想法了,但拿不准,想来听听大家的意见,然后再坚定自己的选择;第三种,也可能他真的不懂,想听大臣们的意见来启发一下自己的思路。我们老师也要这样做,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多听听别的一线老师或大学学者的意见,然后融会贯通,做出一个最佳的选择与分析。

三、“一体四面”促专业发展

钟桢楠:汲老师的点拨真是令人醍醐灌顶!看来,想要上好语文课还得具备许多的知识,许多的教学智慧啊。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行则将至,我将永远保持努力的姿态,向汲老师看齐!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您是如何理解师生关系的?踏上工作岗位后,我们该如何与学生建构健康的相处模式,做一名有情怀的老师?

汲安庆:这一问题提得非常好,涉及到专业发展与教育情怀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的确不是简单的教与学关系,更非夏丏尊先生当年批判的知识售卖关系,即“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中间但有知识的授受,毫无人格上的接触;简单一句话,教育者是卖知识的人,被教育者是买知识的人罢了”[3]。我们现在的教育,何曾脱离过这个怪圈?虽然不是像外面的培训机构那样直接进行买卖,但有些老师将学生视为自己获得名利的工具,鼓动学生不惜牺牲身体健康去为考分奋斗,让教育严重缺失生命的温度,这还不值得警醒和深思吗?

民国的时候,我们的先贤就已经明确提出要注意“知情意素养的统一”[4],因为一个人的精神结构,是由知情意合成的。知对应的是科学,情对应的是审美,意对应的是伦理学。如果只注重一个方面,肯定会出问题。为什么现在全世界范围内提倡全人教育,培养完整的人,正是看到知情意素养培育分离的弊害。基于此,我很看重师范生教育情怀的陶养。教育情怀不仅仅强调的是对自我的发展,还要强调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发展的统一,也就是于漪先生所说的“让生命与使命同行”[5],因为我们天然地担负着为社会作贡献,为国家富强作贡献这样一个使命,有了这种使命感,我们语文教育的境界就更大,更高了。为什么美国学者舒尔曼将“使命意识”排在教师专业发展六大特征的首位,我想应该是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吧,不然我们都培养出一些冷漠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不仅是对个人有害,对民族、对国家、对文化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因此,作为未来的语文老师,我们不仅要注重科学性,关注“知”素养的培养,还要注重审美性,关注“情”“意”素养的培养。结合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趋势,我们还应注重创造性,致力于“行”素养的培育,引领学生不断进行言语表现与创造,不断建构卓越的自我心像,追求学养、学识与创造力的统一发展。

學养强调的是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要勤奋练习自己的读功、背功、听功、说功和写功,按照我的“五环读书法”去积淀语文学、文学、哲学(含美学)、教育学、文化学方面的知识,然后结合自己的兴趣,再去拓展阅读,建构汉师专业学生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第二个是背功。我一直倡导你们要把中小学必背古诗文背熟。背熟了,就会将先贤们的那种精神能量不知不觉地吸纳到自己的精神血液里来。民国的时候,鲁迅是能背《纲鉴》的,茅盾是能背《红楼梦》的,巴金是能背《古文观止》的,连数学家苏步青都能背《唐诗三百首》和《左传》,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向他们学习。另外,就是听功。汲老师小时候听过《杨家将》《岳飞传》《夜幕下的哈尔滨》等大量的评书或小说,这对我后来叙事能力、想象能力的开发有很大的作用。现在资源发达,学生竟然不听经典,实在是很可惜。说功与写功也要注意训练,课堂上言说、散步时与同伴交流,就寝前舍友之间交流一天所学,参加学术论坛敢于亮见,有灵感及时形诸文章,经常这样做,不愁专业不发展。

接下来就是学识磨砺。一个人只有学养,没有学识,很可能成为两脚书橱和学舌的鹦鹉。所以必须要磨砺学识。怎么磨砺呢?那就是要和别人多对话、多交流,且要有意识彰显自己的独特视角、独特体验、独特思考。“镜子越擦越亮,刀越磨越快”,这个民间说法很有道理。人的思维力、体验力、想象力也是这样,越磨越锋利、越磨越纤敏、越磨越灵动。

有了学识,走向言语表现和创造就相对容易了。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我想在他后面补充一句:“人不仅是他所吃的东西,更是他所说的东西、所写的东西。”不说不写,很多灵感都会离你而去。所以,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多注重说和写,且必须是个性化地说写,以此来激活自己的学养,定格自己的学识,生长自己的学识。我们现在的文化史或文明史都是先贤写出来的,通过言语表现和创造留下来了。如果不去创造,我们的历史就是一片空白,所以有必要上升到为历史夜空留下文明的星光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自己的说与写。

总之,只有致力于“一体四面”的专业发展,谋求学养积淀、学识磨砺、精神创造与情怀陶养的和谐统一,我们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优秀师范生,未来的优秀语文老师,一个顶天立地的教育者。

钟桢楠:衷心感谢汲老师的用心回答、真诚分享!老师反复强调“一体四面”,足见其重要性。我已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时刻谨记老师的教诲,加强训练,卓越自身!很幸运,在大学求学期间能够与您这样一位学高身正、令人景仰的优秀语文教师相遇,我还将不断求索,努力成长为像您一样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参考文献:

[1]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美]加涅,韦杰等.教学设计原理[M].王小明,庞维国,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夏丏尊.夏丏尊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夏丏尊,叶圣陶.文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张烁.“人民教育家”于漪:“让生命与使命同行”[N].人民日报,2021-09-15(6).

(作者:汲安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钟桢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生)

[责编:夏家顺;校对:胡承佼]

猜你喜欢

教育智慧课程融合专业发展
彰显教育智慧,呈现班级异彩
责任、信任、智慧——教书育人的法宝
浅论教师课堂管理与调控能力的提升
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下日语视听说类与文化概况类课程融合初步探讨
“课程融合”视域下民办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渐进式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基于“课证融合”的《外贸单证》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