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环江毛南族肥套傩面具地方性 审美价值探析

2024-02-02陈烨

今古文创 2024年1期
关键词:审美价值文化传承

【摘要】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傩文化以及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再利用备受关注,随着相关产业发展,其审美价值与服务功能进一步凸显。本文以傩面具为切入点,从优化广西环江毛南族肥套傩文化传承发展角度出发,对傩面具的发展历程、特点,功能性、审美形态及其地方性审美价值加以分析,并提出肥套傩面具的创新性传承发展路径,以期为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傩文化;毛南族肥套;傩面具;审美价值;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1-012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1.03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环江毛南族傩文化传承人口述史研究”(项目编号:2023KY1457)阶段性成果之一。

毛南族肥套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一种民俗活动,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是傩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开展肥套活动时,需要使用特色傩面具,广西环江毛南族肥套傩面具有着突出的地域性特点,其艺术形象丰富,审美价值非常高。故探析广西环江毛南族肥套傩面具的地方性审美价值,对切实发挥其文化承载服务功能以及艺术表现功能十分有益。

一、毛南族肥套傩面具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毛南族的各种祭祀还愿活动统称为肥套,傩戏、傩舞以及傩面具雕刻是最为主要的表现形式,此类民俗活动开展期间需要使用成套唱本、服装和道具,傩面具正是其中代表[1]。毛南族肥套傩面具是毛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历史长河中面具形象几经变迁、面具人物不断增多,表现出了极强的审美形态、审美造型、美学风格多样性。傩源于远古的“日祭”,在商周时期作为宫廷礼仪用于驱除噩梦,而后逐渐演变成“有司傩”和“乡人傩”,后者传承成为极具特色的毛南民间傩。傩面具是傩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雕刻、佩戴木质傩面具是开展傩的前提条件。

与普通面具相比,傩面具有着更为强烈的巫术意识以及原始宗教色彩,其本质是先民祭祀、驱邪、驱鬼逐疫活动中使用的一种工具,人们佩戴这种面具装扮神灵。广西毛南族傩面具的主要艺术形象来源于本民族歌谣、师公唱本以及口述神话,在制作傩面具时取材于文学和生活并将之进行艺术加工。通常来说,傩面具有36副,分别代表36位神灵,这些神灵可总分为三大类:善神、文神、凶神。傩面具本身是一种极具文化性、艺术性以及工具性的面具,不仅取材极为讲究,而且制作工艺十分精妙。

从当前情况来看,傩面具已经不仅仅是广西毛南族傩文化的载体,更是区分傩祭仪式和常规巫术仪式的标志物,也是毛南族民間艺术的表达方式;傩面具上凝聚着民间手工艺人的群体智慧,也展示着地域性[2]。民族性文化观念,在毛南族人心中傩面具就是神的化身。从古至今,傩面具制作者都十分重视选材与工艺传承,远古时代傩面具大多为铜面具,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演变成木制品,主要以樟木或杨木制作;制作过程中,匠人们会为其上色,先前主要使用矿物质颜料,现在则普遍使用水粉颜料。制作傩面具的核心工艺是雕刻,制作者不仅要拥有扎实的人像雕刻功底,还必须拥有极强的审美能力与色彩、艺术感知力,这样才能让傩面具大小适宜,并精准抓取、展现傩面具的人物形象。

二、毛南族肥套傩面具的社会功能与审美形态

(一)社会功能

结合实践可知,毛南族肥套傩面具是一种具象化的“信仰”,它展现着毛南族民族民间文化的风格面貌,是蕴藏民族精神与自然、社会文化的美术造型。傩面具有着极为突出的功能性,作为肥套仪式的有机组成它有着艺术和社会功能。正如前文所言,傩面具是毛南族人举行肥套仪式时装扮神灵的必要性工具,所以这种面具具有区分角色、突出强化傩神性格的重要艺术功能。使用中,傩面具可从视觉上增强肥套仪式的艺术感和神秘感,以此为载体“神化”生活中的人物,从而使观众更为精准地区分人与神,辨别各路神仙、把握神灵的角色性格。傩面具还有着烘托渲染气氛、传递艺术信息的重要功能,基于傩面具形象可增强肥套仪式的感染力,以傩面具为载体直观生动地展示文化、表达原始艺术,并且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从这一角度来看,傩面具不仅仅是肥套的附庸,它早已成为具有独立艺术性以及独特审美价值的文化元素。当然,傩面具的社会功能也不容忽视,面具的造型艺术是毛南族民间信仰的直观表现,它反映着毛南族人认知和解释世界的想法。毛南族肥套傩面具的社会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祭祀;其二,文化信仰传承;其三,情感寄托;其四,教育教化;其五,文化传播[3]。

(二)审美形态

在当今社会中,毛南族傩面具已经成为一种工艺代表和艺术类型,傩面雕刻技术不仅被应用到制作面具中,更被广泛应用于工艺品制作以及大型雕塑制作领域。因此,毛南族傩面具的审美形态也越来越受人关注,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傩面具的构图样式讲究对称,除瑶婆和挑夫外的所有面具都以鼻梁作为中心线进行对称雕刻;而且,还采用“线描式”手法保证了人物面部雕刻“写实”,使面具上的人物形象具有线条流畅、极似真人的感觉。在雕刻时,面部处理与冠帽制作对比鲜明,前者运用写实手法刻画五官并基于概念化肌理与色彩修饰,后者则利用代表角色特征的纹样与形态修饰。事实上,毛南族的傩面具造型实现了封闭与开放、程式与写实统一,其艺术表现形式具有程式化、典型化、象征性特征。

三、广西环江毛南族肥套傩面具的地方性审美价值

作为一种典型的巫文化现象,傩文化拥有独树一帜的风格,也有着特殊的美感。傩文化之美属于古典和谐美的前范畴,是一种留存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原始形态美。它并非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持续发展后的产物,而是一种原生性极强,未经雕琢的美。作为傩文化载体的傩面具同样有着原始形态美,这种属性与其结构要素、反映内容、审美理想原始性密切相关。广西环江毛南族肥套虽属于傩文化,但早已自成一派,所以毛南族肥套傩面具也展现出了独特的地方性审美价值。

(一)描摹民俗风情

广西环江毛南族肥套傩面具制作过程中极为注重写实,无论是人物面部塑造还是冠饰刻画都有着极强的真实感,细节反映着先民生活经验。而且,傩面具的艺术形象来源于毛南族神灵体系更受到周边文化的深刻影响,展现出了极强的丰富性、包容性特质,人们可借助傩面具触碰、感知先民生活,了解体验毛南族的独特民俗风情。从这一角度来看,毛南族肥套傩面具本身有着描摹民俗风情的地方性审美价值。实际作业环节,傩面具在肥套仪式中的舞蹈领域,毛南族的民间民族舞蹈中包含许多独具特色的动作以及舞姿造型,舞蹈队形构图也充分展现着族群的文化特质、生活习俗以及价值信仰[4]。

每逢节日或老人生日,毛南族人都有佩戴傩面具跳舞的习俗,这一习俗是毛南族“敬老”传统的直观体现,也是傩面具实用功能与社会价值的最佳体现。基于傩面具,可帮助人们更为深层次地理解舞蹈,在观赏傩面具时观众能够形成虔诚的心理,沉浸于跳神舞蹈,从而了解、感知毛南族人在祈求人丁兴旺、祈愿驱邪避疫、祈祷平安长寿方面的民族风情。当然,这种民俗风情也在傩面具的雕刻方面有着突出表现。从制作工艺上来看,傩面具往往以就地取材为原则,在制作时大多选用毛南族聚居区域的常见木材。这样一来,可实现节约成本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色彩搭配上也是如此。广西环江毛南族肥套傩面具制作原料主要为“恩木”,这是一种当地特有的木材,从选材方面即展现出强烈的地域性色彩,可让观众直观感受当地特殊的自然风情。

(二)展示原始艺术

傩文化的特殊美感以及审美价值体现在其原始性上,这种了不起的古代艺术是最为原始的艺术形态之一,向现代人直观展示了原始艺术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展示原始艺术是傩面具最为突出的地方性审美价值,它是毛南族精神、傩文化内核的集中显现,有着不可忽视的艺术表达功能。作为一种原始艺术形态,傩面具有着大气、粗犷、野性之美,也具有优雅平和之感,这种美学风格区别于常见的艺术形式,具有十分突出的个性化特征。

结合实践可知,许多毛南族面具都雕刻着凶神,这种面具有着狞厉之美。工匠在刻画此类面具时,往往会以夸张手法塑造人物面部,这是原始艺术的最常规形式。比如,以头上长角、青面獠牙等方式造型制作面具,以扭曲凶恶的表情制作面具等。在具有狞厉之感的面具中,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将人塑造成了“神”,无论是原始神灵还是世俗人物都显现成了极强的勇武、善战之感,也有着恐怖凶煞之气。在这种傩面具中,人物面部线条虽然清晰但十分粗粝,是原始生态的直接显现,能给人最直观的原始艺术审美体验。

(三)承载地域文化

广西环江毛南族肥套傩面具具有承载地域文化的地方性审美价值,无论是夸张变形的面具审美造型,还是模仿创新型面具都能够展现出当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观众能将面具作为触碰、感知、体验地域性文化的载体,基于面具的故事性与叙事感建立正确认知。依托于傩面具,人们可以深层次了解肥套仪式以及毛南族民间民俗文化。由于傩面具的人物想象主要取材于自然神灵以及历史人物,所以每个傩面具都是一段历史、传说或神话的缩影,这就意味着傩面具本身极具文化内涵和故事性。为区分傩面具的人物形象,制作者会从面部表情、造型、头饰、发冠等细节着手进行把控,而观众只需关注细节即可近距离触碰地域文化,获得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5]。

(四)促进艺术发展

傩戏是我国戏剧的开山鼻祖,而傩面具作为傩戏的重要组成也是我国戏剧文化中极具研究价值的工具。流传至今的傩面具虽然保留了原始艺术特征,但也在发展中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元素,在兼容并包中实现了传承与发展。事实上,傩面具的雕刻工艺、颜色搭配、图案纹样对现代社会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即便从现代视角来看傩面具依然有着突出的审美价值,而这种价值也被应用到现代戏剧、雕刻、舞蹈等艺术形式发展中。实际作业环节,许多艺术工作者会直接抽取傩面具中的视觉元素或借鉴其艺术风格,让艺术作品具有更强烈的文化性、艺术性与美观性。

四、广西环江毛南族肥套傩面具的创新发展路径

现阶段,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并且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推广与综合利用。在这种情况之下,广西环江毛南族肥套傩面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创新发展应围绕傩面具地方性审美价值综合开发。实践中,应当从多个维度着手为傩面具审美价值挖掘与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一)工艺传承

前文提到,毛南族肥套傩面具制作有着极为精妙的工艺,这种雕刻技艺需要经过多年学习与练习才能掌握,所以传承这种雕刻工艺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经年累月地培养专业人才。在此情况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十分必要。为做好该项工作,应由政府牵头大力扶持、鼓励民间匠人参与非物质文化传承,基于广泛宣传教育与资金资源扶持两方面推动傩面具制作的当代传承。目前,傩面具制作传承主要分为家族继承以及师徒传承两种,前者多为子继父业,而后者则主要包括登门拜师、傩面雕刻技艺培训班和校园教学活动等形式。为进一步扩大傩面具雕刻工艺传承力量,需积极开发潜在市场、大力发展傩面具雕刻行业,将社会各界的目光聚集于此,进而不断激发人们了解、学习傩面具雕刻工艺的热情;也应当提高傩面具制作工匠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增强其对“传承人”身份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并且基于政策法规保护传承人权益。当然,为保证傩面具雕刻工艺顺利传承,也应当加强传承人思想言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监督保障机制。

(二)文创事業

基于旅游文创事业推动傩面具审美价值创新性开发同样十分可行,这一阶段需要强调傩面具艺术风格的综合运用以及审美元素的深度挖掘,文创设计人员应当将傩面具及其承载的傩文化以及雕刻工艺“活用”于文创事业发展中。在傩面具文创设计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遵循传承性、实用性以及创造性原则,积极推动传统艺术形态的综合应用,让人们能够基于文创产品感知毛南族民俗文化,体会该族人民的审美向往以及精神面貌。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设计人员完成对傩面具艺术形式、艺术特征以及视觉元素的深度解析,通过针对性选用实现文创设计表达优化。比如,抽取毛南族傩面具中的视觉元素,运用红、黄、蓝、绿等常见面具配色装饰文创产品,以色彩融合、混搭、叠加呈现良好视觉效果。这一环节,也可基于毛南族傩面具中的文化符号以及造型特点设计功能类文创产品。比如,抽取傩面具中的眼睛严肃设计眼罩;抽取其中的“驱邪”“吉祥”纹样或整体面具造型制作帆布包等。

(三)文化体验

运用AR/VR等虚拟互动手段可让人们突破时空局限体验感知傩面具的文化性、艺术性,使其地方性审美价值得到切实发挥。从本质上来看,这种虚拟文化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的主要手段,它赋予原始艺术形式“数字化”色彩,以智慧化手段唤醒原始文化生命力,使其更为深层次地融入现代社会。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技术人员了解毛南族傩面具文化与工艺,并且构建毛南族肥套傩面具虚拟文化体验平台;在平台之中,应设置科普模块与交互体验模块,并且分门别类地制作各类神灵面具体验内容,利用傩面具三维数字模型直观展示傩面具之美,使其美学意蕴以及文化内涵都得到展现。

五、结语

综上所述,广西环江毛南族肥套傩面具是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原始艺术文化的遗存它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与价值,其传承与发展需要以建立文化自信为前提,所以必须正视自身的审美价值。从地方性角度来看,广西环江毛南族肥套傩面具是当地地理风貌、民俗风情、民族文化的最佳载体,具有描摹民俗风情、展示原始艺术、承载地域文化与促进戏剧发展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谭为宜,罗之勇.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若干建议——以毛南族“肥套”为例[J].贺州学院学报,2019,35(02):10-14+19.

[2]景俊美,王茸茸.地方戏传承发展及其人文意蕴、审美表达与空间拓展的深广度——以石家庄丝弦戏为例[J].四川戏剧,2021,(02):84-88.

[3]和钰,刘小菊,陈政.模因论视角下桂林傩面具的审美嬗变与设计创新研究[J].包装工程,2022,43(16):431-441.

[4]莫开宇.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毛南族傩面具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09):107-110.

[5]苏雪薇,魏昱.少数民族非遗视角下的二元对立分析——以毛南族和瑶族面具艺术审美价值为例[J].新美域,2022,(02):52-55.

作者简介:

陈烨,女,壮族,广西东兰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学前教育、艺术教育。

猜你喜欢

审美价值文化传承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中国门神画之美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作好作恶者皆龙友也”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